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停课不停学——武汉大学疫情期间近代物理实验线上教学情况介绍

2020年春季新学期伊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文件与通知精神指导下,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近代物理实验相关课程在线如期进行,保障学生在家也能顺利完成部分学习任务,与同学们齐心协力打赢这场学习保卫战。
本学期近代物理实验室共承担针对物理基地班和材料物理专业学生的《近代物理实验》(必修课)、弘毅学堂学生的《实验物理IV》(必修课)、动机学院核能工程专业学生的《核技术综合实验》(选修课)以及全校学生的《诺贝尔奖物理实验》(通识课)4门课程共227人的教学任务。除《诺贝尔奖物理实验》外,选修这些课程的多为高年级学生,他们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通过线上教学完成部分教学内容,从而为其缓解开学后的学习任务极其必要。近代物理实验原理及过程相对复杂,实验条件更为严苛,要求学生在家搭建实验系统比较困难。

通过正式开学前的广泛调研与讨论,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决定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验空间进行在线教学,该平台教学资源丰富,很多仿真项目在我们实验室都有对应的实体实验,而且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导书和介绍视频等教学资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针对每门课程学生的专业需求,选取了康普顿散射虚拟仿真实验(武汉大学)、核衰变及高速带电粒子动能动量测量(南开大学)、半导体α谱仪与α粒子的能量损失虚拟仿真实验(中国科技大学)、X射线衍射及结构相变原位表征虚拟仿真实验(福建师范大学)等6个实验项目,分阶段供不同课程学生选做。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做实验,通过调查问卷提交成绩并反馈意见。同时还为每门课程的学生建立了QQ群,邀请项目开发人员与指导教师一起为学生进行全天24小时答疑,学生遇到实验原理、操作或者网络技术等问题都可以很好的给与解答,学生之间还可以就很多共性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目前近代物理实验线上教学工作运行平稳。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师生交流互动比在实验室更加热烈,很多提前做完实验的学生还主动为同学解答,学习氛围和效果较好。在接下来的时间,武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会根据疫情以及学生反馈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推进线上教学,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再回到繁花似锦的校园为学生上课!


END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蓝字”标题查看:


《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专注于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欢迎踊跃投稿,期刊投审稿采编平台:

http://gkwl.cbpt.cnki.net


欢迎关注

《物理与工程》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