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十号楼旧事(之十三)几起死亡事件
作者简介
孟京生 外交部第一代外交人员的子女,父母都是1950年调入外交部的干部。
点击阅读前文
CLICK
之一:写在前面的话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上)
之二:五十年代外交部干部职工的居住情况(下)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上)
之三:豫王坟附近的交通(下)
之四:豫王坟——豫王的坟
之五: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区及十号楼
之六:十号楼的住房分配及其他
之七:绿化及与吃有关的旧事
之八:饲养及乒乓球台等
之九:邻里
之十:平波、李锡龄的故事
之十一:在外交部工作的外交部子女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上)
之十二:搬来搬去的邻居(下)
有人死了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尽量记录下来,作为十号楼的历史或是豫王坟外交部宿舍发生过的事。
第一起
1963-1964年,家住321号的柳女士自杀了。柳女士柳无垢是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的女儿。柳亚子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是因为毛主席有一首诗词《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 + + + + + + + + +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 + + + +
经历过文革的人,不论大人还是小学生,基本都会背诵这首诗。
柳女士是外交部建部时的老人儿,曾经留洋到美国,英文水平很好,曾经把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译成英文。
她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多年,任私人秘书;抗战时在昆明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工作;外交部成立时,被任命为外交部政策委员会的秘书长,是第一批司局级干部。她的级别和地位至少与龚澎同。后来,因为宋庆龄的原因,柳无垢调到全国妇联国际部任处级干部;1954年回到外交部,在龚澎的情报司任处长,地位下降了。她本人身体也不好,有神经官能症,基本上处于半休状态。
1958年,父亲柳亚子去世,1963年母亲去世,这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和刺激。1964年,她就在十号楼里的家中自杀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不清楚,我在这里只叙述事实。有人说是她不堪病痛的折磨。她丈夫的情况不清楚。她是1937年在美国结的婚,丈夫姓赵,有一个儿子后来上了哈军工。柳无垢的死惊动了周总理。
我见过柳女士,是因为三年困难时期大家在楼后面种自留地,她在我家旁边种了几棵玉米。那时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第二起
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1963年,楼上四层温宁的夫人夏青生了个女儿,可爱至极。温家没有男孩儿,上面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儿。老大温小青是高中生,老二温小京是老初二的,老三温小宁也比我大。温家又添丁加口,家务事繁忙起来,于是温家请了保姆阿姨照看小婴儿。大人上班,孩子上学,祥和得很。
小婴儿长到一岁左右的时候,发生了悲剧。有一天家中只有保姆带着孩子在家北屋,手抱着孩子在屋里走。突然听到响声,厨房烧的水开了,保姆随手就把小孩子放在后窗台上了。十号楼的后窗台是一块约一拃多宽的木板。当时玻璃窗对内开着,纱窗关着。那时纱窗都是用插销上下插上的。因为日久落灰尘和风沙,把插销孔填塞了大半,插销插的深度不够,小孩子站在窗台上向前一扑,插销就撞开了,结果掉到楼下摔死了。保姆关煤气火,前后不到十秒钟的时间,悲剧就发生了。
我家阿姨听到楼上的尖叫和哭声,赶紧出门看看,知道是楼上温家发生了什么紧急事情,就上楼去问其详。于是赶紧跟温家保姆下楼去救孩子,没救了,孩子当时就死了,赶紧打电话叫急救车,通知温宁夫人夏青。
真是飞来的横祸,一个疏忽就出了人命。人生无常,一不当心就是意外。温家真是倒霉,请了这么个保姆。唉!真可惜呀!
我家兄弟几个那时都是在寄宿制学校上学,周末回来听说此事,我们还去楼后面看了,只有一滩血迹还在。
温家的保姆后来怎么处理就不知道了,再也没见了。
后来温家从老家接来一个男孩作为养子。来时已经十几岁了,讲话我们也听不懂。再后来,温家就把这个儿子送到部队里当兵去了。
我家搬到十三号楼后,与温家就没有什么来往了。
第三起
第三起时间大概是在1965年期间,死者是金小邦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忘了,简称金妈。金家住二单元,我家楼上253号。金爸金妈都在外交部工作,两个儿子金小邦、金小春。金小邦是老初一的,弟弟小春比我小一岁。
金妈是精神病患者,在家须有人严密照看。金妈患病后不上班了,平时自己在家养病。金爸每天到部里上班,孩子上学。金妈自杀之前有过几次自杀未遂。之前两三个月,有一次她想跳楼自杀,自己在凉台上把门反锁,金爸发现后情急之下用手打破凉台门的玻璃,阻止了金妈的举动。因用手击碎玻璃,金爸的手臂被划伤,流了不少血,金爸在楼里出来进去的脖子上吊着白绷带,得有一个多月才养好伤。
后来,一个夏日的中午午休时,金家只有金妈在。有人听见她在凉台上大声唱歌,吵得邻里醒来。唱歌之后,她大喊一声“坐飞机喽!”,从五楼跳下摔死了。患上这种病,没人随时近身照看不行的。
金妈去世后,金爸不在外交部干了。他带着两个孩子调到石家庄去了。1966年秋天,文革开始后,金小邦回十号楼一次。他和我们见了面。那时他是一个红卫兵造反组织的头头。
如果细算的话,一单元五楼的刘莹也是一个。刘莹是个男孩子,比我小一岁,从小就得了肾炎。那时我们经常一起在院子里玩儿。他与吕谦安家为邻。后来刘莹死于肾病,什么时候的事不记得了。
十号楼还有没有其他的死亡事例,我就不清楚了。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孟京生 图片 | 除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