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餐饮企业如何利用“舌尖上的大数据”?

2016-11-05 蔡运磊 餐饮公会

对于大数据的利用,笔者建议:先实施“数据落地”,即利用存储设备,把数据高效率、低成本地存起来;


第二步进行“分析简化”,化繁为简。基于大企业当前的数据处理、数据标准化软件系统的开发,进行分析、简化和编制,让大数据更有序;
第三步是“价值新生”,即应用开发,比如开发出如何提高翻台率的大数据,怎样提高回头率的大数据;或根据大多数消费者的普适需求,为其搜索既快速又美味的标餐大数据,最终实现商业盈利。
 
想知道什么样的人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有多少人会在工作日的晚上选择快餐?大多数人最喜欢什么样的快餐?什么价位的快餐最受欢迎?你要进军职餐市场,最需要获得什么信息?别焦虑,这都不是事儿!为啥?因为有了大数据(Big Data)。
大数据时代,可形象勾勒出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和个性特征;淘宝的大数据,可洞悉用户购买习惯和产业差异;腾讯安全数据,可看清哪些地区和人群是手机病毒和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有人说,在厘定隐私边界和商业使用规范的前提下,大数据正为各行各业带来“化学反应”。用好大数据,正是“互联网+”在传统产业中深层次应用的绝佳“入口”。 
去哪里找到你需要的大数据?
 全球IT研究与咨询公司权威机构Gartner统计,2012年大数据带动了全球280亿美元的IT支出。2016年,全球在大数据上的总花费将飙升至2320亿美元。随着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渐趋海量和多样化。有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产生的数据量将是2013年的20倍。 对大多数财不大气不粗的餐饮企业来说,他们无力搞信息集成系统,那数据从何而来呢?有办法——购买或借助行业平台,尤其是行业平台提供的相关数据。如餐饮公会透露,有25%的人会在工作日晚上选择快餐,原因是“下了班不想做饭”。移动互联时代,一机在手,数据尽有,如下:(可点击“快餐报告”详细了解)

如何运转大数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球最大的管理会计师组织——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日前联合对全球2000多位财务高管进行调研时,受访者表示,企业在试图通过大数据洞察管理时,面临以下障碍(如下表): 

餐饮企业如何利用“舌尖上的大数据”,笔者建议先实施“数据落地”,即利用存储设备,把数据高效率、低成本地存起来;第二步进行“分析简化”,化繁为简。基于大企业当前的数据处理、数据标准化软件系统的开发,进行分析、简化和编制,让大数据更有序;第三步是“价值新生”,即应用开发,比如开发出如何提高翻台率的大数据,怎样提高回头率的大数据;或根据大多数消费者的普适需求,为其搜索既快速又美味的标餐大数据,最终实现商业盈利。
当然,餐饮企业必须“足够聪明且反应迅速”,通过数据积累、提取、分析,准确找到客户的需求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投放相关产品,这也是餐饮企业能否持续转型升级、开疆拓土、打造优秀团队所必备的基础。

在“美团点评”提供的餐饮大数据中,笔者看到,2015年消费者对小龙虾的关注度在4月骤升,5月触峰,6-8月保持高位;2016年情况有变,小龙虾提前捕捞,上市较早,消费需求高峰势必出现前移趋势。那么,经营小龙虾的相关餐饮企业如能提早开市,则可通过量少价高预热市场,进而在竞争中捷足先登。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懂如何去关注、分析股市、彩票的大数据,却鲜有人从餐饮的大数据中嗅出商机来。 
米其林怎么成了反面教材?

前不久,《米其林指南》头一回来到咱大陆,在首站上海发布了“2017上海版”,给本地“英雄餐厅”排了下“座次”。若是以往,众多美食爱好者早已根据指南所荐,按图索骥、蜂拥而上了,但大家似乎对米其林的这次指南并不买账。比如,上海餐厅数以万计,但获其三星评价“出类拔萃,值得专程前往”的只有一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获荐之餐厅,居然有不少是被上海本地人视为“大路货”的。

更有甚者,一网络大V兼吃货在该榜单发布的当天,悲愤地发了条微博,声称米其林推荐的虽好,然并卵——其分量小、吃不饱。对于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民来说,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所谓的“三星评价”恐怕不啻三星的那款爱炸手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东西咋样,是否地道,好不好吃,服务如何,直接取决于刀工、厨艺是否精湛,食材、用料是否讲究,烹调、火候是否高超到位,餐厅软硬件情况怎样,间接取决于自己舌头的发言权——“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口碑传播对于饮食业确实至关重要。《米其林指南》百多年来为啥经久不衰,也与其拥有一批高水平大厨、美食家等专业人士的品评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为何这次首次来华,却弄出个毁誉参半的情况呢?
笔者认为,不是消费者口味变得更刁了,也并非“众口难调”更难了,极有可能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米其林忽略了大众口碑(大数据)通过社交网络工具的叠加、积累、发酵效应。被评为“米其林三星”的那家餐厅,其在“大众点评”APP上的消费者总评价只有4颗半星,并非“出类拔萃”。因此与其说是“米其林”碰到了大众口碑(大数据)的“搅局”,倒不如说是传统的行业模式遇到大数据后产生的不适与尴尬。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产业博大精深,一个米其林的评价究竟如何,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广大餐饮企业来说,却不能不重视米其林的这次“上海滑铁卢”副作用。毕竟,大数据所产生的效应,较之单一的口碑效应还提高了几个维度——它能反映消费者需求趋势,为商户或行业提供精准的供需信息。换言之,即便“众口难调”,但你如果拥有像KFC、麦当劳的大数据那样,在短期内迅速抓住大多数人的胃,撩拨其食欲,或提前布局,有的放矢,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大赢家。 
《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观点:“大数据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它初始被收集的目的,而在于它之后可以服务于其他目标而被重复使用。因此,大数据的价值将是所有这些用途的总和,并且将远远大于其初次使用的价值。正如在海洋中漂浮的冰山,起初我们只能看到它浮在水面上的一部分,但事实上,冰山的体积要大得多。随着更便宜的存储和分析技术、分析工具的发展,以及‘大数据观’的建立,我们就会获得大数据‘表面下’的价值。”舍恩伯格形象地表达出大数据一个最突出的价值:利用频率。毫无疑问,大数据作为一种文献,被使用的次数越多越值钱。


文章来自职业撰稿人蔡运磊投稿,不代表餐饮公会立场。


号外餐饮公会行业交流微信群已开放,欢迎加入。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我要加群”。

爱学习的老板都会点的图片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芙蓉楼 | 北京宴 | 人人湘 | 百富烤霸 | 青年餐厅

金百万 | 晚枫亭 | 度小月 | 聚点串吧 | 木屋烧烤

天伦里 | 大碗居 |  望京小腰 | 快餐报告

投稿、约访、合作

发邮件至:canyingonghu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