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一刻 |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Vol.08 柴可夫斯基如何从书记员变为伟大的作曲家

艺术课堂 上海大剧院 2021-03-08

在线一刻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导师 王勇


曾写下六部伟大交响曲的柴可夫斯基

被国内乐迷亲切地成为“老柴”

他的音乐优美动听,令人过耳不忘


这位“旋律大师”有着怎样的人生?

他是如何从书记员转向作曲家

又是如何结识赞助人梅克夫人的呢?


今日“在线一刻”为您揭晓👇

点击音频收听

王勇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史学家、活动家,大辞典音乐卷中国近现代音乐分支主编。近年来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在上海图书馆、东方讲坛、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举办各类系列音乐讲座逾百场。被誉为“主持人里最懂音乐,音乐人里最会主持”的上海普及高雅艺术的首席讲师。


♪ 导聆 ♪


柴可夫斯基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作曲家之一,被国内乐迷亲切地称作“老柴”。他的音乐优美动人,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之所以被音乐圈称为“老柴”,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关系紧密,人们便在一些俄罗斯作曲家的名字之前加上“老”字,以示亲密。




柴可夫斯基

Nikolai Dmitriyevich Kuznetsov作于1893



和莫扎特的家学渊源不同,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是矿山里的督办,不喜欢音乐,他觉得从事文艺工作长远来看不靠谱,所以更希望孩子能考上公务员获得一份保障。因此,老柴听从父意,去读了法律专业并顺利找到一份书记员的工作。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对于音乐的爱好,所以之后又回到大学中,边工作边学习音乐。

 

老柴25岁的时候,遇到了俄罗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家安东·鲁宾斯坦。在俄罗斯,鲁宾斯坦兄弟非常著名,他们分别创立了对俄罗斯音乐教育有着卓越贡献的两所音乐学院:哥哥安东·鲁宾斯坦在1862年创办了俄罗斯第一所音乐专科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弟弟尼古拉·鲁宾斯坦在1866年创立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可以说,鲁宾斯坦兄弟造就了俄罗斯的音乐根基。




鲁宾斯坦兄弟

佚名作于1900-1910



这两位都很欣赏柴可夫斯基,于是老柴先是在圣彼得堡学习,而后去莫斯科担任教职,在此期间创作了《第一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等作品,并和“强力五人团”有了交集,经过打拼,成为了有着小小知名度的年轻音乐家。



教学工作占据了老柴大量的时间,为了满足他旺盛的创作欲望,校长尼古拉·鲁宾斯坦给了老柴很多帮助。他常在周末参加音乐沙龙,演奏老柴的作品,并借此机会成功把柴可夫斯基推荐给了梅克夫人,使其成为老柴的赞助人以资助他的生活。每年6000卢布的赞助费让老柴能够辞去学校的工作成为一位职业作曲家,全身心投入创作音乐作品。




梅克夫人

©️en.m.wikipedia.org



39岁老柴进入公认的创作高峰期,他绝大多数最精彩的作品也都诞生在39至50岁这个年龄阶段。为了赚取更多的费用,老柴尝试当一名指挥,尽管他去过很多地方,挥过多场演出,却始终没能成为一位成功的指挥家,也没有带来太大社会影响力。


50岁时,资助他多年的梅克夫人突然停止了赞助。忧郁之下,老柴写下《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这两部作品的完成也迎来其音乐生涯的最高潮。尤其是《第六交响曲“悲怆”》,让很多听者从苦难中感受到解脱。因此,老柴又被称为“最为悲情的作曲家”。在完成《第六交响曲》之后不久,他也因病辞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5129r4lfz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为什么老柴的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因为作为“旋律大师”的老柴写出的音乐太好听了,不需要太多解读也能深受感动。


旋律从何而来?业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可以通过写作课习得,另一派觉得那是内心流淌出来的声音,沁透在血液当中,不能通过教授学会,而老柴就是这样一个旋律在心中流淌不息的人。与许多作曲家创作一首交响曲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旋律的做法不同,老柴往往会在一首作品中放入许多不同且优美的旋律,因此分析他的作品也对后世的音乐学家造成了困扰。


旋律写得好听的作曲家很多,例如“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但是通常擅长写作旋律的作曲家不擅长构建结构庞大的作品。而像老柴这样,小作品的好听程度媲美甚至超越圆舞曲,大作品也足以与勃拉姆斯这样的作曲家来抗衡,这样有能力的作曲家确实是极为特殊的。


老柴的音乐,让你始终沉迷在他的旋律之中。





✍ 上海大剧院2006年在国内首创了以剧院为平台的公众艺术教育品牌“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观众,至今已持续了近15年,也见证了上海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剧院取消了从春节假期到四月底的所有演出,“艺术课堂”的课程安排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继续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普及课程,因此推出了“艺术课堂”的线上课程。此外,上海大剧院的“对话大师”、“艺见”等音视频栏目也将先后在线推出,让观众们了解艺术大师们的成名故事,以及文化产业运营的经典案例。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


🎦 近几年音视频网络平台已经普遍应用,很多观众习惯在音视频平台观看收听在线课程,为了给不便来到现场的观众们提供在线的艺术普及,上海大剧院推出艺术课堂“在线一刻“,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领域。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上线。以音频节目为主,每期时长15-20分钟(一刻钟)左右,故取名 “在线一刻”,也有“一课”的寓意。上海大剧院将把近五年来多的100多次“艺术课堂”的内容剪辑成15分钟的音频节目持续上线,让无法参与艺术课堂现场活动的艺术爱好者通过在线收听,继续了解舞台艺术的故事,也可以让上海以外的观众能得到在线艺术普及,培养更多艺术爱好者。


“艺术课堂”线上课程近期先后推出“金牌讲师”韩斌、吴洁、王勇的《声色古典》《音乐的色彩》《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王博士的音乐名城之旅》等系列主题,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板块,为观众带来每天15分钟的“艺术公开课”。

往期回顾


声色古典系列

01 解读音乐史上最知名的百幅图像 / 02 画中巴黎美男子  03 海顿和他的住所 04 莫扎特和他的住所 / 05 贝多芬和他的住所 / 06 货币中的人物 / 07 改乐谱的作曲家 / 08 贝里尼 / 09 “双料额头”的男孩

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系列

01 入门宝典 / 02 足尖鞋和薄纱裙的诞生 / 03 芭蕾历史的新时代 / 04 “技术流”知识 05 “名场面”大双人舞 / 06 芭蕾舞剧的肢体语言 07 《天鹅湖》的诞生故事 / 08 不同版本的天鹅湖 / 09《天鹅湖》的内涵

王博士的音乐之旅系列

01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 02 听音乐前如何做功课 / 03 贝多芬交响曲怎么听 / 04 莫扎特的传奇一生 / 05 “神童”莫扎特为何英年早逝 / 06 曾一个月演出24场的莫扎特歌剧 / 07 《魔笛》也可以这样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