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21)

史学研究 2022-10-30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近16万的订阅者,2022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第一季度适当推介部分上年度新书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2年第21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动物考古研究

作者:宋艳波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定价:88


海岱地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早期几个主要的文化区系之一。本书以作者所在的山东大学动物考古实验室十余年来鉴定整理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遗存研究为基础,同时搜集海岱地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内有关动物遗存的资料,探讨本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先民对家养动物的驯化和饲养情况,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等;并将其置于聚落考古研究视野中,尝试探讨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不同等级聚落先民动物资源利用方式的关系。建立了区域动物考古研究的综合范式,以其系统性和全面性突出特点。

宋艳波,历史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考古、田野考古和史前考古。承担数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发掘的工地获得“山东省2018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和“山东省2019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参与发掘的工地获得“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

作者: 朱露川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出版年: 2022-5
定价: 98元


中国史学为何重视叙事?中国史学如何影响中国叙事传统?中国史学何以孕育中国叙事理论?本书立足中国史学上关于『叙事』之术语、概念、命题的提出与运用,以相互关联的四部史学名著——《汉书》《汉纪》《后汉纪》《后汉书》为分析对象,从中国古代史学主干之皇朝史的叙事经验,窥探中国古代史书叙事重『事』、主『人』、寻『美』、用『意』之紧密结合的突出风格,揭示中国古代史书叙事之理论反思的路径和主流。

朱露川,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学与史学批评。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李杜韩柳的文学世界

作者: 李芳民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2-7
页数: 630
定价: 128.00


李白、杜甫、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影响深远。本书注重对作品的体贴、史事的发微和文化史的拓展,围绕他们的人生遭际、政治理想、个性品格、家世家风以及文学创作,对其文学世界进行了新的挖掘,揭示了四位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贡献与现代意义。  附录四篇文章,分别对张九龄、岑参、李商隐和苏东坡的生平或作品,进行了新的考证和阐发,严谨独到。

李芳民,1963年生,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唐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秘书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柳宗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韩愈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唐诗之路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唐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等。在《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著有《唐五代佛寺辑考》《李杜诗歌精读》《唐文选》(合撰)等。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多项。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信息与权力:宋代的文书行政

作者:李全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定价: 78.80元


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国家官僚制度中的显著特征,而不同时期信息沟通与处理机制的差异,也彰显出各自不同的时代性格和权力运作方式。宋代的文书行政以多元的信息沟通和发达的文书制度为依托,其所能达到的深度也是远迈前代。本书梳理了宋代多渠道并存且相互竞争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从御批、省札、批状等君相日常行政文书和针对决策行为的封驳制度入手,分析了宋代士大夫政治架构下的权力运作机制。

李全德,山东即墨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著有《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资治通鉴史话》等。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北宋边塞诗研究

作者: 丁沂璐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22-7
页数: 448
定价: 68.00


北宋边塞诗长于叙事,议论弘肆,说理透辟。一方面,继承诗史传统,在纪事、剪裁、美刺中彰显边情,传递边见;另一方面,通过言随意遣、“以文为诗”务求说尽,最终呈现为以理驭情、知性反省、务实少虚的特点。此书为北宋边塞诗的综合性专题研究,从北宋边塞诗的生成土壤与边防背景,诗中的地域书写与恢复情结、忧患意识与医国情怀、民族交流与战和认知、理性精神与突围经营,以及诗歌的评估视角与艺术管窥等方面,一一展开论述。全书立足于北宋边塞诗的特点,除了作品阐释与考证之外,灵活运用军事、政治、地理、历史、经济、文艺学等学科视角,推进阐发诗中内涵,另外,借助数据与图表以为辅助说明,不仅弥补了文字阐释的模糊与苍白,且能图文并茂、论证有据。

丁沂璐,1983年生,山东临沂人。2007年获兰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19年获兰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副教授。在《光明日报》《甘肃社会科学》《中国文学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兰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明清的戏曲

作者: [日]田仲一成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
原作名: 明清の戯曲:江南宗族社会の表象
译者: 云贵彬 / 王文勋
出版年: 2022-9
页数: 346
定价: 68


《明清的戏曲》是日本学士院院士、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田仲一成的代表作。在本书中,他凭借扎实细致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以明清以来戏曲如何表现江南地区特有的宗族社会的理念为视角,考察明清时期江南的演剧体系及其产生的戏曲作品,一方面试图揭示组织中的演剧空间的形成过程, 另一方面试图揭示成立于这种演剧空间基础上的明清传奇戏曲的特征。  他将戏曲的上演和流行作为明清宗族社会的表象,通过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阶层的分析,对戏曲的发展做了社会构造论的把握,并在后半部分对代表性的戏曲进行了逐一的概述。此书可谓别具一格的明清戏曲断代史。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鸟瞰明清戏曲的研究方法,也是对中国戏剧史研究具有启发性的“他山之石”。

田仲一成  日本学士院院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1932年生于日本东京。1970年代以来,他撰写的多种中国戏剧专论在中日学界产生巨大影响,并于1976年荣获日本中国学会奖,是二战后以东京大学为中心的中国文学研究的代言人。田仲一成突破传统中国戏剧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从祭祀戏剧的研究出发,对中国戏剧的演变和特点进行考察和分析。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中国宗族与戏剧》、《中国乡村祭祀研究》、《中国巫系戏剧研究》、《中国地方戏曲研究》、《中国戏剧史》、《明清的戏曲》。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东北博弈

作者: [美]威廉·萨默斯(William C. Summers)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副标题: 环境与地缘政治1910-1911
原作名: The Great Manchurian Plague of 1910- 1911: The Geopolitics of an Epidemic Disease
译者: 王进
出版年: 2022-7
页数: 216
定价: 78


1910— 1911年,饱受列强侵犯的中国东北,又面临鼠疫的严峻考验。日俄等列强以治理公共卫生之名,行扩张权力之实;行将日暮的清政府则做出最后的应对。随着伍连德奔赴哈尔滨力挽狂澜,各国医学精英云集奉天,这场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这不仅仅是一场环境灾变,还是近代中国应对外侮的历史写照,生态灾害、地缘冲撞和政治交锋相互交织,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事业于危机中借势萌芽,其影响延续至今。

威廉·萨默斯,耶鲁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近代生物史、疾病的地缘政治、亚洲医学史等,尤其致力于中国的公共卫生与医学研究。曾参与在中国的医学交流,1980年随耶鲁大学代表团首次来到中国,与湖南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建立医学交换项目,1982年在武汉、上海讲学,曾担任耶鲁大学—中国医学委员会主席。自1982年至2017年退休,一直在耶鲁大学开设中国科技与医疗史课程。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通过儒家现代性而思

作者: [法]毕游塞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
原作名: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an Modernity: A Study of Mou Zongsan’s Moral Metaphysics
译者: 白欲晓
出版年: 2022-7-1
页数: 280


儒家现代性究竟如何?毕游塞的这部著作,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新儒学最具世界意义的牟宗三哲学思想的深入解析,重新思考儒家现代性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与哲学意蕴。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哲学系统,可视为“儒家现代性”的一种哲学呈现。本书作者毕游塞,深入考察了这一哲学系统与康德批判哲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深层对话,并对牟宗三通过将诸多西方哲学概念加以转化和生成以揭示中国古典哲学洞见的“哲学事业”,做出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毕游塞还通过“一个准现象学的方法”,对牟宗三哲学中的“觉情”“感通”与西方特别是康德等的道德情感说加以比较和说明,将“工夫”“逆觉体征”“顿悟”等与西方传统的“精神修炼”和当代的“实践”“交互主体性”做出比较性说明并展开过程性描述,揭示了牟宗三新儒学所蕴涵的超越“现代性”的因素。  毕游塞面对西方学界“牟宗三真的重要吗”的疑问,给出了肯定性回答并做出了批判性说明。

毕游塞(Sébastien Billioud),巴黎狄德罗大学中国学博士,巴黎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儒家思想及其现代命运、新宗教运动。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香港街市

作者: 徐頌雯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
出版年: 2022-7
页数: 280
定价: USD 23


作為英國人踏足香港後最早興建的公共建築之一,公眾街市於殖民地時期主要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和興建。多年來,從古典走向現代,街市的建築風格回應不同時代的社會需求,其管理、分佈和功能上的轉變,也反映着城市歷史和社會變遷。  有別於以往的建築學研究,本書拋除對標誌性建築的崇尚,選取日常卻獨特的公眾街市進行縱向研究。透過廣泛參考一手歷史資料,追溯殖民地時期街市建築的發展軌跡,梳理背後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作者將建築史和香港史聯繫起來,讓讀者重新認識「街市」,發掘當中承載的城市記憶。

徐頌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並取得香港註冊建築師資格。其後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完成博士學位,現為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國及香港的房屋、建築和城市規劃歷史。現主持多項由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研究計劃,包括「香港政府工務司署與現代主義建築」及「香港徙置平房區」等。亦致力提高公眾對城市史和建築遺產的關注,多次於公開講座分享研究成果,及主持香港電台「建築意」節目,向大眾介紹城市和建築發展歷史。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二战前后中国知识界的战争与和平观

作者: 朱大伟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基于报刊所见
出版年: 2022-5
页数: 285
定价: 98.00元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含中国抗战)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及研究”(项目号:16KZD020)阶段性成果,阐释了中国知识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立足民族本位,勇于担当抗战救亡、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就如何消弭战争,维护和平乃至建立战后世界永久和平与繁荣,通过在报刊媒介撰文,其和平思想具有高度前瞻性和现代性的特质,是近代我国国际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大伟,历史学博士,赣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历史、国际关系史等。在《学术论坛》《历史教学问题》《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并参与和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日本佛教史纲

作者: [日]村上专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杨曾文
出版年: 2022-6
页数: 378
定价: 78.00


本书是日本佛教文化研究领域的早期代表著作。作者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将佛教传入日本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揭示了日本佛教史纲要和主要内容、佛教在日本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当今距首版已逾百余年,世界范围内对日本佛教的研究已有相当大的推进,但本书在日本学术界和佛教研究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

村上专精(1851一1929)是日本近代佛教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明治维新以后,借鉴西方人文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日本佛教,曾任东京大学印度哲学教授、大谷大学校长、学士院会员,主要著作有《大日本佛教史》《日本佛教史纲》《真宗全史》《因明学全书》等,被誉为明治时期佛教启蒙者和佛教史研究先驱。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作者: [法]雅克·勒高夫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品方: 涵芬楼文化
原作名: Saint François d'Assise
译者: 栾颖新
出版年: 2022-6
页数: 279
定价: 75.00


方济各(Francesco d’Assisi,1181/1182—1226)是从12世纪转向到13世纪的历史时期中的关键人物。他推动了当时的宗教、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中世纪的诞生。方济各将朴素与威望、谦卑与积极、平凡的身体与非凡的影响力结合起来,满足了同时代大部分人的期望。他在城市中活动,给城市带来了和平,而非内部的纷争。他坚持“以贫为乐”,主张利用金融和市场进行慈善事业。他还呼吁平等,给妇女和儿童以应有的地位。方济各比任何人都更能激发历史学家的研究欲望,也使他在过去和现在都被视为典范人物。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关于方济各的一部力作。虽然书名只涉及方济各,这本书讨论的却不仅仅是方济各,而是从12世纪到13世纪的整个中世纪的状况的缩影。此书并非传统的充满奇闻逸事的人物传记,勒高夫力图在研究方法和理解视角上进行创新——把方济各视为整体史的研究对象。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201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专长中世纪史,尤其是13世纪。勒高夫是年鉴学派第三代——“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曾于1972—1977年担任法国高等实践学院的院长。勒高夫的著作良多,代表作有《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中世纪的知识分子》《炼狱的诞生》《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等。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世界历史的教训

作者: [美]卡尔顿·海斯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民族国家信仰及其祸福
原作名: Essays on Nationalism
译者: 秦传安
出版年: 2022-7
定价: 65.00


十八、十九世纪以来,帝国崩溃,民族国家兴起。在这股狂潮中,既有新兴国家的独立之可喜,也有争战残杀乃至引起世界大战这样的空前浩劫之可悲。海斯教授鉴于民族主义的盛行,乃著是书,分析 民族主义的由来、种种表现及其导致的后果,以警醒世人,保持开放多元的国际观,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

海斯教授(Carlton Hayes,1882—1964),美国新史学派代表学者之一,“新史学派”一代宗师鲁滨逊(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1936)嫡传弟子,也是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和唐德刚的老师。1929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1945年当选为美国历史学协会主席。他的著作在1949年以前译为中文者为数众多,与在美国一样,大多是作为大学和中学的历史课本使用。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贪婪已死

作者: [英]保罗·科利尔 / [英]约翰·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个人主义之后的政治
译者: 魏华
出版年: 2022-8
页数: 272
定价: 72.00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私、物欲横流的社会,怎么能说“贪婪已死”呢?  四十年前,“经济人”概念和个人主义在西方方兴未艾。人被视为天生的趋利动物,每个个体都会为自我实现而争取自身利益。同时人们相信,“经济人”能获得理解世界所需的一切知识;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国家就能达到善治,人民就能获得幸福。贪婪,各种形式的贪婪—对知识、财富、繁荣的贪婪,被认为是人类奋发向上的源动力。  数十年后,一场金融风暴和一场大流行彻底改变了一切。傲慢的“经济人”概念破产了:人类掌握的知识并不足以应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随着不平等日益加深、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社会陷入了严重撕裂。由贪婪精神开辟的进取道路走入了死胡同。  在本书中,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与约翰·凯从社群主义的角度,围绕极端不确定性和社会凝聚力这两个相互交织的主题,回顾了西方战后的政治、经济和商业发展脉络,探问今日世界纷扰动荡的源头与出路。他们提出,我们需要明确国家、市场与社群的角色和关系,重拾人类的社会属性,恢复社群功能,方能共渡难关。

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门主任,英国政府顾问,曾获莱昂内尔·吉尔伯奖、克林纳国际书卷奖、亚瑟·罗斯图书奖、埃斯托利尔全球事务杰出著作奖等。著有《最底层的10亿人》《战争、枪炮与选票》《资本主义的未来》等。2010年和2011年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思想家”。 


 约翰·凯(John Kay),英国经济学家,牛津大学萨伊德商学院首任院长,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伦敦商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荣誉研究员、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著有《极端不确定性》《市场的真相》等多本著作。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A History of Civil Law in Early China

作者: Zhaoyang Zhang
出版社: Brill
副标题: Cases, Statutes, Concepts and Beyond
出版年: 2022-5-14
页数: 294
定价: USD 142.00


How did people solve their disputes over debt, compensation, inheritance and other civil matters in early China? Did they go to court? How did the authorities view those problems? Using recently excavated early Chinese legal materials, Zhang Zhaoyang makes the compelling argument that civil law was not only developed, but also acquired a certain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state promulgated detailed regulations to deal with economic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The authorities forme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ormal justice system, and heard civil cases on a regular basis.

Zhaoyang Zhang, Ph.D. (20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e has published monographs and many articles on China, including Zhongguo zaoqi minfa de jiangou (Zhongguo zhengfa daxue, 2014).

往期内容

2021年历史学十大好书

2021年往期书单合集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4)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9)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