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世界唯一的中国园林式清真寺(图文)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经唐、宋、元、明至清,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各地几乎都保存有历代修建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寺便是著名伊斯兰教寺院之一,与我国年代久远的几座伊斯兰教寺院,如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麒麟寺、杭州的凤凰寺等齐名。
西安清真寺是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唐代长安,为了满足伊斯兰教徒的宗教学信仰而兴建的宗教场所。西安清真寺是西安地区至今保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唯一的一座中国园林式清真寺。它以中国传统庭院建筑布局为基础,融入了伊斯兰教寺院建筑风格,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融合的结晶。
西安清真寺又名“化觉寺”,俗称“东大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化觉巷内,是当地回族穆斯林的伊斯兰教礼拜之寺。据寺内碑石记载,西安清真寺创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嗣后经宋、元明、清历代增建修葺,始成今日规模。
全寺目前占地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沿东西向中轴线共分四进院落,可容千人礼拜,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真寺。寺院总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并配以阿拉伯和伊斯兰教艺术装饰,规模巨大,殿宇宏伟,错落有致,造型优美,殿内壁板彩画雕刻,精巧细致,室外砖石雕刻生动传神,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巧妙结合的典范之作。寺内有刻作唐天宝元年敕建清真寺之碑、宋代米芾“道法参天地”碑和明代董其昌“敕修礼拜寺”碑,俱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精品,所珍藏之古手抄本《古兰经》和描绘穆罕默德出生地的《麦加图》则为历史时期东西方沿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见证。
该寺坐西向东,平面呈狭长形,南北宽50米,东西长250米,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寺院自东向西共有四进院落,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沿东西中轴线依次排列。其中殿、台、楼、亭,疏密相宜,是西安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进入寺门为第一进院落,东面为青砖大照壁,正中为砖雕图案,顶部覆以蓝琉璃瓦,檐下施砖雕斗拱。照壁后面为木牌坊,琉璃瓦顶,斗拱层叠,牌坊正中刻有“敕赐礼拜寺”五个大字。
第二进院落门厅有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穿堂,又称五间楼。院中央为四柱三间石牌坊,中楣上刻有“天监在兹”四字,周绕以石栏杆。在其西侧竖有大石碑两座:一为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碑文为明末西安地方的著名学者冯从吾撰写,碑阴刻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手写的“道法参天地”五字;一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3年)立的 “敕修清真寺碑”,碑阴刻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敕赐礼拜寺”五字。
第三进院落的最东端为敕修殿,面阔三间,歇山顶。这是明嘉靖年间重修寺院时的正门,门楣正中悬挂有明代董其昌书写的“敕赐礼拜寺”木匾。殿的两侧有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立的“长安礼拜寺无相记碑”,还有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该寺主持书写的阿拉伯文“月碑”,记述伊斯兰教历的推算方法。院子中央,矗立着二层三重檐八角攥尖顶的“省心楼”。这是伊斯兰教寺院中最高的建筑物,以便呼唤教民按时参加礼拜。在“省心楼”两侧设有厢房,分别为讲经堂、官殿等。
第四进院门口为三座砖雕门。院内东面是“一真亭”,中央主亭呈六角形,两侧亭为三角亭,三亭相连,宛如凤凰展翅,故又称凤凰亭。亭东檐下有明建文元年(1399年)兵都尚书铁铉手书“一真”雕龙小立匾一块。亭的南北两侧各有厢房7间。南厅原为接待历代朝廷文武官员宣谕圣旨的官厅,厅内现展有明代的桌椅、瓷器、字画等文物,特别是厅内放置的十二块黄杨木寿屏,高四米半,宽六十厘米,光滑如绸缎一般,上面以百宝镶嵌,图案各异,雕刻栩栩如生,乃清康熙帝的赐物。这十二块寿屏在国内也是罕见的。厅后有小天井与碑廊相连。北厅陈设唐天宝元年《创建清真寺碑记》和明嘉靖年《重修清真寺》等碑石,及清官石、日昝等石件。“一真亭”后有海棠形鱼池两个,碧水清波,鱼翔浅底。池畔各有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穿过鱼池中间围有石栏杆的甬道,往西为大月台,三面围以石栏杆。
月台西端是礼拜大殿,可容纳千余人礼拜。该殿由礼拜殿、后殿组成,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七间,进深九间,通面阔为33米,通进深为38.5米,单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瓦屋面。殿身前檐带廊,檐下施斗拱,门楣正中挂有“临下有赫”匾额。殿内设天花,上绘阿拉伯文图案。殿内西壁设有一壁龛,北侧还有一木制小楼阁。后殿壁上有板雕蔓草花纹,内套雕阿拉伯文。另外寺内前后保存有多处砖雕花墙。
回民聚居区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了以西安清真寺为核心的“七寺十三坊”穆斯林建筑群。目前,这些融会伊斯兰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风格的建筑群已成为西安老城区内一处特殊的历史景观,也因其这种特有的文化性质,以西安清真寺为核心的西安回民聚居区被列为西安历史文化街区而被予以保护。
感谢浏览伊斯兰之光(norislam.com)资讯,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