能打败情绪的人不是真高手,能控制”想法”的人,才有好人生!
镜子物语:控制好你的“想法”,你会发现世界本来的样子。
我的同事兼好友小刘跟我聊天时,愤愤不平地讲了一件事。她说,我们的另一个男同事小峰转告她,说主管布置了一次写稿任务,指明让小刘写一篇人物专访。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小刘心中怒火上蹿,忍了又忍才没发作出来。
原来,正常情况下,主管给谁布置工作任务,都会直接跟这个人说,而不会通过别人转达。小刘认为,小峰这么说,是想借着主管的名义,把自己该干的活推给她。“小峰这人,怎么这么讨厌!”
小峰是南方人,平时说话做事,跟我们这些北方人不太一样。小刘以前就觉得,小峰有些话让她心里不舒服。这件事后,小刘对小峰更是没了任何好感,平时对他不是爱搭不理,就是话中带刺。
作为旁观者,我看到,小刘的态度让小峰感到莫名其妙,有些无所事从。后来一个偶然,我才了解到,当初小峰让小刘写稿确实不是主管授意,但小峰却是出于好心。因为我们的收入跟写稿量直接挂钩,细心的小峰发现,那个月小刘的稿费比较低,就找了一个选题让她写,想帮她多赚点钱。小峰心思细腻,怕小刘碍于面子不接受,就搬出了主管,没想到造成了这么大的误会。
你心中可能跟我有一样的疑问:当初小刘自顾自生气,为什么不追问小峰一句呢?但换作是你,是不是也会仅仅因为别人的某个举动、某句话就产生怀疑,厌恶,甚至愤怒的情绪?你可能也会像小刘一样,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
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认为,情绪是由外部事物引发的。所以,当某人某事激怒了我们,我们就拼命克制自己,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但这往往毫无作用。这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情绪真正的发生机制。追本溯源,不是你的情绪控制了你,而是你的判断、你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有可能骗了你。
1
以我们自身的经验来看,我们的各种情绪,都是由外部环境,或特定的人或事或引起的。比如,得了大奖会兴奋,挨了批评会沮丧,被人骗了会生气,工作压力太大会焦虑……外部事实决定情绪,情绪又决定了接下来的行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行为学研究揭示,在外部事件与情绪反应之间,我们遗漏了关键的一步:主观臆断。这个词不含贬义,指的就是我们的想法、判断。因其具有主观性,所以称为“主观臆断”。
这个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有时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情绪反应会迥然相异。比如,两个邻居,家里都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孩子期末考试,成绩都不及格。其中一家的家长为此大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而邻居家长,却能心平气和。为什么呢?主要是两个家长,对这件事的看法不一样。发脾气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差,将来肯定没出息;而平和的家长,认为孩子现在成绩差不代表将来会差,成绩不能决定一切。
再比如,两个员工因为工作失误,同时挨了领导一顿批评。其中一个因此闷闷不乐,甚至想到了辞职;另一个人却能平静接受,工作更加努力。为什么呢?因为前者认为领导批评自己是认为自己没能力,什么都干不好;后者认为,这是领导在提点自己,给自己进步的机会。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分析一下就能明白,是我们的想法、判断导致了相应的情绪,外界事物,只是一个诱因而已。正如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你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但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认识不到这一点。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试图通过改变环境和他人,来让自己获得平静。他们通常的逻辑是:是你让我不高兴,那只有你改变了,我才能高兴。这种想法造成了很多错误和痛苦,甚至人生悲剧的发生。
那么为什么大家认识不到这个“主观臆断”呢?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从“想法”到“情绪”,只发生在一瞬间。当我们的大脑产生想法和判断时,我们的身体马上就会做出相应的感受或情绪反应,以致于我们意识不到。这也导致了,我们没有时间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所以对这种想法深信不疑,认为事实就是这样。
2
我们从小到大,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对别人为什么会做出某种行为,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想法。加之这种“想法”的产生快速而隐蔽,更让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比如我们会认定别人的某句话就是对自己的嘲讽,于是“想都不想”就骂回去。
别人真的在嘲讽你吗?也许是,也许本不是。即便不是,当我们被“想法”控制时,就不会再去寻找真正的事实,那么之后紧接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除了让误会更深,给自己添烦恼外,没有任何意义。而更有甚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故意虚构出一些“想法”来骗自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受害者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
此类想法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对方是邪恶的、错误的、愚蠢的,自己是善良的、正确的、聪明的。这种想法会把我们变成无辜的受害者。而别人总是做出错误或愚蠢的举动,结果让我们成为代罪羔羊。比如你遭到老板严厉批评,感到很郁闷,到处抱怨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却隐瞒了自己曾造成一个重大失误的事实。
2、大反派想法——“这都是你造成的!”
在虚构这种想法时,我们会把理智而正常的人变成十恶不赦的坏蛋。我们把问题归咎于对方的邪恶目的,然后“正义凛然”地告诉每一个人,仿佛自己就是救世主一样。比如我们会把高度关注质量问题的上司称为控制狂。
3、无助者想法——“这事我也没办法!”
这种想法的特征是,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无力做出任何积极努力。比如我们会说:“跟老板说也是白说,他肯定听不进去,所以我才不去干那种傻事!”
现实生活中,有这些想法的人真的不在少数。除了极少数情况下,这些想法真的反映了事实,大多数时候,它们只是在为推卸责任、逃避问题寻找借口而已。习惯用这些想法来骗自己的人,久而久之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最终变成一个一无所成的人。
3
不管是自然产生的想法,还是虚构出来的想法,我们会看到,自己的人生其实一直是被“想法”牵着鼻子走,这才是我们无法了解真相,也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根源所在。
那么,想法真的不能控制吗?当然能。
心理学家认为,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正因如此,人类才具备了其他动物不具备的一种能力—反思能力。尽管你的想法是你的大脑产生的,好像它也在指导你的行为,但你要明白,你的大脑不应成为你的主宰。你可以通过反思,控制自己的大脑,翻身成为自己想法的主人。
那么,这种反思如何进行?其实很简单。当你产生某种激烈或是消极的情绪,并在行动中有所表现时,首先提醒自己放慢节奏。深吸一口气,或是去外面走走都能帮你实现这种效果。然后,你可以对照“事实--主观臆断--情绪---行为”这一模型,进行一下”反推“式分析:
[行为]关注你的行为表现,询问:我是否表现出一些刻意沉默或过激的行为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事实]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这其中。寻找行为背后的情绪时,要尽量找到最准确的词来描述。其实很多人并不能轻易做到这一点。人们说自己感到气愤,实际上他们真正的感受可能是尴尬。
分析情绪背后的想法时,要秉持一种质疑的态度,拒绝相信不假思索的想法是正确的想法,寻求更多的可能性。这也让你避免了把想法和事实混为一谈。
在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测试:我所说的事实有没有可以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作为依据?比如前面说的我的同事小刘,她认为小峰把自己的任务推给她,那么可以寻找证据:主管有没有说过,这是布置给小峰的任务?
对于自己虚构出来的三种有害想法,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来纠正。
[受害者想法]: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提问: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大反派想法]: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提问: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无助者想法]: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提问: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要实现这样的目的,现在我该怎么做?
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很好的反思过程。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面对任何引起你负面情绪的人和事,最好的做法既不是发泄,也不是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拿这些问题来问问自己。只要你养成这种反思的习惯,就一定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行为,进而掌控自己的整个人生。
七棱镜(ID: gh_1005790a61b3),资深媒体人,用碎片时间坚持写原创的上班族,热爱深度阅读,崇尚自我管理的文字控。专注提供自我管理/职场领域的有用干货文,帮你少走弯路,越变越好,实现人生幸福加速度。头条号:七棱镜2010
好文荐读
自我管理
是获得幸福的捷径
没有之一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期待遇见爱生活、爱思考、追求优秀的你。
也可以关注我的
头条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