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昨天,三篇Nature背靠背发表,新的科研热点即将开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研讲坛 Author 远方

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给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以及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表彰他们在“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今年该研究方向获得诺奖对于笔者来说的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笔者在今年3月份给大家分享过一篇稿件——《两篇science背靠背,新的研究热点或将开启》。在文中,笔者充分分析了氧气通过其新的感受器KDM6A控制细胞命运,也预测过该方向会是新的热点。可以看到,其中一篇science是今年的诺奖得主威廉·凯林发表的。


笔者赘述这么多一方面是看到今年诺奖感慨而发,另外一方面是想说高水平期刊既然同期多篇类似的文章,说明那个方向真的会是后续研究的热点。为此,笔者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三篇于2019年10月10日(北京时间)背靠背发表的Nature文章。

研究背景:这三篇文章研究内容相似,都是揭示RNA剪接与癌症发展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RNA剪接是指从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RNA剪接需要多种剪接因子(snRNP)参与,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剪接因子突变与人类多种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其中的具体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这三篇Nature文章就围绕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探究。

第一篇论文的题目是Spliceosomal disruption of the non-canonical BAF complexin cancer,通讯作者为美国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Robert K. Bradley教授和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Omar Abdel-Wahab教授。


研究结果:SF3B1是一种常见的RNA剪接因子,其突变参与到多种癌症的发生。为了探究其中的机制,作者通过crispr筛选结合泛癌症剪接分析,发现SF3B1突变会诱导BRD9异常剪接,导致BRD9毒性外显子形成。


接下来作者探究SF3B1突变诱导BRD9毒性外显子形成的机制。由于SF3B1属于U2 剪接因子,该类型剪接因子主要识别3’端剪接位点。因此,作者对其剪接位点进行探究,发现SF3B1突变后,能够识别BRD9基因中的一个闭合分支位点。当该位点突变后,BRD9毒性外显子将无法形成,这表明突变的SF3B1识别异常剪接位点,从而导致BRD9毒性外显子形成。


随后,作者探究BRD9毒性外显子形成后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先前的研究指出,BRD9能够与GLTSCR1和GLTSCR1L形成非经典的BAF复合物(ncBAF),因此,作者猜想BRD9毒性外显子将会影响ncBAF形成。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作者发现BRD9毒性外显子的确会影响ncBAF的形成和定位。


由于ncBAF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SF3B1突变诱导的BRD9错误剪接抑制ncBAF形成。因此,作者接下来探究BRD9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皮下荷瘤模型,作者发现敲低BRD9后,肿瘤的生长显著增加;使用crispr修复BRD9错误剪接时,肿瘤的生长减缓。这表明SF3B1突变会诱导BRD9错误剪接,导致BRD9毒性外显子产生,扰乱ncBAF复合体形成,促进肿瘤发生。


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The U1 spliceosomal RNA is recurrently mutated in multiplecancers,通讯作者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Lincoln D. Stein教授。


研究结果:为了探究剪接因子突变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作者对37种肿瘤类型的2583个肿瘤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在U1 RNP的第三个碱基上存在一个极易突变的位点(A-C),该位点突变后,导致A-U配对错误的变成C-G配对。


由于U1 RNP主要识别5’端剪接位点,参与多种RNA剪接过程。当其突变后,导致新的剪接模式出现,不仅会诱导抑癌基因失活,还会激活癌基因,从而促进多种癌症的发生。


最后,结合临床分析,作者发现剪接因子U1 snRNP A-C突变与肝癌和慢性淋巴白血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癌症生存预后分析也发现,在白血病患者中,U1 snRNP突变的病人呈现出更低的生存率。


第三篇文章的题目是Recurrent non-coding U1-snRNA mutations drive crypticsplicing in Shh medulloblastoma,通讯作者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的Michael D. Taylor教授。


研究结果:癌症中复发的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SNVs)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但是其突变是否会影响儿科肿瘤的发生目前还不清楚。为了探究这个科学问题,作者通过测序发现常发于儿童颅内恶性肿瘤——成神经管细胞瘤中U1 RNP的第三个碱基极易发生突变(A-G)。该位点突变后,导致A-U配对错误的变成G-C配对。


随后作者探究U1 RNP A-G突变与成神经管细胞瘤发生直接的关系。通过收集临床病理数据进行生存分析,作者发现该位点突变后,病人生存率显著下降。而且抑癌基因TP53的功能也是依赖于该位点实现的,在该位点不突变的情况下,即使TP53突变,病人的生存率依旧很高。


接下来,作者探究U1 RNP A-G突变促进成神经管细胞瘤发生的机制。通过测序分析,作者发现U1 RNP A-G突变后,导致肿瘤细胞中RNA异常剪接,导致抑癌基因,比如PTCH1失活。与此同时,还能激活癌基因,比如GLI2和CCND2,进而诱导癌症的发生。


总结这三篇文章,都表明了剪接因子的突变能诱导抑癌基因失活,同时激活癌基因,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不仅揭示了剪接因子突变促进多种癌症发生的机制,而且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癌症研究打开新的方向。

可变剪接相关推荐:

· 聊基金系列 • 第一期:选择性剪切(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 (文章篇)S3E11:一篇22分的lncRNA与可变剪接的作用模式文章

· (文章篇)S3E12: 定位,lncRNA作用机制的第三种模式

· 孙树汉最新的18分文章说了什么?

· (策略篇):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 追热点“可变剪接”,有哪些神器可以用?(上)

· 神器在手,课题不愁,这个授人以渔的好方法免费送给你

· 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UCSC Genome Brower


热点推荐:

· 神操作!同一个作者背靠背发表两篇nature,投稿时间竟然都相同

· 又发一篇nature,这个基金高达5000万的热点领域值得关注

· 这个方向的论文和基金在剧增,你要不要分一杯羹?

· 继3月份4篇science后,这个热点分子又背靠背发了两篇20分左右的cell子刊

· 这个分子同期3篇最新nature,目测要火!



关注后获取《科研修炼手册》1、2、3、4、5、6、7、8、9、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