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3年历史学新书(23)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6.5万的订阅者,2023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3年第23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治道之统
作者: 孙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引论稿
定价: 99.00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通论。中国之“道”是“务为治”的治道。“治”是合天地、社会、人生与人心的整全之治。治道由皇、帝、王、伯累世而来,命、位、君、师、作、述、明、行等概念织就“道权”之网。 圣王不再世,孔子不得位。道不完,治出二,王霸杂,失其统。士人在明道与行道的分合之际,界定传道身份,讲明王道真义。王道何以超越古今?直到宋儒“向上透一著”,贯通皇、帝、王之道,进入“全体大用”的境界。不泥法制,不惑玄想,尊王黜霸,治出于一,治道从而有道统。
孙明,1979年生,辽宁北镇人,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治理研究所,主要从事晚清地方行政与社会(以四川为地域)、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观念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生逢革命:辛亥前后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并有书评随笔集《生活的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身份与秩序
作者: 苏俊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走马楼吴简中的孙吴基层社会
出版年: 2023-7
页数: 568
定价: 108
本书以走马楼吴简为中心,以身份与秩序的互动关系为视角,以家庭—国家—社会为“经”,以个别身份考证—身份秩序建构—身份秩序影响为“纬”,动态分析孙吴家庭结构、士伍与公乘、姓氏使用、吏民身份序列、身份等级体系、基层吏治与政治格局、民众生活选择等问题,全面考察孙吴身份秩序及其演变过程,努力揭示秦汉魏晋历史演进的社会密码。
苏俊林,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秦汉三国史、简牍学、古文书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多项,在《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文史》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译文、书评50余篇,合译《物流改变世界历史》。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归葬
作者: 李华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副标题: 三至六世纪士族个体安顿与家国想象
原作名: 歸葬:三至六世紀士族個體安頓與家國想像
出版年: 2023-9-15
页数: 272
定价: 68
动荡年代,生命如此短暂,哪怕高门贵胄,死亡一来,也要“顾万物而遗恨,收百虑而长逝”,终于“扃幽户以大毕,泝玄阙而长辞”(陆机语)。一千多年后,终于有机会重启那扇“幽户”,面对灰烬式的遗存,还能不能读出曾经有温度的生命历程,来不及完成的人生遗恨?本书将“归葬”视为中国文化“个案”,以六朝为背景,去理解中国人在终极安顿途中的文化再造:一项习以为常的“传统”如何被遗忘、被更改、被选择性保存?旧观念旧习俗对新社会的权力秩序、个人身份建构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文化逻辑中的个体自由与家国想象如何产生与演变?
李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六朝史、墓葬、新文化史、魏晋志怪,论文《假葬还是永葬?——三至六世纪琅邪王氏归葬变迁》,载于《汉学研究》2021年第39卷第1期;《长沙五一广场简所见“元的遗产案”考述》,载于黎明钊、马增荣、唐俊峰编,《东汉的法律、行政与社会: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探索》(香港:三联书店,2019);学术专题研究《归葬——三至六世纪个体安顿与家国想像》(香港:三联书店,2023)。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汉简到唐楷
作者: 冉令江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古时期书迹研究
出版年: 2023-6
页数: 228
定价: 108
本书从书写者、书写方式、工具材料、笔法、书体、书风等方面,对中古时期书迹及其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考察,揭示了中古时期书法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古时期书写者、书写方式、工具材料与笔法演变、书体、书风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充分利用汉晋简牍、残纸等原始书迹和铭石书迹,结合史料文献,从墨迹、铭刻两大书迹体系出发,对体现时代特征的代表性书迹,以专题的形式深入探讨,明辨书法之变的特征和根源,以期推进中古书法史研究。
冉令江,山东肥城人,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史博士后,任教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全国重大主题展览、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审读委员。主要研究书法史论与创作、北朝艺术史。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在《中国书法》《中国美术研究》《书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从汉简到唐楷:中古时期书迹研究》等3部,获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等国家级、省级学术成果奖7项。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忽必烈的獵豹
作者: 卜正民
出版社: 聯經
副标题: 八百年來的中國與世界
原作名: Great State: China and the World
译者: 馮奕達
出版年: 2023-7-27
页数: 432
定价: NTD 580
繪於1280年的〈元世祖出獵圖〉,這幅畫蘊含著忽必烈希望世人如何觀看他的涵義,不同於以往正襟危坐、死氣沉沉的中國皇帝畫像,忽必烈特地請人畫了他在打獵的肖像,呈現出他威風的英姿和旺盛的統治企圖心,而「大國」(great state)觀亦自此成形,並深植中國。 過去八百年來,中國與外界的關係紛亂不斷。這段歷史始於忽必烈建立大元國,派出麾下蒙古大軍征服中國,將中國與整個世界鎖在一起,改變了整個亞洲的權力與服從規則。正如卜正民所強調,十三世紀蒙古占領中國一事,不僅徹底打亂中國的體質,其影響可說至今仍然能感受到。而擾動的關鍵,就在於蒙古人改變了中國人設想國家權力的方式。中國由此搖身一變,化為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描繪的全球大國。中國的疆域大致在元朝立朝時確立,儘管此後朝代依然遞嬗,但中國仍繼承前朝掠奪之疆域至今日,並對「失土」虎視眈眈。 卜正民以忽必烈的肖像畫、伊兒汗國的青王妃、瘟疫、朝鮮馬商、海盜、傳教士、喇嘛乃至通敵者等十三個切入點,捕捉橫跨七個世紀的十三個瞬間,重新建構出元到民國的大國圖像,以及中國與世界之間的歷史互動。這是一段前所未聞的中國歷史,也是一部以中國為軸心的世界史。
卜正民(Timothy Brook) 1951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市,享譽世界漢學界的史學大家,師從孔飛力教授,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曾任教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伯達大學、多倫多大學、史丹佛大學等校,擔任過英國牛津大學邵氏漢學講座教授、美國亞洲學會前任會長。學術視野廣闊,主要從事亞洲歷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明代社會文化史、全球史。 主編並參與撰寫六卷本《哈佛中國史》,著有《縱樂的困惑》、《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維梅爾的帽子》、《社群.王朝》、《掙扎的帝國》等書。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制度与秩序
作者: 郑鹏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元代地方司法运作研究
页数: 340
定价: 89.00元
司法活动是官与民的共同实践,联结国家与社会,是对历史进行整体性观察很好的切入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肇建的大一统王朝,由于多元法律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元朝统治下的法律制度与前代相比产生了鲜明的特色,地方司法运作接续与变奏交杂。本书借鉴法律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制度中的司法—实践中的司法—社会中的司法三个层面展开,探讨元代地方司法的制度变迁、实践状态和社会图景,力图对元代的司法运作与地方社会进行整体性理解。
郑鹏,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现为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法律史与元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动态》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
作者: 王一楠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23-6-30
页数: 328
定价: 188
对苏轼与赤壁的描绘,自北宋起成为持续不断的画史现象。近千年来,有大量作品表现了元丰三年苏轼游览、书写赤壁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不同的作品如何表现同一个主题?看似偶然遗世的画作、间隔久远的艺术代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到“东坡赤壁”画 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过程中来?本书以存世的百幅图像为线索,从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融合的角度,梳理赤壁图像的发展脉络,阐明与图像相关的人文记忆。在关注形式差异与相似的交锋之时,本书意在阐明内在于图像中的古今共感的生命意识,探索立足中国艺术传统的图式研究模式。
王一楠,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社会学系本科(201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2020)。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哲学、艺术史与叙事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曾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刘纲纪美学学术奖三等奖等。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抱残守缺
作者: [美]白铃安(Nancy Berliner)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八破画
译者: 应非儿
出版年: 2023-7
页数: 200
定价: 148.00
19世纪中期,八破画在中国发展起来。这类作品虽画面破损或略带焦痕,却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现出书法、拓片、绘画及善本书页等文化遗存。无论是虫蛀的书迹、破损的页、烧焦的画作,还是如广告、票据和盖邮戳的信封之类的短时效物品,都可以在这类画作上被随机地、像碎片一样自由拼合。而这种堆叠散落的构图,既是对文化传统消逝的映射,也寄托了对受画人的美好祝愿。 这本探索中国视觉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图文相间的形式,概述八破画的源流、介绍其重要画家及他们的代表性作品、阐释它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白铃安现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她在波士顿出生成长,却精通中文,并对中华文化和艺术非常着迷。让我们随她一起,踏寻中国传统艺术中被遗忘的碎片,追索八破画如何开枝散叶,继而在众多艺术家笔下发展成一种既精彩又具有创造力的绘画样式。
白铃安(Nancy Berliner) ,本科至博士均毕业于哈佛大学,并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现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她的研究、写作及策展涉及建筑、园林、家具和大众流行的视觉文化,着重关注突破中国传统典范的艺术类型。2017年,她策划了D一个关于“八破”的主题展览并撰写专著The 8 Brokens: Chinese Bapo Painting。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新官上任
作者: 山本英史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清代地方官及其政治生态
译者: 魏郁欣
出版年: 2023-7
页数: 284
定价: 58.00元
科举过关的儒生精英们在获知即将独挑大梁、肩负知县重任的时候,往往会参照官箴书,这是因为上面记载了赴任必须注意的事项。部分知县之后会有自己的政务纪录,即公牍。本书利用官箴书和公牍等史料,尝试探讨赴任知县与任职地的老百姓及其他重要人士之间建立起了何种关系,或是他们必须建立起何种关系,通过对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描绘,理解知县在地方的处境及清代的地方统治如何通过知县来实现。
山本英史,1950年生于日本滋贺县。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庆应义塾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南开大学讲座教授、日本东洋文库研究部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中国近代社会史。著有《清代中国の地域支配》《郷役と溺女——近代中国郷村管理史研究》等,主编《中国近世法制史料読解ハンドブック》等。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越境
作者: 李冬木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鲁迅”之诞生
出版年: 2023-7
页数: 769
定价: 218.00元
书中以1902—1907年鲁迅留学日本的七年为线索,围绕“周树人何以成为鲁迅?”,具体考察了留学生周树人如何确立起其作为近代思想基础的“进化”与“国民”的观念,并将其反映到后来的创作当中的思想历程;具体廓清了“个人主义”“尼采”“狂人”等言说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周树人思想和文学方面的影响,力图揭示周树人在波澜壮阔的 20 世纪初,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完成个人主体塑造的精神历程。全书带着清晰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研究方法,重回鲁迅本身,以大量史料和文本细节考证,完成了鲁迅的精神史溯源,开拓了鲁迅研究的新视野,是鲁迅研究史、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李冬木,吉林长春人。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中国文学研究科,现为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教授。主要研究课题为明治日本与中国近代文学。著有《鲁迅精神史探源:进化与国民》《鲁迅精神史探源:个人• 狂人• 国民性》。译有《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鲁迅》《鲁迅 救亡之梦的去向——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国民性十论》等。在《文学评论》《鲁迅研究月刊》等发表论文数十篇。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大国城民
作者: 〔美〕陈金永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城镇化与户籍改革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12
定价: 59
从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到户籍制度的演变,从“不完整”城镇化模式到城市发展困境,从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到留守儿童问题的凸显,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不能不重视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基于此,本书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模式,继而提出外来人口落户城镇的十五年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最终推动建立一个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化国家。
陈金永(Kam Wing Chan),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出生于广东汕头,儿时移居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后留学加拿大,获多伦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城市、人口迁移、户籍制度。曾担任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保尔森基金会、麦 肯锡公司等机构的顾问,参与多项有关城市化政策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 Reinterpreting Urbanization in Post-1949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outledge, 2018),发表论文数十篇。近年来也在媒体上撰写中英文时评,探讨有关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政策、农民工、留守儿童等问题。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漫长的八月
作者: [英]迪利普·希罗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印巴分治以来的对抗
原作名: The Longest August: The Unflinching Rivalry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
译者: 周平
定价: 88.00
《漫长的八月》是第一部关于印巴之争这个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棘手的冲突之一的权威历史著作。 1947年8月,英属印度分裂为独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时,正值集体大屠杀,一方是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徒,另一方是穆斯林,超过75万人被屠杀,1200万人逃离家园越过新边境寻求庇护。然而,那个8月似乎至今仍未结束。在《漫长的八月》中,著名历史学家迪利普•希罗对印巴关系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描述,追溯了导致次大陆分裂的里程碑式事件,以及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有争议关系的演变。而且时至今日,争端仍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克什米尔控制线仍是世界上防御最严的边境。自分治以来,印巴之间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1971年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立孟加拉国;以及印巴双方获得核武器,导致1999年和2002年几乎不可避免的对抗。希罗不仅记录了印巴两国与美国及苏联的关系,还记录了他们与中国、以色列和阿富汗的关系,充分证明了印巴冲突的地缘政治重要性。这些线索,在希罗的笔下编织成了清晰的叙事,充满了丰富多彩的领导人传记,对战争、耸人听闻的暗杀、侵犯人权之举的生动描述,也穿插着像板球比赛、电影、电视剧这样的文化符号,是将印巴之间关系第一次放大观察的勇敢尝试。
迪利普•希罗(Dilip Hiro)是世界上研究中东、中亚和南亚以及伊斯兰事务的顶尖专家之一,在这些领域迄今出版了34本著作。与此同时,他也为《纽约时报》《卫报》《观察家报》《国家报》和《洛杉矶时报》以及Salon、TomDispatch和YaleGlobal撰稿,并且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和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的评论员。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杀戮季节
作者: [加]杰弗里·B.罗宾逊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副标题: 1965—1966年印度尼西亚大屠杀历史
原作名: The Killing Season: A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Massacres, 1965-66
页数: 484
1965—1966年,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度尼西亚军政府对该国左翼人士展开了大规模清洗,约50万印尼共产党党员及其同情者丧生,这次大屠杀是二战后人类所经历的最为血腥的暴行之一,但与大屠杀严重程度极不相称的是,中外学界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对这场悲剧普遍缺乏反思。《杀戮季节》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指出印尼军队在故意煽动、指挥和组织1965—1966年大屠杀及抓捕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次,在殊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英国等外部势力在支持和鼓励印尼军队的大规模暴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印尼彼时的文化、和社会经济方面的紧张局势也为这一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加]杰弗里·B.罗宾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东南亚的政治暴力、大屠杀、大规模监禁及等问题。《杀戮季节》基于罗宾逊过去30年中在相关领域扎实的研究基础。他的第一本专著是《天堂的黑暗面:巴厘岛的政治暴力》(The Dark Side of Paradise: Political Violence in Bali),探讨了巴厘岛1965—1966年间政治暴力的历史根源和其中的结构性因素。罗宾逊为该书的撰写进行了多年的档案及实地研究,许多在该书中未使用的材料(尤其是涉及美国政治干预的部分)成为《杀戮季节》的重要基础。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全球公域资源开发与美国政策研究
作者: 沈鹏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页数: 320
全球公域是人类资源、环境乃至军事活动的重要场域。尽管其对全球繁荣和地球的健康意义重大,然而这一领域缺乏强有力的全球机构来进行管理。全球公域中所蕴藏的资源丰富,经济价值可观。19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对各类全球公域资源的利益博弈未曾间断。例如大陆架的石油资源、极地的矿产和石油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的结核矿资源等都曾引起过不小的国际政治博弈。美国依靠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其他国家更有可能深入探索全球公域,发现其中的资源。资源开发问题与主权问题、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常常纠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需要平衡多种国家利益。在国际社会为任何一种全球公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美国都在发挥其影响力,力图使国际制度向美国期望的方向发展。本书分别考察了多个全球公域案例的国际政治情况和美国的政策。对美国相关政策制定的根源和特点进行了解读。
沈鹏,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外交政策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有:《论美国对<月球协定>及外空资源开发的政策演变》《从全球公域资源分类看其开发的新前景》等。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为进步定价
作者: [美] 伊莱·库克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经济指标演变简史
原作名: The Pricing of Progress: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the Capitalization of American Life
译者: 魏陆 / 罗楠
出版年: 2023-6
定价: 88元
美国人是如何开始用货币单位量化社会进步和福利的?在当今GDP主导的世界中,价格不仅是度量货物和商品的标尺,也是度量我们环境、社区、国家甚至我们自己的标尺。本书回溯了美国现代社会如何和为何采用货币化的价值和资本主义价值观作为度量人类财富指标的漫长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摒弃了早期的社会和道德标准——后者没有对日常生活进行定价。伊莱·库克深入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壮大过程中经济指标崛起的根源,以及英国圈地运动、加勒比奴隶贸易、美国工业化过程、经济思想变化和公司力量不断壮大之间的历史渊源。他研究了市场产出最大化如何逐渐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我们从中能够清楚地看到,资本家用于管理或者投资铁路公司、纺织厂、房地产公司和棉花种植园的量化技巧,如何帮助他们摆脱商业世界的束缚,如何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经济精英们把国家量化为一项逐利的资本化投资时,这个国家的居民——不管是自由民还是受奴役的人,也都开始根据其赚钱能力被定价了。 如同19世纪一样,当今社会对用何种统计指标评判我们的经济和国家是否“健康”,充满了政治争议。本书有助于我们理解用经济指标度量社会福利和道德目标的局限性和危险性。
伊莱·库克,以色列海法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研究项目主任,长期专注于经济史研究,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史。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黑金时代
作者: [美] 西恩·帕特里克·亚当斯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中科书院
副标题: 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原作名: Old Dominion, Industrial Commonwealth: Coal, Politics, and Economy in Antebellum America
译者: 秦含璞
出版年: 2023-3
页数: 296
定价: 69.00元
18世纪晚期到美国内战前,正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美国建国后的半个世纪里,弗吉尼亚州一直主导着美国的煤炭交易;然而到了19世纪,宾夕法尼亚州快速崛起,成为美国矿物燃料的主要供应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弗吉尼亚州煤炭产业的迅速衰退。为什么两个拥有类似资源的州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书指出,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煤炭产业的发展极其依赖政府的支持,因此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政策会对煤炭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煤田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生产的煤炭品种也更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弗吉尼亚州的煤炭产业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弗吉尼亚州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让当地的种植园主成了煤炭产业的主导者,整体政治氛围也更偏保守。随意、短视的采矿计划使得弗吉尼亚州无法满足市场对优质煤炭的需求,反而进一步巩固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利益。
西恩·帕特里克·亚当斯(Sean Patrick Adams),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美国史、工业革命史、能源资本主义史,发表了多篇与之相关的学术著作。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美国变局
作者: [美] 杰克·拉斯马斯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副标题: 从里根到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译者: 张维懿
出版年: 2023-6
页数: 344
定价: 89.00元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历史实践,由一种特定的财政、货币、贸易和产业政策混合构成,这种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资本主义的最新重组,一直发展到今天。近几十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执行其政策目标方面变得更加激进,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世界范围内,这一趋势都愈演愈烈,而美国民主的萎缩也随之加速。本书梳理了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剖析了产生和破坏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更深层次的物质力量,特别关注了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的新自由主义危机,奥巴马未能复兴新自由主义,而特朗普试图以一种新的、更激进的形式恢复它。
杰克·拉斯马斯博士是对美国和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教授,著有多部关于美国和全球经济的著作,包括《全球经济的系统脆弱性》(2015)、《劫掠希腊:新金融帝国主义崛起》(2016),目前在加州圣玛丽学院教学。他在进步广播网主持每周一次的纽约广播节目《另类愿景》,也是各种杂志、期刊、广播和电视脱口秀的撰稿人。
1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控制与自主
作者: 文少彪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的中东代理人战争
出版年: 2023-7
页数: 264
定价: 75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试图运用大规模军事力量改造中东秩序,但事与愿违的是,中东地区的反美主义、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肆意蔓延,致使美国深陷中东战争泥潭。奥巴马政府上台,迅速调整了前任的中东政策,大力推进中东战略收缩,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方向。当前,美国日益聚焦印太战略和大国竞争,不断削减中东的战略资源投入。在此背景下,美国转向依赖中东的盟伴网络发挥作用,代理人战争的逻辑被激活,即煽动、支持或指导代理人介入目标国的冲突,而美国只参与实际战斗的一小部分,以“幕后领导”的方式在广泛的地区冲突中维持“轻微足迹”。过去20年尤其是西亚北非动荡以来,美国以不同深度和规模在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中东国家运作代理人战争,试图以更低的显示度、更低成本挽救其中东霸权。然而,代理人战争一旦开启,就引起域内外各类力量的角逐,造成了非常规、小规模冲突的流行,冲突各方陷入持久混战,严重侵蚀了中东政治和安全秩序。尤其是非国家代理人被外部施动方“赋能”后,常常谋求自主利益,加剧了代理关系管控难题。本书将结合历史、理论、案例,系统性地分析美国与中东当地代理人的双向博弈及美国中东代理人战争走向溃败的根源。
文少彪,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曾在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工作,担任主任助理。兼任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东问题、美国问题和台海问题。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期刊十余篇,媒体评论文章二十余篇。主持校级课题1项,上海市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1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The Price of Collapse
作者: Timothy Brook
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he Little Ice Age and the Fall of Ming China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248
定价: USD 29.95
In 1644, after close to three centuries of relativ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the Ming dynasty collapsed. Many historians attribute its demise to the Manchu invasion of China, but the truth is far more profound. The Price of Collapse provides an entirely new approach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China, exploring how global climate crisis spelled the end of Ming rule.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witnessed the deadliest phase of the Little Ice Age, when temperatures and rainfall plunged and world economies buckled. Timothy Brook draws on the history of grain prices to paint a gripping portrait of the final tumultuous years of a once-great dynasty. He explores how global trade networks that increasingly moved silver into China may have affected prices and describes the daily struggle to survive amid grain shortages and famine. By the early 1640s, as the subjects of the Ming found themselves caught in a deadly combination of cold and drought that defied all attempts to stave off disaster, the Ming price regime collapsed, and with it the Ming political regime.
A masterful work of scholarship, The Price of Collapse reconstructs the experience of ordinary people under the immense pressure of unaffordable prices as their country slid from prosperity to calamity and shows how the market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mpire and the climate that turned against it.
Timothy Brook is professor emeritus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a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His many books include Great State, Mr. Selden’s Map of China, and Vermeer’s Hat.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