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诗·北漂诗选

诗歌杂志 诗歌杂志 2021-10-05











叶桂杰



       叶桂杰,1989年生于浙江,青年作家,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小说、评论等作品见于《青年文学》《美文》《绿洲》《野草》《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曾在浙南小城工作多年,因无法忍受存在的虚无,及有限的束缚,故而辞职北上。两年来,在浩瀚如海的京城漂浮无定,就像居无定所的游牧民族。但每当从黑暗而明亮、繁华而荒芜的地铁里穿过的时候,却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饱满。




紧急联系人

简历铺在面前

我提笔飞速填写

姓名,性别,民族,学历

还有那串我无法拒绝的身份证号

这一切都难不倒我

可我很快遇到障碍

紧急联系人?我该联系谁

我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

干过许多工作,交过许多材料

填写表格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但却想不起谁是我的紧急联系人

在这座拥有N个火车站和N条地铁的城市

我不过是广场上断了线的风筝,抑或

弄堂里的塑料袋

我随风扬起,又刮落,起起又落落

即使我脸上写满紧急联系人

紧急的时候我又能联系谁?







 沈亦然


       沈亦然,诗人、作家、画家,1979年生,安徽马鞍山人,做过医生,辞职后分别在《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工作过,现居北京,专职写作、画画。2003年开始小说、诗歌创作,作品多次发表于《芙蓉》《文学界》《红豆》等文学期刊。2013年起定居北京宋庄,诗歌、小说写作同时,从事水墨、油画创作。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在人生梦里失眠》。2016年出版诗集《快乐如鸟》。举办过多次画展。



七月五日的雨

黄昏

雨,倾泻而下

雨速

迅猛

爱情,从来没有这样

到来过

一如

既往







张 华


       张华,男,四川省平昌县人,生于1972年12月10日。20世纪90年代末来到北京。其间,当过建筑小工、装卸工,现在从事个体司机工作。在艰辛的劳作之余,喜欢读书看报。也试着写过一些自娱自乐式的短章和诗歌。偶有诗作发表于国内报纸杂志。北漂感言:我认为,懂得体味酸甜苦辣的人,也就懂得了品味人生。



三口之家的情怀

巷子很长,很窄

路面坑坑洼洼。夜,很黑

一个女人背着孩子在前面走

后面的男人左手打开手机的电筒

右手随时防着女人跌倒

两个人一前一后,一米的距离

他们用自己家乡的方言亲热地说着话

我想,拉家带口漂泊

外面的日子再苦总比在老家强

不然不可能背井离乡







冯朝军


       冯朝军,籍贯河南固始,1970年6月生人,北漂十八年。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作品散见于《星星》《诗潮》《中国诗歌》《草原》《奔流》等文学刊物。北漂感言:冷的时候,我就摸摸梦想。



信 徒

电话里,一个追踪一年的客户

彻底拒绝合作;另一个客户,被奸猾的同事

撬走了。而昨天,房东又提高了租金

并在电表上动手脚

——这对老年的夫妇,我叫他们大爷大妈

闲些的时候听他们说早年的苦日子

老妇人心脏病发作

我给她打急救电话。而他们却视我为“摇钱树”


天暖和起来,脱棉袄时

有撕掉衣服决斗的冲动,我红着眼

“做个坏蛋,是不是日子就会好过?”


这怎么可能

我很快否定,当我转身回到诗歌里

我已是个信徒







刘 浪


       刘浪,男,1992年生,湖北广水人,2013年9月北漂至今。作品见于《星星》《长江文艺》《青年作家》《山东文学》《福建文学》《广西文学》《黄河文学》《少年文艺》等刊物。部分作品入选《中华文学选刊》《中国90后诗选》。北漂感言:北漂给了我一种紧迫感,因为随时可能离开,就像从别人那里借了一本书,必须在归还之前读完一样。虽然生活中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写作上,这是我最用功的一段时期。我最好的作品都是在北京写下的,换句话说,我最好的青春也是。



由于狭小

由于狭小,屋里的每件东西都有多种用途

唯一的桌子,既是饭桌也是书桌

仅有的窗户,既用于采光也用于眺望

那扇门,一旦关上就没有另外的出口

这张床,是他们争吵的地方也是他们和解的地方







 张小云


       张小云,厦门人,1999年来京。作家。作品收入《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中间代诗全集》《新世纪诗典》等。著有诗集《我去过冬天》《够不着》《现代汉语读本》《北京类型》等。北漂感言:来北京二十年,对她充满感情。这感情来自各种感觉,来自时间的累积。当然,累积的源头是在北京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不管是老北京,还是籍贯外地但生长在北京的北京人,或是不断移动的北漂们。



转折

先是朝阳路到财满街左拐

送小乙和他女儿回家后

连续两次向右转弯

看着满月当空照下来

在上朝阳北路的一刹那

猛觉自己的今天就是转折

跟这路一样

平行着走

却上了一条宽而靓的大道

2018.03.01




       

       北漂诗人群体太庞大了,可能要算文学史上最庞大的诗人群之一,比现代以来的新月派、七月派、现代诗派、白洋淀诗群等众多群体可能都要大。它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群体。源源不断的新人来到北京,进入我们的视野,因此就有源源不断的话想说。

        主编安琪说她都快成了北漂诗人的大姐了,这样贴心的话在诗歌编撰史上恐怕也不多见。

         一本书就是一个广阔天地。正是这纸上的广阔,强烈地吸引安琪和我, 召唤我们内心的使命感。

        关注北漂是新时代的一种文化责任。北漂是弱势群体,北漂诗人是弱势诗人,但关注北漂诗歌,不是文化扶贫,恰恰相反,是文化发现,是发现新时代的新文化。因为,他们写下的诗句绚烂夺目,记录的生活独一无二,创造的文化丰富多彩。他们也是常新的。

       《北漂诗篇》是北漂群体创造的广阔天地。来京的人,都是有两下子的人,都是怀揣梦想、追求不凡的人。三本《北漂诗篇》共编选北漂诗人 300 名。尽管他们占北漂总人数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精神驻地。

        300 位诗人,300 种经历,300 种面目,300 种情感,300 种文化想象,放在当代中国,也相当壮观,他们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北京文化疆域的界定,拓宽了我对北京文化包容力的认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北京之所以大,北京文化之所以如汪洋大海,即是因为它的包容。

        我惊讶于北漂诗人们提供的文化价值。穷困者有时比发达者在精神上更加富有。当我看到,一个北漂说出“爱比恨略多一点”,当我看到有人说出“扛过去,就是无数的欣喜在等你”,当我看到有人说出“在这里我们才能理解神州大地,才能最接近自己的梦”,当我看到 “在北京成为坐下来的一棵树、走动的一棵树、奔跑的一棵树、生命树”,尤其当我看到网红育儿嫂范雨素“活着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我不得不为这个群体点赞。

        这个群体不仅无定,还很坚定,不仅是一个物质创造的群体,也是一个精神创造的群体。古老的《诗经》许多诗作出于草根,21 世纪的北京诗歌许多出于北漂。源源不断、生机勃勃的北漂诗歌,可以看成是生机勃勃的北京文学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机勃勃的北京文化的重要力量。

       《北漂诗篇》是我们窥见北漂群体创造力的新页面。这个群体的文化创造长期处于一种无名状态,沉在水下。这三部书仅仅是北漂群体文化创造的冰山一角,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它的丰富性远超我的想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会以为这个群体都是消极、阴暗、牢骚、抱怨的情绪,一旦你点开这个页面,便会同我一样,惊讶于他们的坚强、自信、勤劳、乐观。

        在这个名人霸屏的时代,北漂是潜水的、无名的,我们却可能通过三部诗选这个小小的页面,窥见他们的面貌。这些诗句提供的,不仅是文字,还是面相,还是生命体验,十分广阔的生命体验。

( 师力斌·《一本书的广阔天地》)








赵 应


       赵应,1993年生,山西大同人。2012年开始诗歌创作,曾在《诗刊》《中国诗歌》等发表短诗近百首,出版诗集《微神》。2017年大学毕业独自赴京北漂。现供职于创业邦,业余写小说。北漂感言:“以人为本,以笔为刀”是我一以贯之的写作态度,即便身在北京,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晋国风物,更不会忘记祖上的清贫与遗训,不忘时刻听闻与书写源自社会最底层的呐喊。



西桥头上的流浪汉

为凛冽的风。

它们攀附于青年一代的脸,被一座座

未名地好心收留,作为痛的结痂,

在适当的时机,推动时代更迭。


秋天的玉米地吹出饱满的精神。

我要让所有人重新接触你的死——

众多的落英纷纷现身,当河水陡涨,

你会凭借独特区位,从双颊微冷

到手足冰凉,到一件破衣死命地飘。


而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劳作。做一个

被天生的厄运所真正认同的男人,

被你一眼看透,并击穿我铁石的心肠。

你看,一阵长风掠过北方的原野,

就打落了鸟巢,和我最柔软的部位。


家乡的西桥头,来往的车辆臻露锋芒。

一个青年伫立在大水之上的胜景,

现世之瓶,往事之书,在秋千上轻薄摇荡:

只剩下玫瑰的咆哮,在夜的余骨。

我们从未站在水岸将命运轻易交还。








王心妮


       王心妮,生于1995年,2017年开始北漂。白居易诗歌研究会会员、华语作家网签约作家,北京“结伴读书会”秘书长。作品见于《中国汉诗》《中华风》《青年诗人》等文学期刊,入选《中国90后新诗排行榜》等。现供职于北京某影视公司。跨越千里来到首都追逐自己的梦想,有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敢想敢做,无怨无悔,青春就是充满无限可能!



流浪狗

一只狗

脚步轻盈

从身旁走过

抬头看我一眼

便匆匆离去

在它的眼神里

我看出了它的坚韧

在它的背影里

我看出了它的孤独


它内心住着一只狼

独自游走不惧风雨

不追逐一只蝴蝶

也从不摇头摆尾

也许跑一天路

翻遍多少个垃圾堆

才勉强填饱肚子

一路上经历多少艰难

它仍追随着自己渴望的自由








刘不伟


       刘不伟,本名刘伟,诗人,影视编导。1969年10月生于辽宁鞍山,祖籍辽宁辽阳。1993年9月来京,1999年9月离京,2003年4月再次来京,2016年4月再次离京,拟2021年7再次赴京。现居呼和浩特,供职于作家网。北漂感言:我漂故我在。



九月,黑诗人落荒而逃

德胜门的秋天是从

窗户缝挤进来的

咳咳

带着去年的坏脾气


毛白杨的叶子在窗外

前空翻后空翻团身屈臂俄式转体三百六十度

纷纷


远方有人出生

隔壁有人离世


这乱穿衣的季节适合

吃火锅

含着泪吃

大笑着吃

外套满是麻辣的味道


黑诗人不吃火锅

黑诗人在黑暗中

写诗

黑诗人在白纸上写:

要有光


轰隆隆满城烟花炸裂

黑诗人落荒而逃







七月友小虎


       七月友小虎,本名李源,1986年生于广西贺州,2008年自考结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系世界汉诗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出生时因难产造成大脑运动神经障碍,行动轻微不便,口齿不清。命运使然,让他最终选择诗歌,并以此为信仰越走越远。至今已出版诗集《时光隧道》《我的北漂我的诗》《诗之帝国》等。2018年他辞掉安逸的工作,重返北京。



一个梦

我醉在梦里

是一个废弃的机械厂

阿琪阿钰是租下废弃厂的领头人

何路老哥和光晓哥是顾问

尚山是设计总监,阿炳

是技术总监

述早管事

其余的众兄弟

包括我

都是打杂的

我们在阿琪阿钰兄的引领下

在废弃厂

造超级大飞机

载起我们的诗歌

翱翔宇宙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群落中形成了一个影响逐渐扩大的北漂诗人群。这些诗人从大江南北、天涯海角来到首都北京,分布在北京不同角落和各行各业。作为高速流动时代的特殊社会群落,他们的出身不一、素养各异,社会名气和经济实力也各有不同,但却有着身历地理与精神流动的共同身份:北漂诗人。

       尽管审美趣味和诗学追求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在异地异乡写作,在一种“无根”话语的包围中用自我生存体验的个体写作。很大程度上说,他们所置身的境遇和面对的问题却又大致相同,这种境遇就是肉身与精神的双重漂泊,而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妥生存和灵魂的漂泊。

        师力斌、安琪主编的《北漂诗篇》正是北漂诗人诗歌的首次集结,既是诗人们想象北京的“北京志”,又是真实反映北漂人的文化想象和心理诉求的最佳诗选。作为异乡人的存在,北漂诗人将时代的驳杂现场与心灵的深度体验融合,使这部诗集不仅能窥探到北漂者的生存境况和时代的精神图景,而且还展现出新世纪的漂泊诗学以及诗、史与思兼备的多重品格。

(陈进武·《北漂诗篇》与新世纪的漂泊诗学)










陈艺文


       陈艺文,广东清远人,1995年广州市农校毕业,分配到佛冈县招商局,同年下海,在广州工作一年,就职过报社、国企、房地产、食品公司。1996年8月赴京。从事过服装生意、外企、开过公司。之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目前在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负责市场部。 



我们的圆明园

那时候

圆明园的前边有个福缘门

从福缘门往后都叫画家村

画家村的子民

我认识的只有何三坡

那时候他叫和尚

尚不经名

还有丁耐先(写作的)

还有邹阳(画画的)

还有吴可(画画的)

还有何路(写作的)

现在偶尔

我还可以在宋庄见到何路

很多人已不知去向

我们的卧夫消失于2014年5月

那时他不叫卧夫

他是编辑

笔名晓村








梦 娜


        梦娜,原名李梦娜,1968年生辽西半岛兴城,1990年开始漂泊北京至今。自由职业者,上学时写诗,然而生活不是诗,于是写起了小说,然而生活也不是小说,生活就是活着,为了活着,还想写诗。



我会像疯子一样疯

我会像疯子一样疯

总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他乡流浪久了

识别不了风的符号

土地是熟悉的

庄稼却认不得我

丰收是在望

可粮食和蔬果的味道变了样

农药化肥催生出来的硕大转基因

似乎幸福了每个人的生活


可我记忆力减退,思想封闭

爱已失去了能力,就连话语都变了味

路上没有一个熟人

心开始晃荡起来

我听不见流水的声音

更别说是鸟的欢唱

山川大地全都变了模样


我遇见一个说是爱我的人

但却活在虚拟之中

空气都戴上了口罩


我会像疯子一样疯

倘若找到了回家的路

天空的太阳也会被云雾遮住

雨会大哭,雷声挡路

我依然没有去处


疯就疯吧!怎样还不是一生









阿琪阿钰


       阿琪阿钰,本名张琪钰,1985年生于贵州安龙。2010年到京。著有诗集《安魂曲》。贵州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现居宋庄,自由职业。感言:北漂是寻梦者对故乡的逃离。



漂在宋庄的毛

宋庄的大师都想当太师和天师

宋庄的牛鬼蛇神则成群结队的厮混

宋庄的流浪狗每晚对着月亮和乌云叫

宋庄的酒鬼和野猫成了最好的朋友

宋庄的兄弟是兄弟,弟兄是弟兄,光头是光头

宋庄的晚上是白天,白天还是白天

宋庄的药厂不卖药,只卖公交车站票

宋庄的画廊没有画大,宣纸没有毛笔长

宋庄的画家来一批走一批,再来一批再走一批

宋庄的油画比地沟油还油得闪闪发光

宋庄的艺术家男多女少,只要艺术不要家

宋庄的农民都习惯了当房东

宋庄的房东说艺术家都有神经病

宋庄最大的精神病院与坟墓只有一墙之隔

宋庄的坟墓在东,精神病院在西

宋庄的我们经常从精神病院门前经过

宋庄的风一吹,地上就卷起一缕缕尘埃

像一堆漂在宋庄的毛







回 地


       回地,原名樊兴惠。1969年10月生于浙江绍兴市嵊县(后改名嵊州)苍岩镇长安村。天秤座。曾在公立医院做过数年内科医生,1996年辞职抵京。做过编辑、记者、教师等,经营过文化公司。现专事写作。感言:人只能在肉身的漂泊和移动中,才能不断抵达精神生活的创造。


给我——

祭家乡诗友王驰

给我嵊州幽蓝的天,

帝国茶楼的天,

给我天才在官场阶梯中倒置的两极,

给我小人里窝藏的巨人,

给我来世的银行,

只存入石头和泪水里的白银,

给我行长无法收紧的银根,

给我互相修改生死的病程记录,

给我呼吸机,

给我呼吸机的灵魂!

给我幽蓝和幽魂,

给我巴列霍,

给我词的通红闪电,

给我通电的地狱和天堂,

给我轮流发生关系的资本和名歌,

给我虚伪的高天之云蕴藏的你的凝望之海,

给我遗骨中烧尽的修远之路,

给我烧成灰烬的修辞??

给我灰烬的诗集,

给我诗中复活的诗??






      《北漂诗篇》是有自己的选稿原则和美学要求的。除了写作者具有“外省”身份和北漂经历外,还需要其诗作能接地气、重体验、有生活,诚如安琪在2018卷“后记”中所陈述的那样:“我希望投稿《北漂诗篇》的诗作在情感上能落到实处而非空泛地抒情,我希望有细节的真实,有感知得到的生活的底质,有鲜明的悲和喜的作者形象,有看得到的背景面孔,触摸得到的北京体验。”或许正是这样的选稿要求和艺术期待,才铸就了《北漂诗篇》独特的审美品位和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北漂诗篇》的编辑与出版,为一百个“当代杜甫”的出场,作了坚实铺垫。在诗选的序言里,师力斌深有感慨地说:“在生命的意义上,优秀的诗歌本质上是一样的。伟大的诗人杜甫又何尝不是颠沛流离的京漂、房奴或打工者?在阅读的许多个瞬间,我在北漂的书写里找到了没房住的杜甫,远离爱人的杜甫,拼命工作的杜甫,缺衣少暖的杜甫,失意的杜甫,终夜徘徊的杜甫,醉酒的杜甫,翘首期盼朋友到来的杜甫,女杜甫,失去父母的杜甫,流落他乡的杜甫,爱花的杜甫,恨鸟的杜甫,悲喜交加的杜甫,悔恨一生的杜甫……一百个杜甫在这里与我相遇。”也就是说,在北漂诗人的诗歌表达里,我们得以目睹了当代都市中普通人的多样生活面影,体验到在北京打拼的知识群体生存的不易和坚守的可贵。北漂诗歌是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性的动人之作,是录写现代人真实生活境况和内在心灵轨迹的当代“史诗”,其诗学价值是不容低估的。

  生存的局促,身心的疲累,这是北漂一族现实生存的基本状态,但他们从不因此而灰心和气馁,而是始终在韧性地坚守,坚定地前行。这是因为在他们内心,有明亮的理想之光始终在照耀。

  《北漂诗篇》里的诗,是北漂人多样生活和复杂情感的艺术抒写,在这些诗章里,我们能读到他们的爱与泪、愁与苦、困苦与挣扎、思念与奋争,能看到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也能品尝到极为丰富的人生百味。在这些带着原生态生活气息和情感底色的诗行中穿行,似乎有“一百个杜甫与我们相遇”,或者说,我们似乎与一百个“当代杜甫”不期而遇,诗行中沁满的笑与泪、梦与醒、歌与哭、困厄与抗争,在我们心湖上一次次荡漾起无数的涟漪,我们的感触和心动,久久无法平息。

(张德明“一百个杜甫与我们相遇”——读《北漂诗篇2018年卷》)









鲁 橹


        鲁橹,本名鲁青华,女,湖南人,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20世纪80年代末学习诗歌写作,1996年3月来京。停笔10年,2008年重拾笔头。2013年触网投诗。有诗偶尔入选年度诗选本。现受聘于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工作,某学生杂志主编。居北京。感言:北漂,落脚而已。  



那些更好的紧急联系人

我是我故乡的一口风。我是我异乡的一口风。

我是一口风。


有时候我以为我住在地球上。有时候我以为我没有。

很多时候我不辨西东。


就像现在我在长沙的街头。我以为是在武汉   深圳   南宁

我看到挺拔的楼  奔走的人。我再回顾  再往前  再车转身。 

就消失在喧嚣里。就不见了我。不见了你。你们。 


不是我要选择做一口风。那些更好的选择   那些更好的 。

不在故乡。也不在异乡。

我只想全力来爱你们


亲人一场,最后都会终止于变故。

而我,只想赶在落日前看见你们。


请相信我已在黄昏打好包裹。

那些累赘的,我都将放弃。


但我绝不空手,时光不会燃尽

我将在茂盛的雨水中盖起我的房舍。


从此后我只想全力来爱你们。

呆在你们身边。摸得见你们的手。 








冷宇飞红


        冷宇飞红,另有笔名“北方”“六指光芒”等,本名张发起,1971年10月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河北师大毕业,现居北京。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杂文、评论、歌词在《团结报》《词刊》《海南日报》《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有作品收录于《河北青年诗典》《2018年诗历》。2008年出版个人诗歌散文集《精致的时间》。北漂感言:是狩猎,是采撷,是耕种,是对高原的探究,是独行者的常态,是诗与远方的进行。



此时此刻

终究要习惯这样,从

某些方向返回

坐在自己心上发呆

一座山正在收紧

直到

成为颗粒

再也说不出来

建在肺叶上的忧伤

又向下挪了一寸

并与自己产生重逢

如此甚好

只是

该怎么命名呢

像此时此刻

这样的人







张 后


        张后,1968年7月4日生于杭州。原籍辽宁。2001年来北京。现任某刊主编。诗人、小说家、随笔家和摄影家。《访谈家》杂志创始人。著有历史小说春秋三大霸主系列:《雄飙霸主齐桓公》《威凌霸主晋文公》《荆楚霸主楚庄王》。长篇小说《再红颜一点》《像鸟一样飞》。诗集《牙齿内的夜色》《张后网络诗选》《草尖上的蝴蝶》《独自呢喃》等。访谈录《诗人往事》。随笔集《诗人之梦》。自编自导自演中国首部以诗人海子为主人公的诗电影《海子传说》。感言:北漂生活是生命的新起点!



北京是一座荒城

你不在的北京,是一座荒城

海风吹过来。大地有了盐味


我好像听到了,晚上的虫鸣声

一切的黑,都黑得发亮


其实,这世界,诱人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鲜花比如美酒比如女人和海洋


可是,朋友死了该埋在哪里呢

我的手臂缠绕着蝴蝶的翅膀


连方向都失去了方向

我只好吹着口哨在天上飞








蔡 诚


       蔡诚,又名江河、蔡我的等。1976年生于江西,2001年北漂至今。非著名北漂者。非著名诗人。曾为志愿者、推销者、记者、编者。矢志不渝的读者、梦想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著有作品集《北漂故事集》《流浪者诗选》《无题集》等。感言:北漂,在我是一种生活阅历的追寻,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寻找,现在我虽然穷,虽然老,但一切为时并不算太晚,只是接下来我要学会慢跑。



幸福了吗

花光了所有积蓄,一个男人

有了自己的家,在燕郊

他不再睡地下室,衣服终于

能在太阳底下晒干。但拥抱这一切

他得黎明前醒来,在跨省上班的路上

挤时间学习 打盹 吃早餐,或者

拾捡一路北漂的时光的碎屑。灵魂

当她在容纳梦想的房子里飞翔,他觉得

走向它,人生再疲惫,成功这个词

已写在他的眼睑上,真实的像头上的白发








姜博瀚


       姜博瀚,本名姜宝龙,1976年生于山东胶州湾。1999年来京。编剧、导演。1996年毕业于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桥梁设计专业;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编导本科,获学士学位。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导演、编剧电影《死囚婚礼》入围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细亚主竞赛单元;导演电影《天灯》获台北短片国际电影节优秀证书奖。2016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顺着迷人的香气长大》。感言:北京时间,车轮滚滚。我们迈向京津冀大开发的时代之河。



新街口

新街口的风景,

像我扎煞的头发,一片狼藉。

去年的新街口一片繁花

远去的繁华里到处都是拆迁

在这拆迁里

看不见繁华的倒影


北京。拆迁过后

总会少点什么

瓦砾、玻璃,变成垃圾

围城围着围墙


新街口。新华书店

被天桥遮住了娇羞的脸

奚落的人群、售不出的书籍

天桥是否也要拆迁


从垃圾堆里收上来的旧书摊

昂贵的中国书店

充斥着繁华。马明的粮食

看不见牧童与牧女,忧愁夫人

款款在春天的阳光里摇动


一台台老相机长着霉摆设

拍照的人在年华里老去

狼毫和纸墨

发不出古香古色


新街口。我漫步在街头

吃了一串王胖子烧烤

像兄弟一般待我的新街口

曾经流着油


车窗里的一张照片

吴亦凡像一个混血种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不是首尔,却是在新街口


新华书店,电影院

春天的后海沿


我在回忆里寻找新街口

却回忆不起任何什么

过去的新街口

现在的新街口

都不及新街口

风里飘摇的一粒麦种

我填饱肚皮的粮食

……

我充满哀伤回忆着你——

直到两鬓斑白








安 琪


       安琪,本名黄江嫔,1969年生,福建漳州人。2002年到京。写诗,写文,画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2000年和同仁发起成立“第三说诗歌流派”,合作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出版有诗集《奔跑的栅栏》《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极地之境》及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笔记》等。现居北京,供职于媒体。感言:一个没有离开故乡的人不能称之为有故乡。



极地之境

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

朋友们陆续而来

陆续而去。他们安逸

自足,从未有过

我当年的悲哀。那时我年轻

青春激荡,梦想在别处

生活也在别处

现在我还乡,怀揣

人所共知的财富

和辛酸。我对朋友们说

你看你看,一个

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

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

它的光芒刺痛








       近四十年来,虽然户籍制度仍然,春晚的对回家对家的强调仍然,以经济为杠杆、以北上广深为轴点的阶段性国人位移状态渐已习以为然,也让时光见怪不怪,大面看是如此,但具体到相关身心,则是境遇万千,过程复杂,具体到文学艺术及作家诗人这里,更是百感交集多味杂陈。所以想来文学史将会感谢在场的他们。他们本身就是文学想像与实践中的在现场者。而对特定时间、空间和一类身心诗意栖居的存在切片做出整理,这当是安琪们对中国诗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如果以前的“中间代”是从时间(代际)切入,那么“北漂”考量的则是空间(地理)为主。从诗歌史上看,二者亦可谓安琪诗歌人生的另种长诗或“代表作”。

      北漂诗歌或会让人想到以前的打工诗歌。说以前,并非说打工诗歌只属于往昔今已不存,也并非诗歌的“北漂”只在近年呈现。这里想到,为什么打工诗歌作为诗歌界的事件性概念曾引关注?而今因何淡然?二者也许并无可比性,原因也可想而知。而在某种层面看,“打工”诗歌数十年,普及作用自然,还好,与它相关的人们也一直乐于认同这个异议纷然的概念。但其实,“作者”本身始终是问题所在。由此可以有些可探话题,比如,一个中心式北方城区与一片繁荣味南方时区的差异;诗人存在状态、生活方式与文化生活取向、诗歌观念诉求等种种的不同,以及,均处数字化传播环境的它们的集结及推介差异,诸如此类。众所周知,当然,就文学成绩而言诗歌的“北漂”则显然是成群结队一簇簇的,硕果出现亦似可预见。

       可否套用郑小琼的语句,“北漂,一个沧桑的词”?!其实,远远不只。同时也有幸、热情与乐趣,这也正是诗人们必将会持续、也可能会有成大成的理由。漂,基本释义是: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而其多音亦多义,正好也意味着,诗人的“北漂”与“北漂”的诗人及相关写作活动也是多种多样多彩的。写作真是个捉弄人的事情,人安心定是必须的,身不安梦想不定却也是必须的。其实,好诗好作家通常都得面临和本身也是“矛盾”的结果。

       以前,我曾编过《漂泊的一代·中国八零后诗歌》,寓意年轻一代精神的未定,这书名也有异议,如今看,诗歌的八零后一代稳定了吗。生活职业或物质环境的逐渐保障和完善就解决了“漂泊”这个问题了吗。也许,“答案在风中飘荡”,而风,是一种从不停歇的东西。风,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风曾掠过“一些字一些词:‘民工’,‘三线建设’、‘军人’、‘华工’、‘北漂族’、‘春运’、‘学运’、‘知青’、‘华侨’‘留学生’……我们知道,在他们中间,是曾出现过我们并不陌生的作家和诗人。也许,它将会拂出上海或长三角那儿的另一个安琪来。此时略感慨的是,《打工诗》《中间代》《北漂诗》《漂泊的一代·中国八零后诗歌》之类如果由体制性组织、或相关人员来做,效果或许更好?这也许也是众议之一种;亦可理解,太多人们,重视的,通常不是他们自己真正判断和独立认识后的重视。那么,效果好不好也不用去管了罢,只有日月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有一次,与东荡子电话交流广东诗歌时,我提到打工诗歌,从湘中移身岭南已久的他说,我不写那种,但我和他们中也是朋友。有次,大约2013年,我也与北漂过的白鸦提到京漂诗人现象,只惜未深谈下去。再次,问及一位漂回的友人,他说他老北漂了,不禁莞尔,难道还要细分老北漂,前北漂、新的、后的,二代三代的、或男的女的“北漂”吗?似乎不必。似乎,就诗歌层面看,怎么漂,何时何地何人何时何事何情,都是个人性的阶段性的精神资源,重在表达。表达不仅体现“三观”,还体现时间观、审美观、语言观……诗观。所以我后来比较理解东荡子的话。所以,也可以理解,诗歌“北漂”整不整齐不要紧,诗要以群,人以群分,它必将是先集中后分化,落英缤纷,枝干凸然。这当亦是诗歌喜闻乐见的。(赵卫峰)










编辑:青戊



链接 

是啊,我像当初一样喜欢悲伤

你可知我总在宁静的悲哀里最想念你

裸孕之美或母性之光:另种人体摄影

乘一辆公共汽车去恋爱

火车火车要带我们去哪里

图影:与生或与身俱在的手机

神秘的女诗人和她们的诗

磁铁,及独身女子的双人床…

大慈悲·乳房的盛宴·80后女诗前沿

她们和他们:浙江90后诗选

三个女诗人的秘密、自愈和梅雨

隔壁的诗人,大家的花…我隐藏在,我的花里

我知你是男犯如你知我是女囚

她们中的她们·江西女性诗歌选粹

小说家的诗

她陪影子坐在椅上·观念摄影与诗

中国诗歌刊物主编的诗歌怎么样?

1+6:诗评家的诗(第2辑)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无法忘却的记忆让我活着

诗歌信物/诗人礼物|诗模诗集专辑…

 •   • 

诗歌杂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