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语文丨教知识不如教思维,我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公开课生涯中的一次“滑铁卢”
若干年前我上过一节《祝福》的公开课,课题叫“谁杀死了祥林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祝福》是以阶级斗争的面目出现的,当时大家达成的“共识”是,祥林嫂的悲剧是鲁四老爷这样的地主乡绅造成的,因为他们是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代表。
而我的理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文化与心理氛围杀死了祥林嫂,某种程度看甚至是祥林嫂自己杀死了自己。
对这一课主题脱离教参的窠臼,一时让我成为争议的对象。
今天我们听来这很像一个故事,可是20年前,这节有着滑铁卢色彩的课,对我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这节课我认识到:我对自己的文本解读有自信,但我也不能说服他人,这让我苦闷;我应该坚持经过自己的头脑判断和心灵选择的东西,不应该轻而易举放弃自己的主见和学术追求。
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这节课。
我开始注重思维的养成
从此,我开始真正审视和反思语文,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
对我课堂教学的直接影响是——在教学中,我有意强化自己的个性,注重思维尤其理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质疑。
比如,在语文相当重要的阅读板块,我发现,尽管人人皆知阅读如此重要,但是在现实语文教学中,阅读的现状和它崇高的地位非常不般配。我发现了阅读教学的4个问题:
量少、质次、结构欠合理、浅阅读。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养成。
学生一句玩笑,打破惯常思维
人的思维惯性与惰性无法回避,稍不留意,就会陷入习以为常与自以为是的思维困境。
比如关于蔺相如,我们习惯的评价是“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在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这算是关于蔺相如的基本共识吧。
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上述理解也习以为常。
一个学生的玩笑,却使我重新思考和检视这个观点。他说:
这蔺相如不是在玩弄秦王吗?
我随口问:何以见得?
学生说出了他的看法:
秦国乃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这一点蔺相如不可能不知道;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个“和氏璧”,也不可能是真心,这一点蔺相如在出使之前也该心知肚明。
作为赵国的使者,蔺相如的任务是减少秦国的敌意,缓解彼此的矛盾,至少不要刺激秦国蠢蠢欲动的野心。
但蔺相如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弱国地位,不断地撩拨秦王;人家按照他的要求“斋五日”,以隆重的仪式来接受和氏璧,他却不讲信用,提前把宝物偷偷送走了。
这算是一个好的外交使节吗?这不是在戏弄秦王吗?老虎本来要吃人,你还捋老虎须,这不是找死吗?幸亏秦王脾气好,换个人,蔺相如性命难保,赵国也会跟着遭殃。
文言文教学,课堂本来有点沉闷;学生的这番“调侃”,让教室里充满了笑声。我推测,这笑声里,有赞赏,也不排除有讥讽的成分,因为说话的学生成绩并不太理想。
可就在那个瞬间,我突然有一种“彻悟”的感觉。
以前读课文,也觉蔺相如行状奇异,也见过古人对蔺相如的异议,只是并未深究。
不过,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看起来如此鲁莽的蔺相如,竟然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传奇?
于是,我叫停了预设好的教学内容,转而追问学生:
1. 你说蔺相如戏弄秦王,在文本中有事实根据吗?
2. 你是如何根据这些事实作出“戏弄”这个断言的?
3. 你认为蔺相如不是一个好的外交使节,但事实上,他兑现了“完璧归赵”的诺言,也避免了可能的战争冲突。难道这还不算好的外交使节吗?
4. 蔺相如靠的不是智勇,难道靠的是撞大运?
5. 你“颠覆”了蔺相如的形象,与司马迁的评价发生了冲突。那么,如何解释司马迁对蔺相如的评价?
……
在追问学生的时候,我也没有理清其中的头绪,只是想借此让自己的思路换一个“轨道”,让学生不假思索的状态“停下来”。我的直觉,顺着这个问题与思路,一定能开掘出更多的文本内涵。
假设,让思维更深一步
“完璧归赵”的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不容假设;但对历史的思考,却可以通过假设与替代,来聚焦历史进程中的某些要素。不妨做如下的训练。注意,这些判断不一定成立,它的价值就在于造成观点之间的“竞争”:
1、针锋相对,反向提问。
如:蔺相如是个鲁莽的人;蔺相如不在乎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有勇无谋。(参看徐江教授的观点)
2、结论之外,寻找例外。
人们一般认为,成大事靠的是勇气与智慧。可以找例外:有些成大事的,靠的是运气。(参看王世贞的观点)
3、还可以就一些关键性因素做替代性的假设,比如:
如果你是蔺相如,你会怎样选择?(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秦王,面对蔺相如的挑衅,你会怎样?(聚焦文中秦王的言行表现)
如果蔺相如不随身携带和氏璧,情况会有什么不同?(携带和氏璧的利弊权衡)
如果蔺相如不派人偷偷送走和氏璧,他能否“完璧归赵”?(为什么蔺相如敢于如此冒险?)
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杀了蔺相如吗?(作为大国之君,秦王可能并非虚弱,其忍耐或许还有其他考虑……)
……
受时间与班级人数的局限,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充分展开。在课堂上,我会提供不同观点的言论与材料,引导学生来比较与权衡。如:
1、在司马迁的笔下,蔺相如是个奇伟卓绝的男子汉和政治家。在文章最后,司马迁毫不吝啬对蔺相如的赞美,说他“名重太山,其处智勇”。
2、司马光在《廉颇论》中说:和氏璧不过是个玩意儿,有没有它都无关国运,可蔺相如却抗死相挣,先是向秦王炫耀,激发秦王更大的占有欲;而后借口白璧有瑕,使诈要回,又要求秦王斋戒沐浴,移交和氏璧。
结果呢,秦王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却派人将和氏璧偷偷送回了赵国。这不是欺人太甚吗?倘若真的激怒了秦王,不仅赵有灭亡之虞,赵王也会因此而背上因小失大、玩物丧志的千古骂名。司马光问道:有这样为君王办差使的吗?
3、宋朝杨时、明朝王世贞都认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家,虽然他侥幸成功了,但其实非常危险,让人心惊胆战。所以,王世贞将蔺相如的成功归结为“天意”。
4、韩兆琦先生认为,“完璧归赵,渑池会二事,情节离奇,耸人耳目,而‘令从者衣褐怀璧逃归’的举动,亦与蔺相如‘宁许以负秦曲’的初衷相违背”。
5、南开大学教授徐江先生,一向态度鲜明,语言犀利,他写到:
(蔺相如)似乎的确也不辱使命——“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完璧归赵。”但是,任何有头脑的人细细想想,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是一种十分令人后怕的事情,这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他的所谓“智勇”之中,隐含着轻率、无理、无礼,罔顾赵国的安危,损害赵国的国格,眼中只有那块和氏璧,根本没有战略眼光。
面对这些针锋相对的观点及其论证,我们需要在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比较与权衡。
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是有根据的。单凭蔺相如劝说缪贤不要奔逃燕国而主动向赵王请罪,就可见出蔺相如的智谋和见识。在秦庭,蔺相如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或陈述事实晓之以理,或挺身而出以死相逼,从时机和火候的把握也可看出他的敏捷和智慧。
司马光觉得蔺相如太冒失,但为什么蔺相如那么冒失,却能侥幸脱身,而且“完璧归赵”了呢?这恐怕是“冒失鬼”所做不到的。
但也必须承认,司马迁“好奇”的笔法、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确实让他在刻画蔺相如的时候,加入了一些不恰当的渲染,投注了一些不恰当的褒奖。韩兆琦先生在评点中也说这些细节像小说家言,不足采信。
司马光等几位的看法呢?也有合理之处。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蔺相如出使,首要任务是“保和平”,其次“保国宝”(和氏璧),然后才是“保面子”(所谓“宁许以负秦曲”)。但蔺相如似乎处处反着来,把“保面子”和“保国宝”看得比“保和平”更重要,反复刺激秦王。剑拔弩张之时,难免会擦枪走火。秦王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也有自己的脾气,弄不好真的就把赵国卷进了战争。
这一点,徐江先生分析很准:我们不能因为结果没有发生战争,就否认这个可能的存在。他说蔺相如的行为让人捏了一把汗,一点都不夸张。
经过这样一个分析过程,我们对蔺相如的“公忠体国”与“智勇双全”倒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最后,构造出自己独立自主的看法吧
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比较关于蔺相如的不同评价,更要走出文本,对评价者的评价做出评价,这样我们才能确定取舍的标准与尺度。
比较一下司马迁、王世贞、徐江等人的观点,发现他们各自的立足点是有差别的。司马迁赞美蔺相如,更多站在蔺相如自我实现的角度;而司马光他们的贬低,则更多站在国家和集团利益的角度。
司马迁的时代,离战国比较近,多少承袭了战国遗风。根据相关研究和论述,战国士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他们把功名看得比生命重,将自我实现看得比长命百岁重。
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敢作敢当为所欲为,视死如归,胆气逼人。他们信奉“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与君王基本上是一种合作关系,从《史记》的人物评价中也可看出端倪。
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后来逃离了赵国,按照现在的家国观念,这是可耻的;但司马迁的笔下,却是英雄迟暮的感慨。
拿一个熟悉的例子来比,蔺相如与稍晚于他的毛遂颇为相似。毛遂的故事也出自司马迁笔下。毛遂对平原君说:“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他希望平原君给他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蔺相如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可能想得比毛遂更深远:我出身卑贱,这世上原本没有我出头的机会,我何不自己来创造一个机会?
我的推测,秦国“以城易壁”的悍然要求,让赵国君臣陷入了战争的恐慌,这给了蔺相如一个展示政治才干的机会,他抓住了。至少蔺相如在谋得赵国相位之前,“先己之前途”的动机更重一些。他急于登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司马迁笔下,像蔺相如这样有点传奇色彩的异端人物往往备受尊崇。像怀才不遇、命运多舛、最后引刀自颈的李广,能征善战但缺乏心机最后不得不乌江自刎的项羽,还有那不平则鸣的陈涉、隐忍复仇的刺客,纵横交错的游士,在史迁笔下都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这与司马迁自身的遭遇或有关系。
有的史家认为这影响了司马迁的史评的公正性;不过,也正因为这样一种生命态度,使得他笔下的历史人物闪现出更多的人性光辉与生命异彩。司马迁赞美蔺相如,完全合乎他的生命美学。
司马光等人从君王和国家角度,看到了蔺相如言行中的鲁莽轻率之处。以我的推测,司马光与杨时身处宋朝,强敌环伺;而且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儒学之士,且高官显贵,忠君报国意识浓厚,这决定了他们的立场和司马迁是有差别的。他们的指责不无道理,但却忽视了蔺相如的个人实现的动机,难免偏颇和苛刻。相较之下,司马迁的评价还是更合乎历史情境,也更加客观与公正。
如果确认蔺相如是个追求功名的战国士子,那么,其言行的矛盾之处或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
他出使,当然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但同时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登上政治舞台;他需要冒险,不冒险,此生无望;他敢冒险,因为他有胆识,他看到了秦赵之间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战争,这给他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空间。
秦王的表现就是一个旁证。文中的秦王一直让人费解。他为什么一忍再忍甚至忍气吞声?明知自己被蔺相如耍弄了,还给自己找台阶,声称不想绝“秦赵之欢”?这说明秦王原本就没有发动战争的打算。他要和氏璧,不过是试探一下赵国,再顺带着戏弄一下赵国而已。当他发现此路不通之后,也就收手而止了。
显然,蔺相如敢于那样“走钢丝”,或许就是因为瞅准了秦王的这点心思。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战略眼光。
其实,聚焦一下秦王,也可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文中的秦王形象很模糊,看起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甚至像个大傻瓜。其实,这个秦昭襄王是很有作为的。
“完璧归赵”这年,秦昭襄王42岁,在位已23年,是个成熟的君王了。此时秦国以主要精力对付齐与楚,赵国尚未成为其吞并的重点目标。
这些信息,从侧面证明了秦王是个政治高手,他不杀蔺相如,不是因为傻,而是他装傻,他隐忍不发,静待时机。过了20年,“长平之战”爆发了,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承认蔺相如“汲汲于功名”,也无损于蔺相如的“公忠体国”的美好形象。他一诺千金,以生命来实践自己许下的诺言,回报了赵王的知遇之恩,维护了赵国的利益。
“完璧归赵”之后,他受到赵国君王的信任和提拔,从此更感恩戴德,更紧密地与赵国捆绑在一起,将可贵的“信”升华为一种“忠”。这在 “将相和”中看得很清楚:
他忍辱负重,因为他看出,只有与廉颇团结起来,秦国才没有可乘之机。
这样的理解,也纠正了徐江先生的某些偏颇:蔺相如其实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也是个有智谋、有情义、有原则的人。
以此为基点,再去读原文,事实、逻辑和情理基本达成一致了。合理化,这才是思辨的目的,才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
这,就是我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常用程式。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
图片丨花瓣网
编辑丨田佩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中语”相关内容
/ 项目式学习 /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 语文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