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5-12-02 郑世彦 无处不哲学



无处不哲学编辑 / 郑世彦/著


■ 本文为第二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演讲论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二、哲学家:一个真实生活着的人,三、现代社会的生活何去何从。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Philosophy,来源于古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ein和sophia组合构成,前者的意思是“爱”,后者的意思是“智慧”。由此说来,philosophy一词的意思应该是“爱智慧”或“对智慧的追求”。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1829—1897)使用汉语的“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20世纪初,“哲学”一词被引入中国。哲学之“哲”,本意为“断言、决断之语”,引申为“聪明、有智慧”,若要与philosophia的意思保持一致,“哲学”应该被解读为一门“如何让人聪明或有智慧的学问”,而不是说哲学本身是一门“聪明或智慧的学问”。


今天,哲学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晦涩的文字游戏,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探讨,与大众的生活毫无联系。哲学成了一种抽象的理论而非一种生活的智慧——这当然有悖于哲学的本意。哲学最初的用途就是“认识人自身”,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不是增进知识,而是培育心智,指导人们找出恰当的生活方式,以增进人们的健康和幸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学问,古代哲学其实有着良好的传统,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古代中国哲学,都是在教导人们如何生活——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如何安身立命”。


1.1 古代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古希腊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关于生活方式的哲学,其最杰出的代表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苏格拉底自比为雅典这座城市的牛虻,他在临死前说道:“在我看来,神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就是让我起一只虻子的作用,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可见,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他还要全社会的人都过上这种生活,他要所有人都健康和幸福。


犬儒学派,这个由苏格拉底的一位弟子——安提西尼所创的学派,在世上得以闻名,并不是因为其理论,而恰恰是因为犬儒主义者的实践——他们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蔑视一切矫揉造作的社会习俗,甘愿过一种简朴的、随性的生活。对于犬儒学派而言,哲学活动并不是要建构什么知识体系,而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安提西尼

古希腊晚期,还有两个重要的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论,而斯多葛学派奉行的是苦行论,但他们并不相互矛盾。伊壁鸠鲁指出,哲学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但是,在他看来,“快乐不能靠肉体享受和恣情纵欲来实现,快乐是同智慧、勇敢、节制和正直联系在一起的。”斯多葛学派,强调合乎自然地生活最为重要,他们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整个宇宙的本性的一部分,要顺从我们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而生活。


当代著名哲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哲学实践》中这样说道:“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犬儒主义,就是古代社会中的这种哲学,它们不是依靠在形而上学或逻辑的技术性的学说,而是依靠所提出并践行的生活方式,来赢得他们的追随者……这种情形非常类似于亚洲传统。”


儒学,中国哲学之代表。《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即,儒是对术士(专门从事丧葬事务的人员)的称呼。尽管后来孔子所创的儒家学派与早期的“儒或术士”有所区别,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者仍然是指积极实践儒学的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指掌握了儒学知识的读书人。儒者的终身理想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阐述自己的治国之道,虽颠沛流离,却因追求理想而生活充实。儒者的使命正如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道家哲学,由春秋时期老子所创,由战国时期庄子将其发扬光大。老庄哲学是道家哲学的代表,道家哲学以出世为特征,相比儒家的社会哲学,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然哲学。当年,老子无心政治,骑青牛出关,留下五千言,名曰《道德经》;庄子弃官归家,闲居山野之间,著《庄子》传世。他们的生活顺应内心、顺应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注重逍遥自在,他们的哲学是一种真正关于个体生活方式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哲学主张非常相似。


1.2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认识人自身”是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哲学还有其另一个用途——用来认识事物,这个更具理论性的研究路径导致了科学的兴起,并在中世纪和近现代哲学中占据了首要位置。欧洲中世纪的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中国的封建社会,儒家学说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20世纪,哲学又为科学所奴役,成为一门强调语言和逻辑分析的抽象理论。不过,以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为先驱的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运动,可以视为古代生活哲学传统的复兴。


存在主义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脉相承。克尔凯郭尔赞扬苏格拉底为了真理而试身,苏氏假设灵魂可能不朽之后,就愿意去冒险一试,遵照雅典法庭的判决,喝下了毒药,同时还与身边的人争论着来世的可能性。克尔凯郭尔把苏格拉底的这种行为成为“主观真理”的范例。克尔凯郭尔在其日记里也写道:“最根本的事情,是找到我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为之活又可以为之死的真理。”



克尔凯郭尔

存在主义哲学倡导一个人要成为他自己,唯独如此,一个人才算真正活过。克尔凯郭尔攻击哥本哈根三种最强大的势力,他认为大众媒体代替了人们思考、教会代替了人们信仰、黑格尔哲学代替了人们做出选择——黑格尔的辩证法调和了“非此即彼”的问题。而克尔凯郭尔的工作就是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的。他说:“我是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为他人带来安慰和快乐,自己依然被束缚在毫无减轻的痛苦中;但有一件事除外:我的心灵和患难与共。”克尔凯郭尔还有个愿望,那就是将来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墓志铭:“那个个人”。


虽然尼采批判苏格拉底是悲剧艺术的扼杀者,认为其作为理性主义的代表毁灭了酒神的精神。但是,尼采对苏格拉底的批判有失偏颇,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其实是关于无知的知识——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因此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实际上也是一种怀疑主义。而且尼采和克尔凯郭尔一样,都非常敬重苏格拉底作为一名个体,超越了理性的界限,勇敢为真理赴死,获得了一种圆满的个体生活。尼采最著名的一句宣言就是“上帝死了”,即现代的科学已使得对上帝的信仰变得毫无意义。他为自己设定的使命就是要与由这个事件引起的虚无主义进行战斗(关于尼采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生活方式,下文会具体阐述)。


存在主义哲学家,除了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之外,还有一长串的名字,如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马塞尔、加缪、萨特和波伏娃,等等,在他们中间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的远比不承认的多得多,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都极具个性,正是“成为自己”的最好榜样。除了“成为自己”之外,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为大众的幸福谋出路。正如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所说“每个人都有值得参加的战争”,他和加缪都曾积极地参加反法西斯的抗战,而萨特的终生伴侣波伏娃亦时刻不停地进行着女权主义运动。相比而言,存在主义哲学家其生活方式践行了自己的哲学,他们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是真正生活着的人。


二:哲学家:一个真实生活着的人


哲学家或者说哲人,有点像“诗人”这个词,我们知道,诗人不仅写诗,真的诗人,其生命就是一首最耐读的诗;那么,哲学家也同样如此,他不仅是指掌握了某种哲学理论的人,更重要的是,他是自身哲学的实践者,他的生活方式处处彰显着他的哲学。尼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做出选择,并勇往直前,无怪乎有人称他为“诗人哲学家”;庄子也是这样一个人,他过着一种“物物而不物于物”的生活,内心平静,逍遥自在,令人无不羡慕。


尼采和庄子,他们以其生活方式阐释了自身的哲学,同时也阐述了存在主义——其实,存在主义即是关于一个人该如何生活的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在尼采和庄子这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当然,还可以举出很多其他的例子)。虽然他们,一个像火,一个似水;一个直接(尼采用锤子),一个委婉(庄子讲故事);在他们身上可能存在着中西文化的差异,但是,他们身上的共同点远比不同更为重要,那就是他们都过着一种遵从内心选择、抛弃外界束缚的生活,过着一种忘却物欲满足、注重精神自由的生活——他们无比地热爱生命!


2.1 尼采:孤独与疯狂



诗人哲学家尼采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che,1844-1900),1844年10月15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南部的洛肯小镇。可是尼采自己却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 有的人在死后才出生。”事实上,尼采说对了,生前的尼采是寂寞的,他的著作除了获得少许的赞誉之外,更多的是受到了攻击。可是,又如他所说:“那些没能杀死我的,将使我更加强大。”尼采的一生,虽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却不曾悲观失望,他的一生都在燃烧,他的生命最好地诠释了他的哲学和他这个人。


1849年,尼采5岁,父亲和弟弟相继去世,这使得尼采与其他孩子不同,他自己回忆道:“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最真实的快乐。”尼采不幸的早年经历,使他过早地遇到了人生终极的问题,从而促使他思考起人生的意义。


1864年,尼采20岁时,他从预备学校毕业,进入波恩大学。有一次,在一个旧书摊上,尼采偶然发现了叔本华的《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的一书,他欣喜若狂,让自己沉浸在这本书里。叔本华在书中对人生悲剧的揭示深深地震撼了他,尽管后来尼采对叔本华的悲观哲学采取了否定态度,但他始终赞赏叔本华真诚探讨人生问题的勇气。尼采自觉而明确地将生命意义问题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主题,但不同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对生命采取了肯定的态度。


1869年,尼采从波恩大学毕业后,在老师李契尔的热情推荐下,年仅25岁的他受聘担任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他的就职演讲《荷马和古典语言学》博得了同事们的一片喝彩。然而,为时不久,他就厌倦了学者的生活,对语言学研究的价值也让他感到怀疑。他认为自己生来不是当学者的料,不愿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故纸堆上,他要寻找一种更加真实的人生——要成为一个哲学家。

尼采认为,一个人要配称哲学家,他不仅必须是一个大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个真实的人。在他看来,学者与哲学家有着重大的区别,学者是一块好的钟表,只要记得及时给他们上发条,他们就会准确地报时,同时发出一阵卑下的噪音;而哲学家,在他看来,手里应该随时拿着一把锤子,对一切似是而非的理论进行敲击,听其发出的回响来重新考察它们的真伪。尼采认为,哲学家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人。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结束了自己10年的教授生涯,走上了独立的哲学道路。离开巴塞尔大学之后,从1879年到1889年,尼采辗转在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的一些城镇之间,一开始是为他多病的身体寻找合适的气候,在一地逗留不超过数月。但是,一旦走出书斋,置身于大自然中,他却发现这种生活原是最适合他本性的。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这10年漂泊中写就的,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形成了他著名的超人学说。


1889年1月3日,尼采走在街上,看见一个马车夫用鞭子残暴地抽打马匹,尼采扑上前去,抱住马脖子,又哭又喊,据说是疯了——但是,就如尼采召唤对一切事物的价值进行重估,尼采的疯狂之意义也必须进行重估。此后,尼采在精神病院苟延了10年的生命,于1900年8月25日与世长辞。他曾经说:“我在人群中比我自己独处还要孤独”,现在,他终于摆脱了孤独。正如他在《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所说的那样:“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雅斯贝尔斯总结道:“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的脱出常规的生存。他没有现实生计,没有职业,没有生活圈子。他不结婚,不招门徒和弟子,在人世间不营建自己的事物领域。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么。然而,这种脱出常规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质的东西,是尼采全部哲学活动的方式。”


2.2 庄子:无奈与逍遥



逍遥自由的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宋国蒙邑人。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庄子之文采更胜老子,其代表作《庄子》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曾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小吏,后弃官归隐山野,力图于乱世中保持人格的独立,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一生贫穷 ,甚至生活多次陷入困顿,需要出门向人借米以维持生活——可恨的是,人家还没有借给他——但是,庄子并没有因生活困苦感到生命的无味,相反,他活得很快乐。这与孔子门下的颜回还颇为相像,孔子称赞颜回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过,颜回因营养不良,活到40岁就归西而去;而据记载,庄子居然活到80多岁。这或许是因为,颜回在贫穷之外还追求着什么,可是,庄子恐怕完全将贫穷作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有一次,庄子去见魏王,身着粗布衣服,还打着补丁,穿着破鞋子,还用麻绳捆住,魏王嘲笑庄子:“先生为何这样疲困呢?”庄子说:“是贫穷啊,并不是疲困。读书人有理想不能施行,这是疲困;衣服破旧鞋子破烂,这是贫穷,不是疲困……”在庄子看来,像他那样衣服破烂,只能说是贫穷,不能算是疲困,因为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可见,物质上的贫穷在庄子的眼里并不算什么,而没有精神上的疲困则是被看不起的。


庄子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小吏。至于庄子为什么做官(这有悖于他的理想),我们无法弄清楚,不过,可以推测他很可能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而选择了仕途。庄子作为一位读书人,不为官从政,养家糊口对他来说似乎有点困难。因此,庄子选择了一条似乎是折中的道路——不为大官,而为小吏。做漆园小吏,可以从朝廷领取些许俸禄,养家糊口;又因“天高皇帝远”,可以免去朝廷繁琐的礼仪,对庄子来说,可谓两全其美。可是,庄子毕竟骨子里都是追求逍遥之人,当他明白“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意为事物相互牵累,都是因为互相贪图所致)之后,便辞去漆园吏一职,回家钓鱼和织屦为生。


据《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时,楚王派了两位大夫去请庄子出仕。可是庄子持着鱼竿头也不回,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把它盛在竹盒里,用布巾包着,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受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庄子的意思是说,他宁愿做一只活着的乌龟在泥水之中摇尾而戏,而不愿让楚王将他的骨头供养于庙堂之上。庄子追求的是在江湖之中游来游去,逍遥自得。


话说庄子坐在小贩们中间,向来往的人群兜售编织的草鞋,一点也不感到窘迫,反而觉得怡然自得。他宁可这么自食其力,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失去内心的自由,与当政者同流合污。庄子织草鞋维持生计,这与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磨镜过活,有着相似的意义——罗素说斯宾诺莎是“生活简朴,思想高贵”,他们都把物质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的程度,在世俗的功名利禄面前保持思想的独立自由,以其生活方式最好地实践着自己的哲学理想。


王博在《无奈与逍遥——庄子的心灵世界》之序中说道:“在我看来,庄子的哲学很显然地就是他给自己的生活提供的理由,就是他所塑造的一种心情……庄子的心情可以说是始于无奈而终于逍遥,但终于还是没有摆脱开无奈。看不到无奈是肤浅的,而看不到逍遥是庸俗的。只看到无奈的人是沉重的,只看到逍遥的人是没心没肺的。正是在无奈和逍遥之间,在不得已和自在之间,生活的真相才向我们呈现,庄子哲学才体现出它的厚重和深刻。”


三、 现代社会的生活何去何从


今日,我们处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之中,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像古希腊时期、不像中国的战国时期,甚至也不像尼采生活的19世纪——虽然时隔才100多年,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无法想象的变化,其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面貌日新月异,旧的事物在不断消失,新的事物在不断涌现,然后新事物又被更新的事物所替换。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虚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一切都是“虚”的,没有什么是非对错,没有什么永恒不变,没有什么绝对至上,一切都无法确定,变化莫测。


那么,在这个变幻的虚拟时代,人们的生活应该何去何从?或者说,我们到底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对这一问题,可能很多人已经放弃了思考,因为一切都在高速运转,人们无暇顾及身边的任何“无关”的事物,包括他或她自己——除非自己出了什么问题。生活变成了“随它而去,怎样都行”。人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卖力工作、卖力享受让我们过得稀里糊涂;人们觉得自己像是风中飞絮,没有根基,孤独无比。


我们的生活该何去何从?这一问题必须重新拾起!


3.1 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方式


普罗米修斯从太阳那里为人类获取了火种,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用火保护自己不受动物的攻击,可以制作工具和武器,可以耕地——人类的文明由此得到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和诸神平起平坐。但是,当宙斯发现这一切之后,勃然大怒,他派人把普罗米修斯锁在一座悬崖上,让老鹰每天去啄他的肝脏,到了夜晚,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长出来,但白天又会被老鹰啄吃,如此日复一日。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能够享受火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也同样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19世纪,人类自己发明了电灯,从此驱走了世界上的黑暗,带来了“永恒”的光明。人们便不再区分黑夜和白昼,所有的城市都一下子变成了“不夜城”,城市里的机器没有停止过运转,人们也跟随着减少了睡眠。人们把自己的生命也当成了与其他物种竞争的一种工具,再也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到敬畏。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眠症,他们不甘心每天睡去三分之一的时间,他们恐惧死亡,于是,自然的生命历程也就此被改写。


20世纪,电脑与网络的发明,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原来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可能只要数秒就能搞定。我们料定每天闲暇的时间会更多,每周工作的时间会不断减少,退休的年龄会提前,但是,我们错了,至少目前的情境并非如此。相反,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无法浇灭自己对新奇事物的渴望。这颇具讽刺意味,机器本来带给我们的是方便与快捷,但是,现在它们却占据了我们更多的时间。有时,不得不想一想,是我们发明了机器、在操纵机器,还是机器在操纵着我们?


说实话,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让人惊讶不已,近两百年来我们发明的新东西可能比过去所有的都要多,当然我们“使其消失”的东西也非常之多。可能连人类自己都无法相信,我们还以为有神灵相助——当我们还在慨叹何时能有一种新的发明来使生活更加便捷的时候,这项发明往往已经存在或者不久便会诞生,尽管我们很快又会厌倦它。正如崔健在他的摇滚乐里唱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三个苹果改变了这个世界”,现在网络上有人如此戏称。我想这样来理解它:第一个苹果来自于上帝(伊甸园里的智慧果),它让人类拥有了智慧;第二个苹果来自于自然(树上掉下砸到牛顿的苹果),它让人类启用了自己的智慧;第三个“苹果”来自人自己(史蒂夫•乔布斯设计的Iphone手机),它自身就携带了智慧——人类把智慧送还给了苹果(换言之,智能机器让人类变笨)。最后,我们发现,原来绕了一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原点。这不得不说是令人沮丧的,当然,也是值得深思的。


世界在不停地改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在这个虚拟的时代,人们似乎并不在乎杂七杂八的问题,可是,人们却仍然在意一件事——那就是,幸福。人们在意“我幸福吗?”“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没有带来更多的幸福?”那么,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幸福的生活呢?我想,至少,幸福不是所有人都过一种标准或时尚的生活,幸福人们不是快速得到或尽情享受某物,幸福也不是我们成为万物之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2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生活方式


虚拟时代就像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像尼采说的一切价值有待重估。之前的生活价值观受到了质疑,从前的生活规则也不再时兴。如今,指导生活的价值观就如“淘宝店”里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供人挑选。这些价值观来自简化后的科学数据,科普工作者和媒体一起,用简单的口号指引着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些媒体所宣传的观点相互矛盾、前后不一,通常还夸大其词,以致我们无法蒙上自己的眼睛,让他们牵引着向前走。




然而,就像一开始我提到生活哲学是古代的宝藏一样,如今哲学已经不提供生活指导。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人们都是高速旋转的陀螺,只有当这个陀螺转不动的时候,才有人来修理它。相应的,哲学不再事先指引,教育不再教如何做人。人们不再“爱智慧”,尤其爱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智慧成了累赘。在这个时代,医学备受青睐,心理学受到热捧——换句话说,凡能快速治病的就是好的。


于是乎,在这个时代,很大程度上,心理学便担任起指导人们心灵的角色——心理学肩负着教育和治疗的双重任务。在这里,存在主义心理学应该发挥最主要的力量,因为存在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相一致,是一门关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学科。可以说,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学习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科克•施奈德在《存在-人本主义治疗》一书开头的所问的:“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中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追寻那些重要的事物?”


如今,积极心理学受到广泛的欢迎,由此可以得知,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生活的幸福。然而,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看来,幸福并不是指享受单纯的快乐,不是指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追求幸福并不一定就能获得幸福。奥斯卡•王尔德说得很巧妙:“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另一个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自古以来充满悲欢离合,除了追求幸福之外,如何来看待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甚至那些“不受欢迎”的事件,对一个人的幸福来说也至关重要。


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来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我想,可以以尼采和庄子的生活作为参照,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准则。当然,尼采和庄子不是绝对的标准,类似的人还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单,其实,尼采早就告诉过我们要“成为你自己”。同样,我们在此提出的准则也不是绝对的要求,重要的是,想引起大家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唯有思考之后所走的路,才是自己要走的路;生活,当然也是如此。


我所拟出的三条生活方式准则是:(1)过一种遵从内心而非外在的生活;(2)过一种注重精神而非物质的生活;(3)有一种有宇宙意识而非个体意识的生活。前面两条准则,我们从尼采和庄子身上可以轻易地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精心选择,追求精神自由,无视贫穷困苦,但是,这却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背离的生活方式。其实,对于生活的幸福,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幸福就是具有中等的外部供应,而做着高尚的事情,过着节俭的生活。”最后一条,所谓有宇宙意识就是把个体作为是整个宇宙的一个部分,而非唯我独尊、肆意妄为,狂妄的结果最后是无比的孤独。无怪乎尼采说:“在人群中,我感到比自己独处还要孤独。”把人类当作自然之子,归于自然则无比惬意,对于这一点,斯多葛学派和庄子都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对于生活,我们都无法说得太多,我们都不得不往下过——今日过去,明日又来,时不待我。生活是一过性的,任何时间、任何事件都无法重复,所以,生活中的任何点滴都无比珍贵。因此,更为重要的,不在于生活是否幸福,而是生活本身。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与亨利•詹姆斯——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弟弟——相当一致,亨利说道:“不管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自己的生活就行。如果没有自己的生活,那你还有什么?”


相似内容阅读直接点击以下标题:↓↓↓

#邓晓芒:哲学与生命

#说说存在 ‖ 胡塞尔的直观与海德格尔的跑偏


哲人哲语

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克尔凯戈尔


点击以下标题 可查阅相应热点文章。

132 赵汀阳:哲学的感觉

131 最可欲的与最相关的

130 别让科学成为上帝——关于“转基因食品”争议的哲学问题

129 主体的死亡与复活—福柯生存美学主体及其当下启示

128 意识形态与人的自由

127 哲学的本命:思想如何改变世界?

126 “适者生存”与“有闲阶级” ——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125 世界哲学日:对中国哲学现状及其出路的思考

124 关于康德的第四批判

123 康德哲学引发的一场血案

121 恐怖主义,是“大获全胜的全球化正在与它自己作战”

116 赵汀阳:何谓中国——中国的生长方式

115 陈嘉映:世间的灵性

114 “格瓦拉困境”与中国共产党转型

113 心魔:别让你的心智为情境所控

112 生命哲学——柏格森

111 道德的个人与邪恶的群体

110 我们心底的“怕”——自由主义与恐惧

109 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辨

108 中国没有历史,只是朝代更替?‖ 黑格尔的中国观及其矛盾性

107 哈佛心理教授: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106 德里达的信仰

105 哲学家应该结婚吗?

104 陈嘉映:此在素描

099 以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来对抗平庸之恶

098 何谓人文

097 卢梭:一位孤独漫步者

096 周濂:哲学是一个动词

095 历史哲学论纲 —本雅明自杀前的最后一篇文章

094 何谓“现代性”?现代社会有何特征?

093 刘瑜:历史漫长的终结——评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092 维特根斯坦在冬季

091 如何分配正义 │ 罗尔斯与诺齐克之争

090 内心生活的消失

089 我是要被献祭的‖克尔凯戈尔

088 当今中国社会的颓废与犬儒

087 超越颓废:生命的自我康复│超人尼采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哲学思想

085 康德为什么“不喜欢”中国?

081 世界为何存在?

080 那些沉默者的历史——从《疯癫与文明》到《规训与惩罚》

079 辩证法是如何降低智商的

072 现代技术的危险——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071 德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传统

061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058 被蒙蔽与被诱惑的西方左派

055 良心拒绝和公民不服从

054 乌合之众:群体癫狂的四大基本特征

053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052 生活的悲剧感

051 西方哲学中的being,到底是“在”还是“是”?

050 八大未解哲学问题

047 必读:马尔萨斯陷阱、萨尔缪森寓言和中国内需之殇

044 邓晓芒:哲学与生命

041 自负的终极

040 敬畏感及其中西比较

039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区别

038 从春秋到明清,中华民族是如何变坏的?

036 醉梦人生与寂静澄明——尼采与海德格尔的生命观

回复输入“aa”还可获取哲学资料下载


查阅更多精华文章请点击

.精华文章目录.

与时代的独立思想者同行

·

无处不哲学微信号:zhexue365

聆听不同声音,保持独立思考之精神

您的每一次转发

都会多一分思考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分享更多哲学思想




↓↓↓ 点击"阅读原文" 【智能搜索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