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池氏名人:民国瑞安池志澂——“东南第一笔”、治家严谨、精通中医、 乡人称颂!

2017-07-25 chiw.org 池氏网


池氏网推荐理由:浙江池氏当之无愧池氏望族,人才辈出,曾经出现“池氏一门八武将”——清代池建功官至福建提督,从一品封疆大吏;中国近现代史上池氏名人——“民国瑞安池志澂——‘东南第一笔’、治家严谨、精通中医、 乡人称颂!”;当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池氏名人:药理学专家池志强院士;骨科名医:池氏名人:池永龙—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池志澂-马知力画

小传


池志澂1854年—1937年),1854年11月11日(清咸丰四年)出生于瑞安;字云珊,晚号卧庐,家居瑞安城关虞池。


著有《秦淮湖舫录》、《游莫愁湖记》、《金陵西归日记》、《沪游梦影录》、《全台游记》,《番社记事》、《台湾雪鸿记》、《卧庐文集》等。曾主持《利济学堂报》杭州分馆;1933年,参加瓯风社,是《瓯风杂志》编辑之一。


少时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在文学、书法、诗词、楹联、中医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浙南书画界并以他为首,与孙诒泽、许苞、项廷珍为世人统称为“浙南四支笔”。


1875年开始为湖北布政使孙衣言幕僚。曾随孙衣言赴任江宁(注:清代为南京),孙锵鸣(注:孙衣言弟)在南京钟山书院执教,池亦前去攻读。


1892年曾在台湾任抚台文案,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回瑞安定居,以授徒为业,以书法会友,曾协助陈虬创办利济医学堂,并教授中医学。


池志澂的书法以颜体为宗,苍劲豪放,字迹庄严大度,达到炉火纯青,自成体势的境界。


1930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上,他书写的条幅荣获书法展览优等奖,被誉为“东南第一笔”。

东南第一笔


民国初年,瑞安流传着这么一则民谚:“革命要靠孙中山,看戏要听梅兰芳,写字要请池云珊。”这个池云珊名志澂,是当时瑞安著名书法家。他7岁就临池习字,年稍长又得名师何子贞亲授,经多年勤学苦练,将源自颜鲁公之书法练得苍劲豪放、大气磅礴、别具一格,因而名闻遐迩。


书法家潘知山:“源出颜鲁公,入何子贞堂奥。明庄严大度的义理,得自成一格的深远意境。可以说,是瑞安书法史上学颜体走出来最成功的一位书法家。”


书画家汪延汉:“以我为主,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奠定了其在东南书坛不可动摇的地位,为后代提供了许多足以弥珍的宝贵墨迹。”

池志澂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善中医、工诗词,以博学多识、才思敏捷而著称,年弱冠即入泮为庠生。光绪元年(1875),孙衣言任湖北布政使,他受聘作了幕僚。后来孙衣言调任江宁,他也随之到了南京。其时,孙锵鸣正在南京钟山书院任主讲,池志澂也入学就读,与这里众多硕学之士相互品诗论文、切磋学问,如鱼得水,受益匪浅。


不久,他返杭赴乡试,却屡考不中,遂无意功名,偕友漫游沪、宁、皖、鄂等地,终无所际遇。光绪十八年(1892)辗转到台湾,担任抚台及机器局文案,并应台东修志局聘请,参与地方志编修。在台湾期间,著有《全台游记》、《番社记事》、《台湾雪鸿记》等,文名远播,享有一定声望。甲午战败后,台湾沦陷,池志澂悲愤而归,曾赋诗作“巨鳌忽入他人网”,“金玉江山今异局”,“十年征旅愧生还”之叹。

《瓯风》杂志三周年合影。

照片摄于1936年,共有16人参加摄影。据《温州近代史》及俞天舒等人的资料介绍,这16人为刘绍宽、王理孚、黄式苏、高谊、梅冷生、陈闳慧、池志澂、林损、孙延钊、李笠、李翘、宋慈抱、陈穆、张扬、陈准和林志甄。

在瑞居家期间,他以行医授徒为业,曾与许启畴、陈黻宸、陈虬等人组织“求志社”,着布衣、持清议、谈新法,名噪一时。并协助陈虬创办利济医院和医学堂,出任温州分院及分院学堂的监院兼总理。《利济学堂报》创刊后,他又主持杭州分馆事务。其时,汤寿潜、章太炎等正在杭州办《经世报》,池志澂与他们交往密切,经常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并为《经世报》撰写文章,共同鼓吹维新变法,探求救国图存之道。


池志澂志趣高雅,妙笔生花,出口成章,平时喜与三五知己结伴而游,吟诗作对,自得其乐。杭州归来后,他常与老友许渠村、王竹君、李漱梅、项方纲、洪演畴等结社聚欢,在瑞城东门外八逸街建“十老祠”和“八老祠”,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对联,迄今仍为乡亲们所津津乐道。

如他为诗社撰写的对联:“十人百岁千年寿,八逸一街二老祠”;为北门外戏台撰写的台联:“出其北门,看台上何等角色?朝彼南面,听曲中有韵文章”;为飞云江待渡亭撰写的亭联:“少住为佳,看南浦云飞、西山雨卷;请君快渡,趁一帆风正、两岸潮平”。以及撰写的《随笔》诗“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在别人家;不得不愁愁不得,凭栏依旧看梅花”。《咏雪》诗“踏雪寻梅出北郊,飒飒西风雪未残;举目霄壤浑似絮,可怜无补万人寒”等,都是那么的自然巧妙,幽默风趣,读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韵味。


宣统元年(1909年),乡贤吴之翰先生曾在瑞城第三巷创办女子高等小学——德象女校。为方便师生来往,他自费出资在学校后面湖上建了一座桥。因吴之翰自号八憨老人,故称此桥为“憨桥”,桥上建有楼亭,颇为壮观。他请池志澂为之题字。池志澂一向钦佩吴先生情系桑梓的兴学义举,欣然应允。不过,他总觉得该桥以“憨”为名有点欠雅,便灵机一动,将憨字拆开为“敢心”两字,取名为“敢心桥”,楼亭同样以“敢心”命名。并作联云:“湖上桥,桥上亭,亭上楼台廿载经营,公果真敢者;壁中石,石中书,书中姓氏千秋纪念,我亦有心人。”吴老看后连声夸奖、拍案叫绝。敢心桥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瑞安的一处古迹。

共老能同藜杖路.几生修得到梅花

民国初年,军阀乱战,事局不稳。池志澂淡泊名利,不事政治,深居寡出,以诗酒自娱。但每日来他家求医、索字者甚众。尤其是他的书法在省城获奖后,前来求他写字题词的人就更多了。


池志澂待人和善,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往往日书数十纸,总是竭尽全力,也要让对方满意而归。结果搞得终日忙碌不堪、穷于应付,而他却乐此不疲。他还手书一副自嘲对联贴在家门口:“茅屋三间蔽风蔽雨;布衣一老卖字卖文。”晚年他撰写的古稀自寿联,更是妙趣横生,耐人寻味:“少年读书,中年游幕,末局作时医,年年白手千金,人皆笑曰老不死!食尚有肉,行可乘舆,精心治顽疾,夜夜青灯一盏,我亦挨到古来稀。”


七十自寿联》如下:


少年读书,中年游幕,末局作时医,年年白手千金,人皆笑曰老而不;

食尚有肉,行可乘舆,衣不妨终布,夜夜青灯一盏,我亦挨到古来稀。


治家严谨


曾孙女池榕榕回忆:


“小时候常听父亲讲起曾祖,我在懵懂间只知道他是瑞安一位名人,毛笔字写得非常好。稍长,见到曾祖写的对联和条幅也会凑上去看上半天,然后告诉同伴这是我曾祖写的。”池榕榕回忆起儿时的情形说,当年的同伴对自己有这样一位“名人祖父”甚是羡慕。


池榕榕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寓所里寻找曾祖的资料与图片,一边与记者说话:“年长后,我知道了曾祖的文章、书法的意义和价值,想收集,却很难再找到了。”


池榕榕的父亲叫池士申。“父亲性格温和,不善言词。但和我们谈起曾祖时,却滔滔不绝,话里话外充满了崇敬之情。”池榕榕说,“在我父亲未成年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留下了9个子女,父辈们是在曾祖的直接关爱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池志澂题字

池志澂治家严谨,对子孙的教育尤其严格。练书法、习大字是这个大家庭里孩子每天必修的功课。


“那时候,家境并不宽裕,父辈们练字就站在八仙桌旁,蘸淡墨水在桌子上写,写了擦,擦了再写,4位兄长各据一边,父亲是老五,只有磨墨添水的份儿,抽空才能练上几笔。”池榕榕说父辈兄弟几位在一起互相交流,指点,其乐融融。


当时,池志澂的书法已经出名,孙子辈学习书法也非常刻苦认真。池榕榕说:“大伯父专攻篆字,二伯父习隶书,都很习功底。三伯父最聪明,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他们写的字和曾祖父的字非常像,不是熟悉的人,一下还看不出来。四伯父和父亲练习颜体,写得也十分漂亮。”


事实上,池榕榕三伯父写的书法“颜体味”甚重,记者曾听过相关的传说,也印证了池榕榕的说法。“池志澂第三位孙子写的字与池志澂写得很像,有曾拿‘仿品’当‘真迹’的事发生过。”


在当初池家的大家庭里,上门求字的人很多,池志澂都到了“挑灯夜战”的地步。“家中有一大柜子,堆满了上等的宣纸,裁成各种规格大小待用。曾祖父作字大都在晚上,灯挑得亮亮的,由父亲和三姑母在旁伺候,父亲磨墨,三姑母牵纸,曾祖父提笔蘸墨全神贯注,下笔一气呵成。”池榕榕说起当年的情景,那挑灯夜书的往事仿佛还近在眼前。


在书法上对子孙们的严格教育之外,池志澂还传授中医学给他们。


精通中医,为贫苦乡民免费诊治


时光悠悠,人书俱老。多少年后,当池家的后人再次徘徊在记忆的边缘,我们或许会从流逝的光阴中叹息生者的早逝,为之惋惜。


池士申著写的《池志澂传略》中介绍,池志澂精通中医,尤以治疗“伤寒”为长,名闻当地,每日求医者甚多。他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对贫苦乡民上门求医者,常免费为其诊治,为乡人所称颂。


《池志澂传略》中写道:“他从不以名家自居,有来求字者,必令其满意而归。他在自家门宅撰联云:‘扶医济世,卖文为生。’”


《池志澂传略》中还介绍,池志澂一杆笔养活12口家人的大家庭。虽然生活清贫,但不改其乐,有诗:“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不得不愁愁不得,凭栏依旧看梅花。”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池志澂以行医授徒为业,协助陈虬等人创办利济医院,坐堂诊治。在院中设学堂,教讲医学之道。利济医院在温州设立分院,分院学堂由池志澂任监院兼总理,亲课医籍。


利济医学堂与利济医院同时同地创办,集教学、实习、科研为一体,自成制度,为培养新式人才起过卓越作用。池志澂指出:“先生之建院设教,原欲寓教于医,出其所学力行利济,以补国家政治所不及,使黄帝、神农之精光远出基督、浮屠之上。”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利济学堂报》创刊。次年,池志澂主持《利济报》杭州分馆。当时,绍兴汤寿潜、余杭章炳麟在杭州办《经世报》,池志澂在商务之暇也投稿并常去和他们一起讨论国事大局,宣传变法维新,宣传富国强思想。彼此间意气相投,诗词唱和,才名益高。


据池榕榕的回忆:“三位伯父在曾祖父的悉心培养下,在中医学上也已崭露头角,能独立为人诊疗看病了。二伯父曾经治愈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乡人的称赞和好评。只可惜,三位伯父都刚过而立之年,就相继离开了人世。”


池志澂80岁那年,正值他入泮和婚后满60载。众亲友为之设宴,庆贺他“重游泮水”和“重调花烛”。席间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诗酒酬唱、腾蛟起凤,那场景酷似兰亭盛宴。这一雅举,在瑞城传为佳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年亲历台湾沦陷之痛的池志澂,不料在年迈老衰之际,又遭遇日寇入侵、国土沦丧的惨景;加之暮年丧子打击,使得他悲愤交加、忧患成疾。他生病卧床期间曾作诗云:“同文同种起风烟,可恨亡儿缺一边。漫说中原多战事,老身无力着征鞭。”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不久即与世长辞,终年84岁。


美谈:积谷防饥


时传池志澂有一习惯,在医柜上首置一小木箱作铜钿笼,每次将卖字酬劳,行医开方笔资,作维持生计,余下的散碎零钱放入铜钿笼,只存不取。积年累月,长期坚持不怠。


这一看不起眼的铜钿笼,后来却派上大用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池志澂寿终正寝时,家境早已日不暇给,其子孙正为丧事发愁时,想起了铜钿笼。一打开,寒星散钱竟积有数百元,既解了燃眉之急,办了丧葬礼仪,又为家庭度过一段难关。池志澂这种“积谷防饥”的做法,当时被传为美谈。

池氏网整合网络资料报道,感谢原作者


版权说明:本文授权编辑发布,所有图文版权归池志宗亲后裔及池氏网,若有转载,请联系池氏网chiw.org;



欢迎继续关注并持续捐款:


池氏网第一阶段募捐邀请函



池氏网公众号“池氏名人”文章列表


  1. 池氏名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记池必卿同志光辉的一生

  2. 池氏名人:药理学专家池志强院士

  3. 池氏名人:温总理恩师池际尚先生

  4. 池氏名人:池永龙—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5. 池氏名人:明·厦门池浴德父子三人名耀青史

  6. 池氏名人:老红军池道生

  7. 池氏名人:抗日名将池峰城

  8. 池氏名人:跨越时空的深情眷恋——追忆华裔美籍核物理学家池钟瀛先生

  9. 池氏名人:侦破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幕后英雄池步洲

  10. 池氏名人:当代作家池莉

  11. 池氏名人:得道成仙的“池王爷”

  12. 池氏名人:池梦鲤状元公

  13. 池氏名人:广东水师衙门布政使司池光爱

  14. 池氏名人:知名华侨名人——池传楹

  15. 池氏名人:池贞铨——尘封百年的中国矿业奠基人

  16. 池氏人才:全国劳动模范——池昭就

  17. 池氏人才:大国工匠——池新连,在航天火药上雕刻,生命系于毫厘之间

  18. 池氏名人:享誉欧洲的“中国之莺”——池元元

  19. 池氏名人:池元莲——“双语作家 文化先锋”


池氏文化名人: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平阳青街池云亮先生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永康《池氏族谱》主编池玉高

池氏文化名人:池元国“从少年到老年一直在寻亲”




族谱文化:


  1. 池氏文化:池氏宗亲必看!什么是宗亲三修?

  2. 池氏文化:“家谱的众多名称及价值 ”&“先儒名人论家谱”

  3. 池氏文化:修谱必看——“凡例”及“谱序”的撰写

  4. 池氏文化:当代修谱面临的8大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池氏文化:修谱与削谱&严格到苛刻的家谱保存族规

  6. 池氏文化:论修谱编撰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储备

  7. 池氏文化:家谱常用词汇科普及像赞的撰写


池氏探源:


  1. 池氏探源:池姓探源&在闽的池姓渊源初探(池传錞)

  2. 池氏探源:再谈池氏起源及其始祖(池上舆)

  3. 池氏探源:池姓源流考(池云亮)

  4. 池氏探源:四川巴中平昌池家河寻根探源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敬请扫描关注池氏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