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科技公司纷纷抢滩法学院!“智慧法学院”更有力助推“智慧法院”?|律新社观察

2018-04-20 律新社



律新社 | 冯璞 吴双


法律服务科技化必须要走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路。


4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



上海交大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天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党委书记汪后继、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彭诚信、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总经理朱劲松、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商令等领导和签约各方的主要成员出席该仪式。仪式由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教授、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会长杨力主持。 


律新社在现场了解到,此次三方将建立互信互助的合作框架,在司法机关部门信息化、司法改革、司法大数据应用、法律理论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产学研合作已是大势所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如何更好地共建法律人工智能?


产学研一体化:打破领域壁垒,赋能司法改革



腾讯安全管理部总经理 朱劲松


腾讯安全管理部总经理朱劲松表示,互联网与司法工作的进一步融合将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创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惠及民生举措中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他指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互联网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对竞争规则、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公共秩序、数据安全等诸多问题的研究,需要企业、司法部门、主管部门、高校的共同努力。希望协议三方未来利用各自领域优势,将产学研一体化,进一步利用腾讯新技术来服务于司法工作,赋能司法改革,服务司法工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天东


上海交通大学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天东介绍称,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建立之初就开始参与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法院行业信息化高速发展,“智慧法院”建设已经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其中案件唯一码系统和执行大数据领导决策系统先后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嘉奖。他表示,此次合作借助腾讯强大的平台和技术支撑,可以把法学院的先进理论在法院落地,希望能够让各方共贏共惠。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 彭诚信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彭诚信表示,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大主流方向,上海交通大学与此同时也成立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有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产业界联合建立了众多产学研一体化机构。此次可以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学术和理论优势以及腾讯、交大慧谷的平台、技术、研发优势,助力国家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三方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和“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究”为切入点,依托腾讯互联网+基础平台,人工智能体系、大数据分析系统、微信开放平台、企业通等强大的社交平台产品充分整合三方的优势资源,以“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具体结合点,助力打造“智慧法院”,将人工智能分析能力服务于法院信息化建设,共同打造一站式“微法院”生态系统,共建网络法学研究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律师、当事人、法官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服务。


“智慧法院”3.0:提升司法行业信息化高度


自“智慧法院”建设被列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来,进展如何?


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事业部总经理宋兵告诉律新社,自2012年的五年时间,中国法院信息化3.0版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智慧法院建设格局已初步形成。


法院信息化从最初的1.0实现无纸化,电子化;2.0版本实现了流程化、透明化;未来的3.0将实现大数据化,把数据真正应用于司法实践,提高司法效率,解决司法改革后新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



宋兵还指出了目前建设“智慧法院”的难题——如何用大数据技术去使用已有的司法数据,到现在为止还是整个行业的难点。他解释道,传统的方式更多是用统计类方法和历史数据来指导现在的工作问题,但实际上缺乏一个动态模型来实时应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联合交大法学院和腾讯,通过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将大数据与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结合,构建司法大数据平台,解决司法改革后司法行业的新问题。”


在宋兵看来,法院3.0任重而道远,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通过信息化手段,用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司法行业信息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甚至是国家层级的高度。


率先实验探索:既是创新举措,更是社会责任


目前,腾讯公司的拳头产品“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达十亿,腾讯的发展影响着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在本次合作中,腾讯公司将带来一系列的惠民措施。


律新社了解到,腾讯公司将利用微信、小程序联接人民群众、律师、法官、助理法官等,利用腾讯慧眼、微信支付、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产品拓展移动互联网诉讼服务、审执业务支撑服务,开展移动在线案件进度查询、案件档案查询、在线立案、在线办案、在线执行、在线送达等,构筑移动互联网的法院信息化新生态,为广大人民群众、律师、当事人、法官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服务。


此外,腾讯优图的人脸识技术和图像处理能力等服务将用于视频分析、远程庭审、在线质证等诉讼服务、审执业务,将微信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办案中,自动采集语音并实施文字转换,提高笔录的制作效率。



腾讯网络安全与犯罪研究基地高级研究员肖薇告诉律新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新概念不断刷新着人们想象力的边界。它们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无可避免地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以前互联网不发达时,网络犯罪方式较单一,影响面也较小,更多是带来可见的经济损失,而今天的网络犯罪已经形成产业化形态,造成的危害动辄波及数千万乃至数亿人的工作和生活。法律本身具有相对滞后的属性,互联网技术的过快发展使得这个差距愈加明显,导致许多现实问题因缺乏法律规定而难以解决。“网络空间秩序需要专门的治理规则,我们希望能够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最终推动法治的进步。”


肖薇表示,作为拥有海量用户基础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能够接触到许多前沿的新型案例,拥有宝贵的实务经验积累;而交大是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不仅法学专业异军突起,更有学科实力强劲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新型交叉学科建设方面有其天然优势。因此腾讯选择联合上海交大法学院、交大慧谷公司进行创新基地建设,更加能够优势互补,开展更深入、更长远的合作跟探索。


培养跨界人才:学术研究对接社会治理


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强调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法律大数据研究中心博士生袁利平告诉律新社,此次合作对于法学院而言,学校层面已有很好的平台建设,使得原先根据单个项目点开展研究的方式扩展成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进行项目研究、学术交流、交叉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社会服务和成果落地的完整探索系统。


2017年暑期,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开联合课程“中美互联网政策”,两国的教授和专家从计算机科学、法律和政策的不同角度进行工科与法学跨学科教学的有益尝试。


今年,上海交大法学院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将联合开设课程《社会科学中的数据分析》,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的跨学科专项人才培养提上日程。



袁利平指出,从专业学习和参与法律大数据课题研究的亲身经历体会到,在司法大数据的交叉研究中,跨学科的产学研一体化团队建设非常重要。在跨界的合作研究中,最困难、最有挑战的环节就是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最紧缺的就是能够沟通应用需求和技术支撑双方、桥梁一样的人才,解决如何把业务规则转化为机器规则的问题。


这种人才既需要法律专业素养,又需要能够理解算法原理、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话的能力,这样的人才不是传统的法学院教育能够培养的,需要有新的平台和机制。



基于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平台,不仅是项目平台,也是学术研究平台,还是人才培养平台。它给了学生机遇,让学生对法律实务、对司法改革的实践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发展。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的思路已经得到了多方印证。律新社了解到,目前国内多家法学院都在积极与外部科技公司联手设立大数据研究机构,并不断推出人才培训计划。


一方面,知名高校法学院紧跟历史潮流,学术不仅与实务更加切合,更与互联网领域保持统一梯队,为现代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另一方面,科技名企进军法律教育领域,将商业大数据背景与新型教育模式相融合,夯实后备力量,提升整体维度。


如清华大学法学院率先设立跨学科领域法学教育项目“计算法学全日制法律硕士”,并开设一系列与网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技术类课程。


华东政法大学也在推出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不断联合校外各家法律科技机构,打造法律大数据服务应用平台。


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人才成为推动法律科技进步的核心难题,通过前期的探索论证,大家不约而同回到问题解决的本质:人才培养——法律科技人才的培养瓶颈口突破了,法律科技服务才能真正蓬勃发展。而学术交流、建设“智慧法院”、打造一站式“微法院”生态体系等,使高校的学术研究对接现实社会治理成为可能,也正是为高校培养新型跨界人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关于律新社

律新社是全国首家法律服务行业垂直媒体,由资深法律媒体人创办,是法律服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法律新媒体之一,持续关注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资讯及品牌建设。


律新社品牌栏目

 

▶▷ 大咖来了观韬中茂 | 张鹏峰 中夏旭波主任 | 朱林海 锦天城高级合伙人 | 俞卫锋 上海律协会长 | 周月萍 中伦权益合伙人 | 陈峰 大成上海办公室主任 |  盛雷鸣 观韬中茂管委会联席主任 |


▶▷ 律新社观察14岁“小妈妈”竟成网红 上海首个人民调解质量监控平台 | 你是我们律所要的合伙人 | 新时代的股权律师,股权律师的新时代 | 婚姻信息可以在线查询了 | 参案律师解读中国钢企应对美国“337调查”大获全胜的秘密 |


▶▷ 律界情报上海金融法院获准设立、广州律协律师调解中心揭牌、天元香港分所乔迁 | 2017上海律师业发展数据出炉、年利达宣布亚洲区新合伙人名单、杭州互联网法院启动异步审理模式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