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几乎天天都意淫自己功成名就后的生活

阿改 象外 2022-05-06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Dope & Duang”展览现场,一个小男孩在陈轩荣画作前

图片由艺术家及展览主办方提供,特此鸣谢






看轩荣的人,觉得是个好孩子;看画,觉得是个坏孩子;再多看两眼——哦,还是好孩子。

当然,“孩子”只是一个比喻——1991年生于福建漳州的陈轩荣,明年就要三十了。

2010年,他考上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两年后进入央美版画系及人文学院继续深造,2019年硕士毕业后,留京,画画,做职业艺术家。

8月,因为参加一个艺术家朋友的婚礼,我们初次见面,接着同游山西两三天。晚上,我们一拨人在酒店房间里看《乐队的夏天》,轩荣的穿着,全然就是五条人里的阿茂——倒不一定非得是花衬衫、大裤衩、人字拖,但你看了就知道:这就是南方海边城市的风格。

漳州东北临厦门,北接泉州,西南连梅州、潮州,连同其自身在内,无一不是文化或历史名城。轩荣说从小到大,少不了要跟着大人去“普渡”和“拜拜”,每逢节日,庙宇道观祭祀祈福活动应接不暇,儒释道及妈祖信仰揉杂,神仙之下,就是凡人市井的浓浓烟火。

他的确是典型的闽南人,但他的画,却似乎不见传统的印记。或者换一个说法:他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因为良善、温和,接人待物周全备至,但他在画里不表现这些。


Call Me Maybe系列



在画里,他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坏孩子——欢喜涂鸦,为亚文化取证,记录和描摹边缘场景,他甚至还制作过一批版画,复刻了艺术史上布歇、库尔贝和洛佩兹等人笔下著名的女人体形象,但又像做色情小卡片那样给它们印上了电话号码。



The Throne of Trump 布面丙烯 300x240cm 2019



The Emperor of Kowloon 布面丙烯 140×210cm 2020



在最近个展“Dope & Duang”的作品里,他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名字画在马桶圈上,把香港“九龙皇帝”的书法拷贝在摩托车上,他画被涂鸦覆盖的楼宇、街道、滑板场、废弃的公交车以及——厕所。

“我画了很多厕所。厕所虽然很私密,但又有一定的公共性,”展览开幕那天,他带我从一张画有三个废弃马桶的画绕到后面,后面仍然是一张关于厕所的画,上面有两个小便器。



Nobody Gives A Shit 布面丙烯 240x300cm 2019



Nobody Gives A Shit,局部




A Battle Between The Gods and The Giants

作品及局部



“可能有一些女生喜欢打卡,我就想让她们在我画的小便器前面打卡,我觉得这是挺酷的一件事情。”

觉得轩荣是一个变态?我不这么认为。小便器的上面是一个有着古典希腊雕像风格的男性的头,“头发被雅典娜的一只手仅仅抓住,”他对我解释,“他特别痛苦。”

“我感觉有时候男人其实不容易,他的一些痛苦不会有人在意。很多人觉得男性是强势的,但我觉得可以在厕所这个隐秘的区域里,给男性留一个空间,把他的脆弱全部留在这面墙上。”



The Restroom 布面丙烯 150x200cm 2016



为什么我相信轩荣?原因可能是:我从画里看到他的认真——他的画面是“非主流”的,但七年央美的训练他甩不掉。构图如何行止,颜色如何铺陈,笔触如何周转,痕迹就留在那里,证据如铁,他想使坏也难。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技巧型的画家,不是德加那样的天才,我更喜欢塞尚那样的人,很憨,一笔一笔、一层一层地画,要跟自己较劲很多次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说。

最足以说明的一个例证是下面这张,“我能丝丝入扣地画出这样一个纸巾盒,把纸巾画得特别有分量,仿佛你可以直接从这张画上撕下来。”



The Toilet Paper 布面丙烯 150x200cm 2020



画作局部,堪可以假乱真的效果



他倾慕古典主义,但也希望自己能逃离古典的限制。他追求手感,但未必认为自己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比如委拉斯开兹或哈尔斯的状态,“就是咔咔一顿画完之后,远看是很明确的形体,近看却是非常潦草、非常随性的笔触,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神迹一样的东西。

轩荣可被归类到“艺二代”——他的父亲陈志光以一系列蚂蚁的雕塑作品为人熟知——以我的猜测,轩荣想必是在一个开明的氛围中长大的,因此才有那样的对长辈的谦恭,对同辈的随和,诸般平易得体,可是,我们又怎么知道那只不过是轩荣其中一面?

诚如他在解释自己那些涂鸦图像时所说的,“这里有特别后人类的一种感觉,就是全世界的人都死光了,就剩你一个幸存者。全是人的遗迹,但人已经不见了。我就特别喜欢这种孤寂的感觉。”

因此,在艺术家的“月球之背面”,可能是悲切、沉思、忧心忡忡,或面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时的惶惶然不知所措。

谁知道呢?我知道的是,的确有许多人在那张有着两个小便器、雅典娜揪着男人头发的画前留影合照——因为那里有一个舒服的懒人沙发





陈轩荣在山西

我们第一次认识时给他拍的照片






 象外 x 陈轩荣 





象外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陈轩荣 :一个平凡却能积蓄能量的人。


象外 :学“艺”经历是什么样的?期间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件?哪些艺术家影响过你?

陈轩荣 :第一次接触素描是2008年,那时我高一。第一次集中地看到大规模的艺术史上的名作是2012年在美国,也是在那一年我接触到了涂鸦,也是在那一年,我系统地学习了木刻版画。这些都是构成我绘画风格的因素和来源。

影响过我的艺术家实在太多了,长长一大串名单,感觉提了谁而没有提谁有些厚此薄彼。不过还是说几位吧:门采尔、丢勒、塞尚、德朗、贝洛斯、霍珀、利希滕斯坦、巴斯奎特、托姆布雷、洛佩兹……



5POINTZ 布面丙烯 200x270cm 2015



象外 :你父亲也是艺术家,他说过哪些话是你印象深刻的?

陈轩荣 :让我学习美术是我父亲决定的,但选择成为职业艺术家则是我自己决定的。我们之间渐渐地多了一层同行的关系。我不太记得他具体说过什么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但我知道,我对艺术的理解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很大程度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象外 :他对你现在的艺术怎么看?你妈妈或其他亲戚怎么看你的作品?

陈轩荣 :我父亲和我在艺术面前是特别平等的,我们曾经一起去过两趟欧洲。我们一起布展、一起逛博物馆、看威尼斯双年展。因为是同行,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在交流对作品的看法和感受。自我上了美院以来,他对我的创作都很肯定和尊重。因为他的存在,让我觉得我从事这个行业是对的,是幸运的。

我的母亲是个舞蹈老师,她也很支持我的创作和工作,虽然她只是大概知道我在表达什么。其他亲戚譬如我的表哥、表妹可能更清楚我的创作意图,毕竟没有代沟。其他的长辈可能就觉得我是个挺好的美术学校毕业的自由职业者,至于我具体在干嘛,他们并不太了解。


G1.0.0.5 布面油画 140x210cm 2015

陈轩荣在早期创作中习惯为作品装上画框

近期去框化可见他态度上的转变




象外 :漳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陈轩荣 :我在漳州一直生活到17岁。我觉得漳州是闽南三座城市里,最能保留闽南文化的地方。因为漳州的经济远不如厦门和泉州发达,所以这个地方没有太多的外来人口,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起厦门和泉州要小。据我所知,在厦门,会说闽南话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而在漳州,听不懂闽南话的外地人是要被“特殊照顾”的。

从小到大,闽南的小孩必然少不了跟着大人去“普渡”和“拜拜”。道教、佛教还有一些本土信仰在漳州常常被杂糅在一起,香客们不论是出于信仰还是仅仅出于对传统节日的尊重,每逢节日各个庙宇道观祭祀活动、祈福活动总是隆重,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息。


象外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福建人”或“漳州人”吗?

陈轩荣 :我在饮食偏好方面绝对是典型的漳州人。每次回漳州都会胖个三五斤,回了北京再瘦回来。

很多福建人都有一个想法:“要出去混,就混出个样子再回家乡”。当我漫步在纽约的唐人街,或是马尼拉的海边,还有其他国家的华人社区,总是能看到福建人的身影。我也很认同这种想法。漳州的小日子太过舒服闲适,容易消磨斗志,我这个年纪,还是更适合在北上广混。



5 POINTZ 布面丙烯 150×200cm 2016



象外 :你对涂鸦/亚文化或者类似的图像产生兴趣是因为什么契机?小时候有没有学过书法?对于涂鸦本身的书写性/涂改性怎么看?

陈轩荣 :最初可能是出于人类喜欢东张西望的本能,眼睛会被动地接收各种信息,同时也有主动搜寻信息的惯性。而各种涂鸦形式如:喷漆、模版、书写还有贴纸等,它们充满丰富的颜色和特殊的字体。经过时间的推移,层层叠叠的新旧涂鸦交织在一起,这种视觉冲击力变得让人无法忽视。

小时候我没学过书法,上了美院倒是上过几节极其入门的书法课,临过《石门颂》《曹全碑》之类的帖子。



Red Dragon 布面丙烯 150×200cm 2019



涂鸦本身的书写性很强,这很大程度上和喷漆、涂鸦笔等工具连续出颜料的特性有关。各种不同型号的喷头和笔头可以做出各种粗细、虚实或有颗粒感的线条和色块。而且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覆盖力,同时也兼具透明度。这就是绘画工具本身自带的绘画语言和体系,和其他的画种有所区别。


象外 :去过哪些地方的哪些涂鸦给你留下过比较深刻的印象?你会厌恶痛恨街道/居民楼墙上的那些“牛皮癣”吗?民间的/自发的/边缘的书写/涂画对你的吸引力在哪儿?

陈轩荣 :印象最深刻的城市是纽约和柏林。它们常常反复地出现在我的作品当中。

我并不厌恶你说说的“牛皮癣”,甚至还会留心观察。你所说的民间的、自发的、边缘的书写和涂画其实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有的是对于苦闷的抒发、有的是无意识的呓语、还有些是对于已有的涂画的回应。涂鸦其实也在这个范畴当中,来自民间、自发的、边缘的。



Picasso&Dali 布面丙烯 75x100cm 2019



The Ecstasy of St.Teresa 布面丙烯 155x195cm 2020



象外 :你在涂鸦图像之下,所采用的仍然是带有经典意味的绘画方法,你对“绘画性”这事儿怎么看?是觉得只要一张画就必须要有绘画性?

陈轩荣 :这是我个人的执念。我并不觉得没有绘画性的画就不好,有很多没有绘画性的作品在其他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以往受过的学院教育和博物馆杰作的洗礼,让我对追求绘画性乐此不疲。我近六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主题,但是一直在拓宽和深挖绘画语言的可能性。


象外 :最近这批作品有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

陈轩荣 :有的,就是以涂鸦为最主要元素的无人的孤寂的空间和角落。


象外 :你与商业/潮流品牌有过合作,跨界的感觉怎么样?怎么把握自我表达和商业期待/想象之间的尺度?会觉得与商业合作是艺术家的出路之一吗?

陈轩荣 :跨界很有意思,毕竟是两个领域的对接,对自己是全新的体验。我不太擅长主动与品牌合作,不过当品牌觉得我的作品有合作的可能性,向我发出邀请时,我觉得我会有更多的主动权,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得更充分些。这样更容易平衡自我表达和商业期待之间的关系。

我的确觉得与商业合作是艺术家很好的出路之一。毕竟这个时代,能为艺术家背书或带来流量的,并不仅仅是美术馆、画廊、策展人。明星、品牌,甚至是网红博主都开始拥有这个能力了。



Copter 布面丙烯 140x210cm 2018



象外 :一部分艺术家会追求艺术形而上的意义,或者在具体的创作中追求思想/精神/意义或者具体的观点表达,有一些则相反。你是属于哪一种?你追求深刻吗?

陈轩荣 :对深刻的追求就看和哪些艺术比较了。我的作品常常会被贴上“潮流艺术”的标签。我并没有觉得这个词有丝毫贬义,但是我觉得它并不足以概括我这些作品的的特质。我还是比较严肃地看待绘画这件事本身的。

涂鸦只是我画面里比较重要的元素,我更多表达的是带着末世感的孤独的场景,画面里只有层层叠叠的涂鸦,全是过去的人留下的痕迹,墙面上曾经的热闹逐渐退却,整个空间是静谧无人剧场。


象外 :对艺术市场怎么看?毕业后,有被生存问题困扰过吗?

陈轩荣 :我自打本科毕业起,就微微尝到一点当职业艺术家的甜头。得了几个毕业生奖,卖了些作品。后来也得到了更多藏家的支持,让我更有信心。但是年轻艺术家的生存压力还是现实存在的。找到理想而稳定的工作室、维持良性的发展还是要费心费力的。现在自己结婚生子了,确实也感到养家糊口并不轻松。


象外 :你的作品既有专业藏家,也有明星,也有其他类型的收藏者,你有没有为某一个“理想的读者/观众”画过画?

陈轩荣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我在创作的时候,最理想的读者就是我自己。我要的绘画性、时光的沉淀感、四下无人的后人类氛围、绘画材料和语言的配合与转译、对美术史经典的揶揄……都能被我自己这个读者所理解,当然我也希望其他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


象外 :当今时世下,有焦虑吗?

陈轩荣 :当然有,焦虑是常态。难得不焦虑。


象外 :你觉得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陈轩荣 :有稳定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稳定的收入从而可以抛开养家糊口的任务,创作出属于自己时代的杰作。



5 POINTZ 210×320cm 布面丙烯 2020



Untitled 布面丙烯 70x105cm 2020



象外 :能想象十年后自己的状态吗?

陈轩荣 :我几乎天天都意淫自己功成名就后的生活,说来惭愧,不足为外人道也


象外 :最近开心/郁闷/觉得荒诞的事情是什么?

陈轩荣 :最近总觉得开心、郁闷、荒诞这些情绪交替得有些频繁,它们确确实实存在,我却举不出一个像样的例子。


象外 :最近在看的书/电影。

陈轩荣 :最近刚刚做完个展,之前一直在创作,没怎么看书和电影。疫情期间也没啥电影可看。更多的是画画时候听播客之类的音频节目——《八分》、《大内密谈》、《日谈公园》等都是常听的节目。

画完画睡前都会看些悬疑剧,《白夜追凶》、《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等等都是今年筹备个展作品的期间看完的。听音频可以让我很快进入创作的状态,看悬疑剧则可以快速耗尽之前创作时活跃的脑细胞,防止失眠。


象外 :最近做过的一个梦。

陈轩荣 :每天睡前脑细胞被悬疑剧烧得所剩无几,有梦也记不清了。






 陈轩荣 :Dope & Duang


Tong Gallery & 松艺术区


时间 :2020年9月5日 - 10月25日

地点 :北京顺义区格拉斯路松艺术区

(松美术馆东区)


更多现场图片



👇








“小心,街头艺术家!”




.
END
.



查看世纪文景出版

请扫码看折扣好书




👆


巫鸿系列

书法答问

牛津艺术史

张光宇小集


最低至5.7折 




象外近期好文


一个胸无大志的艺术家,兼收藏家
陈彧君重返木兰溪。
TONI&GUY前艺术总监的照片拍得怎么样?
绘画赏
绘画,晚安。
又到了看画的时间了。
李白写过,赵孟頫画过,如今他拍过
黄河青山汤南南。
2020已过去一半,是时候重启艺术圈了
这,才是真正的后浪
这些高中生的画,有没有让你闻到一丝自由的味道
影院关门第155天,让我们回顾一下这100部伟大的电影
如果不做艺术家,你最想做什么?“厨子。”
遥遥晚空,点点星光。
血色非洲。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你   在看 👁     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