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宣布!未来愈来愈多土地开发,将集中在深圳河以南

地产号 2023-01-03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努力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




习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肯定了深圳过去40年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我们对深圳表示衷心祝贺。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到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我们感到鼓舞。我们将一如既往与深圳紧密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大湾区建设各方面的发展,并按着习主席的指示达至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深圳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涵盖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对深化港深合作极为有利。香港特区政府会发挥香港优势,抓紧机遇,为香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特别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助力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特区政府感谢习主席对香港青少年的关怀,会运用粤港澳合作平台,吸引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生活。我们亦会继续透过实习、交流、创业计划等,加强香港青少年认识内地的最新发展情况和机遇,推动两地青少年交流,并为希望到大湾区发展的青少年提供支援。


深圳河以南具庞大商住发展潜力

未来愈来愈多土地开发,

将集中在新界北区,深圳河以南


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面积达一百二十万平方米,是现时白石角科学园的三倍

【大公报讯】记者莊恭诚报道: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透露,香港会有愈来愈多土地开发成果,集中在新界北区、即深圳河以南出现,以满足发展需要,包括粉岭、上水、古洞、打鼓岭,到时有关区域会有愈来愈多商业活动和民众居住。她表示,深圳发展起步的缘由之一,正是邻近香港,故目前深圳河南北两侧的发展情况有落差,而两地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做好保育。

港深近年积极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目标是打造“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特区政府日前向北区区议会提交文件,重申创科园总楼面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是现时白石角科学园的三倍,首幅土地预计明年交付开建。

林郑月娥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再次感谢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促成把落马洲河套区的地权和业权交给香港发展。而两地均可在项目中受惠。“以破格的思维,令停滞许久、一直谈不妥的港深问题出现了一个突破。”

林郑月娥提到,目前许多科研机构和公司对创科园有兴趣,若深圳在项目落成前,提供地方让这些科研机构和公司先行落户,相信会对创科园未来发展很有利,“我们就不会失去机会”。

鼓励港高等学府内地设校

政策支持方面,林郑月娥表示,希望目前香港运行中的优惠政策,亦可在港深创新走廊适用,包括引进科创人才的精简入境政策、初创企业孵化项目等。她亦鼓励香港高等院校到内地设立校园,增强科研转化应用能力。





林郑月娥冀港深合作 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图:林郑月娥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接受深圳卫视专访,大谈港深合作;香港和深圳可以在金融、商务等全新平台合作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林郑月娥表示,港深下阶段合作目标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时间很紧要,而香港经济要复苏,亦离不开与内地融合。林郑月娥期待,中央给予更多先立先设、突破性的创新政策,为港深创造全新合作平台,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林郑月娥亦欢迎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企业和人才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认为未来的思维是放眼大湾区、做大经济体量及共同吸引海内外人才。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同年林郑月娥在香港展开公职生涯。回望四十载,她对港深共同成长的一幕幕经历印象深刻。昔日港商到深圳投资,挖掘出当地大量土地、人力的潜能;如今深圳的金融业、先进制造业名震四海,更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创城市,林郑月娥也在心中为香港描绘出“新经济”蓝图,两地合作迎来新阶段。

“现在全球经济都在转变,很多是由西边向东边移。大家都看到,受到疫情影响时,唯一一个地方有这麼好的经济增长,就是我们的国家。所以当科研机构想来亚洲区落户,其实可以在港深创新走廊里做,对於香港和深圳都是有利的。怎样能够加强港深两地在科研方面的吸引力,时间就很紧要了。”林郑月娥认为,香港经济要复甦,离不开与内地融合,而港深合作下一阶段目标,是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有信心”。

放眼大湾区 吸纳更多专才

林郑月娥的信心亦适用於香港的人才和企业,她形容为“竞争力很强,适应能力也不差”。“只是因为香港目前的发展有些掣肘,土地是个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当然是我们的政治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我们很受外面环境的影响。”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林郑月娥坦言,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香港企业和青年,特区政府一定欢迎。在她看来,港深素来交往紧密,亦各具发挥潜力,未来的思维是放眼大湾区、“做大我们的经济体量”及共同吸引海内外人才。

林郑月娥说:“未来的发展,我盼望中央继续给予一些先立先设、突破性、创新的政策,令香港和深圳的合作,可以在全新的平台中进行。”例如豁免香港专业人才到内地发展时重新考核,可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先行先试。

两地无缝连接 资金“过河”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的优势源于“一国两制”,中央对此坚定不移,港深合作亦可丰富“一国两制”,更能为深圳发展创造契机,譬如香港在基本法下资金进出自由、货币兑换自由、与国际接轨的法律系统、有大量专业服务人才,这些可与深圳拥有的科创能力、先进制造业配套。

展望将来,林郑月娥希望,港深合作更无缝连接,收窄彼此的距离感,改变“这是香港、那是深圳;香港的资金在香港用,深圳的资金不可以‘过河’”等观念。“怎样可以做到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都更加通畅无阻,能在两地走来走去,这个我觉得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

刘业强:新思维开发边境地


全国政协委员、新界乡议局主席刘业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期望特区政府抓紧大湾区机遇,充分运用粤港澳合作平台,吸引更多香港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和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刘业强指出,为配合大湾区的发展,特区政府应重新审视新界土地的运用,以新思维去开发边境用地。以往近边境的地区如屯门、沙头角、落马洲等,如今以大湾区发展格局来看,已不再是荒芜的偏远地带,而是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的核心地段,因此政府应重新规划这些边境地方,例如:开放沙头角墟禁区并打造成商业旅游社区;让邻近深圳蛇口和前海的屯门从高污工业转变为商住社区。


来源:香港大公报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