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基督徒的餐前祷告,玛雅人种地前的祭祀,只要是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餐具,就必须经历这道神圣洗礼。
只有受洗的餐具才有资格装上食物,这是当地餐厅里的基本法则,也是世界正常运转的底层架构。
“不用烫碟子,因为碟子是装垃圾的”
掌握顺序,精准操作,一气呵成,就像是隐藏在餐前的仪式感,除了要保证自己不被烫伤,也得保证工作成果的有效性。
那些功力精深的高手,做完整套动作之后,能让每个接触嘴部的地方都过遍水,一滴都不会漏在桌子上。
而当广东人出门在外,很可能仍会忍不住进行那一整套流程,并亲切地向坐在旁边的朋友介绍技术要点。
“有时候水不热,哪怕是冷的,这个仪式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继续执行。
那次到外地出差,饭店给每人上了一盅汤,我差点拿它洗筷子。”
很难说人们有多在意这项餐前仪式,但可以确定这是当地必备的生活技能。
有些足够讲究的朋友,就算是在家里吃饭都要烫一遍,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
虽然一直有人说这种方法不能杀菌,不过对于深谙饮食之道的广东人民来说这并不冲突。
根据一位当地朋友的介绍,他烫碗压根就不是为了消毒,恰恰是为了清除残留的洗洁精和消毒液。
当然他表示原因也不止于此:“即便是封装好的餐具,有时打开也能看到没洗干净的油污,运气好的话还能发现一些残留的食物颗粒,看看烫完的水就知道了。”
“再加上岭南地区气候潮湿虫蚁多,要是见过这里的蟑螂,你也会主动烫一烫的。”
俗话说食在广东,他们保持着对美味的极致探索,同时也明白生活所需要的仪式感,从而为这套动作赋予了更多元的含义。
在传统广府文化中,水有财的意思,所以当一位广东朋友主动帮你烫碗,就已经透露出他对你朴实的体贴与关爱了。
甚至还曾有高人从玄学的角度出发,断定其中暗含着阴阳五行,属于将行动与思维统一的显学,他们每烫一次就完成了一次天人合一,其实是对餐具表达出的最高敬意。
人们从各个角度都能解读出一套理解方式,而一旦深入这里的语境中,就会发现它隐藏的实用性。
一套细致的流程下来,可以打发等上菜时的无聊,兼顾给饭局暖场,跟家人朋友聚餐,相互烫碗又是感情的体现,顺便还收获了一套温热的餐具。
“你能从中感受到这里对吃饭的重视,就像在告诉碗筷,我要准备吃饭了,你准备好了吗?”
有人说它起源于早茶文化,与其把第一泡茶倒掉,不如用来清洗餐具,本身就带着一些节约的理念。
也有人说是因为洗洁精的流行,人们才开始有了烫碗这种餐前必备的流程。
如今经过长久的发展,它似乎已经完成了实用性与文化属性之间的相互升华,形成某种认同感。
事实上不止广东,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习惯,比如山西朋友说,以前晋北地区也有,只是把水换成了醋
没人知道第一个搞出这种操作的人是谁,但不妨碍它流传至今。
长辈们把经验传递给年轻人,变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还充当着某种印象的载体。
“我想起来之前在广东实习,我们都是外省的,就一个顺德小姐姐,每次在餐厅吃饭都很贴心,一坐下来就把大家的碗都烫一下,然后放到桌子上转给每个人。”
“那应该就是广东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