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床如何正确解读宏基因组测序mNGS报告

离床医学 2023-11-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医道同行 Author 古道幽香


临床如何正确解读mNGS报告

当临床上脓毒症引起的危重症、疑难病例以及免疫抑制的脓毒症病人遇到传统微生物检测困难时,要考虑到mNGS做为分子生物学诊断是一个有力的补充, 但mNGS报告的临床解读面临很大的挑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mNGS也有自己的语言, 只有充分了解它的优势和局限才能更好地利用这项工具, 才能和传统的微生物检查相互验证和优势互补,才能利于临床疑难危重感染病人的精准诊治。

mNGS检测能覆盖较大范围的病原体,病毒、 细菌、真菌、寄生虫都能被同时检测,不论临床样本培养成功与否,只要含有可检测到的DNA或RNA即可。mNGS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断领域中的优势在于其能检测到其他传统手段无法检测到的病原体。从传统培养转向分子生物学诊断需要临床医师及临床微生物学家的思维转变,才能更好的认识和使用好这项检测技术,要技术解读与临床解读并行

建立 mNGS 病原诊断的阈值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测序平台、测序流程、标本类型、病原种类、患者状况,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阈值,建议各 实验室建立自已的阈值,并在临床工作中加以 验证。

诊断阈值主因素

样本类型:无菌体液核酸含量少,背景菌易被放大,单一序列数作用有限;组织的无菌体液宿主率相对较高,阴性排除感染价值需探讨

病原体特点胞内菌、真菌破壁难度大,阈值相对低(如结核分枝杆菌符合群≥1);特殊罕见病原体如狂犬病毒,低序列(≥1)也要考虑;常见细菌受干扰大,需个性化设置。

对照或内参:内参/对照用于提示流程异常(操作是否准确?是否发生污染?是否需要重新检测?

序列数或相对丰度:序列数越高, 相对丰度越大结果相对可信, 特例除外;无菌体液检出常见病原体低序列(<10)、低相对丰度(<1%)综合判断

背景菌/数据库:基于既往数千例阴性对照建立背景菌数据库确认背景菌类别与基线任一试剂组分更换、操作流程变化均需动态监测背景菌变化与否

其它考虑因素还包括序列基因组覆盖均一性、序列比对可靠性、提取浓度、宿主率等

此外真菌和寄生虫拥有庞大基因组,可与人类宿主序列相混淆,并且可能低滴度存在于临床标本中,给mNGS 带来挑战。





好文推荐:

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病例:发热、腹痛,mNGS确诊胃肠道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病例分享:发热男子,CT判断病原体全落坑,NGS精准揭秘
临床案例 | 棘手的双肺病变
尿路刺激征伴发热入外科,肺CT却进展快,元凶是?
离床医学:女性,46岁,胸部CT示右肺巨大球形阴影,病原体为哪般?
病例学习:尸检见多器官毛霉菌+曲霉菌,混合感染知多少?
共识: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2021)
2020年最新专家共识: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五大炎症指标PCT、IL-6、SAA、CRP、ESR临床应用对比
感染3王牌:WBC、CRP、PCT 不一致时该如何分析?
为何G+球菌、G-杆菌让血清PCT存在差异?
感染判断真的不能只看炎性指标!

温故而知新:感染标志物的再认识

血常规解读:如何看待白细胞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G试验、GM试验如何协诊真菌感染?两者区别?

G实验能否用于隐球菌感染诊断?为什么?

重症感染的临床诊断(杜老师的视频)


免责声明:本号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医学知识。所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仅为了分享更多知识。所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所发布的内容,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所有,若有侵权,或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在本号发布,可联系微信oldbon,本号将立即将其撤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