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好课丨教师如何开发自己的专属课程?
专业成长从这里开始
◆ 第3期 ◆
授课丨张祖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责编丨邹雪平
素材支持丨蒲公英大学
如果喜欢今天的分享,欢迎您留言互动
课标里明文写着“老师自己要善于开发课程资源”。有一些学校在开发课程资源,但是学校的课程不一定就完全适合教师个人的气质、禀赋和爱好,还需要我们自己善于去开发师本化课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20kkr8wl&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教师课程,是生长出来的,也是规划出来的。来看看微课程的建设流程图:
我们要多提几个问题,如生活的地方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比如杭州有运河、西湖、很多的楹联和名人故居,这些就是课程资源)?家长有哪些课程资源?所在的社区有哪些课程资源?学校有哪些特色?学校可以提供哪些帮助?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哪些?如果喜欢漫画,可以考虑开发漫画课程;如果喜欢集邮,可以试试跟孩子一起来品评邮票中的风景、人物;喜欢研究童书,那么就可以去做童书跟电影的合作;喜欢研究谜语,就可以做谜语课程……
把这些问题都想个遍,那么,就能找到自己的优势课程。当然,如果能和学校的特色统整在一起,会更好。
既然是课程,它就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些内容都要去想一想。
比如你想做的这个课程,通过两年的努力,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目标不一定需要很精准,可以就是一个愿景,一个大致的轮廓。
又比如课程内容从哪里来?是让学生自己去找?是自己编写,还是师生一起通过活动生成?有些课程内容其实就是活动。
是两星期做一次课程,还是一星期做一次?可能把它排入课表。只有排入课表,才能有计划去实施,不然的话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还有要规划课程怎么实施,怎么去监控,怎么去把学生、家长都动员起来,以及最后的课程评价,包括自己对课程的评价、学生对学习的课程评价等,这些都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有了一个框架之后,如果课程内容是一学期的,则按照月份来排,是两学期的,按照学期来排。按照制定的行动计划,实施执行。
在制定行动计划和执行课程计划时,都要边做边调整,边反思边完善。
课程成果怎么提炼呢?可以通过一个又一个案例把它记录下来,也可以把它分享在微信上,积少成多。还可以自己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分享给更多的人。甚至做成产品,拍成光盘,录制录像,行成一些物化的东西。
当然,如果有条件,做了两年之后,觉得内容很棒,把它做成一本书,还可以写一些论文去发表。
如果有跟你研究相近内容的同行,那么想方设法去跟他们联系上,和他们成为朋友,或者请他们支持,把他们请进来。这样,视野会打开,不至于闭门造车,而是找到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一起行走。一群人走路,会走得更快更远。
期待着有更多的老师加入到微课程建设的行列当中来。我们不用做很大很远的课程,而是可以选一个很小的点,也许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做的小课程作微创新。这样,你的教学生涯当中,就积累了一个又一个微创新的案例。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往期阅读:
王文丽:爱是两个人的事,也是所有人的事(附《本爱安娜》执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