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妙人张光宇。

象外 象外 2022-05-06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抗日时期的张光宇,约1938年在香港

图文鸣谢嘉德艺术中心






今天这条,是要推荐张光宇先生的大展。可是,张光宇是谁?


你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视觉、城市文化、大众传播的先行者;是中国漫画、中国动漫电影的奠基人之一;是“美猴王”之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国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你也可以引用众多文化“大佬”的话,来佐证他的地位:



叶浅予: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有威望的艺术家兼大哥

黄苗子:张光宇是中国式现代艺术的创造标志。

张仃:他是我们同时代中,最值得深入研究、最具有独创性的装饰艺术家

黄永玉:光宇先生一生创作数不尽单幅或系列大作,从年轻到暮年,风神从未衰颓,是我们晚辈一直交谈尊敬所在。

丁聪:他把装饰带进了漫画,即使是变形,即使是讽刺,也是以美为目的的,是平凡的事物向美的升华,哪怕是丑的夸张,也充满辩证的美感。

廖冰兄:你或许应该超过他,但你无法绕过他。

胡考:他是位十足中国气派的画家,善于吸收外来艺术的优点,正反映了他的中国气度。他值得我们在全世界面前引为自豪。

阿城:光宇前辈是中国造型因素现当代转型最强的实践者、推动者,也是中国动画影像的永垂不朽者。

陈丹青:光宇先生的真价值、真贡献,一语道破,应在中国现代商业美术

邱云光(说得更“夸张”)我认为张光宇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功绩可以与齐(白石)、黄(宾虹)并举。


一言以蔽之,正如夏衍所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位很有创新的艺术家,说明对他的宣传太少。”



上面这些评论,大概是为什么你应该去看下面这个展览的原因之一。




为了前方 :张光宇艺术12燃


主办单位 :嘉德艺术中心

支持单位 :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

合作伙伴 :璞瑄酒店、红日照明、泰康在线艺术品保险


展期 :2020年12月23日 - 2021年3月14日

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嘉德艺术中心


开放 :周二至周四及周日10:00-18:00

周五至周六10:00-20:00

票价 :优惠票60元/人;单人票80元/人

双人票138元/张



关于张光宇,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吴洪亮有一篇很好的前言,大家不妨看看:



有着48种表情的张光宇今年120岁了,遗憾的是大众依然不太知道,他是谁!我每每想起在网上流传的那个梗,“张光宇,男,汉族,中国人。”都情不自禁得笑出声儿,而夹在眼角的、还没落下的那滴泪水,却充满了酸涩。

张光宇有如此多的同道、好友、学生和粉丝——夏衍、叶浅予、廖冰兄、张仃、黄苗子、吴祖光、丁聪、黄永玉、韩美林、阿城、丁绍光、陈丹青、王鲁湘、汪家明、陆蓉之、老六、史航、止庵、张敢……等等等等。长长的名单加持,多少人曾经的助力,而到今天张光宇仿佛还只是个圈中高手,一个隐秘的传说。

问题在哪呢?或许因为他做过的事情如弹幕一样实在太多,覆盖了他真实的面目?至今,大家稍稍熟悉的好像只是动画电影《大闹天空》美猴王、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的原型美术设计,那其实只不过是光宇先生无数创造里满盘珍珠中的一颗。或许是他从事的行业太过繁杂,让再多的斜杠都无法分割清楚?随手拈来有关他的名号就不胜枚举:中国设计的先行者、中国动漫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出版的先驱······



张光宇

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


江苏无锡人

中国现代漫画家、工艺美术家、设计大师



亦或许是他和他的伙伴已然“把一个人类社会描写得淋漓尽致”,如他们打出的经典广告所言:一 人生哲学、二 是非出入、三 至理名言、四 女性之谜、五 丈夫本色、六 两性瓜葛、七 都市的脏腑、八 时代病、九 台上人物。

这一文一画,方方面面、包罗万态、视角独特、精准幽默,每每读到,皆会拍案叫绝并配以会心窃喜。然而,我们却难得一见。虽从2012年开始,光宇先生家人、唐薇老师、李大钧先生等也曾联合多家机构陆续推出数个展览,但他与大家见面的机会恐怕还是太少了,以致“张光宇”这三个字仍然未能真正印入百姓脑海。

其实,他真是一位时尚达人、逐浪的健将,不要讲在十里洋场的上海、东方之珠的香港,甚至在抗战、内战、解放的每一个时代的关键点上,都能看到他“江湖大哥”般的身影。

他以稿纸、铅笔、毛笔、橡皮、大头针为马,以墨水瓶为甲,以蘸水钢笔为矛,以三角板为盾,始终驰骋无惧。

张光宇正是那位曾经立于风口的人,而且他留给我们的一切,如同宇宙,复杂而有规律,可以说他的创造已经自成体系。大约也因为如此,使我们对他的再表述显得太过画蛇添足、狗尾续貂。的确,他给我们这些爱他的人留下了太多难题。他本是一位传播领域的“大神”,但他却让我们在传播他时,显得如此束手无措。

为了打破这个至少持续了30年的困惑与不甘,在全球疫情笼罩的庚子年末,在张临春先生、寇勤先生、李大钧先生以及多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剑走偏锋,试图通过一场非主流的展览,在北京王府井一号嘉德艺术中心建造一个不仅是好玩儿的“光宇游乐园”,让大家与“光宇骑士”、“美猴王”、“神笔马良”一起,在“光宇之夜”、“光宇沙龙”、“光宇下午茶”的系列活动里共同享受可游、可思、可感的,持续3个月的合家欢式跨年盛宴。

而后,此展还将在全国多地甚至国际巡展。总之,这个展览的诉求如前所述,我们的想法非常简单,希望大家能知道张光宇,喜欢张光宇,让他的名字真像他的名字“光宇”,像他的笔名“明宙”一样,照亮我们这个依然笼罩在新冠阴霾下的星球。像展览的名字 “为了前方” (For The Future),像展览的副标题“张光宇艺术12燃”一样,在这个冬日里带给我们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的心一起真正燃起来!

——吴洪亮

2020年12月8日晨写于江西景德镇陶溪川
2020年12月13日晨修改于泉州



展览现场




所谓“12燃”,其实是展览的12大板块,从各个角度来展现张光宇一生丰富多样的成就。


此次展览共展出展品500余件,包括张光宇的珍贵原作288件,时间跨度从1918年到1963年,涵盖了张光宇的整个艺术生涯。


展品中包括1910年代和1920年代张光宇创作的新仕女形象作品,1930年代设计的家具和《小姐须知》《民间情歌》《新诗库》封面画及讽刺漫画系列作品,1940年代的《西游漫记》及手稿、电影美术海报,1950年代的《新西游漫记》《神笔马良》,参与国家形象工程的史料,插画、漫画等,1960年代的《大闹天宫》美术设计手稿。


我想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详述张光宇先生的一生,一方面是因为我更建议读者通过作品去认识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此前推荐过一套书,这套《张光宇小集》已经非常精炼地说明了他的一生和艺术成就,没有看过的朋友,不妨买来看看。






《张光宇小集》

唐薇 黄大刚 编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3月
4册共920页
198元


折扣现价138元



以下,我将按照12个板块来呈现部分展品,既是给打算去的朋友们提供一点“甜点”,也算是一个线上的展览,让去不了的外地朋友,借此管窥张光宇艺术的驳杂多样。








No.1
世界·生生


民国时期,上海连接着世界,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纸质印刷品曾是最具有普遍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人们通过书刊报纸了解世界,而张光宇就是为这些书刊报纸绘制世界图景的人。从1918年开始,张光宇相继给《世界画报》《影戏杂志》《三日画报》《上海画报》《上海漫画》《十日谈》《时代漫画》《万象》《独立漫画》《十日杂志》《泼克》等杂志、报纸、书刊画过风格多样的封面和插图,这些图像是摩登上海都市百态的一面面镜子,并广泛影响了后来的沪上漫画家群体。独具风格的封面装帧及字体设计,开创一代新风。1936年,张光宇为《新诗库》画的全套封面画,更是一组具有先锋性的现代主义风格作品,与诗集堪称珠联璧合,也是他在书籍装帧艺术上的代表作品。


万象



人生画报 



时代 



时代



时代漫画 



世界女性人体比较



西游漫记



漫画骑士,《时代漫画》第1期封面画,28x43cm,1931年



1934年1月,《时代漫画》第1期



《漫画家的梦》,1930年3月《上海漫画》第100期



1918年,《世界画报》第2期



1921年,《影戏杂志》第1卷第3号



1928年3月,《蔷薇》第1期



1930年2月,《上海漫画》第95期



1930年5月,《上海漫画》第108期



1930年12月,《啼笑因缘》



1932年7月,《诗刊》第4期



1933年12月,《现代》第4卷2期



1934年6月,《万象》第2期



1936年10月,《上海漫画》第6期



1937年3月,《泼克》第1期



1948年2月,《星期报》







No.2
48个表情


张光宇是不折不扣的摄影发烧友,民国期刊里不时刊载有他的摄影作品,1924年他曾与友人联合发起中国美术摄影学会。三十年代他衣着旧式长袍,以自己的摄影肖像连排并置,无意间比安迪·沃霍尔的图像并置早了二十多年,亦可谓当代社会社交媒体的表情包鼻祖。


自拍鼻祖


1930年代,张光宇在上海







No.3
情感·须知


近代以来,风气渐开。早在1918年,张光宇就画了描绘女性日常的水彩画,她们骑马、画西画、独自泛舟,形象自由洒脱。到他1920年代中期的白描画里,女性的形象更具时代性,她们剪短发、画人体、拍电影、听留声机……这些白描画语言干净,趣味浓厚,甚至启发了当代新文人画画家的创作。1931年,邵洵美出版《小姐须知》,这本小书站在男性视角,以善意的姿态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写下许多行为指南。张光宇为这本书设计了插图、封面和版式,书中的绘画简洁灵动,其中一些图式,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时尚行业。


《小姐须知》(邵洵美著)封面,1931年



《小姐须知》系列插图,1931年



红楼电影,纸本白描,30.5×48.5cm,1925年



兰闺试笔图,纸本白描,30.5×48.5cm,1925年



梅雪图,纸本白描,30.5×48.5cm,1925年



听歌图,纸本白描,30.5×48.5,1925年



橱窗图,30.5×48.5,纸本白描,1920年代



灯前倦绣图,30.5×48.5,纸本白描,1925年



红妆落叶图,30.5×48.5,纸本白描,1925年



新装图,30.5×48.5,纸本白描,1925年



对镜图,30.5×48.5,纸本白描,1926年



熏风图,30.5×48.5,纸本白描,1926年








No.4
家居·东西


约1930年前后,张光宇设计过一系列朱砂红洒金家具,这个系列的家具既使用了西方现代设计的手法,又将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样式融入其中,其风格超越了单纯维度的东方或西方的审美,被称为“Moden Chinese”。此外,他还曾设计过灯具、织物等各类家居用品。


办公家具设计图,18.8×27.9cm,载《近代工艺美术》,1932年



台灯设计,《近代工艺美术》, 1932年




织物设计图案,1950年后



朱红洒金家具,约1930年



朱红洒金书柜及多功能圆柜,约1930年

朱砂漆茶几,约1930年



朱砂漆椅,约1930年



硃红金底博古屏风(张光宇设计,学生绘制图像),1951年








No.5
民间情歌


20世纪30年代,张光宇亲自搜集整理出76首民间情歌,并为之绘制插图,这套《民间情歌》纯真、隽永,展现了鲜明的民间趣味和独特的艺术性,并传达出真情实意的感染力,正如他在民间情歌集结出版的自序里所写:“从别人的眼光看来,藏一点民间艺术算得了什么,多么的寒酸相,也配得上说‘收藏’吗?在我却津津有味,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寄托。我从这里面看出艺术的至性在真,装饰得无可再装饰便是拙。”


本来针线总牵连,如何今日两无缘;

妹是针儿哥是线,针儿须待线来穿。

12×18cm,1935年



豆花开遍竹篱笆,蝴蝶翩翩到我家;

妹似豆花哥似蝶,花愿恋蝶蝶恋花。

26×27.5cm,1934年



脚踏板凳手扒墙,两眼睁睁望情郎;

昨日为郎挨个打,情愿挨打不丢郎。

25×18cm,1950年代



脚踏板凳手扒墙,两眼睁睁望情郎;

昨日为郎挨个打,情愿挨打不丢郎。

43×28cm,1934年



郎君出门早早回,日出走来日入息;

路上残花莫要采,家中牡丹正在开。

32×42cm,1934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妻共衾眠,几个飘落在外头?

39×36.5cm,1934年



这个世界要有钱,八十公公有人恋;

有钱不怕八十岁,没钱最怕两同年。

27.5×28.5cm,1935年









No.6
泼克·讽刺


漫画是张光宇最精彩和最早被社会熟知的作品,他在《时代漫画》创刊号画的那幅封面,用墨水瓶、三角尺、铅笔和橡皮等文具缀成的战士形象,象征漫画家以笔墨为兵器突进,正如他自己所言:“漫画是一幕严重(严肃)的喜剧”。他的漫画创作,将中国的漫画提到极高的艺术水准。他对中国漫画事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的漫画艺术本身的范围。


1928年9月,《上海漫画》第20期



封侯图,《十日谈》第12期封面画,56×45cm,1933年



观游图,《十日谈》第9期封面画,56×43cm,1933年



囡囡图,《十日谈》第8期封面画,56×42.5cm,1933年




山居图,《十日谈》第6期封面画,55.5×43.5cm,1933年



献瑞图,《十日谈》第2期封面画,56×46cm,1933年




吞款图,《十日谈》第5期封面画,56×43.7cm,1933年










No.7
大地·星岛


1937年“八一三事变”,张光宇到了香港,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与香港同仁合作的《星岛日报》成为出色的报纸。1940年他同徐迟、丁聪等一起赴重庆参与抗日救亡,“皖南事变”后经仰光返香港。1941年冬香港沦陷,他携家人逃往桂林,亲历“湘桂大撤退”,吃尽苦头辗转到了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垂死挣扎的王朝挑起内战,媚外卖国,压制民主。光复回沪的张光宇,在严重的政治压力之下,又只得香港去养家糊口,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终于回到大陆。

抗战时期张光宇的漫画,更加面对现实,向迫使他离乡背井的侵略者和权威挑战,他说:“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疯狂相,毕竟倒在漫画家的笔尖下,这一个时代,过去了吗?没有!……不过我们的笔尖,终能为你们写下结局,而完成时代的使命。”


《遵义行军》,纸本水墨36.7×27.2cm,1944年底至1945年初



电影《大凉山恩仇记》广告设计稿

纸本水粉、水彩,28×38cm,1948年



电影《风雨江南》广告设计稿,纸本水粉、水彩,28×38cm,1948年



画廊,55×72cm,1940年代



关山四骑图(墨稿),55×68cm,1945年



黄金万(墨稿),50×34.5cm,约1946年








No.8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中国现代美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张光宇于1945年夏秋,在“陪都”重庆,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一部讽刺性极强的彩色神话连续漫画。内容主要是讽刺当时重庆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全部作品共六十幅,每幅均附文字说明。1945年冬、1946年春和1947年夏分别以展览的方式展出于重庆、成都和香港。在创作这部作品的同时,张光宇还绘制了一部稍简化的《西游漫记》的黑白稿。《新西游漫记》创作于1954年,是《西游漫记》续集,本着“嬉笑怒骂皆成漫画”的想法,这部续集描写孙悟空与朱八戒再走西天路的故事,人物形象更卡通化。


《西游漫记》画展海报



《西游漫记》手稿,5.5×5.5cm,1945年



为《新观察》设计题头,12.5×57cm,1957年











《西游漫记》内页插图








No.9
解放·建设


1949年广州解放,以张光宇为首的画家们所画的毛主席巨幅画像,高悬在广州爱群大厦上,这幅高九十英尺、宽三十英尺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像朝阳一样照亮了这个南方都市。1949年后,张光宇除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公职外,还参与一系列新中国的重大美术设计工程,如为新中国国徽的设计提出重要建议,参加“十大建筑”和其他建筑装饰、邮票设计、图案及广告设计等,耗费了大量心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聘书,1951年



灯具设计图,18×25cm,1952年



灯具设计图,25×18cm,1952年



哪吒斗悟空,纸本水彩,20×28cm,1955年



舞狮,纸本水彩,18×28cm,1955年




北戴河风景,纸本水彩,18×28cm,1956年



北戴河海滨,18x28cm,1956年








No.10
神笔马良


1954年《神笔马良》的故事在作者洪汛涛的笔下完成,并投稿给杂志《新观察》。杂志记者邀请张光宇先生为其配插图。张先生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并于为中央美术学院收集教学素材途中,在绍兴配了12张插图,还编好了版面。1955年的《新观察》第2期发表了6张。人民美术出版社看到了这些作品,决定请张光宇按他们提供的剧本画成连环画出版。张光宇答应并做了一些前期工作(画好了38张草图),后因剧本问题,出版社取消合同。张光宇觉得故事情节好,1955年他还写信给当时主管电影的夏衍同志,建议将《神笔马良》拍成动画片。


他到山上砍柴时,就用一杆树枝在沙地上画飞鸟。

《神笔马良》(二),27×36cm,1954年




财主觉得奇怪,马厩里哪里来的火炉、饼子呢?

《神笔马良》(六),27×36cm,1954年



“嗖”的一声,射出的箭正中财主的咽喉~

《神笔马良》(八),27×36cm,1954年




他画了一只癞蛤蟆,在皇帝身边乱跳乱蹦。

《神笔马良》(十),27×36cm,1954年



马良不住地画着风,大海卷起滚滚波涛,猛烈地往木船打去。

《神笔马良》(十二),27×36cm,1954年。



《神笔马良》系列草稿图,1955年








No.11
大闹天宫


张光宇担任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时,正是他教学和各项社会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他身体最劳累、病倒前不久。作为有担当的美术家,他还是不辞辛苦,把毕生从事动漫实践所取得的丰富经验,都投注给了《大闹天宫》的拍摄工作,设计出众多人物造型和场景。1960年张光宇出差时看到《上影画报》杂志刊载的“闹片”宣传图画,觉得“悟空战二郎”的形象太忠实于他的设计原图,特地写了回信加以说明。

张光宇曾做过大量的动漫艺术实践,除彩色连环漫画《西游漫记》和《新西游漫记》外,1946年至1947年在香港期间曾试拍黑白卡通实验片《敲钟男孩》,编写《西游外记》剧本、《花果山》剧本,绘制黑白连环漫画《朱八戒漫游香港记》等,这些经历都为张光宇对《大闹天宫》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


《大闹天宫人物设定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6×19.5cm,1959年



孙悟空造型设计,1959年



哪吒造型设计,1959年



土地造型设计,1960年



猴王饮酒图造型设计,1960年



二郎神草图,18×13cm,1959-1960年



摩利红天王造型草图,10.5×18cm,1959-1960年



巨灵神脸谱及造型草图,13×22.5cm,1959-1960年



马天君等造型草图,21.8×12.5cm,1959-1960年



花果山水帘洞内景,1960年



花果山水帘洞外景,1960年







No.12
衣食住行


1935年,张光宇负责指导“实用美术图案画函授班”,巧妙设计“衣食住行”标志。在1950年代初,张光宇设计全国民间工艺品展徽章标志时,将图形分解为四个独立图标构成的“衣食住行”标志。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在做服装设计、海报设计、装帧设计、家具设计、舞台美术与电影动画设计等,蔚为大观。1958年他设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标志“衣食住行”,参与《装饰》杂志的创办工作。




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徽章草图,38x28cm,1955年



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徽章草图,28x38cm,1955年



实用美术社标,25×18cm,1935年



图案设计,20.5×19cm,1930年代



图案设计,26.5×37cm,1930年代



图案设计,28.2×37cm,1930年代




这可能是我们最快一次发展讯

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
END
.


象外近期好文


看海报,挑展览(上海版)
陈丹青如何看画看照片?
只看海报的话,你会去哪个展览?
其实我们每期投稿里都有好看的
绘画 + 摄影。
摄影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我很晚才意识到这一点
她的这些照片,越看越虚无啊。
普通家庭的孩子应不应该学艺术?
11月,去上海把一年的艺术展看够
认为夏加尔只有浪漫狂想,这是一种误解
理想的话,当个傻子。
我几乎天天都意淫自己功成名就后的生活
摄影赏。
一个胸无大志的艺术家,兼收藏家
陈彧君重返木兰溪。
TONI&GUY前艺术总监的照片拍得怎么样?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你   在看 👁     我吗?


更多文景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