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份入门级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赏析丨经典音乐作品入门指南(一)

2017-10-21 每日更新欢迎置顶 温度古典音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562sb7jo7&width=500&height=375&auto=0曲谱教学 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 Aria




一份入门级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赏析1、人生就如“哥德堡变奏曲”丨巴赫,真的是上帝通过他的手来作曲的吗?2、她说:“我从不把《哥德堡变奏曲》当炫人耳目的技巧表演,它是生命的体验!”;3、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三十个变奏表现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幽微之处”;4、如何用芭蕾舞思维解读巴赫《哥德堡变奏曲》?5、每天一首巴赫丨盛原老师演奏《哥德堡第29、30主题变奏曲”;6、每天一首巴赫丨贝多芬《迪亚贝利变奏曲》与巴赫《哥德堡变奏曲》;7、影响古尔德巴赫诠释的重要人物丨图雷克《哥德堡变奏曲》视频;8、周海宏丨我为什么不喜欢朱晓玫弹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9、陆倍文丨周海宏没有听到朱晓玫,只听到了不符合自己想象的“哥德堡”;10、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浅谈丨这部作品如同一匹战马,人人都想驾驭!11、321巴赫生日快乐丨著名音乐家聊巴赫丨圣诞清唱剧丨哥德堡变奏;12、沉睡即永恒,在音乐中沉睡是永恒的永恒丨王笑晗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13、古尔德访谈录丨从《哥德堡变奏曲》开始回顾25年录音艺术家生涯 (上);14、横跨古典、浪漫的诗情画意丨肯普夫演绎最浪漫巴赫《哥德堡变奏曲》(BWV988);15、音乐短札丨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浅谈丨30种变奏是巴赫那个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以及面对自然的沉默思想;16、电影中的巴赫丨沉默羔羊丨辛德勒名单丨哥德堡变奏丨英国组曲;17、【演绎视频】1955和1981年的《哥德堡变奏》;18、阅读巴赫,从这一页开始丨如何上一堂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赏析课?19、每晚古典音乐会丨上海爱乐竖琴演奏家陈妤颖丨“理智与情感”:《哥德堡变奏曲》里的钢琴与竖琴;20、巴赫视频课丨杨燕迪解读《哥德堡变奏曲》(一);21、杨燕迪丨什么是《哥德堡变奏曲》的最佳欣赏方式?




在巴赫为我们留下的音乐宝库中,为键盘乐器谱写的作品是数量最多的。所谓“键盘乐器”,在巴赫时代主要指管风琴(Organ)和羽管键琴(Harpsichord)。由于这两种乐器现已很少见,当代演奏者一般都改用钢琴演奏。而在巴赫的所有键盘乐器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被誉为“钢琴演奏的旧约全书”的两卷《十二平均律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而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就是这里介绍的《哥德堡变奏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63e0iyo4&width=500&height=375&auto=0《哥德堡变奏曲》总谱



《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编号BWV 988),其来历颇为有趣。据福克尔(Nikolaus Forkel,1749-1818)的《巴赫的一生、艺术及其作品》记载:大约在1741-1742年间,当时俄国驻德累斯顿的大使凯塞林克伯爵(Hermann Carl von Keyserlingk,1696-1764)由于患上失眠症,于是要自己的羽管键琴演奏家哥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1727-1756)去找当时住在莱比锡的巴赫,希望巴赫能写出一些曲子,好让哥德堡在自己睡不着的时候演奏,借以消磨漫漫长夜。这位凯塞林克伯爵是巴赫的老朋友,曾经为巴赫争取萨克森宫廷作曲家的职位出过力,而这位哥德堡更是巴赫的学生,所以巴赫很快就写好了这部作品,并由哥德堡首次演奏。这部作品的原题是《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双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由于福克尔记载的这个小故事,后世便改称之为《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的结构很特殊,也很精巧。全曲分32个部分。最开始是一段咏叹调(Aria),然后以这段咏叹调为主题,巴赫对之进行了30次变奏(Variation),可以说极尽巴洛克音乐之技巧,将复调音乐的绚烂发挥到了顶点,变奏之后,乐曲返回到一开始的主题上,给人一种循环不已,无始无终的感觉。这正好符合伯爵打发长夜寂寞的需要。

作为主题的咏叹调是一首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曾经在巴赫献给自己的妻子安娜·玛德琳娜(Anna Magdalena Bach,1701-1760)的曲集中出现过。后面的30次变奏并不是对主题的直接演绎,而是针对主题的“低音线”(Bass line)的变奏。所谓“低音线”是指主题中的低音和声部分。由于当时常见的羽管键琴有上下两排琴键(所以有“双键盘的羽管键琴”之称),上一排琴键是高音区,主要由右手演奏,负责弹奏主要旋律;下一排是低音区,主要由左手演奏,负责弹一些低音和声,以便和高音部分相呼应。当时的作曲家写乐谱时会将左右手负责的音符分开写,所以左手负责的低音部分的主题就叫“低音线”。《哥德堡变奏曲》的主题--即那段咏叹调,其“低音线”只有32个音符,而巴赫就是在这32个音符的基础上进行了30次精彩绝伦的变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63ih24qy&width=500&height=375&auto=0安德鲁·巴杰蒂演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30次变奏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逢3(即第3、第6、第9、第12…直到第27)的变奏都是按“卡农”(Canon,同一个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上先后出现,类似于合唱中的轮唱,比如《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的格式写的。这些卡农的声部之间的音高差也是严格地逐渐变大,从第3变奏的“同度卡农”(同一个旋律在同一个声部上先后出现),到第27变奏的“9度卡农”(同一个旋律在相隔9度的声部上先后出现)。另外,比如第1变奏是按库朗舞曲(Courante)的节拍写的,第7、第11变奏是按吉格舞曲(Gigue)的节拍写的,第10变奏是一首小赋格曲(Fughetta,“赋格”是同一个主题变化出来的几个旋律在两个声部上彼此应答的曲式),第16变奏被巴赫写成了一首法国式的序曲(Overture),最后的第30变奏更为离奇,巴赫用“混成曲”(Quodlibet,几个旋律同时出现)的方式,将当时流行的两首民歌“我离开你已许久”和“卷心菜和萝卜把我赶走”融入了变奏之中。可以说当时的音乐家能用到的作曲技巧巴赫都用上了。在仅仅32个音符的基础上,巴赫用他的天才给我们建造起了一座华丽眩目的音乐大厦。

据福克尔说,凯塞林克伯爵在听了哥德堡的演奏之后,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并送给巴赫一个装了100枚金路易金币的奖杯作为报答,这几乎相当于巴赫当时一年的工资。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这部《哥德堡变奏曲》和巴赫的其它作品一样,渐渐被人遗忘。直到1933年,《哥德堡变奏曲》才被第一次当众演奏。这里面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钢琴已取代羽管键琴。而钢琴只有一排琴键,以前在两排琴键的羽管键琴上左右手可以反复上下互换,在钢琴上做到这一点则较为困难。不过当听众第一次听到这样美妙的乐曲时,还是为其美妙的旋律所感染。现在《哥德堡变奏曲》已成为各国钢琴家们最喜爱的乐曲之一。



历来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名家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如1933年首次当众演奏它的波兰著名羽管键琴女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最先在钢琴上演奏它的美国著名女钢琴家图蕾克(Rosalyn Tureck,1914-2003)、加拿大著名钢琴怪杰古尔德(Glenn Gould,1932-1982)等。兰多芙斯卡是谈巴赫音乐时不能不提的人物,是她以一人之力将几乎失传的羽管键琴演奏重新振兴起来,而且巴赫的另一部键盘乐巨著《十二平均律曲集》也是由她在1940年代完成了首演。古尔德更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钢琴界最知名的演奏家,他在1955年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后来又在1981年以更深邃的方式重新演绎《哥德堡变奏曲》,随后就英年早逝了。他的一生就像是《哥德堡变奏曲》中的主题一样,以此始,以此终。图蕾克则是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录音有7次之多)、时间最久(超过60年)的演奏家。她在1998年以85岁高龄演奏《哥德堡变奏曲》时,观众只能叹服岁月给她沉淀下一份旁人无法企及的涵养。

由于在巴赫的时代,作曲家们没有在乐谱上标记“渐强”、“渐弱”等符号的习惯,所以后人的演奏在强弱、缓急、节奏安排上主要是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音乐素养。这就造成了对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家演绎出的风格完全不同。比如古尔德在1955年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时,演奏全曲只用了38分钟。而图蕾克在1998年最后一次录制此曲时,全曲用时为91分钟。

往期巴赫精选:1、巴赫在神学上倾向于虔敬派,在音乐上却倾向于路德派;2、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使人幸福的纯粹,那巴赫的音乐就会使人幸福的深邃,有些超出幸福的范畴了;3、琴声像一束柔软的光,射进了我的心房,我的心里仿佛这一刻成为巴赫的舞台……4、来,干了这杯巴赫的谐谑曲的狗粮!5、古尔德丨假设莫扎特活到70岁;6、张卜天丨格伦·古尔德随想丨他在瞬间使你完全沉浸于他的世界中!7、张佳林丨浅谈巴赫的键盘音乐及其演奏;8、聆听巴赫键盘帕蒂塔(BWV825-30)丨这六首帕蒂塔几乎概略了巴赫键盘音乐的风格;9、我的肖邦与巴赫丨“巴赫的旋律,总是回环往复,虽然匆匆忙忙,却总有一种永恒的感觉。” 10、古尔德都养了哪些动物丨“在六岁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我跟动物相处,要比跟人类相处融洽多了。” 11、古尔德丨“不管在表演中还是录音中,所需的都不止是单纯的技术范围的挖掘。” 12、“我真的很怪”丨“电话狂人”古尔德眼里的“快乐时光” 13、亲爱的巴赫先生,真理是巨大的黑暗吗? 14、不可错过的演出视频丨17位伟大演奏家演绎巴赫《四键盘协奏曲》(BWV1065);15、巴赫背后的光芒丨默默支持他的第二任夫人安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16、不同的巴赫风格丨安吉拉•休伊特谈古尔德、图雷克17、安吉拉‧休伊特谈巴赫丨她演奏的“歌唱性,是学习小提琴的断句和呼吸锻炼而来” 18、古尔德昭示了“一个艺术家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力下,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面对自己和大众!” 19、巴赫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用乐器去表现不可思议的情景丨聆听恰空舞曲(BWV10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