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补充 | 关于回国和留下的博弈

越水 PINKGAL 2019-05-06

顺着王微辣的文章接着写。


这个夏天,有三四个女朋友决定要彻底回国。这代表我以后ins上就没什么合照可发了。倒是自己把手机滤镜玩得越来越熟练,拍车拍楼拍路人,而本人鲜少出现。


感谢老天爷,她没有写出一篇看似掏心掏肺实质苦口婆心的文章,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自己的思想变化,最后感叹一番然后感谢大家,把简单的个人行为上升到利国利民的高度🙄


作为一个在纽约呆了不长不短三年多的人来说,我所接受到的纽约正如《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精髓,叫做『我过我的,和你无关』。


每个人做的决定都有自己的考量,这句简直是废话,但很多人总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褒奖。如果带着这样的心肠,只能说在纽约算白呆了。


纽约很热情很浮躁很上进很虚伪,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绝对不是个绿茶婊。


典型的对话如下:


- 『我要回国了』

- 『彻底回去还是一阵子啊?』

- 『彻底回』

- 『啊,为什么呀』

- (某个原因)

- 『恩对的,那我们赶紧约起来吃饭吧!』


重点在于某个原因,但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重要。而且作为同城中人,总是能够体会一二的。


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深夜食堂》里的场景再假,那种半夜有东西吃和有人陪的感觉,也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出国以后就明白,维系友情的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旧朋友需要云沟通,而有限的时间到底留给谁是个问题;新朋友很多不太熟,和相亲的感觉差不多。


以及大多数人没有运气在纽约遇上另一半。《欲望都市》都说了,这么多高质量的女人争夺一个曼岛上的男人,真是WTF。


一些难以描述的不适。就像聚会中,每个人都找到了小团体窃窃私语,而你拿着香槟很努力想挤进去。不是做不到,但一定要这样吗?很多中国人在纽约的感受就是如此。


以及每次回国的逆向文化震撼。前年回国的时候,滴滴打车拯救了我的出行(再也不用弯腰从副驾伸个脑袋问『师傅走不走』);去年回国发现家门口装上了快递箱,拿着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拿包裹;之前回国看见到处都是共享单车,虽然至今搞不清其中的分别。


我们现在还年轻,但这样下去,谁知道能不能『四十而不惑』。到那个时候,如果什么都不知道,跟需要孙子孙女教怎么用微信的老头老太一样,还蛮可怕的。




但所有回去的人心里都知道,纽约的种种好处,也只能就此告别。


再见过世面的人,依然会被纽约震撼。再心如止水的人,也可能会被纽约吓一跳。有人用『好脏好乱好快活』形容国内,这一样可以描述纽约(高贵的上东区不算)。有多少乐于出风头的,就有多少低调的传奇;有多少难以承受的挫折,就有多少意想不到的机会。


PS. 至于吃喝玩乐什么的,看这个号就知道了。


虽然『热闹是他们的,和我并没有关系』,但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人来说,热闹有时候也是慰藉,至少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去感伤。更大的好处是这种热闹很有分寸,不会假借关心的名义,把手伸得太长。我遇见过很多有奇异故事的纽约人,但他们只爱分享,不爱询问。



而安静的时候也很好。纽约并不总是荷尔蒙过剩。


上周拍片路上,经过一个篮球场。一堆人(不止小朋友)在里面打球,树荫下的长凳上零零散散坐着人。忍不住就感慨了一句:纽约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理直气壮地游手好闲。


摄影师补充说『因为总不会活得太差。』


这简直是这个世界能给予的至高善意了。







众筹话题


假朋友 | 买房子 | 恋爱症 | 女人出门 | 傻瓜

 失眠 | 大战服务业 | 相亲 | 有病 | 减肥


时尚


Sample Sale Vintage | Le Labo

Balenciaga Dolce & Gabbana | Jo Malone


种草


海滩 | 面膜 | 护发 | 护齿

 Function of Beauty | 敏感肌


笔记


 青山七惠 | La La Land Jean Julien 

小众杂志 | SJP | 小说药方 | The Crown


划重点


职场婊 | 花钱谈恋爱 90后危机

出租司机 | 视奸指南 | 星座写手


纽约

Cafe Herie | 结婚照 | Sel Rrose 

Employees Only Mast 巧克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