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侦破“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的一段往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兵团战友 Author 付晓峰

一个兵团老知青经历“115”乌拉山
车站铁路爆炸案侦破中的一段往事

作者:付晓峰

1976年1月15日,正当举国悲痛哀悼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日子,深夜临晨4时左右,一辆客车刚刚从内蒙古西部乌拉山车站行驶通过,突然在车站不远的地方发出轰隆的爆炸声。所幸列车没有被颠覆,但爆炸声打破了乌拉山的寂静,乌拉山之夜并不平静…… 

我当时已被借调到保卫科工作一年多了,听到车站铁路爆炸声,乌拉山发电厂保卫科科长杜正声率领我们全体保卫人员踏着茫茫的夜色赶到了爆炸现场。在现场发现了一截小方木和三根被炸断的8号铅丝,还在周围寻找到了残留的雷管。杜科长派留人员看守现场,并立即将情况上报乌拉特前旗公安局及呼包铁路公安处。

一个打扮很妖艳的女人“大义灭亲”到保卫科举报自己的丈夫

1月15日,乌拉山铁路爆炸声惊动了全国,惊动了中央!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华国锋亲自批示: “115”爆炸案迅速破案”。很快地由内蒙古公安局、呼和铁路公安处、巴彦淖尔盟公安局、乌拉特前旗公安局驻扎在乌拉山电厂联合办公,并组成的“115”专案刑侦工作组,以内蒙古公安局魏局长任组长,乌拉山电厂保卫科协助刑侦破案。就这样,一场:“115”爆炸案的刑侦战斗在乌拉山下打响了。


由于爆炸案发生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悼念日子,这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社会政治影响,案情复杂扑塑迷离。又是发生在乌拉山地区,这给乌拉山电厂保卫科的压力很大。当时正处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年代,为此,乌拉山电厂保卫科的人员二十四小时轮流工作,全厂上下排查,寻找蛛丝马迹。一时乌拉山电厂空气紧张起来。首先我们保卫人员翻阅排查全厂机关科室,及个车间职工的档案,将筛选出有过前科,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分的人员,将嫌疑人员范围缩小。进行遍地撒网,重点排查。公安刑侦工作组人员工作更是紧张繁忙,四处奔走马不停蹄,他们每天忍飢挨饿冒着寒风,赶往乌拉山化肥厂、采石厂、林场、乡村、车站、旅馆、乡村,走访群众,明查暗觅,寻找案情目标。


侦破工作进行的艰苦缓慢,已过了半个月,案情毫无进展。正当“115”刑侦工作陷入了僵局的时候,突然乌拉山电厂保卫科出现一个神秘的女人来“报案”,这给“115”刑侦案和刑侦工作组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图片来源网络

这天一大早,我们专案组人员电厂保卫科开会,突然闯进了一位三十多岁装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一进门就大喊:“我要报案”。进了报案的女人叫刘翠花,是电厂职工家属。她丈夫徐有贵是电厂锅炉车间的架子工,(特殊工种)她和丈夫徐有贵都是乌拉特前旗西沙梁公社红岩村的人。徐有贵曾在二连浩特边防当了三年骆驼兵,后复员被安排在乌拉山电厂当了工人。摸样长得俊俏的农村姑娘刘翠花,为了离开农村,嫁给了在二连浩特边防当兵的徐有贵。后来又随丈夫来到了乌拉山。他们结婚五年,有了一个儿子,因落城镇户条件不够,乃至刘翠花和儿子的户口一直在农村。为此,刘翠花每年秋后,回农村往乌拉山的家带粮油,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今天刘翠花来报案,是揭发举报自己的丈夫徐有贵爆炸铁路之事。对于刘翠花大义灭亲的壮举,得到了“115”专案刑侦工作组和电厂保卫科的表扬。很快,公安刑侦人员在电厂保卫人员配合下,随刘翠花到徐家搜查出4米8号铅丝和2根雷管。有徐有贵媳妇的举报,又有具备作案的工具,公安刑侦工作组决定抓捕“115”爆炸案嫌疑人徐有贵。

我亲自去锅炉车间抓捕犯罪嫌疑人徐有贵

那天上午,我正在厂保卫科查找有关徐有贵的档案材料,杜科长向我严肃交代工作,命令我火速到锅炉车间抓捕徐有贵,并询问我有什么困难?嘱咐我佩戴好枪,另带一副手铐,注意自己的安全,并一定要完成这次抓捕任务。

70年代,作者在乌拉山电厂附近留影

我从二师十七团调到兵团电厂时,曾在锅炉车间工作过,与徐有贵很熟。徐有贵虽在内蒙古边防当过三年兵,但他一向胆小怕事,平日又有玩牌赌钱的毛病。当时我去锅炉车间的路上,我的脑子里开始琢磨如何完成这次抓捕任务。不能在车间大张旗鼓的抓捕,而要智取抓捕。我先到锅炉车间找韩主任,说明来意。韩主任告诉我,徐有贵正在维修锅炉架子上施工,我考虑到不能到车间工作现场去抓捕,怕他受到惊慌而容易出事。我让韩主任到车间现场把他叫到车间办公室。让韩主任告诉他,到车间办公室有事询问,可以先到输煤车间小澡堂洗个澡,再换一身干净衣服。当徐有贵换上干净衣服来到锅炉车间办公室时,看到我的时候,他面孔出现了惊慌,他朝我吼道:“那天打牌赌钱的事我已交代了,你们保卫科的人还找我?”我为了先稳住徐有贵,我对他温和地笑了笑地说:“没什么大事,让你到保卫科写一份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在打牌赌钱。”他听我说的话,立刻脸上失去了紧张的神色,很痛快地跟我去了保卫科,我也没有给他戴手铐。这是我到保卫科执行第二次抓捕任务。


当我将徐有贵顺利地带到保卫科的时候,杜科长当面夸赞我抓捕任务完成的好,没有出现其它意外。徐有贵一走进保卫科的时候,被早已被门前和门后的几位保卫人员当场擒拿抓获。这时候,他对我吼道:“付晓峰,你把我骗到保卫科,日后,我和你没完。”这次我顺利完成抓捕“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的嫌疑犯徐有贵,杜科长让我回宿舍休息半天,表示领导对我的奖励。晚上开始对徐有贵进行正式审讯,提前,我和杜科长请假,说肚子不好受,因我知道晚上对徐有贵审讯,要有大的动静,我下不了手,借此溜了。(事后,我听另位一名保卫科的兵团老知青张干事对我说,杜科长对我有看法,说我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心眼软在保卫科干不了。)当天审讯徐有贵折腾了整整一夜,快到天亮的时候,他实在扛不住了,他做梦也没想到是他老婆检举告发了他,他立刻陷入了绝望的漩涡, 他破罐破摔,竟然招供承认自己是爆炸铁路的罪犯。经过乌拉山电厂党委的决议,徐有贵被开除党籍和厂籍,暂时被收审,关在巴彦淖尔公安局看守所。

“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另有“隐情”

“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刑侦工作表面宣告结束,刑侦工作组没有撤走,我们感觉到此案侦破的很轻松很蹊跷,案情存有疑点,还有罪犯嫌疑人徐有贵在看守所表现反常,常有反供翻案现象。于是专案刑侦工作组多次赴临河与巴彦淖尔盟公安局重新审理案件,经过一段曲折的审理和刑侦工作,一桩罕见的诬陷冤案真相浮出了水面。原来二年前,刘翠花与丈夫徐有贵开始同床异梦,她早与老家西沙梁公社的兽医范二小勾搭成奸。她早就想离开老实巴交、窝囊的徐有贵,趁这次铁路爆炸案,竟丧心病狂的举报诬陷与自己风雨同舟的丈夫,妄图将丈夫置于死地,她另攀高枝。特别是徐有贵刚进看守所五天,她就急不可待去巴盟公安局要求同徐有贵离婚。巴盟公安局立刻与驻扎在乌拉山电厂的专案组通报了情况,此时,专案组的人员重新落实从徐家搜查出的8号铅丝是他利用工作之便偷盗的。二根雷管是他从采石厂通过熟人要的,他准备到河里炸鱼用的。


就在徐有贵刚无罪释放回到乌拉山电厂的时候,乌拉山电厂给他落实平反工作,恢复党籍和厂籍,给他补发了工资。又给他在农村的一个弟弟转为乌拉山电厂正式工人。他又在农村娶了一个年轻姑娘,电厂保卫科又帮他的媳妇落了城市户口,并安排了在电厂商店干临时工。徐有贵的平反,证明了乌拉山电厂保卫科抓错了徐有贵。遗憾的是当时法律不健全,犯有“诬陷罪”的刘翠花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震惊全国的“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还没有侦破结束,徐有贵被前妻陷害的案件只是此本案中的一段小插曲。

我又参加了徐有贵举办的新婚礼

不久,我离开保卫科,回到了厂工会去组织文艺宣传队排练文艺节目,并请来了巴盟歌舞团来电厂演出,同时为我们厂文艺宣传队排练工作做了一些指导,准备于国庆节赴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全区电力系统的文艺汇演。

七十年代,我在乌拉山电厂机关大楼后吹奏单簧管

在排练期间,我突然接到保卫科杜科长的电话,说徐有贵邀请厂保卫科科长参加他举办的婚礼,杜科长让我代表厂保卫科去参加徐有贵结婚典礼。我在电话里说,我已离开了保卫科,不能去,杜科长说:“当初你去抓捕的徐有贵,请神和送神,都是你,再说你和他都是内蒙古老乡。”当时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真不理解平日我所尊敬的老党员老科长竟能办出这样的事?我暗暗地直埋怨杜科长办事太绝了!(后来,我得知杜科长对我抓捕徐有贵颇有微词,因我没有给徐有贵戴手铐,说我对罪犯阶级敌人徐有贵手软,留情面……)本来,平反后的徐有贵在结婚典礼前,提前邀请杜科长参加,感谢厂保卫科为他平反所做的工作。事后,科里的一位兵团战友对我说了实情,他说:“为人圆滑的杜科长常常参加厂里领导家的儿女举办的豪华风光的婚宴,这次他绝不会去参加一个坐过大牢,曾是罪犯阶级敌人,尽管已平反的普通工人的婚礼。”听罢此言,我才明白为啥科长让我代表保卫科去参加徐有贵的婚礼的事因,很明显让我去为他当替身,让我去当众出丑。若不去参加徐有贵的婚礼,那我就得罪了杜科长,我在这里怎么再能混下去,我无奈硬着头皮同意了。


当时我执行厂保卫科杜科长的命令,去锅炉车间抓捕徐有贵,如今我又厚着脸皮代表电厂保卫科去参加他当第二次新郎的婚礼,这真是太富有戏剧性了!那天晚上,徐有贵的婚礼很隆重,乌拉山一家饭馆里里外外挂满了彩灯,我故意去的很晚,我一走进饭馆的大厅,新郎和新娘满面春风地在门口迎候,他抓住我的手向大厅里的来宾们宣布:“保卫干事付晓峰代表电厂保卫科来参加我徐有贵的婚礼,我徐有贵有好大的面子,厂保卫科给我这个媳妇落得城市户口,厂保卫科对我太好了!大家鼓掌欢迎付干事的到来!”在大家的一片掌声中,我满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里钻进去。我象犯了错误的人,傻呆呆地站那里。我悄悄坐在一个角落的饭桌旁,生怕电厂的那么多的熟人看见我,徐有贵平反了,虽然是他前妻诬陷了他,他入了大牢,可是我去锅炉车间抓捕了他!抓捕他难道是我的错误吗?婚礼仪式结束后,大家落座喝酒,猜拳,唱山曲,场面很红火,徐有贵的婚礼气氛掀起了高潮。酒过三巡,新郎新娘开始给来宾敬酒。也许是新郎喝酒喝高了,当他给我敬酒时哈哈大笑道:“兄弟,就是您到车间把我骗到保卫科,您抓的我!……”当时我很尴尬,我很难为情地站起来,我举起酒杯真诚地说:“有贵大哥,兄弟对不起你,是我抓捕的你!你不要记恨我,那是我的工作。我自罚三杯!给您致歉!”我杨起脖子痛痛快快地干了三大杯白酒,我含着眼泪离开饭馆。

70年代,巴盟歌舞团到乌拉山电厂文艺演出结束后,于电厂门口合影。作者(第二排右数第三人)

当我率领乌拉山电厂文艺宣传队在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全区电力系统文艺汇演的结束后,回到乌拉山电厂,我才得知“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已破获了,厂保卫科被“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专案刑侦工作组授予集体嘉奖,杜科长并受到了内蒙古公安局魏局长的欣赏和赞杨。”.我听到此消息,我没有因我曾在厂保卫科工作而高兴起来,我也不想再打听具体的案情,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心里充满了复杂矛盾的情感。


案情告破,“115”乌拉山车站铁路爆炸案专案刑侦小组已撤走,乌拉山下又恢复了往日的一片宁静……不久,平日立志要扎根乌拉山下一辈子的杜科长脚底抹油溜了,调到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杜科长离开了乌拉山,又有多名的厂干部调到各个城市,他们的走,使我明白了许多事,我心中点燃的几分革命狂热和理想主义已渐渐地淡泊和熄灭。1987年秋,我也离开了我曾流过青春汗水和泪水的乌拉山下这片土地,调到了天津。(我妻儿在天津,我属于解决两地生活)

多少年来,我为自己在乌拉山下,曾错抓徐有贵的事而感到惭愧和懊悔,心里象栓着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本文中徐有贵的前妻用的化名)

2012年12月5日初草于天津凯信佳园

作者简介

付晓峰,祖籍天镇县。1952年出生内蒙古商都县,1965年就读包头十五中学。1971年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五团十七团战士,后调兵团电厂(乌拉山电厂)宣传干事。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业报》《巴彦淖尔报》《天津日报》“满庭芳版”版《今晚报》“人物专刊”版《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及“文化广角”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名流周刊”《人民政协报》“春秋,朝花夕拾”版,《民国春秋》《良友》《连云港文学》等二十五家报纸和杂志发表文学作品。

已出版《绿星照耀在东方地平线上——华夏名人与世界语风云录》一书,《小火炬手之歌》报告文学集。2014年,山东枣庄大学国际世界语博物馆收藏作者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发表的“名人与世界语”名人传记文章33张报纸,并颁发收藏证书。2000年,其生平与世界语创作经历被收录于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物志》。2017年,又被收录于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世界语人名录》。

作者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世界语协会理事,全国世界语协会会员。 

文章来源:新三届  图片来源:网络

付晓峰文章

凋谢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花—天津女知青之死

一只失群的雁—永远留在荒野上的女知青

在生与死之间行走的姑娘——老知青矿工的女儿

李家园胡同老知青的故事

李黑子的二手时代,返城知青的风雨岁月

一位回城知青交警的苦涩婚姻

两位兵团知青踏上了人生不归之路大山里的牧羊人,文革中一个回乡知青的放羊生涯桑干河的女儿——我骨肉分离的妹妹三姐嫁给小山村的农民——一个回乡女知青的坎坷人生农民苦瓜娶的媳妇是一位女知青——地主的女儿我的老房东是地主

回城梦——返城知青的孤苦老年嫁给农民的女知青——她在寒冬中悄然自杀留在北大荒的最后两位女知青乌拉山下的两座女知青墓老连队写黑板报的那个小伙子 ——怀念我的兵团战友任庆生一位女兵团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学长号的厕所清洁工,是一个回城下岗的老知青

一位兵团老知青回城后平凡的故事

一个老兵团知青送儿子到内蒙古农场体验吃苦的日子

一对兵团老知青夫妇回城住大杂院平房的难忘岁月

大山里的黑妹,一个回乡知青的难忘经历


回城后替别人相亲,—位老知青真实的回忆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