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语文特级教师:带娃旅行的正确打开方式,早就写在这本书里了!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孩子都没见过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尽早的出国游学或是旅游历练,想通过看世界的方式增长孩子的见识!但是,在旅行之前,您和孩子做好功课了吗?对于所到国家又真的了解多少?毫无准备地出行,增长的到底是见识,还是骄傲的情绪?以为自己去了很多国家,就了解了很多文化?
据统计,目前亲子游最热门境外目的地,便是我们的近邻日本。而翻看近期新闻,我们国务院总理于上周访问日本,而这次访日的目的,也是希望共同推动中日关系尽早的重回正轨。面对跟我们有着千年渊源、百年恩怨的日本,我们真的了解它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
本期,北京五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屏萍将以《菊与刀》这本书为例,用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正视日本的文化,告诉我们孩子有一个客观的、国际化的视野,到底有多么重要!
■ 作为一个语文特级老师,为什么要推荐《菊与刀》这本书?
■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是如何利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 孩子很努力,但文科成绩总上不去,到底是缺乏了哪种思维?
■ 为什么说那些爱读闲书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光芒四射?!
■ 在未来,拥有着国际化视野的孩子将是怎样的?
请看王屏萍老师怎么说!请点击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656zxt6iv&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王屏萍:我们拥有人文精神的同时,更要拥有研究精神!
若有启发,欢迎转发!
《菊与刀》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阅读
而且还带给我们思考
我们在阅读中
通常会缺少理性精神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通常也会缺少研究的意识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
呼唤我们在阅读和创作当中的
理性的回归
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把书
读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让它对我们的成长
真的产生影响
真的留下痕迹
--- 王屏萍
”关于本书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继《文化的模式》之后又一力作。它最初是一份受美国战时情报局之托,而写成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后增补成书。
其中“菊”指代日本皇室家徽,“刀”指代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菊与刀》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却是事实。
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l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一位研究日本的美国学者曾表示:“自从《菊与刀》1946年出版以后,似乎任何人对日本的研究都只是在给这本书加脚注罢了”。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当初《菊与刀》不仅帮助世界了解了日本,也成为美国占领日本和进行政治干预的工具。人类学从最初受聘于殖民政府研究非洲、南美洲、亚洲部落文化,到后来服务位于发达国家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其与权力阶层的合作一直为人诟病。
而今天的人类学家们,会回避某些带有明显政治和军事意图的研究项目,严肃考虑其中的道德关系。对于在历史上曾饱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人,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本书,就更加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若感兴趣,建议找来原著阅读!)
(《菊与刀》目录)
关于作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她的理论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她重视实地研究工作,调查研究过北美的普埃布洛印第安人、传道区印第安人、阿帕契人、皮马印第安人和布莱克弗特人。她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混合物,但她的种族主义主张比较隐蔽。著作以《菊与刀》和《文化模式》为代表,著作还有《种族:科学与政治》、《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学》等。
在著作《菊与刀》时,因为条件有限,她只能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
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果然如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因此,她的代表作《菊与刀》被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被三岛由纪夫盛赞为“着力阐述日本传统文化之二元性,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最为深厚”。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日本,然而我们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又是什么样的呢?
实事求是的讲,目前在国内,关于研究日本的代表性书籍并不多。但中日两国百年恩怨,在这百年间,日本却在不断的研究我们!在中国史的一些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甚至比咱们自己研究的都要深刻!
我们要正视日本的强大,千万不要放弃危机感!中国发展要走向世界,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的孩子只有先了解别人,在了解更多文明、文化的基础上,才会更包容、更谦卑,才会更好的发展自己。那我们的孩子如何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如何才能走向世界呢?这就需要我们孩子在拥有中国魂的同时,更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如何培养孩子的国际化视野
■ 语言 多元学习的保障
孩子在成为“世界的人”之前,首先要成为“本土的人”。
我们的孩子,首先要认同自身的文化和语言。如果一个人丢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那么他很难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他会对自身文化认同产生混淆,像没有归宿的一盘散沙。
但国际化视野的获得,也需要与国外友人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来,攻破他国语言关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们与外国人之前存在的并不是知识上的差异,而是沟通方式的差异,就比如《菊与刀》中,日本人对于他人给予帮助时的反应的解读,在咱们中国讲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处不体现着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但日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在日本,如果我们碰到某人遇到麻烦,想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助他,请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你这样做,不但不会被感激,反而会被指责。这就与日本的文化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报恩,但他们又把恩情看得很重!
(仙鹤报恩 日本民间故事)
如果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边认识其他国家的文化,边学习语言,让孩子有文化差异的意识,用外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那就最好不过了,这样也会让孩子对学习语言、学习文化,产生浓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 阅读 最方便的了解渠道
如果说出国旅行,可以直接接触外国人;那么阅读,就可以直接接触他国文化。
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系统阅读国外经典图书来进行学习。事实证明,经典读物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就比如今天推荐的人类学著作《菊与刀》,而研究其他国家民族的一些书籍,如《枪炮、病菌与钢铁》、《忧郁的热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等,也都适合中学生,或高年级小学生来阅读。
现在的孩子有着非常好的阅读基础,但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需要进一步鼓励,而最好的鼓励来自大人的身体力行。英语当中有一句谚语“Like Father, Like Son ”,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好的阅读习惯、拥有国际化的视野,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树立好的榜样?我们的目光是否狭隘?我们是不是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家庭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感知 并尊重世界的多元
如果家庭条件还不错,旅行,当然是最直观的感受多元世界的方法。通过旅行,孩子可以更加系统、完善的认知这个世界,他们可以置身于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等当中,切实了解不同的文化教育、了解不同的艺术素养、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那想要拥有国际化视野,做世界公民,必须要去过很多国家吗?其实这并非是最重要的。不能周游列国,孩子同样可以感受世界的缤纷,比如多参加“国际活动”。有些“国际活动”是与亲子活动相重合的,比如观看国外大师的美术展、听国外音乐演奏会、共读其他文化的绘本、品尝其他国家的美食等等。这些都是各国艺术、文化、音乐、饮食的一部分,都是给孩子感知多元世界的机会。如果在这些活动中能交到不同国家的朋友,并建立长期的友谊,相信这一定能打开孩子的视野。
想让孩子认识多元世界的同时,我们也要给他们看见世界破碎的一面,让他们学会尊重多元。
为什么那个小朋友的肤色是黑色的?为什么这个国家有那么多人在乞讨?什么是恐怖主义?当孩子问到这些问题时,其实是向他们解释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最好时机,别人和我们不同,这很正常。不把任何人特殊化,这能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让孩子尊重世界的多元,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思维下,也尊重别人的观点、界限、选择。其实很多中式家庭的痛苦,都来自对这点认知的缺乏。君子和而不同,无需强行统一三观。
■ 支撑 孩子身心的健康
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与时俱进,能够真正地可持续发展,有一样东西比任何都重要,那就是身心的健康!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谈》里第一句就讲到:我们真正丰富的、愉快的思想一定是来自于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我们在追求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孩子的身体,因为身体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最好的学习视角是国际化视野,最好的教育视角是对比教育。
我们想让孩子拥有国际化视野,无非是想让他们懂得,世界很大,自己很小。但这个很小的自己,在保持内心独立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个辽阔世界充满好奇心,又充满平常心。文化无国界,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吸收外面的空气,当然也不能放弃本土的文化土壤。要知道一个孩子,站得有多高,看得就有多远,走得就有多快……
《菊与刀》经典摘录
(全书部分摘录)
一个人要是有所畏惧,那么他就不是神,也不是不可触碰的存在了。
虽然每个灵魂原本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如同一把新刀,但是,如果不勤于磨砺,它就会失去光泽。如他们所说的“自身的锈迹”,它和刀上的锈迹一样有害,因此人们必须像磨砺刀剑一样对待自己的品行。光辉的灵魂一旦被锈迹掩饰,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砺一次。
人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日本人生性及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他们的士兵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杀人犯:杀害某人肉体的人。嘲笑者:杀害某人心灵的人。
日本人鞠躬意味着施礼者明白别人的权利,原本由自己处理的事情承认别人有权干预;受礼者的一方也认识到自己要承担与其地位相当的责任。
我们(美国人)重视关爱,和善,慷慨的价值,越是无条件越是可贵;在日本,这些价值必然是有条件的。
恩是一种债务,且必须被偿还。但是在日本,所有的“报恩”行为都被认为属于和“恩”完全不同的范畴。日本人觉得美国人的道德观非常奇怪:把“恩”和“报恩”的范畴混为一谈,且把“义务”和“责任”作为中性词;这就如同美国人觉得,某些部落的经济语言没有区分交易中的“债务人”和“债权人”,也很奇怪。对于日本人来说,“恩”是一种最重要的,且永远都存在的债务;而报恩则是积极的、箭在弦上的紧迫行为,可以用一系列其他概念的词来称呼。一个人身上背负的债务(恩)不是美德,他的报恩行为才是。一旦他为了感恩积极奉献自己,他便拥有了美德。
热爱阅读,可以让孩子,获知人类最精华的智慧,可以足不出户便体验别样的人生,可以让孩子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为此,首都教育《师说》栏目将在本学期,每个周末晚19:30,推送名师推荐阅读节目。
我们将邀请了北师大二附中、人大附中、101中学、北京四中、北京五中、中关村一小、北京小学、中关村三小、史家小学等名校特级教师,为我们的孩子推荐了一系列开启智慧,不流俗众的书籍。
(点击【往期回顾】可查看之前节目)
一期一师一本书
用一份好书单来抵抗岁月的腐蚀
在喧嚣的世界中
带着孩子静下心来阅读
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
往期回顾
1. 101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语文学习有难度?看了这本书你就开窍了!
2. 四中历史特级教师:坚持读完这本书,会给学习带来巨大改变!
3. 中关村三小特级教师:家长的三观里,藏着孩子20岁以后的样子!
4. 北京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孩子成绩差距越拉越大,只因这一点!
6. 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中高考名著阅读高分怎么拿?必先搞定这三点!
7. 中关村一小语文特级教师:层次高的父母,都会陪孩子做这件事!
8. 景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比起怨气,教育孩子更需要的是底气!
9. 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看这本书,孩子的历史和地理水平将双双提升!
10. 四中语文特级教师:坚持做好这件事,孩子学习成绩一定会变好!
11. 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解读今年中考、高考必考《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