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如何通过翻译塑造中国形象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作者陈明明
如何通过翻译塑造中国形象
陈明明
曾任中国驻新西兰、瑞典大使,现为外交部外语专家、公共外交顾问,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众所周知,由于价值观不同,中国文化叙述体系和西方文化叙述体系的运作有很大不同,双方沟通有巨大障碍。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前提。我们翻译界以前局限于本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不太关注传播的效果。近些年,我们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翻译也分“内宣”和“外宣”,内宣要强调凝聚力,增强认同感,比如在国内我们庆祝国庆节,相关的政治文本中会讲到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外国列强的压迫,讲到革命战争,讲到民族独立,但是如何面向外国的受众进行翻译,就要特别注意,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使对方能够接受。用对内宣传的方式搞对外宣传,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度考虑不够。以前我们对待政治文本多采取硬译、死译的方法,往往达不到翻译的目的,外国受众难以理解。
中国政治概念比较多,但有不少重大政治概念和理念英文无对应概念,硬译受众不好消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发展观”,一开始翻译的是scientific development,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外国受众将其误读为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另外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我国领导人在对外演讲中经常使用典故,这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典故在英文语境中不好理解,如:中国文化叙述体系继承了古典散文传统,注重渲染,用四字形容词较多,营造气势,但有时信息量不够。西方文化叙述体系则相反, 很少用这种修辞。有的俗语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形象生动,但硬译后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在翻译中进行应对?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
01
避免中式思维,避免过多概念罗列。
翻译时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接受程度不同,最终你给外国人看的理念解释,他们能不能看得懂、听得懂,要消除理解障碍。我的原则是既要忠实原文,又要贴近英文表达方式,两者之间保持一定平衡。Be as faithful as possible;Be as free as necessary.
02
与时俱进,不断淘汰落后的表达方式。
比如:干部 officials, government employees, not cadres;
意识形态:values, not ideology;
创新发展理念:create a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not innovate development concept;
“干部”“意识形态”“创新发展理念”,我们在工作中对这三个概念的翻译不断进行调整,它们的“翻译史”其实可以作为专门研究的题目。
政治理念的翻译,一定要做受众的调查。比如“科学发展”理念,一开始我们翻译成scientific development,后来通过针对美国听众的问卷调查进行调查,发现受众看了这个英文翻译,误以为中国14亿人都在搞科研。我们根据受众的反馈,进行了重新翻译。
03
俗语翻译一定要注意在不同语境下是否出现语义转换,避免硬译产生歧义甚至负面含义。
我举几个例子。
(1)“金山银山”。十九大报告中有“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翻译为“We must realize that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未用“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as good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2)“搭便车”“搭顺风车”。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发表重要演讲,提到“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后来在不同的涉外演讲中用过好几次类似说法,如“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这里有个背景,奥巴马政府曾说中国占了美国的便宜,“搭了顺风车”,管中国人叫“free-rider”。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是用欢迎其他国家搭中国的顺风车来反驳他,欢迎发展中国家借助中国发展的势头,实现自己的发展。但在翻译中,我们就不能再把“搭便车”“搭顺风车”翻译成free ride,可以翻译为“We welcome other countries to get aboard the fast train of China’s development”。
(3)“朋友圈”。“中国将进一步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8日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来的,“朋友圈”怎么翻?如果用circle of friends,我们没觉得有什么错,当时还认为很生动,但后来发现这样翻译有点问题:美国的统特朗普提名了一个大法官,提名后发现此人有性丑闻,而且是在大学的时候跟一帮狐朋狗友一起做出的丑事,美国报刊报道时使用的就是“he and his circle of friends”。看到circle of friends的这种用法后,我们马上就意识到circle of friends的问题并很快淘汰掉了,改成“China will make more friends across the world”。
04
避免居高临下,要照顾受众接受程度。
十九大报告中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大家可以比较以下两种译法:
(1)It offers Chinese wisdom and a Chinese solution to solving the problems facing mankind.
(2)offers Chinese vision and a Chinese approach to solving the problem facing the world.
“中国方案”第二种翻译是不是更好?因为它避免对政治核心理念的误解、偏见。
十九大报告中还有一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大家再比较两种译法:
(1)The Chinese nation has achieved a tremendous transformation: it has stood up, grown rich, and is becoming strong.
(2)The Chinese nation has stood up, become prosperous and grown in strength.
核心的翻译在于这个“富”字怎么理解。是机械地理解为“有钱了、成为富人了”,还是理解为“繁荣了、富强了”?一个字特别关键。这两种译法,第一种就成了一种悖论,因为中国发展了,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美国千方百计搞掉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地位,他们说中国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但我们不承认这种说法,因为我们中国还有十亿低收入人口。如果用rich,美国等国家就会认为这是悖论,因为既然你们中国人rich了,就应该承认中国是发达国家,而不应继续在世贸组织中自称为“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用prosperous,意思是“繁荣了”,growing strength,外界更容易接受。
05
翻译中多使用形象比喻,特别是英语典故,增加受众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的主旨演讲中提到“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我们借鉴了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提到的“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翻译为“Development is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句话译出来后,国际上反应很强烈,引起了共鸣。中国的发展理念如果能用西方的核心理念来表述,是一个完美的对接。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在翻译政治话语时,还可以继续总结一些翻译技巧,例如:翻译中多用地道英语表述,特别是关键动词,增加文气;英译文句子结构不要太长,注意英文叙述逻辑,必要时重新安排句子结构;中文典故翻译要注意典雅性和可读性,避免为用典而用典;中文如段落太长,中文要分段;等等。
(原文有删减)
翻译干货
重磅 | “中华文化外译书系·汉字中国”出版,助力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干货 | 杨绛先生谈翻译的技巧:从失败的经验中摸索怎样可以更臻完善
声音 |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国内新闻发布会的外文翻译,你怎么看?
干货 | 全国翻译硕士开设院校名单及2020年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前沿 | 2020年首届“中译国青杯”联合国文件翻译大赛报名啦!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欢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