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⑧ | 文明乡风,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东莞市文化馆 乐享松山湖 2022-01-10


民风淳朴的礼仪之乡潢涌村

世代以“德本”“孝义”为家训
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坚守
让文明贯彻在生活细微里

朱熹后人迁居开辟的古村落半仙山村

民风质朴,古今乡贤名流辈出

以“人、文、地、产、景、治”六个维度

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开展营造社区特色

让“朱子文化村落”更加宜人宜居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系列

本期带你了解乡风文明建设

如何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兴则乡村兴。为探索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方法、措施,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推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系列,与你一同踏上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征程。

-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 -

第八篇

文明乡风

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南海之滨的东莞,更多以发达的制造业为人所知……洗尽铅华,这里的人民依旧因循时节,用淳朴的民风把天时的赐予,凝聚在餐桌之上、美味之中。”
今年,美食纪录片《寻味东莞》一经推出,就备受热捧,获得了豆瓣9分的超高口碑。大岭山烧鹅、虎门蟹饼、烧鹅濑粉……节目从本土美食入手,以质朴为底色,记录东莞美食佳肴和乡村风土人情,让不少网友表示:走胃又走心。

从口腹之欢到生活共情,让人走心的不只是美食,更是那温馨的家宴、传承的家业、热情好客的村民、乡邻相聚的节日,是那份令人向往的家风民风乡风。

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样,乡风文明是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乡村振兴的要求之一,关乎乡民居民自身素质的提升、认同感归属感的增强,乃至乡村全面的发展进步。近些年来,东莞以推进文明美丽村居建设为抓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刷新了东莞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主要情况】
东莞,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8年结合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新东莞美丽幸福村居建设 深化全域文明创建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全市村一级文明建设水平,乡村风貌得到大大提升。
01 精神文明实践加强,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除了不断优化提升人居环境,东莞十分注重村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宣传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2020年计划实现全市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之余,推动每个镇街(园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区)建立3个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省级试点单位之一,中堂镇已建成1个镇文明实践中心、20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13个文明实践所,基本实现文明实践网络全覆盖,仅2019年上半年就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1000多场
▌中堂镇潢涌村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02 优良习俗礼仪复兴,本土精神焕发新机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近年来,东莞各村纷纷开展本村文化记录和发展,包括重振创新祠堂文化、挖掘传播先贤名人事迹、传承弘扬家风家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持续壮大民俗节庆、打造一村一品牌等等,引导村人向上向善,助力家乡建设。
▌屋厦文昌阁桥梓村学龄儿童开笔典礼
如常平桥梓村,建村始祖为周敦颐第8代孙,继承并发展周敦颐的爱莲文化,完成了桥梓文化馆、爱莲湖、爱莲广场、周敦颐雕塑等建设,形成了以中共东莞县委旧址、爱莲湖景区为核心的“爱莲—爱廉”文化教育基地和红色资源,发扬为人品性高洁的“爱莲”与“廉洁”文化。
▌罗沙社区翟氏宗祠
莞城罗沙社区在翟氏宗祠内摆放“翟氏家规”,上书“禁游惰、禁喜争好斗、禁赌钱、禁场户窝赌、禁豪饮”等。
▌大洲社区举行2019年新春游会庆祝活动
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桥头大洲村的万人游会,每年正月十二,全村各家制作传统松糕用以供奉,村民家家户户忙宰鹅,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品尝“肥鹅”,庆贺“家肥屋润”;游会队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包括莫家拳、麒麟醒狮等展演,展现大洲村人民在长期劳动中积累的智慧结晶。

03 美好生活方式普及,乡村生活注入新活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水平逐步提高,对科学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方式有了更热切追求。以“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为抓手,东莞组织开展艺术普及、乡村技能、运动健身进百村、我要上“村”晚、百村文化结对互访互助等十三大系列活动,以丰富的高品质文体活动充实基层百姓日常休闲娱乐生活。群众热情高涨,自发的文化体育活动也逐渐增多,志愿服务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丰富多样的乡村文体活动
如企石东山村组建15支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队,截至2019年底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万小时,服务覆盖社区居民1.2万人次


问题思考

 民众参与度有待提高。目前,乡风文明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推进,部分村在树立村规民约和文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与民众沟通、互动,民众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未能产生参与感和责任感,相关实践不高。

 外来人员融入有待加强。目前村里居住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并成为人口主要组成部分。但村里一些活动服务未能有效触及或覆盖外来人员,本地村民和外来居民互动交流程度较弱,社区融合工作有待加强。

 文明宣传工作缺乏特色。对于精神文明宣传工作,一些村、社区任务式执行,如将上级宣传物料或活动照搬套用,没有融入本地特色和贴近民众需求,显得生硬突兀,宣传效果一般。

【专家对策】

戴珩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文化馆馆长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使乡风文明不断达到新高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完善文明乡风建设体系,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制度保障。文明乡风建设是系统工程,要坚持农民是建设主体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要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要统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整合、集聚各种资源和要素,合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 加强启发和引导,提高农民建设文明乡风的自觉。乡风文明是美好生活的要素和保证,也是农民内心的向往和期盼。只有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才会让乡村变得更加美好,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要通过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以讲故事、讲案例,让农民观看相关展览、文艺演出、影视作品、短视频等形式,让农民意识到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性,理解建设文明乡风对于个人、家庭、邻里、村庄、社会的意义,增强农民建设文明乡风的自觉,激发起他们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提供载体和平台,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建设文明乡风实践。用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用好农村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尊重农民意见,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留住乡愁的村史馆、农耕文化展示馆,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村寨,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和优秀农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农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和支持农民制定并践行新的村规民约,弘扬时代新风,参与移风易俗,消除陈规陋习。建好、管好、用好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公共文化设施、空间,以及非遗展示、传承场馆,使所有的场馆和公共文化空间都融入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使之具有文化魅力、文化内涵、美学品格、美学品位,都成为农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明乡风建设的平台和舞台。
★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服务,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挖掘培养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带头人,孵化、培育、提升群众文化团队和各种志愿服务团队,指导帮助村(社区)创作、排演反映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主题的特色文艺作品,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宣传农村道德榜样与典型的文艺节目,深化和优化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和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塑造新时代农民新的精神风貌。搭建平台,拓宽渠道,让外来人口参与文化活动,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治理,提高乡村文化治理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把乡风建设与乡村旅游和新兴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各具特色的小镇和专业村,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建设乡风文明示范村,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案例分享】
01让文明贯穿于生活细微

潢涌村位于东莞市中堂镇东北部,总面积9.5平方公里,农村户籍人口11156人,自黎氏始祖黎宿迁此,以“德本”“孝义”为家训,筑造了和谐美丽、民风淳朴的礼仪之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潢涌村与时俱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文化教育建设,提高广大村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东莞市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示范村

01
“德本”熏染,教民不忘根本

形成潢涌有名的“德本”文化。“德本潢涌”也成为潢涌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至今持续影响推动着潢涌发展。潢涌村建立德本传承志愿服务队,以黎氏大宗祠、潢涌陈列馆等为载体,深入挖掘德本孝义精神和文化底蕴,开展优秀家训、传统美德宣教活动。

每年清明前后组织幼儿园、中小学生到黎氏大宗祠缅怀潢涌村缅怀先祖、到社区到学校宣扬潢涌孝义、报国、艰苦奋斗的故事,引导村民积极弘扬潢涌先贤黎宿“割股愈亲”、黎光“忠君爱民”的孝义美德,将德本孝义精神根植于心。

作为东莞富裕村,“德本文化”是潢涌村在改革开放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很多合作商看重潢涌村人勤劳踏实、信守承诺,维持着几十年的稳定合作关系。

02
文明积分,引领全民风尚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倡导文明新风,潢涌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营造全民参与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 是以家庭为核心,持续25年开展文明户创评。积极发挥家庭在文明建设中关键作用,潢涌自1994年始就连续举办文明户评选和表彰活动,2019年1月结合“文明积分进万家活动”,创新采用积分制方式评选文明户、文明户标兵、最美家庭。由村民小组组成考核小组对每户家庭积分进行考评,村委会审核确认,接受广大村民的查询监督,每年评选一次,每两年奖励一次。目前文明户率达到97%以上。

◆ 是着眼本村各域,实行文明积分评选先进制度。为引导在本村集体企业、部门工作的村民和新莞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2019年1月开始,把原来年终评选工作先进的方法改为文明积分评先进的方式,设立文明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项与名额。平时各企业、各部门按文明积分标准在积分系统上自行给员工打分,年终总结时以高分者获评,提高全民参与文明实践的责任感与工作热情。

◆ 是鼓励全民参与,实行文明积分兑换奖品制度。建立文明行为积分平台及体系,引导村民、新莞人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文明宣传等方式获取积分,参与者可按积分兑换奖品,每年年底积分全部清零。积分排前五名的新莞人,本人子女可获得潢涌小学或中堂镇第二幼儿园入学名额一个,增强外来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宿感。

03
志愿服务,发挥民众力量潢涌村充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契机,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系统升级,并将文明实践站建设运营经费纳入村级年度经费预算,设立每年300到500万元不等专项资金用于硬件建设、活动开展、人员培训、日常运转等,打造能够满足村民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需求的活动阵地和综合服务平台。实践站建立了“社工+志愿者”的服务体系,除了配备10人的专业社工队伍,重点调动全体村民、企业职工、社会机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组建了德本传承志愿服务队、家长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13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1280人,2019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论宣讲、文体活动、公益行动、科普教育等活动200多场,服务了群众6万人次。通过各类文明志愿服务的开展让爱心得到了传播、弱者得到了关怀、睦邻关系更加和谐,人们把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用实践行动彰显了社会文明、乡村文明。
02打造宜人宜居的“朱子文化村落”
半仙山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六百多年历史,世系25代,是朱熹后人迁居开辟的古村落。村落民风淳朴,古今乡贤名流辈出,乡贤文化底蕴深厚,有“鳌塘宗派,鹿洞家风”之说。为了更好地弘扬文化传统,半仙山村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从“人、文、地、产、景、治”六个维度开展营造社区特色,积极开展文化保育工作,促进更多儿童青少年关注和参与朱子文化的建设,并将创新推动人居整治工程,全面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01
聚焦一村一品牌创建,建设“朱子文化村落”地标

600多年来,半仙山村人谨记朱子家训的教诲,辛勤劳作,奋发图强。半仙山村聚焦“一村一品牌”创建,打造以“朱子文化”为核心、以“朱氏宗祠”古建筑群为中心的“一廊二园四馆”文化项目,加大力度推进“朱子文化村落”建设,打造独特的风景文化地标。目前,朱子文化公园已经改造完成,通过完善公园内部配套设施,在公园内设置朱子家训长廊等方式,宣传朱子文化,增添社区文化底蕴,多举措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保护村的特色文化。

02
注重青少年亲子宣教服务,传承朱子文化精神为进一步推进朱子文化发扬光大,半仙山村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朱子文化的活动,促进更多儿童青少年关注和参与半仙山村的朱子文化建设,让儿童青少年成为宗族文化传承的桥梁,向全镇乃至其他地区推广半仙山村“朱子文化”美丽乡村的名牌。每逢暑期,镇相关部门和半仙山村都会组织中小学生到半仙山村古建筑群参观学习,通过实地接触朱子文化、观看图片故事、与老一辈交流学习等方式,了解传统历史文化,学习朱子家风家训。开展“童行家”半仙山村落文化记忆保育项目,邀请了40对亲子家庭参观游览半仙山村古建筑群,通过破冰与团建、朱子文化寻标行动、朱子文化趣味问答等形式,了解朱子文化内涵,巩固宗族道德风尚和人情乡味。03
创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和谐宜居文明乡村

为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营造美丽温馨的村庄环境,该村以“社区营造”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村民共同参与的思路,创新推出了“打造口袋花园,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半仙山之口袋花园亲子活动”,邀请亲子家庭运用废弃轮胎、铁罐等作为容器种植生态植物,改善村里脏乱差现象拓展生态空间,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居住环境的建设,提升村容村貌。 

▌口袋花园活动

在半仙山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日益发展的朱子文化,和谐共享的村居环境,使半仙山村成为宜人宜居的好地方。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兴则乡村兴。


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又以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文化馆总分馆制、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等,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东莞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相关议案,引起广泛的关注。


为落实好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策划推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拟从我市文化馆总分馆制、乡村文化设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社会化参与、文旅融合、乡村文化能人、业余文艺团队、乡风文明、投入与效益、文体品牌活动等十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邀请行业专家提出对策,分享基层经验,通过“主要情况+问题思考+专家对策+案例分享”等方式,探索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方法、措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和“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添劲助力。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① | 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激发基层文化活力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② | 活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引领乡村文化生活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③ | 一业兴而百业旺,点亮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灯火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④ |  让青山绿水四季如歌,让乡愁被深深记住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⑤ | 到乡村去!乡村振兴社会力量大有可为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⑥ | 挖掘乡村文化能人,唤醒乡村文化梦!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⑦ | 业余文艺团队活起来,乡村文化“玩”出新高度








- THE END -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来源:文化莞家

编辑:Chookey

责编:天天、Duang


想了解更多松山湖资讯

记得联系小姐姐

【乐享松山湖热点索引】

满600减300!“乐购东莞”来啦!松山湖四大酒店浪漫加持...

零基础学习!松山湖成人书法公益培训班招生啦

曲艺、民族舞、亲子活动...你感兴趣的活动松山湖都有!

文明创建 | 勤俭节约,文明用餐,这份倡议书请查收~

Hi,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