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呈:体内之河 | 新力量
作者简介
范俊呈,1994 年生于云南玉溪。有作品发表于《诗刊》 《青年作家》 《草堂》 《诗歌月刊》 《诗选刊》 《作品》 《滇池》等。曾获首届大学生汉语创意写作大赛铜奖、第四届“玉溪日报文学奖”、2017 邯郸大学生诗歌节二等奖等奖项。现居广州。
体内之河
文/ 范俊呈
一
明天已经降临。这句话闪现在脑海里的时候,我感到悲从中来。我醒来后如同一条决堤的河流,头脑困乱如麻,“明天已经降临”久久挥之不去。陶小瓷昨晚对我说出这句话,意味着我再也不能在这座城市见到她了,不知道会在哪里见到她,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她。正如所有人在夜里经历过的一样,我失了眠,正如所有失眠的人一样,我在夜里胡思乱想。我躺在床上,像是从未睡过,在我进入睡眠的时间段,还有未眠的人在思索着什么。人们困在各自的生活里,原本滴水不漏的事物一点点流失殆尽,直到两手虚空,身躯承受记忆的负担,终将要为不可再现之物伤心耗神。
陶小瓷说要离开广州,这使我难以置信。她是个美好的姑娘,因为美好而神秘,同时也因为神秘而美好。她笑起来十分甜美,我喜欢她笑的样子,不过我没有告诉过她,也不再有机会告诉她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的笑容始终不动摇地挂在脸上,毫不吝啬地笑给我看。我的确没有在别人脸上体会过这样的笑容,不仅笑容,陶小瓷的性格对于我也具有无形的吸引力。
昨天晚上,在我们常去见面的酒吧,陶小瓷提起一篇叫《南极》的小说,感叹起里面的女主人公,说她为她着迷。我以为陶小瓷只是那一刻入了小说的魔怔,不曾想她告诉我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城市了。陶小瓷言谈中去意决绝,我找不出挽留的理由。闹铃响了两次,第一次我关得很及时,一宿没睡着,我想多躺一会儿,第二次我随它去响。往常第二次闹铃响的时候,我必须起床穿戴,半小时后出门,非如此不可,稍不留神就会丢掉现在的工作。我收拾好,看了手表,一分不差,正是往常出门的时间。正要出门,“明天已经降临”又一次跳了出来,昨晚陶小瓷告诉我今天是周六,我今天没有去公司的必要。
我回到客厅,往鱼缸里投食,五条杂色的鱼无动于衷,心无旁骛地在狭小的玻璃缸里徜徉着。原本是十条鱼,买来的第一周先后死去五条,毫无预兆地身体发白漂在水面上, 死了一半以后剩下的天长日久地活了下来。买回它们时,我还是一个快递送件员,劳劳碌碌无所作为,不时还得为客户的投诉提心吊胆,委求人家多担待。回来盯着鱼缸看这几条鱼在水里的活法,看个半天,也没有想出一条观赏鱼脱身鱼缸的办法,最终的命运无非是死掉被扔进马桶。我从书架取出一本诗集,没有看一行诗的心思,放回书架时不经意瞥见陶小瓷托我寄给她弟弟陶冉的书,而我现在不知道陶小瓷身在何处。
二
我拿起电话,踌躇着打给陶小瓷,问问她在哪里,我下定决心拨过去后,电话无人接听,说不定她已经上路。我想不到她会去哪里,最确切的只有北梆县、南梆镇两个地名,南梆镇归北梆县管辖,中间隔着一条南北河。我从陶小瓷那里了解到的只有这些。
此刻我心里空虚,在无所依靠的日子里,陶小瓷给过我乐观生活下去的信念,我透过窗户极目向外面望去,没有陶小瓷的城市,我和眼前的一切都格格不入。除了陶小瓷,没有人在意我的生活、在意我的职业,甚至没有人在意我的名字。我想去找她,我想我不是连帮过我的人不知去向都不愿意付出一点时间找她的人。去一趟北梆县的南梆镇,运气好的话我和她想到了一起。我订了就近的一张火车票,广州到昆明,火急火燎往火车站赶去。
我急速赶上火车,急速是我内心焦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没赶上我也毫无办法。火车向前驶去,犹如一条河向前流淌。火车开时我还在意两旁的景色,闪灭的风景在平稳的速度中再无新意时,我的身体不可避免地黏上白色卧铺,倒头呼呼大睡。醒来已经临近午后。一个男孩把头贴在窗玻璃上,安静地凝视着窗外,外面的景物在火车的行进中闪灭,男孩的眼神似乎定住一般。男孩大学生模样,样貌清秀,架一方形眼镜,目不转睛盯着窗户外看。我向窗外看去,是成片的玉米地,火车驰过,田野里集群飞出灰色的鸟,看不清其中一只鸟的具体模样。见我这边有动静,男孩瞥了我一眼。我问他是不是一个人,男孩一声不响,问他去哪里,男孩索性扭过头去,继续凝望外头的风景。我说,你有一个姐姐吗?男孩面孔疑惑,仍没有说话。一个眼神顾忌、沉溺在孤独中的人,我对他有点失望。
男孩的样貌像我见过的人。
三
陶小瓷是本市一个名声不大不小的诗人,在我看来不过是自娱自乐水准,写不写诗没有本质区别。一年前我照着快递盒的联系方式拨去电话时,陶小瓷十分诧异我的正当职业是一个快递员,她对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诗人的面目。陶小瓷结识作为诗人的我比作为快递员要早得多,彼时我还在上学,职业高中将近毕业,整日混迹网络谈论诗歌。上完职业高中后,终于被现实狠狠扇了耳光,凑合找了一家快递公司勉强糊口。
我把快递交给陶小瓷时,她反复向我求证:你真是钟于凡?写诗的那个钟于凡?平日网上有诗人打探我的消息,往往会激起我的攻击欲,除了发脾气互撕,占着年轻气盛,无所畏惧,总能想方设法寻找攻击的理由。可在陶小瓷温婉的口吻中,我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她伸手为我擦眼泪时,我竟嚎啕起来。陶小瓷回屋拎出一双耐克鞋,她说鞋子买错了,买成了男款,给你带回去穿,你在大街小巷跑用得上,诗歌要坚持写,别失去信心。往后我时常留意陶小瓷的快递,有她的快递都抢着送,只为瞥见陶小瓷一眼,哪怕她的影子都没见着,也心满意足地悄然离开。单纯地想看到她的身影,仅此而已。
如果没有遇见陶小瓷,我也许会心无挂碍地收货送货,在这座城市继续庸碌无为。没事的时候我就骑着摩拜单车在陶小瓷小区附近转悠,陶小瓷的存在是这座城市给我的最大慰藉。我恨自己的行为,简直无地自容,可还是阻挡不了行动,几次三番地去,单纯地想看陶小瓷一眼,看到她我就会舒心很多,并无他意。持续了两个月,没有出现过陶小瓷的快递信息,兴许是换了另外的快递公司,陶小瓷的身影,也未曾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她好像消失了一般。我拼命写诗读诗,一方面我以为写诗,让我觉得自己还有点出息,另一方面试图消释陶小瓷在我念头里弥之不散的形象。
夏天将近结束的时候我以为自己释然了,想见陶小瓷的欲望渐渐淡漠,甚至不想见了。一个下午,陶小瓷打来电话,想让我帮忙寄一些书给她的弟弟。陶小瓷在寄件人处写下“陶婉”时,我才知道陶小瓷是她写诗的笔名。我问陶小瓷,陶婉是你的真实名字?陶小瓷说,父母给我这个名字,我很珍惜,自打它加之于我,我接受着由此带来的一切命运。关于“陶小瓷”,是因为我想拥有另一种命运的格局,这种命运是诗歌带给我的。就像你叫钟于凡一样,它作为一个快递员存在,同时也作为一个诗人而存在。“钟于凡”在你身上双重存在,使你置身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快递员的你奔波在这个城市,诗人的你自由独立,天马行空,两个世界的你叠加,才成为真正的你。我说,我只能是这副样子,早已经忠于平凡了。陶小瓷说,写诗是伟大的事业。我同意陶婉以陶小瓷之口说出的话,如果肉身没有诗歌的依附,我将会是怎样的狼狈不堪!
陶小瓷的家里整洁干净,有烟火气,从物什的布置我猜测不出来她究竟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那天陶小瓷留下我吃晚饭,席间,她的言语间丝毫不透露她的孩子、她的丈夫,那天的交谈除了文学,她屡次提起远在云南的家庭,更多的则是她的弟弟。这让我觉得她是活在记忆中的人,毕竟她有些年头没有回去了。她说,有一年六月镇里发大水,弟弟被洪水冲走了,找了两天才在南北河的下游找到。弟弟的身体已经发青,呼吸也没有了。家里人绝望的时候,我依然坚持把弟弟背到北梆县的医院,最后神奇地活过来了。她说,你知道我们镇叫什么吗?我说,不知道。她说,叫南梆镇,遥遥相望的是北梆县城,南梆镇归北梆县管辖。我说,明白,县比镇大。她说,一条南北河之隔,弟弟的身体不一会儿就漂到城里了,可是我把他背到医院,他死了似地躺在河的下游,我背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他送到医院。我说,渡过南北河,就是从镇上到了县上的中心?她点点头,是的,一条河分了南北。上学的时候,填写家庭住址,总要写“北梆县南梆镇”,我就想起天南海北,天涯之隔,其实镇上的人划船一个小时不到就到县里了,其他镇不是这样的。不过,后来镇里人在河里送的命越来越多,大家也都谨慎起来,修了公路,走公路距离更远了。这条河并没有为南梆镇带来多少便利,反而受了诅咒一般,发生了许多灾祸。我说,你弟弟被河水冲走时有多大?她说,五岁,上小学的前一年,他六岁上的小学。我说,你比我大十岁,你弟弟在上大学,算起来我得大你弟弟两三岁,按两岁算吧,你至少大他十二岁,那时你十七岁,正在上高二。六月份还不到暑假,按道理发大水时你在学校,不可能救他。她说,发大水是真实的,我亲眼看着他在医生抢救下起死回生,时间没对上无关紧要。你不要在时间上纠缠,我也愿意把你当做弟弟,我对亲弟弟怎么好,自然对你怎么好。
那天临别,陶小瓷拉住我,让我叫她一声姐姐。我说,姐姐。她温婉地说,很开心在这座城市有你这么一个弟弟。小区附近有个酒吧,出门右转就看得到,以后想见姐姐,就到酒吧去,我们可以喝酒畅聊文学。
四
辞去快递员之前,陶小瓷寄出的书退回来了。
没有事先告知陶小瓷的情况下,我到达酒吧时她已经喝得满面春风了。这间酒吧不像陶小瓷所说的那么好找,裹挟在两座写字楼的交接处,不是熟客不容易留意到。到这里来的大都是有点品位的人,下班来喝酒听音乐的,来约会的,也有谈事情的。音响里飘出悠扬的民谣,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轮流播放,偶尔会切换到窦唯、张楚的摇滚乐。陶小瓷坐正对着我,耳畔伴随着鲍勃·迪伦清爽明净的嗓音“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我说,我辞职了。陶小瓷说,有什么打算吗?我说,到一家电器公司做文案策划。她说,落实了?我说,没呢,落实不落实都要辞了,这份工作我有点要窒息了,换个环境透透气。她说,什么时候辞职的?我说,就在刚才,来这里的路上。她说,路上想明白了?我说,碰巧看到一个广告文案的招聘,卖电器,要一点吹牛皮的本事。她说,嗯。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她说,讲吧。我说,刚才来的时候我哭了一路,你没有看出来。她说,发生了什么?我说,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通了一通电话。我打给领导,告知有辞职的打算,交代一下后续工作。那头说,辞就辞吧,说那么多干吗,然后结束了通话,一个多余的字没说,传来一阵忙音,我挂掉电话,就开始哭。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哭。不管不顾地哭,我走在街道上,路人频频瞥来杂陈的眼神。边走边哭,进门的时候止住了。陶小瓷说,不想给姐看见?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想哭就在姐跟前哭,咱不在陌生人跟前哭。陶小瓷说完后,我又想哭,但是忍住了。陶小瓷说,我知道一个小说家,想必你也知道,尽管你是诗人。我说,谁?她说,村上春树,你知道吧?我说,知道。她说,他二十几岁时比你活得艰难。我说,管他什么树,都过去了,也不纠结了,明天就去面试。她说,你还年轻,人生还有很多可能,千万别灰心。我说,寄出去的书退回来了,你真有一个弟弟?她指着快递盒,眼睛炯炯盯着我,说,你看,陶冉,陶小瓷的陶,冉冉升起的冉,就是我的弟弟。我说,你有没有弟弟我无从知道,但我查过,这个地址不存在。陶小瓷说,学校不会不存在。我说,学校是存在的,学校名字后面的具体地址不存在,也许曾经存在,该地址改名了,不叫这个了。陶小瓷说,那把书送你吧,正好你懂文学,也是我的弟弟。没等我说话,陶小瓷把书塞进了我的怀里。
陶小瓷斟满两杯红酒,一杯递到我肘子边,举起另一杯说,来,碰一下。她一口喝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酒孤立无援地在杯中摇晃。陶小瓷说,离家这么多年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摄入大量酒精,我真真切切感到身体是一条河流,身心自由地奔涌,不问来路,不知归处。说是自由其实不对,麻木更恰当,这样不好,不这样更不好,麻木莫名其妙地使我沉醉。陶小瓷随后把剩下的三分之二喝完,把酒杯举到半空,来回端详着旋转。自言自语说,为什么称你为酒杯呢,一个玻璃杯而已,就叫玻璃杯没啥不好的。我就叫你玻璃杯,玻璃杯! 我想像她那样豪情地喝一杯,看了一眼杯里剩下的酒,放弃了。我对她说,你要少喝点儿。陶小瓷手腕轻轻一放,酒杯掉落在桌台上,发出清脆的破碎声,保有原型的碎裂,不是支离破碎的碎。
陶小瓷身上有某种捉摸不透的气息,她带给我稻谷或者麦子的感觉,一种季节的秩序,熟悉却缥缈的东西,稻谷黄时或者麦子青时的感觉。确切地说,我觉得陶小瓷长得像“故乡”一词。之所以期盼见到她,是因为她的面容使我脑海里沉淀的东西重新浮现,再度翻新,记忆中已经消逝而不再的东西,在陶小瓷身上体现出来。现在她口口声声称呼我为弟弟,似乎悄无声息地形成一个透明的屏障,把我和她的关系确立起来,不可能再进一步。我并非对陶小瓷抱有痴心妄想,我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年龄界限。在我的印象中,哪怕少年时期也未曾对她的模样有过见证,却是难以磨灭的熟悉,仿佛是前世见过的人。陶小瓷唤起我对前世今生朦胧的追忆。
陶小瓷指了指酒瓶,向服务员做出剪刀手,意思是再来两瓶。看来她是酒吧的常客,和这里的人绝不客套。陶小瓷说,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吗?我说,不知道。她说,还是得从那场大水说起。发大水前,我第一次收到诗歌稿费,发在市里的报纸上,语文老师推荐的。稿费不多,一百五十块钱,我为自己和弟弟买了很多文具,钢笔、圆珠笔、橡皮擦、作业本,现在想来多么可笑,我高二了,还为新添置的文具欣喜若狂。不过,这鼓励着我和弟弟好好念书。我把买给弟弟的文具带回家给他,他却被大水冲走了。我说,受到鼓舞就写上诗啦?陶小瓷说,我也想不到,那场大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说,对那场大水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你弟弟陶冉。她说,他那时就那么点大,不记事。我说,我有些嫉妒他,被一个千里之远的人惦念。
直到陶小瓷不知去向,她对我仍然是个谜。经她透露,丈夫经商为业,常年奔波在外。两人五年前结的婚,至今没有孩子,虽说有家有室,陶小瓷大多数时日还是一个人独居。每次说到这里,陶小瓷就止住了,她说,大体就是这样,没别的了。我说,夫妻的事情就这么点儿?陶小瓷说,这么点你也甭想趁虚而入,我把你当弟弟看。我说,嗯。陶小瓷说,你和姐来往,不是为姐姐的身体吧?我说,那倒没有,我们不合适,也不现实。
五
第二天,我到电器公司面试,还处于半醒半醉状态。老板问我会做什么,我说会写诗。对方说那来写广告文案吧,写广告嘛,比写诗容易得多,用你写诗的一二成才华鼓动顾客买我们的产品。老板说,给你三天时间考虑。我立刻回答不用考虑了,现在就可以入职。生活就此从东奔西跑变成了朝九晚六,尽管照样拮据,倒也是身心都获得了巨大的释放。两种职业的变换,置身于不同的场所,霎时间,心中所想千变万化,热烈而悲凉的纠缠,有着无言的痛楚,像是经历了许多岁月。我不再联系陶小瓷,其实不用联系,只要去酒吧,她保准在。陶小瓷酒性凶猛,我耗不住,更主要的原因是每次她买单我过意不去。
昨天夜里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陶小瓷,她憔悴了许多,有些显老,无精打采倚靠在座椅上。我问陶小瓷,上大学是什么体验?她说,怎么提起这个。我说,我没上过大学。她说,上大学和写诗歌屁大点关系没有。我说,嗯。她说,那是最好的青春,可我再也不想回去了。我说,时间过得太快?她说,你知道上大学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我说,结交朋友?她说,我没有朋友,四年都没有。我说,我也没有朋友。她说,报到入学后首先是军训,第一天教你向左转向右转,我十八岁,左右转都分不清。说完她噗嗤笑了一声,苍白的面孔却更加苍白。我说,别人分得清吗?她说,全世界的人都分得清,就我一个人分不清。我说,那你岂不是融不进队伍?她说,所以第一天我就被叫出了队伍,在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中,独自站了一个下午。我说,那接下来你怎么办?她说,其实我分得清,我分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们都认为我分不清,我就分不清了。我说,那你和他们如何相处?她说,这倒简单,难的是和自己相处。我说,这话太绕了,我转不过弯来。她说,和写诗一样的,你自己很清晰,别人不一定这么看,你理解的你和别人理解的你平行存在,鲜有交集。我说,云里雾里的,听起来更绕了。陶小瓷表情凝固,探头望向外面,说,月亮升起来了,但我们周围充满着六便士,我们看不到月亮。我说,月亮与六便士同时存在,我们难以分辨。她说,不,是平行存在。我看着陶小瓷的面孔,难以置信她衰老得这么快。
陶小瓷拿出一本小说摆在我面前,封面上印着两个字:南极,作者是外国人,我不认识。她说,你来之前,我在这里看了这个集子的同名小说,《南极》。陶小瓷对我读完第一段说,小说里的那个女人使我着迷,有一刻我觉得我就是她。我说,她是虚构的人物,你是真真切切的。陶小瓷叫来一瓶酒,自行倒满酒杯,举起来一口饮尽,又倒满一杯独自放着。她说,你知道吗,这些年我喝下的酒抵得上一条河流。我说,我不知道。她说,你应该知道的,我不想这个样子。我说,你的身体里有一条河流。陶小瓷说,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条冰封的河流,只是很多人一生都不曾将它解冻,少数发现自己体内暗藏汹涌的人,人生的转向将因其而转变,《南极》里的女人就是这样的人。我说,但她仍然是对家庭负责的好女人。陶小瓷说,尽管如此,事实表明人内心再坚不可摧也会被发生的事情决堤,就像不能挽回一场已经发生的大水。我说,只要已发生的不要带走本来拥有的事物,人总归有不变的定力。陶小瓷说,不对,过去的事情会对一个人的将来做出隐形的指引。
陶小瓷一声不响喝完了杯里的酒,空荡荡的酒杯和酒瓶子摆在一起,看上去显得不自在。作为容器,一旦里面空无一物,仿佛一个壮志未酬的人徒有一身抱负而无处发挥。
陶小瓷说,我近来总在做一个梦,梦里自己变成了一条河。
我说,时常出现?那应该是你惦念的某条河。
陶小瓷说,梦里的河形状、流势清晰可见,醒来却都没有了印象。
我说,和以往见过的河对得上吗?
她说,梦里的河水不断向我涌来,我拼命朝前跑,实在跑不动了,全身被河水吞没却无能为力,身体溶进水里,化成一滴一滴水,最后与河水融为一体。
我说,难道是曾经冲走你弟弟的南北河?
她说,离家这么多年,南北河的模样在我脑海里模糊不详了。
我说,你应该问问陶冉,他的感受比你更贴切。
陶小瓷默默点头,没有搭话。
刊于《青年作家》2019年第07期
此为节选版本
完整版请阅读纸质刊物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刊物
推荐阅读
>>>中国经典作家访谈录<<<
莫言 | 王安忆 | 毕飞宇 | 余华 | 金宇澄 | 残雪
铁凝 | 韩少功 | 刘醒龙 | 马原 | 马识途 | 张 炜
阿来 | 李敬泽 | 贾平凹 | 梁晓声 | 周涛 | 王火
>>>>重金属<<<<
>>>>2019年目录<<<<
>>>更多精彩<<<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青年作家杂志社
新青年 新文学 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