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绘画,晚安。

象外 象外 2022-05-06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林宇莘,《人神共愤》,数码绘画



以画助眠
堪称雅事

晚安朋友
顺道早安



👇





沈林子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



我感到我与传统的距离如此近又如此远。有时我将自己放在格物式的情境之中,作为一个客观感性者体味物象,有时又想要脱离出来,在不断变化的视角中寻找平衡及舒适的作画方式。















李华成


就读于浙江理工大学视觉传达系


板绘人像。
















@可爱美丽的小天使雨初


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在读,U1ARTLAB艺术编辑



有一段时间,经常独自去公园溜达,坐在长椅上,看着眼前的树木发呆,但是也没想什么。我在每一棵树之间穿行着,踏过草地,蹲下来对着树叉发呆。他们是生命和语言的吧。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着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风掠过我。掠过森林。


可能是一个清晨,一个黄昏,一个带着余晖的晚霞和正在落下的夕阳。


……












@黎子寒918


一些让自己开心的小画。














林宇莘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偶然的一次机遇,我尝试了数码绘画。数码绘画相比传统绘画更便捷、更概括。且有许多传统绘画难以到达的迷人之处(如:荧光鲜亮的色彩、丰富多变的肌理、各式各样的笔刷、细微极致的颗粒等等……)它拓展了绘画的多种可能性,也帮助我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感受事物……














王小涛


生于浙江台州,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现居成都南京



不掉入任何流派和风格是我一直追求的。我用自己的偏见组合起具象与抽象。有时是灵感有时是推敲。


我的色彩是自由的甚至无教养的。现在的我更愿意在绘画过程中感受绘画本身的涂抹和笔触的魅力。可能涂抹欲是人类天生的欲望吧。














王伟


硕士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生活工作于昆明



西北是我的故乡,这里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晚。少年时,家乡的河堤是青春期眺望远处的地方。初春,天吹着大风,我会经常站在那里,看着土地慢慢地绿起来,这些微小的生命生长得很缓慢。


它们默不作声,慢慢地成长,有一天,当天变热的时候,我骑车从桥上经过,那片土地上已经长满了野草野花,崭新地飞扬在太阳光下。



我时常沉浸在这样的天气里,有时候,我能看见一只鸟,从风的心脏处飞来。













李雪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在读



我开始趋向一种放空的状态,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的调调。我更倾向于画面本身带给我的愉悦感,而不喜欢强加一些我根本不知道的或者不了解的哲理上去。


因为绘画不是看图说话,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李论


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绘画指向未知之境,它兼容了装置艺术中“场”的概念和影像艺术“凭空捏造”的能力,它也可以作为注脚。


我绘画的原因在于我是一个在大脑中无时无刻不从日常中剥离图像进行改造的人,这里充斥着图像和信息的碎片,是一个混乱的“素材库”。


绘画正是我对自己复刻-变形进而虚构自我的最好手段。图像在我的绘画中盘旋、漂移,观看者成为剪辑师,在那里形成无数条缠绕的时间轴。


我热衷于命名,我将叙事和阐释都隐藏在作品名称中,理想状态下的作品呈现过程中我作为作者应是隐去的、失语的。


 



即使我们不在餐厅也能想办法使自己感到愉悦



口腔期的爱情



轮流照料卵的最初的神明



降世寻找少主的三人抱抱豹豹宝宝



天塌地陷


等候之地


一颗治疗晕云的药丸












@我是马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现为高中语文老师



混沌的框架中,无序分离出了有序

在这个平行世界

将所有历史压缩到同一水平线上

虚幻就是真实

在一个“满”的空间里

繁琐与嘈杂的“满”填充着我内心的空白















@小银河ior



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件太自然的事

无论我有没有真正的去画点什么

它就是存在在我的生活里 在我的里面

画一幅画更像是一种记录 而不是自我表达

在画中是没有自我的

没有一切判断 与比较的需要

我为它们感到满足 感到亲切

它们是那样的温柔

在这样的感受里 一切都是最好的

是一种全然的关于爱的表达














@許荷花


作者是天津美院研三毕业生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宏观且既定的审美规则,它们权威且笃定,告诉着我们关于美的正确答案。但我却常常被好奇心驱使,在海岸边逡巡,因为广袤之下的一颗小小贝壳惊喜不已。


聊新闻、看小说、读诗歌、弄绘画、弹琴唱歌——那些具体的、生动的东西让我感受到真实。就像语词本身,细小的琐碎足以让人忘乎所以,我时常盯着一本书中一段话中的一个词看到忘记它讲了个什么故事,时常看一幅画里的一角一笔忘记了它是一幅名作。


我以为这是艺术对于我来说的特别之处,我不用因循一个固定的答案,所有答案都在生活的痕迹里,线索自己去找。















@釉蓟叁


1996年出生于上海,旅意游学经历,毕业于Emily Carr,现居加拿大温哥华



我的绘画启蒙应该源自青春期时母亲送给我的几米绘本,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色彩拯救的奇妙经历。


在一定程度上,几米的画曾经疗愈了小时候内心的伤口,许多我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情绪都在他的画中一一解开了。


也因为这样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绘画……


大学的时候受到Georgio Di Chirico和Rene Magritte的影响让我更加着迷于对人们内心深处中潜意识与梦境的探索。


对于我来说,绘画最根本的是一种原始感受力,就像诗章,电影,乐曲,哑剧。


它时而幽静、时而暴力、时而幼稚、时而沉稳,所有矛盾的、激烈的情感都可以在绘画中得以存活。


那些被色彩、笔触与符号包裹着的情感,能跨越时间、空间,超越语言与现实来触及到陌生的心灵。


我总是无法逃脱被绘画短暂夺取呼吸的时刻,就像走进有着Fra Angelico湿壁画的庙宇。














张亚涛



张亚涛的作品具有更为独立的个性和更具说服力的艺术表现力。他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鸽子、年轻女孩和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马匹,这些元素共同征服了他如画的宇宙。他们离开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走向属于幻想的虚拟世界,那个由不同于我们的规则所主导的、有可能发生各式各样冒险的魔幻世界。


——Else Marie Bukdahl(丹麦艺术评论家)















张淳波


1998年生于四川自贡,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



我喜欢让画面自由的生长,放纵的开始,我喜欢这样的不可预知性,它能激发我的创作欲望。在这之中我免不了用我固有的逻辑思维去修饰它,使它达到我认为的平衡或者不平衡。









邱健


1998年生于湖南长沙,2020毕业于天津美院






.
END
.



现代艺术史

【美】H. H. 阿纳森、伊丽莎白·C. 曼斯菲尔德 著

钱志坚 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2020年8月第1版

936页

460元



限时七折322元



象外近期好文


李白写过,赵孟頫画过,如今他拍过
黄河青山汤南南。
2020已过去一半,是时候重启艺术圈了
这,才是真正的后浪
这些高中生的画,有没有让你闻到一丝自由的味道
影院关门第155天,让我们回顾一下这100部伟大的电影
如果不做艺术家,你最想做什么?“厨子。”
遥遥晚空,点点星光。
血色非洲。
今天画画了 = 今天我度过了有价值的一天
重磅好消息: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特展延期至6月底!
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拍的照片,会好过多少成名摄影师?
屠宏涛:传统怎么说,不能成为答案本身
眼下星星火火,皆是蝼蚁之光。
这可能是一条你很快就看不着的图集。
这么诡异的画还有人说可爱,艺术家本人也很意外呢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你   在看 👁     我吗?
腔期的爱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