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韦树定书法展视频及砚边杂谈(附绝句选)

2017-08-17 小楼听雨诗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38lsy4x4&width=500&height=375&auto=0



韦树定,网名韦散木,斋号无量春愁室。1988年2月生,男,广西河池人,壮族。现系《诗刊》诗词编辑,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专业诗词课程讲师,兼任中华诗词网校副站长,唐社副社长。辑有个人诗文集《北牧集》《无量春愁集》《行行重行行》(合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曾获首届“谭克平杯”青年诗词创作奖、黄山龙裔杯特等奖,松江赋提名奖,女娲赋三等奖等近百项诗词联赋奖。诗词书法作品散见于《中华书画家》《中国韵文学刊》《中华诗词》《大黄河美术》《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及央视新闻联播与各大网络传媒。

 


 

 

砚边杂谈

 

展览前一周,当刘光兄、席乐兄及钱方兄为我从近两百件楹联作品中筛选出了二十余件后,我横下心,把所有被淘汰的作品都扔进了垃圾桶时,却突然失声痛哭了。我从潜意识里蹦出一个词儿——郭巨埋儿。呜呼!这一百多个“儿子”,曾经是我熬了多少个夜晚才“分娩”出来的,并且之前我感觉都还有可观之处,有的曾经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晒过,如今我却狠心将它们埋葬了,其实心中是有多么的不舍啊。当然,它们之所以被淘汰,就是自身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被选中展览的二十余件作品,也并非都是完美无瑕。然而,它们应该能代表我目前的水平。如此,我心中也就对得起展览的观众了。





说起我和书法的渊源,可以从小时候在青石板上涂鸦算起吧。小时候喜欢在河边玩,游泳之后,捡来风化石加点水,磨成泥浆,然后就在石板上写字。江风惬意地吹,写得满河滩上的石板都带字,然后乐滋滋的,觉得自己是这片河滩的主人。老家的山坡上还长有一种毛笔树(壮话音译,汉语学名不详),是藤状的灌木,到秋天会结出一头像毽子,一头带笔尖的果儿,掰开果尖的皮,里面有羊毫一样柔软的毛,我小时候经常采来作毛笔。倒不是因为买不起毛笔,只是因为好玩。十岁左右,我曾经特别迷恋削竹片编作竹简,然后在竹片上刻字,结果被父母批评是“开历史倒车”,便不让刻,我觉得很扫兴。2000年,我上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上讲了一些简单春联知识,于是课后老师让我们跑学校周围抄别人家门上的对联。等到了龙年过大年,自己就拿毛笔写了一副春联,只记得有一联是“平安二字值千金”,那是印象中我家第一次贴春联,我就觉得自己是家里的“文化人”了。





然而我在上初中的时候硬笔字却写得很潦草,总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到了高中,因为偏科,数学课上就拿着司马彦的硬笔字帖使劲临摹,半个学期后,竟然成了班上写字最好看的学生。其实,我真正的毛笔书法是上大一的时候临帖开始的,之前应该属于乱写乱画型的。大一时候开始接触古人字帖,我把欧颜柳三家唐楷各临了几个长卷,还临了曹全碑和米芾的帖。课后经常去美术学院找写书法的朋友们玩。后来我们几位写字画画的朋友,以王文博兄为首,成立了“得社”,就经常在一块交流。其中影响我最深的是李爽兄了。李爽行书很有性灵,风流飘逸,从米芾、王铎中来,又加上时人的一些特征,总之写得很活,当时同龄中人,我深为折服。我们学校美术学院的庄桂森老师和李林老师,是河南乃至全国都知名的书法家。他们学问深,见识广,都给了我特别悉心的指导。大学毕业后,也是他们推荐我来北京的,这真是我人生和书法道路上的一个大转折,是我最为感恩的两位书法老师。





2011年8月,我加入了北漂行列。同年秋天,我很幸运认识了芦荻老师。在我的工作和书法学习中,他给了很大的指点和帮助。尤其是2014年我给他当助手期间,参加整理编辑《魏碑全集》工作,接触了大量的书法资料。而他的书法也深深影响了我。他的隶书取法汉碑的朴茂之势与晚近人的刚劲之气,写得古拙可爱而有趣味,我极为喜爱。至今写隶书,那些健朴而富有运动变化的线条,我多少受他的影响。





认识刘光兄,是201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是芦荻老师带我去参加一个活动恰巧见的面。一见面觉得特别亲切,因为之前在网上交流过,我知道他的格调很高,对书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人缘好,身边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书法家。后来跟着刘兄慢慢接触到书法圈子里更多的朋友,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对书法的真正理解,也是在大学时期。当时,商丘一个朋友家里订有《书法导报》,他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看,于是我去把好几年的报纸带到学校去。通过翻阅比较,看到一些古帖和今人书法作品之间的差异;高手和一般人、初学者之间的差异;自己写的和报纸上的作品之间的差异问题。虽然到大学毕业时,我自己写的章法还是很乱,用笔也不准确、到位。但是我对书法的鉴赏、审美接受能力以及基本调子已经形成,就是不再是惟流美工整的字才是书法的概念,对朴拙天真自然趣味的书法更倾心。于是开始搜集了很多汉、魏碑字帖。





对赵之谦书法的喜爱也是很偶然,我记得是大学老校区路边的旧书摊上看到1982年第五期的书法杂志,上面有赵之谦的作品专辑。于是我很惊讶,原来书法还可以有这么大胆的写法,尤其是赵之谦朴拙浑厚的气质里,不经意间留下的小细节,特别耐看。后来慢慢收集了很多赵之谦的书法资料来学习。我认为赵氏书法与前人评论宋诗一样,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至今我还很喜欢写赵体,但是最近我发现以前自己对赵之谦的理解过于狭隘,所以书写时用笔容易单一。而近期又回归到赵之谦作品本身,便体味到他用笔的丰富性,博大精深,酣畅淋漓,不拘一格。





接触于右任书法,也在大学里。我们学校开设了书法专业。那时和书法班的朱原野兄关系很好,他送我一本于右任魏碑对联的书,书上刚健浑厚的气息很快吸引了我。至今我喜欢于右任魏碑胜过他的草书。教书法专业的李林老师,是一位集书卷气和金石气于一身的书法家、学者,不仅书法写得好,格调高,且勤于学术著作。得社很多朋友都很喜欢听他讲书法,毕业之际李老师赠我一套他的新著《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资料很丰富,图文并茂,很系统地研究论述了谢无量的书法艺术。大开眼界之后,也促使我思考了很多书法方面的问题。比如:如果谢无量这样写都可以算是书法,那么什么才不是书法?书法的界限是什么?……





来到北京后,又接触了更多的书法家,各种写法、各种形式、各种观念的交流碰撞,使我对书法的理解和思考也更深入。然而,追求雅正气息与古拙趣味两者并不矛盾。在学习汉魏古碑与晚近碑学书风的同时,我认为学习以二王体系为代表的帖学书风依然很重要,不仅能丰富自己,而且使得书写味道更醇正流畅。但关键是需要一个切入点。因为我没能像美术系书法专业的学生从学院里接受系统专业训练过,很多基本的笔法都没能够精确熟练掌握,这是我学书法的很大的一个短板和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学习比较,于是我喜欢上了白蕉,简单自然,风流俊美。还有八大山人,笔画简约而有禅意,不做作,随心任性。





喜欢苏轼的书风其实并不长,也算是受到了冯流阳兄的影响。一旦喜欢上了,就难舍难分。我觉得苏东坡的字弹性极大,看似团团转,如蚕茧般软绵绵的,实际上是爆发前蕴含着一股气势,是最有力量的。低调而高贵,充实而传神,极见境界。





此次展览所展出的二十余件楹联书法作品中,书体风格繁多,有学赵之谦、八大山人、苏轼风格的,还有学瘗鹤铭、天发神谶碑等汉魏碑风格的。以文房小对联为主,内容大部分是集古人的诗句。因为我喜欢集句,集字联,故长期乐此不疲,通宵创作过。至于此次展览作品存在的具体问题,刘光兄的序言已经写的很好了,恕不赘述。





接下来就是感谢的话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个人书法展,是学书法这么多年来学的一个小小的总结,是极有意义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感谢刘光兄的牵头引导、为我挑选作品,给展览题名写序,前前后后,巨细躬亲指导;感谢这次展览的主办方金总,策展人王鹏辉兄,学术指导人席乐兄,思源兄!感谢我们单位《诗刊》社的领导老师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很让我感动的是,挑完作品后,钱方兄连夜给我刻了三方小印章,指导我落款盖章,才能使得这些“毛坯房”得以“精装修”。除了上面提过的几位老师朋友,还很更多没有提及的师友也在我学习书法的道路上给予过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没有理由让我在学习书法到道路上不向前进步。同时,希望这被选中展览的二十余件“郭巨之骄子”“幸运儿”,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认可。



2017年8月3日韦树定于《诗刊》社

 




韦树定丁酉上半年诗选

 

 

雪夜寄流阳

中宵化羽来,大地传狮吼。

招我不亡魂,故人刘十九。

 


童年赶圩道中

圩日人烟早,马帮呼寨前。

野萍初照面,山蕨始松拳。

喘气农车骋,回眸市贾牵。

提鱼贯之柳,归趁夕阳鲜。


 

题苗寨写生图

岩花真有意,穿树照茅檐。

鱼出三湾穴,燕归亚字帘。

对歌涂口蜜,剃发弄腰镰。

羡彼无浇薄,边情在自恬。


 



射洪道中二首

野李村桃作粉倾,新诗涂抹杜鹃鸣。

行吟漠漠春阴里,珍重涪翁远送情。

 

菜花拥上蜀人家,楚楚灯笼照远霞。

日堕玻璃红欲碎,一江明灭下金华。


  

广德寺观地涌莲花

还愿蜀中龙象吟,金莲坐落涌泉深。

报恩莫道无长策,立此金刚不坏心。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身世丛台付梦嗟,月寒马龁戍龙沙。

霜颜不染昭君恨,开作营前帝女花。

 


梁燕

比翼梁间窃窃啼,泥巢哺啜复偎依。

逢春双到秋双去,不作东南孔雀飞。


 

枫桥

吴阊门外吴桥畔,知有吴枫不了情。

二十八言穿透力,一愁还漾水盈盈。

 


济源

夜曲昂藏虎气蹲,春移王屋欲招魂。

公愚公智无从见,汽笛声中过济源。


 

月山

小站嘉名报亦轻,灯光树影客兼程。

太行春向此中断,一夜火车呜咽声。

 


 

部分专辑回顾:

王一川:当代旧体词的复兴者

王力《诗词格律》 第(1-2)章

小楼听雨周刊(42)

每周试玉(37):李树喜点评

赵仁珪:启功先生的诗词情缘

请来古今诗家    解开创作密码(一)

【小楼诗词】韦树定:广北牧集编年诗词选乙未卷



小楼部分作者及其网址:

中华诗词研究院  李文朝    杨逸明 王一川   冉长春    康福   赵仁珪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白秀萍    孙延红   杨敏   杨金亭   刘川   张淑萱   毕小板   胡逆风  周笃文   刘庆霖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王蛰堪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王玉斌   郁时威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了凡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严锦尧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吴国华等 张涛涛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蔡世平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时间鸟  空空法师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田遨  诗词一家人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王翼奇  尚佐文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寒剑 古求能 梅子卿卿 烛焰  省吾  张梅琴 贾清彬  滕萬良  刘征  李树喜  熊东遨  叶元章  楼立剑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吴祖刚  姚泉名  魏新河  赵京战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周退密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熊盛元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钟振振  孙寅  张文富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罗永珩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星汉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诗酒当歌 李梦痴  寒颤星  范诗银  一粟斋  墨兰心语  金嗣水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倪卓雅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王致和  潘朝曦  周华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安全东  李宗健  胡社桥  陈仁德  方跃明  沈沪林  王卓平  林从龙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世广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邵益山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周啸天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张万银  刘刚  许锦星  田野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四知堂主人  林峰  平沙 倪卓雅  楚成  邓建军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蒋有亮  落日长河  叶嘉莹 刘鲁宁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拒绝一稿多投)

3.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关注并转发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刊发的作品,同时在这都会同步刊发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