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 | 何自然:人际语用学: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
人际语用学:
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
何自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用学创始人,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创始人、名誉会长,国际知名语用学家。自1978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两百篇,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语用学著作——《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和国内外第一本从理论建构和应用探讨两方面系统地研究语言模因的专著——《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出版其他有关英语语法及语用学的译著、论著及合著十多部,入选2008年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文学学科)。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层级语境条件下新异转喻加工的实验语用学研究” (项目编号:16YJC74003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人际语用学前沿研究专题论坛”上宣读,感谢冉永平教授及同仁的帮助。
摘 要
人际语用学是社会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社交场合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人际语用是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文化差异、思维结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使用语言来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和策略是不同的,我们要研究在当前的语言生态环境下我国人民在人际交往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用策略。文章从我国社会语言生活的角度,谈论人们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种种情况,内容主要涉及:1)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人际关系;2)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举隅;3)改善人际关系的语用功能,为社会和谐而努力。
关键词
人际语用;语言生活;语用策略;社会和谐
人际语用学研究社交场合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Locher & Graham 2010),它是社会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言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本身,也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研究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语言研究》创刊号题词1981)人际语用学并不研究语言本体,而是研究如何通过语言的使用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态度和处境,这是有关语言生活的问题。所谓语言生活,指运用和应用语言文字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眸子1997)。语言生活是一种动态现象,它随着社会生态环境变化而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关。随着语言文字应用的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人际交往中使用的语言能及时反映出社会的语言生活现实:正面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内容得到广泛和迅速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语言模因;负面的语言表达方式又会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得到抵制,在人们的语言生活里淡出、消亡。综上所述,语言生活讲究人际交际的语用,注意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从而充分发挥人际交往的语用功能,有利于社会生态环境及社会人际的和谐。下面就有关问题谈谈我们的体会。
1
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由于文化、思维模式和概念结构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来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和策略是不同的。就以维持人际关系很常用的礼貌语言为例,最早Lakoff(1973)的礼貌逻辑、Brown & Levinson(1978)的面子论、Leech(1983)的礼貌原则,都是西方人从语言使用角度谈的礼貌,尽管人们在谈到语言礼貌时他们的观点一直被奉为圭臬而受到尊崇,被看成是礼貌的普遍原则(universal principles),但也有学者结合自己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实际,对这些经典论述多少存在怀疑。
随着社会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礼貌研究在近一、二十年有了很大进步,不少学者主张区分不同类型的礼貌,将语言的礼貌和行为的礼貌区分开来;将当事人认定的礼貌和评价人判断的礼貌区分开来;将人们实际讲究的礼貌和理论上定义的礼貌区分开来(Ide 1989;Watts et al.1992;Watts 2003;Locher 2004;Xie et al.2005)。其实,在语言生活中礼貌是要讲究的,为的是相互间达到语言和谐,但隐藏于礼貌背后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在维护人际关系前提下的一系列语用方式和语用策略。由于各国、各地区在这两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先要了解我国传统思想和当代语言生活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宋倩、廖昌荫2007;杨艳2005);然后,再要关心人们在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这正是我国语言生活中的人际语用学。
1.1 传统思想引领的语言生活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的语言生活一向秉承传统的儒家思想,尽管随时代变迁有所变化,但有不少是我们一直沿袭下来的,而承传下来待人接物的训导中,人伦是一切人际交往中共同遵守的准则。所谓人伦,指传统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讲仁义道德、谦恭友爱、互助和睦。在语言生活中,仁义道德的传统思想引领着人际关系,是语言生活的重要依据;在日常交往中,谦恭友爱的言行是维护尊卑长幼关系的原则;互助和睦是处理人际关系须做到的言行方式。这些道德伦理规范人们的语言和行为,教导人们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听到别人的赞美不宜欣然接受,相反要婉拒,要自贬,同时不忘将赞美转给对方,甚或给对方加上不切实际的夸赞。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上,为了人与人之间能和睦相处,往往会妥协折中,说话不偏不倚,力求回避冲突;为了维系面子和情感,又要做到言行体面,甘愿承受不必要的误解和歧视。
语言生活中维护人际关系的这些传统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待人接物时的言谈做不到以诚相待,话语间会缺乏真诚,相互猜疑;为求表面的融洽相处,言谈中又会出现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情况。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伦理引领下的语言生活历经变迁,有些言谈方式或策略被淘汰了,但也有一些得到沿袭,在中国社会中传承下来。
1.2 当代中国语言生活的人际关系
中国社会历经沧桑,发展到今天,在语言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已产生许多变化。由于一些传统的陋习被摒弃,另一些积极的规矩被继承下来,语言生活就随之出现新的走向。例如言谈中的称谓就少了以前封建礼教所规定的男尊女卑的表达方式;不再强调辈分高低,恪守父母之命不复存在,改为接受劝告或建议;学识、职务上的权威言论也不再视为金科玉律,改为倡导科学和民主;个人隐私、不同意见、不同方式的生活言行受到了尊重。随着科学的发达,人们的视野变得开阔;人际间的交流范围也得到拓宽;受亲缘、地缘束缚的语言生活逐渐消失;处事讲究法律,不为人情去接纳关说;而以社会利益为重,以本事论人。
在维系人际关系的过程中,社会的语言生活往往也会出现盲点,如人际交流虽广,但往往缺乏深交;强调自我,友情因而淡薄,言谈带轻浮、敷衍;邻里之间虽近在咫尺,但少于接触,老死不相往来;以不干预他人为由,从而缺少互助、互爱;为一已私利,用语言行骗、欺诈时有出现。
不过,随着信息网络的飞跃发展,中国当代语言生活出现了新气象,人际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的普及与流行而形成的语言模因突破了传统人际关系的构建模式,给人们用话语表达感受和见解提供一个极其广阔的空间,让人际交往获得前所未有的快捷与方便,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的沟通联系、为经济利益的往来等都创造出一个个从虚拟到现实的交流形式,使人们能从中得到更多机会长知识、增情感,更客观地谈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切磋学习,共同进步。除了网络社会化之外,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社会的人际关系正走向多元,人们不按统一的模式生活,不按固定的群体活动,而是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对事物的认识亦见仁见智,各自表述。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度、不同族群、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群,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密切了国际间的人际关系。
2
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举隅
在语言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练达与熟巧,是人际语用问题,即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Spencer-Oatey(2013)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从面子、礼貌的角度去谈论人际关系的语用表现,以为人际交往是否和谐,取决于语言表达是否礼貌得体。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谈论人际和谐的语用方式和策略的。下面结合例子予以探讨。
2.1 策略一:变化称谓促进人际和谐
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称谓变化是密切人际关系的一种表征方式。社交称谓无论是称呼语(addresses)还是呼唤语(calls or summonses)都会因不同时期社会生态环境的要求出现一些变化,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表征方式(何自然2017a)。社交称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及
2.2 策略二:转换语码拉近人际距离
转换语码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可以拉近人际距离。“语码转换”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提出来了,它和语码混用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起这方面的研究就有了蓬勃发展,学者们的研究路向各有不同,分别从语法、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方面去探讨(何自然、于国栋2001)。尽管迄今都没有一个系统的、独特的理论模式,但它涉及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是最值得注意的。学者们在研究中都关注到语码转换反映交际者之间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Myers-Scotton1997),以及交际者之间在转换不同语码时所处的社会生态条件(Moyer 1998;Li 1996;Luke 1997)。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国外遇到自己的同胞,我们总会乐意相互用母语交流,或在国内遇到自己的同乡,则总会在相互言谈中插入家乡的方言,这都是转换语码可以拉近人际关系的明证。国际异族间的友好交往也常常会插上几句对方使用的母语来拉近主客之间的关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东学西渐”的日趋深入,外国政要访华“秀”汉语就是用语码转换接近人际关系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他们在言谈中甚至会引用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警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就用汉语赞扬中国,说“让地球再次伟大”。不懂汉语的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每年给中国拜年时都会用汉语说句美好祝愿的话。至于其他懂中文的外国政要,如澳大利亚的陆克文(Kevin Rudd)、南韩的潘基文(Ban Ki-moon)、新加坡的李光耀(Lee Kuan Yew)、李显龙(Lee Hsien Loong)、埃塞俄比亚的穆拉图(Mulatu Teshome)等,他们来到中国访问,总会在言谈中采用语码混用,秀上几句汉语,他们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拉近和中国的友好关系。
政要如此,国际社会上的知名人物也不例外:Facebook的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日本前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Fukuhara Ai)等人和中国人交往时,总是夹杂着汉语来说话,这正是他们和中国人打交道的重要手段。
中外语码转换,无论从基础级别的“你好”、“谢谢”到高手级别的无障碍交流,甚至引经据典,都是为了促进人际交际,这已成为当今社会人际语用中的利器之一。
2.3 策略三:人际语用顺应语言生态
语言生态指语言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人际语用要顺应社会语言生态的变化,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抑恶扬善的语用方式是动态的。我们试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看看语言生态影响下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
为顺应健康的语言生态,我们会将一些表达正面的话语表征为强势的语言模因,让其广泛传播,从而起到遏恶扬善的作用,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激发起人们前进的动力。例如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以来出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豪言壮语几乎天天都听到,而且激励着我们努力去实践。
2.4 策略四:语用移情助力人际认同
人际认同指人际身份认同。人际身份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人际关系,而且直接影响到语言的选择。我们会赞扬身份处于高位的人们做到“平易近人”、“平起平坐”、“不分彼此”、“情同手足”,在语言互动中如果他们也能放低身份,与低权势者平等对话,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语用移情了。语用学的“语用移情”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它涉及说话人如何移情到听话人的位置,“刻意对听话人吐露心声、表达用意”;涉及听话人如何“设身处地来理解说话人言谈的心态和意图”。本人曾举过这样的例子(何自然1991,2017c:154):
(1)a.What a bit of luck that I’m placed next to you!
b.What a bit of luck that you’re placednext to me!
例(1)a句表示他被安排在对方旁边就坐是一种荣幸,有抬举对方之意,是一种拉近人际距离的说法;b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那是对陌生朋友说的话,那只能让对方感到说话人趾高气扬、大言不惭,俨然以高权势者自居,表示被安排坐到他的身旁,对方应感到荣幸。这样说话,只会伤及对方面子,无法达到人际和谐。
汉文化通过语用移情来拉近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语用方式和策略。例如,我们不说“你听懂了没有?”而说“我讲明白了没有?”,不说“你的事情怎么样了?”而说“咱们的事怎么样了?”,不说“其实我真的尽力了”而说“我错了,我会尽全力来弥补”,不说“这个是有原因的”而说“我会承担后果”等等。
通过少点辩解,多点言辞退让;少点自我吹嘘,多点自我承担,增加对方对自己的好感,这些在汉文化中认为是高尚涵养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会视为人际身份的认同,可以密切人际关系。
2.5 策略五:人际交往使用虚言应酬
虚言应酬,顾名思义,为了应酬以虚言敷衍应对。这是礼貌所驱使,但不是一般理解的礼貌通则,而是汉文化中为人际和谐而常用的语用策略手段。在汉文化的谦恭美德教育下,遇到别人的赞美往往会宽心地自我否定,即所谓自贬。自贬是一种虚言应酬行为,为达到某特定交际目的,说话人刻意降低对自己或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物、事的评价,或作为说话人刻意抬高对对方的人、物、事所给予的评价。互动双方无论处于何种权势关系,说话人都有可能向听话人自贬。例如:
(2)老板:短短一年就有这样的业绩,很不错,有前途!
职员:老板您过奖了。我其实也没干出什么,只是忠实执行您布置的任务。所以说,还是您领导有方。
(3)甲:你是我接触过的这么多香港人之中,普通话说得最标准的一个。
乙:别拿我开玩笑了,我的国语不行。(麦胜文,等2018)
自贬的同时,说话人往往会将别人对自己的赞美转回给对方。例(2)中职员应对了一句“还是您领导有方”就是明证。不过这样的言语行为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即可能言不由衷,不是以诚相待,而只以虚言应酬。人际交往中为求表面的人际和谐会削弱真诚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为回避冲突,在人际交往中会以虚言作为折中或妥协手段。受传统汉文化的影响,当事人宁愿与对方求同,而不愿存异,结果必然使出虚言应酬的策略,表现为表里不一、口是心非。更为严重的是,汉文化要求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追求体面,有时当事人即使承受着心理压力也甘愿给对方某些超出自己能力的承诺。
其实,西方文化也不是完全没有类似的虚言敷衍应酬手段的,只不过不像汉文化那样普遍罢了。例如,Thomas(1983)就引用过Wolfson 的发现:美国人在握手道别的场合,总会向来访者说上一句:We really must get together sometime;Give me a callsometime或Let’s have lunch sometime.这里的sometime和汉语的“改日”、“下次”等虚言敷衍相似,千万别相信说话人真想和你再次相聚;或者以为听话人将来一定会给说话人电话;或者他们一定会在某一天真的一起去吃午饭。Wolfson 记录了上百个美国人发出的类似邀请,只有不足三分之一是真诚的。她说只有那些提出明确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才会是真正的邀请,否则那都只是一些虚言敷衍应酬(何自然、冉永平2009:264)。
3
改善人际交际的语用功能,为社会和谐而努力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了变化称谓、转换语码、顺应语言生态、语用移情、虚言应酬等处理人际关系的语用方式和策略。人际语用学是使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为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社会和谐,必须讲究语用方式和策略,我们不但要注意语言生活中的正面人际语用关系,同时也要研究负面人际语用关系。研究语言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下我们的语用方式会产生负面的人际语用关系,以及如何改善这些关系。我们要考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语用难题,以求达到社会的人际和谐。
我们再以前面提到的其中两个例子,进一步提出人际交际语用功能的改善问题。
3.1 称谓运用的改善
称谓是汉文化处理人际关系最常用的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得体地运用称谓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曾提到(何自然2017a),在当今的公共领域生态环境下,人际间类亲属的称谓是最常用和最方便的。可是我们发觉,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怎样才算得体地称呼三十多岁的陌生人呢?叫“哥”、“姐”会觉得对方和自己年龄相仿,不甚恰当;叫“叔叔”、“阿姨”又好像把对方叫老了,不合适;按传统习惯称呼“先生”、“小姐”又似乎不合潮流,恐过于正式或可能被误解。于是只好用“你好”来代替称谓了,但“你好”怎能算是称谓呢?
除了正式通信,人们现在很少使用信纸、信封,大都改用电脑、手机来联系、交流。这类信息往来很少使用称谓,多半是直呼对方的名字,或干脆不打招呼。电子商务往来的客服更是以不伦不类的一个“亲”字来称呼对方:
(4)—你好!这个手机能放两个电信卡吗?
—不可以的,亲。没有可以同时装两个电信卡的手机的,亲。
—哦,懂了,谢谢。
—不客气,亲。晚安,亲。
(笔者与深圳某数码专营店客服的对话2018-01-13)
至于时下流行的“二字称谓”,就更难以判断孰好孰坏及解释其流行的原因了。
3.2 语言腐败的识别
4
结 语
什么是当代社会生态下的得体称谓?人际交往是否需要称谓?如何运用称谓改善语用功能?如何识别语言腐败现象,提高我们对人际语用的敏感度?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以后给予研究解决。为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人际语用学要在这些方面做出贡献。
本文来源:《外语教学》2018年第6期
拓展阅读
1. 推荐 | 《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国内外第一本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专著
2. 推荐 | 李冬梅、何自然译《文化的进化》:文化进化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关键因素
10. 学苑 | 何自然: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
11. 学苑 | 陈新仁,何自然:“吃+NP-f”的模因句法学阐释
14. 学苑 | 桂诗春教授谈模因论与文化的进化——为《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写的序言
15. 学苑 | 何自然、李冬梅:模因论的一个评议性重估——Distin《自私的模因》读后
图书推荐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详情可后台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合作事宜请添加小编微信详谈
yixianzhizhi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