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休克治疗对重性抑郁症患者的长期认知影响:系统性评价和荟萃分析

郭清华 大话精神
2024-11-24

2023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尚少梅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涌主任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郭清华在Psychiatry Research(IF:11.3)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Cognitive Effect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文章,该研究首次系统、全面的分析了在电休克治疗(ECT)之后重度抑郁症(MDD)患者产生长期认知损害是因为传统的认知评估工具MoCA或MMSE敏感性和特异性不足而导致的争议,并对6个认知亚维度分别进行了荟萃分析。 

背景

电休克疗法 (ECT) 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重度抑郁症 (MDD) 的主要治疗方法。尽管先前的研究强调了ECT后潜在的短期认知缺陷,但关于其长期影响的争论仍然存在。本研究试图使用基于证据的方法阐明这一争论的原因。

方法

这项调查严格符合 PRISMA 指南,并被前瞻性地纳入 PROSPERO (CRD42023439259)。在各种数据库中进行了全面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PsycINFO、CINAHL Plus和OpenGrey。本综述从建库到2023年6月回顾了文献,囊括了10项研究(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5项准实验研究),涉及868名被诊断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个体。

结果

荟萃分析显示,关于ECT引起的长期认知障碍的持续讨论主要源于传统评估工具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的不足。相反,亚组分析显示,通过新生评估工具电休克疗法认知评估(ECCA)衡量的ECT认知障碍(SMD=-0.94,95%CI [-1.33, -0.54],p<0.00001),对MDD患者的长期轨迹产生了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ECT对MDD患者长期学习认知能力的子领域存在不良影响(SMD=-0.37,95%CI [-0.55,-0.18],p<0.0001)。相反,记忆(SMD=0.16,95% CI [-0.02,0.34],p=0.08)、注意力(SMD=0.23,95% CI [-0.07,0.54], p=0.14)、 语言(SMD=-0.10,95% CI [-0.25,0.05],p=0.19)、空间感知和定向(SMD=-0.04,95% CI [-0.28,0.20],p=0.75)没有明显损害。 

有趣的是,ECT对MDD患者的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有良好影响(SMD=0.52,95% CI [0.29,0.74],p<0.00001)。


结论

这项荟萃分析强调了 ECCA 与 MMSE 或 MoCA 相比,ECCA 在检测 ECT 后 MDD 患者认知变化方面的敏感性更高。

电休克疗法 (ECT) 后,观察到整体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下降,而记忆力、注意力、语言和空间知觉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方面发现了增强,这不仅增强了学术观点,还指导了国际临床指南的制定,强调了ECT在MDD治疗方法中的进步作用。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郭清华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急诊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科领域重度抑郁症认知损伤、保护性约束等。获批主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培育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IF:11.3),北大中文核心1篇,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已进行转化),在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第十八届全国精神病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获得“一等奖”,并受邀在大会汇报,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第十七届全国精神病医院管理学术获得“三等奖”,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卫生学术会议中论文被选大会发言,JBI全球会议论文被选为壁报交流。

通讯作者:  尚少梅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康养、护理管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互联网+老年照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国自然、教育部、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等多项科研项目。主编及参编护理教材50余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等奖项。主编的《护理学基础》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护理分委会召集人,中华护理学会第28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循证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护理学会副会长,IJNSS杂志主编等。

通讯作者: 王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管理及干预方案的构建。参与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精神分裂症临床个案管理技术疗效”,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训练的社区试验研究”,哈佛大学“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干预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北京大学“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系统构建”项目。参编《沈渔邨精神病学》、《重性精神疾病个案管理》、《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技术手册》、《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等书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体健康促进委员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护理学分会学组常委,北京护理学会精神科专委会副主委,北京护理学会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华护理学会精神科专委会专家组成员,注册心理治疗师等。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欢迎转发推荐,让更多病友受益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 眼睛是识别双相情感障碍的一扇窗户● 我的孩子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吗?如何选择?● 大数据出炉,来看看全国哪里的人最容易抑郁!● 恐怖电影真的能缓解焦虑吗?
推荐阅读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剂量范围修订: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大话精神

每天一剂便便胶囊,就能远离双相障碍?「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双相情感障碍的十大非药物治疗形式——大话双相
披着焦虑外衣的7种身体疾病——大话焦虑
被动久坐与抑郁风险增加43%有关——大话抑郁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科普动画——大话少年

参考文献

Guo, Q., Wang, Y., Guo, L., Li, X., Ma, X., He, X., Li, J., Zhang, X., & Shang, S. (2023). Long-term cognitive effect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sychiatry research, 331, 115611.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23.115611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话精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