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场|基于常识,构建价值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大力哥求职 Author 大力哥

    ↑点击上方“鹈鹕体验live”关注我们


无论创业或是工作,本质上都是在为这个社会输出价值,我们获得的回报,终究是与我们所输出的价值有正相关关系的。而我们所输出的所有价值,都是基于普通大众所认可的常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商业世界里,价值的佐证在于消费者用钱投票。我愿意花钱买,就说明这个东西是有价值的,花钱的多少,一定程度说明了价值的高低。


但我愿意消费的前提,是我能明白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能给我带来什么。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产品的宣传价值,符合消费者的常识。


也就是说,在价值产生前,常识早已存在。价值输出方必须明白自己想要唤起的常识是什么,否则很容易陷入到伪需求的陷阱中。


那么,基于常识所构建的价值到底有哪些呢?


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有这么几种:


一、打破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说简单一些,就是:我想要知道的东西我不知道。


例如,我想要知道附近有哪些房子在出租,但我不知道,于是中介产生了。我想要知道我所在的城市有哪些好吃的,但我不知道,于是大众点评产生了。我想要淘一些二手好货,但我不知道有哪些二手的东西正在市场上卖,于是闲鱼诞生了。


所有的传播媒介都能传播信息,所以他们也对应地产生了价值。电视、广播、报纸,在互联网产生前,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广告平台。


而互联网产生后,信息的流动以爆炸的速度增长,因此其创造的价值,也在爆炸增长。


但无论如何,这些平台所产生的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基于了信息不对称这个基本背景。


二、盘活剩余资源


对于普通人来说,盘活剩余资源最大的价值便是:扩展了选择范围。


滴滴盘活了社会闲置的车辆资源,让我们在打车这件事上,由原来的路边招手停,升级成了秒接单。电商盘活了社会早已存在的零售资源,让普通人在购物这件事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买东西更加方便。跑腿生意盘活了人力资源,使得同城快送这件原来得由自己亲自跑的事情,可以花钱找人代办了。


这些生意本质上都是通过盘活社会已有的资源,让普通人在面临同样的需求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比较中他们慢慢发现,这些新出现的模式所带来的新选择,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当然在比较中,我们未必会选择这些新模式。例如我觉得网购的东西品质没有保证,那我还是可以选择去超市卖场;我觉得跑腿的收费太贵了,那我可以选择自己跑一趟。


但多一种新选择,这件事本身是符合常识的,只要新的选择不是强制替代我原来的习惯选择。


三、满足人性


人性是商业世界里最大的常识。


人性是趋于享乐的,是趋于懒的,是趋于变美的,是趋于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的。满足了人性,在合理合法的边界内让人愉悦,这本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游戏、外卖、医美、拼团,这些模式的出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与反思从商业世界的开端,就一直存在到现在。


只是在不同的技术阶段,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满足人性罢了。


以游戏为例,我还记得小时候在邻居家里玩的是插卡的小霸王游戏机,那时候觉得魂斗罗是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了。


后来读初中,班上有些同学家里条件比较好,有了电脑,开始去他们家蹭电脑玩单机游戏,每玩一个新游戏,都得去买新的光盘。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能围着电脑叽叽喳喳讨论一下午。


到了大学,几个寝室一起开黑玩dota,玩LOL,一直到毕业后,VR游戏开始出现,游戏的沉浸感也越来越强了。


游戏从小玩到大,但不变的常识都是,从游戏中获得一种“爽”的感觉。满足了这一点,我愿意付费去接着玩,这对游戏来说,便是它价值的体现了。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其他非常多的商业价值是基于常识构建的。坚守常识很难,我们从常识出发,却不一定能回归常识。须不断思考,不断问自己,我们这个东西,对于用户来说,是真的有用么?




回归到职场中,我们所能输出的价值,恰恰也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常识上。


原因也很简单,职场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我输出自己的价值,获取劳动报酬。公司消费我所提供的价值,用钱投票。


如果我们不能用最直白的方式让公司明白,我们带来的价值是什么?那么聘用我,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就是一个伪需求。


传递我们个人价值的基础,是要唤起他们对于什么是好的员工的常识。而这些常识,往往被我们忽略。


职场常识一:你所做的事情,对于公司必须有价值。


在这一常识上,如果你想要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你必须从具体的工作中抽离开,从更高的角度看你的工作对于团队的价值,团队的工作对于部门的价值,部门的工作对于公司的价值——是带来的更多的用户,还是带来的更多的营收,或是节约了成本,或是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无论如何这一环扣一环的价值链,是你必须要关注的。


我们习惯埋头苦干,以工作的劳累程度来主观判断自己的价值。


“我加班多,大概老板觉得我更有用吧”


“我一个人能承担五个人的项目,公司明年一定会重奖我的”


很可惜商业世界里的残酷,岂受个人主观感受的左右。只要价值链中的任何一环断了,当危机来临时,公司一定会砍掉最不能输出价值的那个点。我听闻过大公司裁人的新闻,身边也有伙伴经历过。为他们惋惜的同时,也更加坚信了自己对于公司价值链的看法。


借用《三体》中的一句话:让你滚蛋,与你何干。


所以,时不时抽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从自己到公司的价值链,及时纠正方向,会比埋头苦干来得更加重要。


职场常识二:看到本质的人和看不到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

这句话来自我的前同事,她老公是做创投的,经常各处奔波看项目,有一次她跟我们说,在家里跟老公讨论工作时,得出一个重要的心得——看到本质的人和看不到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


看到本质,能够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但实际上最难的不是先做要事,而是知道什么是要事。


在工作中,并发是最最常见的烦恼之一了,当很多问题同时需要解决的时候,哪个更重要,哪个优先做,便是你价值的直接体现。


想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事,首先要看到事情的本质。例如,老板可能有一个临时的需求需要你做,为此你二话不说,立马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去完成这个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耽误了更重要的事情,也可能没有。但这些你并不知道,你只知道,老板布置的任务优先级最高。


不得不承认,这是很多一线经理的现状。这个事情为什么要做?老板要做。为什么这个需求明天要上?因为老板要体验。


我不妨碍你去做一个迎合老板的经理,但如果你没有看到老板为什么要得这么急——或是一些你不知道的信息,或是基于一些数据的判断,再或是老板的老板要得急,那么事情做完之后,你什么收获都没有,只是在等待下一次的老板需求。


做之前,先想WHY,尽力看到你所能看到的本质,便更能输出不一样的价值。


职场常识三:让你的工作在你这里闭环。


职场是协作的,但理想协作的前提,是每个节点将工作自闭环。


例如任务A是我在负责的,但这个工作需要得到另一个同事甲的帮助,于是我找甲去咨询相关事宜,但是甲比较忙,没有回复我。此时你有两种选择:


1、等甲回复,先忙其他的事情,甲回复了再推进任务A。

2、判断任务的紧急程度,如果很紧急,打电话给甲,询问是否可以提供帮助,如果可以,大概是什么时间,如果不可以,有没有其他替代方案;如果不紧急,到一定的时间再根据甲是否回复决定是否打电话推进。

如果你是老板,很明显你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按第二种方案去做,但如果你是员工,很可能你就按照第一种方案去做了。


一来打电话确实更加麻烦,二来很可能你觉得第二种方案没有必要。无论你是哪一种想法,结论都是你没有将工作自闭环看成职场常识。


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完全负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推进的关键节点上,对上对相关人,都有一个完整的交代。


在我看来,这就是工作闭环的具体落地了。这对人的要求非常非常高,虽然是常识,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做好。于我来说,也是任重道远。




无论是商业世界还是职场,构建价值的第一步都是找到对应的常识。于个体而言,做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第一步也是找到自我的常识,即,更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那是一些你可能认真仔细思考过的问题:


你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这样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


在不同压力下,你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你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如何持续的提升自己?


//////////// END ////////////


推荐阅读
 体验专题:体验 | 玄机设计:如何让人不由自主的行动?
体验 | 如何进行需求的收集与挖掘?体验 | 品牌创新,来自对消费者的洞察
体验 | 业务之上,体验之下体验 | 实践服务设计4年,收获4条心得体验 | 深度剖析消费者7大购买动机体验 | 做到这5点,有效提高用户体验体验 | 为什么你的问卷调研总是无效?体验 | 想要需求落地,先设计信息架构体验 | 找准目标用户,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体验 | 以主路径为需求,都是伪需求体验 | 3种承诺策略,有效影响用户决策体验 | 让用户体验来满足客户需求的5个杀手锏体验 | 裂变式互动,让用户玩上瘾体验 | 这个同理心话题,舍不得分享给你体验 | 当用户不是客户,需求价值怎么定?体验 | 详解「客户体验」的战略、实践及趋势三火观点:
三火观点 | 三款APP突然“宣战”微信,网友炸了!三火推荐 | 《联体》科幻小说独家连载,引爆AI科幻未来
三火观点 | 喝咖啡时我们喝的是什么?
三火观点 | 酒店体验做好这些就够了!MOT排名篇依点故事:依点故事 |“写作很难吗?”“不……很难。”依点故事 | 我是怎样完成100天写作打卡的?依点故事 | 从决定改变到改变需要多久?
依点故事 | 21天改变了我的写作习惯其他专栏:营销|消费互动时代,谁在为品牌发声?营销|洞察、策略、诉求、创意的概念你弄懂了吗职场|经常反驳别人的人,在反驳什么?运营|星巴克、瑞幸、喜茶的数字运营策略营销|用事件营销,让企业换个活法营销|会员卡的坑,支付宝能填好吗?营销|心智时代,品牌的诞生与发展运营|当我们说用户分层的时候,在说什么?职场|还靠意志力坚持?真正的坚持靠这个方法运营|如何进行用户生命周期管理职场|认清自己并取得成功的五个小技巧运营|怎样理顺运营工作,你有运营逻辑吗营销|后真相时代:如何欺骗消费者营销|种草之火,何以燎原行业|Salesforce是如何统治世界的职场|如何能够提高效率,不把自己逼得太紧营销|“品效合一”是耍流氓吗?鹈鹕开讲啦(免费听课):
鹈鹕开讲啦 | KANO模型、用户情感地图、峰终怎么用?鹈鹕开讲啦 | 客户体验与人性有什么关系?鹈鹕开讲啦 | 听得懂,用得上的客户体验管理课程上线啦!鹈鹕开讲啦 | 解读《与客户共舞》打造3D全景式共舞模式
鹈鹕开讲啦 | 《瞬间的力量》解读:体验是可以设计的
鹈鹕开讲啦!客户体验的设计更多精彩文章,关注我们,阅读更多。


鹈鹕体验live

专注体验,专注生活,专注分享


鹈鹕全面客户体验管理

国内最专业的研究客户体验管理媒体平台



点击【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