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个反熵的生命艺术家

2018-01-31 李银河 李银河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明:宇宙万物无不服从一个不断熵增的规律,秩序化为混沌,美化为丑,生存化为死亡,没有什么人和物质可以完全违背这一规律。因此,所有的秩序、结构、思想、话语和美都是反熵现象,或者说,所有的人造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属于反熵现象。它们逆潮流而动,像突兀地挺立在滔滔江河中的中流砥柱,因处境危殆,更显其壮美。尽管如此,这些美好的人造物最终也将归于混沌,也最终不能抵御熵增的结局。对于地球来说,就是在亿万斯年之后的热寂之时,一切重归混沌,包括地球这个星体本身在内。


在我们的星球上,砂石河流这些无机物并不说话,植物动物这些有生命的物质也不说话,人类是说话的,但是从绝大多数人口中终生吐出的话语只是一些意义非常有限的呢喃,比“啊”“哦”“呀”这些感叹语能表达的意义稍微多一些,但是多不了多少。所以人类主要还是一个行动的种属,多数人终生处于话语的熵增状态之中,能够有幸使自己的话语进入反熵过程的人只是凤毛麟角。行文至此,我想起一位大学问家,每当有人向他介绍一个人物时,他必定要问:哪句话是他说的?在他看来,某人要想被称为一个人物,那他必须说出什么没有别人说过的话。这个标准真高啊,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说出从未有人说过的话呢?


所以,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说出一些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语,比如萨特的存在主义,福柯的社会建构论,罗素在哲学史中提到的所有那些哲学家们冥思苦索殚精竭虑自创的话语。当然,所有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也有资格入选。比较特殊的是文学艺术,文学是讲故事(不过按照顾彬的说法,讲故事只能算俗文学,不是纯文学),艺术是创造美,只要故事讲得有趣,音乐做得好听,画儿画得好看,达到了美的标准,那绝对属于标准的反熵现象,是艺术家凭着自己的心灵构筑出来的一种秩序——秩序就是反熵的嘛。


那么,一般人怎么办?他们没有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那样杰出的才能,他们就只能混混沌沌、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了吗?并不。解决的途径在于,他们可以作为一个生活家来度过一生,因为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反熵现象,一个没有特殊才能的人至少可以经营自己的生活,可以生孩子(相当于艺术家做出一个美好的雕像),养育孩子,可以去爱一个人,去喜欢一个人,可以建立各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可以享用各种美好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塑造为一件艺术品。福柯早就说过,为什么艺术成了一个专门的行当?为什么每个人不应当把自己的人生塑造成一件艺术品?这话说得多么悲天悯人,又是多么振聋发聩啊。做个雕塑自己生命之像的艺术家,这是福柯在为一般人的平淡人生指点迷津啊。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的人生雕塑成了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你的人生就是一个真正的反熵杰作,你就是一个真正杰出的生命艺术家啦。这难道不令人欢欣鼓舞吗?




 也许你还想看:   

我准备追随蒙田的脚步彻底地自说自话

生命是用来打发的吗?

我的写作就像成人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什么样的生活是高效的生活? 

就像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满眼的珍宝

创造性的三个来源

艺术家就是创造出新秩序的人

我生命中的两个兴奋点

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呢?

我要用我无处挥洒的时间和生命去追寻美

写作是我唯一可能的生活方式

什么人需要雅文化?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的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容不迫

精致的人生包括三个方面

徜徉在上帝美轮美奂的花园

什么人需要雅文化?

悠闲才是真正的奢侈

怎样才能享受人生: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外加意愿

检验自己生活质量的三个维度

什么是精致的生活?

向往优雅的生活

世间有趣事的排行榜

如果曾经有过美好,最终也会丧失

你看所有人生有光彩的人,都是内心冲动特别强烈充沛的人

既然活着,就宁愿活得神采飞扬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