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居民中长期贷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正在触底【每周地产评论】

王方 地产号 2023-01-03


房地产又传四大消息,再次显示楼市正在探底。


首先,3月11日晚间,央行发布了2022年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居民中长期贷款自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45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等于本期余额减去上期余额,主要构成是住房按揭贷款。此前1月份,虽然该项数据延续了两个月的同比少增,但仍然实现新增7424亿元。


其次,3月14日,头部房企市值领跌。,龙湖集团报收33.45港元/股,跌幅约12%,总市值跌去约283亿元,是当日市值蒸发最多的房企;碧桂园总市值跌去223亿元,位列第二;此外,华润置地(1109.HK)跌去150亿元,万科A(000002.SZ)跌去143亿元。中国海外发展(0688.HK)、中国铁建(601186.SH)市值亦跌超百亿。


第三、2022年2月,深圳市新建商品房成交2473套,成交面积为24.8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959套,成交面积为20.46万平方米。2月新房成交量方面,新房住宅成交量下滑超4成。2月份,深圳新房住宅成交1959套,环比下滑45.2%;成交面积为20.5万平,环比下滑47.6%。深圳2022年2月份二手房成交首次低于1000套,全市二手住宅过户套数为872套,环比下滑44.0%;二手住宅成交8.2万平,环比下滑44.5%。成交量跌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创下近15年来新低。



第四,3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中提出: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2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其中提示: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诱导或默许一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消费者违规将消费信贷获取的资金流向非消费领域终需承担相应后果,“以贷养贷”“以卡养卡”不可取。


综上所述,房地产业正在探底,销售低迷有二月的春节客观因素。政策面上,尽管各地的楼市暖风不断,但在宏观层面依然“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此时,有人借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GDP增速目标定在5.5%左右,去幻想通过房地产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为房地产依然很健康。这在2022年2月24日的住建部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在数据上给出了答案:


2021年全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了15.65亿平方米,这也是近几年来的新高,同比增长了1.1%。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正增长。全年达到了1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住宅投资同比增长6.4%,比固定资产投资高了1.5个百分点。去化周期还处在合理区间。一般来讲,去化周期12个月到18个月都比较正常,去年年底的水平是14.1个月,处在合理区间。


那么,在金融上仍然”不会再“漫灌”了。尽管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重磅发声:房地产泡沫化、货币化问题发生根本性扭转。但从银保监会最近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仍然对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房地产领域保持警惕!

不得不提的是,地产股暴跌可能是对3月新一轮疫情的过度反应。相信,随着2月低迷的结束和疫情的好坏,房地产业正在触底。金融部门应会 “避免房贷塌方”,楼市必回归健康通道,经济基本面还在,不必恐慌!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