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带路群友发言集锦-第011期
整理者:张永亮
日期:2017年3月21日
关于政府传统模式与PPP模式的思考:
①如果从项目长期运营实际效果看,逐项分解到最后,一个好管理团队是核心。同样一件事,仅仅因为投资人不同,效果就会大不同,项目的收入端是相同的,项目运营的成本费用可以适度节约但也有限,项目产出价格由政府控制,投资总额中70%到80%是债务资金,还本付息资金来源是项目收入,在10到30年内合作运营。在这些条件下,政府可以招项目全过程管理团队(含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建设施工、合作期运营管理),这样会得到更好的效果。(P3带路群友:李军)
②在传统模式后,如果有了清晰的责任主体,绩效有人负责,购买的是可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交付,就有望落实结果导向理念。融资和建设只是其中一小步和过程环节。传统模式分割操作如同雁过拔毛,就像一张机票:飞过2000公里,从电话打给订票处票务服务开始,机场建设费、燃油费、机场管理和地勤服务、飞机维护、塔台与空管系统、机长和机组人员、一路经过的雷达站(二次雷达,气象雷达)、高空gps导航、航空公司运营策略、季节波动与促销等等,复杂的内部外部成本,国际民航组织的认证监管,庞大的体系链条,其实最后落在手中的就是这一张机票(P3带路群友:焦军)
③“买机票”是一个非常棒的比喻。”买服务“”和“买结果”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那些靠项目赚一把就跑的项目型企业未来不会长久。举个例子:现在很多政府的IT服务已经从买“IT信息系统”变成买“IT服务”,让服务方自己操心系统规划、维护,政府只要达标的服务。所以说,“交付导向模式”正日趋衰落,“运营导向模式”发展势不可挡。(P3带路群友:4.0先生)
④PPP的四个核心原则之一就是要求投资者能够全过程集成优化,替政府提供最终产品/服务,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全过程能力特别好的单个企业。解决方法之一就是由优势互补的股东组成项目公司去集成,对政府和公众负责。另外,由于政府和有关企业传统思维、既得利益与短期追求等原因,还人为割裂产业链,集成优化效果不佳。所以,目前政府更应是购买产品/服务,而非设施;企业是整体交付,而非分阶段交付。刚才机票的本质意思也是类似这个。所有成本最终都体现在单价、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水平,政府要做的就是严格监管这三样。
学术界研究PPP是基于全球实践经验和教训提炼出的理论,是理想状态,在实践中肯定要妥协,但必须理解精髓,只要坚持就会有诗和远方,就能结合国情和现状,不断改进,否则二十年之后还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就像现在很多业界人说的,很难超越来宾二期电厂的做法。(P3带路群友:王守清)
⑤PFI的C类项目,在可用性付费模式下,因工程费用的巨大占比,政府其实是延期购买工程为主,这类项目很难设计模式去解决,甚至管廊类项目,在为了招到投资人的被迫设计下,其实也变成了上述情形。现在大家的努力,是让买到的工程相对合理,顺便尽量约束其做好后期服务。我个人认为依赖政府付费下,机制暂时无解,只能相对改良,做好延期买工程的长期效果和购买效率值得尝试摸索。(P3带路群友:薛涛)
⑥工程和服务也不是对立的,工程是基础和前提,二者本质上是统一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原则,也不能说结果就一定不包含工程,还是要看具体PPP项目本身的属性和技术经济特点。(P3带路群友:吴亚平)
P3带路群友发言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