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90秒+36】孔子曾发愿要用五十年的时间研究《易经》吗?
孙教授 陪你学《周易》第 896天
I 孔子“五十以学易”章(《论语•述而》),一直是个谜。按照前人的解读,其难点当在对“五十”和“易”的理解上。比如朱熹就把“五十以学《易》”改为“卒以学《易》”。钱穆则认为,本章应是“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正因为众说纷纭,元朝陈天祥在《四书辩疑》中干脆说:“此章之义,本不易知,姑当置之以待后之君子。”
II 但从出土的帛书《易经》来看,孔子晚年“喜《易》”当是事实,类似钱穆那样否认孔子和《易经》关系的论调已经很少。人们对朱熹认为“五十”乃“卒”之误的看法,也多不认同。但“五十以学易”是否一定就是“从五十岁时就开始学《易》”呢?这当然还可以讨论。
III 有意思的是,英国人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在其翻译的《易经》前言中,曾介绍了对于本章的一个独特的理解:“如果我的寿命能增加一些年岁,我宁愿用五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易经》,那样的话,我或许就可以避免犯大的错误了。”(If some years were added to my life, I would give fifty to the study of the Yi, and might then escape falling into great errors.)虽然接着他就认为,孔子要求延伸如此长的寿命是很奇怪的,因为孔子晚年回到鲁国时已经快七十岁了;他倒是同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即孔子说的是“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Give me several years(more),and I should be master of the Yi)。这样,他实际上又否认了前面他引用的那种解释。
IV 但是,如果我们抛弃了繁琐的考证,试想一下,不管孔子在什么时间说了这样的话,他说“我宁愿用五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易经》”,以此表达自己对《易经》的仰慕和热爱,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一笑。
推荐链接:
孫福萬(字抱一):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中国周易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论语易解》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玩易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