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赏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YOUYE205
又到周一,又可赏画
这期比较有意思的是
除了美院科班出身的
还有自由职业的素人
以及包括哲学系学生
在内的来自不同背景
的作者。绘画的多元
由此可见一斑你说呢
👇
@YOUYE205
插画师,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〇
@plutoplutoplutopluto
我没有学过画画,画画都是凭感觉,所以不知道要怎么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画。抱着试试的心态发了邮件,如果您能喜欢它就太好了。
〇
@lilspot
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在读
Human Explorer,喜欢画肉嘟嘟的女孩子
没什么大道理,就是简简单单的画面,记录一些美好的生活场景。画自己,做自己,爱自己。
〇
@hongiya
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
这系列作品关注生活中没有安全感的人是如何释放自己过多的情绪。
寻找一种方法去“治愈”不安。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教幼儿园小朋友绘画的经历。其中总是会有几个性格上对情绪感知比其他人夸张好几倍的小朋友。经过观察,我发现他们会喜欢画一些不规则、没有道理的图形,然后用彩笔将它们填满。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能集中注意投入画面中。
于是我便尝试在神经比较紧绷的状态下用这种不思考的方式去画不规则图形,再不假思索地选择一些颜色将它们填满。完成绘画时,我才发现无意识状态下选择的颜色居然是绿色蓝色这种比较靠近自然环境中的、比较治愈系颜色。我发现,经过这个过程确实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精神压力的缓和和释放。
〇
@CW7Y
美院在读生
这一组油画棒的小画是在今年年初睡不着的夜晚里画的,我试图诉说生活、梦境、情感关系中的连接。
其实我不知道怎么通过绘画去诉说这些,但回过来看时发现:它们确实与生活、梦境和情感相关。
画画的时候,我常常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也不确定画出来以后是否符合预想。蓝色和黑色形成并且支撑我的想象和感受,这些形象既是现实中的,也是现实之外的,即是鲜活的,也是燃烧过后的。
〇
@CalledHon
这组肖像所画的人,大部分来自Instagram。正因为他们在社交平台上离我很远,我才能像个旁观者一样,一边欣赏他们的大胆张扬,一边思考他们所代表的价值。
〇
不为
1996年生于武汉,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就读于美国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
〇
刘见素
1997年生人,没有系统学过绘画,现在上海工作
我的作品都是用铅笔完成的,作品中是想表达某种对立的、冲突的关系。例如生死、性别差异、现实与梦境、肉体和灵魂等。
我不记得在哪里听过类似于“喜欢用铅笔的人会比较容易撒谎”这样的说法,如果仔细想想,大概是因为铅笔容易被擦拭,且在纸面上不会留有什么后果之类的原因吧。虽然这句话本身过于武断,但不得不说“铅笔是谎言”似乎是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如果“谎言”创造了我作品中的冲突,那冲突本身就不存在了。
而另一个让我乐于使用铅笔的原因是因为它容易消逝。我总是注重于纸面上的细节,因为铅笔能赋予一种其他画材所达不到的细腻,我注重与每一条线的处理,就像在剖析冲突中的每一个原因,却同时知道铅笔是最容易失去对比和完成度,纸面最容易泛黄的作画方法之一。
画作在纸面上消逝的这种想法虽然痛苦,但换句话说冲突是会随着时间逝去的,一切会和铅笔一样变得平淡如水,一切细节都不重要了。若是打个比较相似的比方,在这一时刻,铅笔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坛城沙画(虽然听起来稍微做作了一点)。
所以,与其说我是在制造某种二元对立,不如说我在用它本身戳穿它。
〇
@Qiushan丘山子
我是一名自由绘画者,喜欢无概念的感觉。画面没什么定义,在疫情期间断断续续画一些大部分都是之前微博关注的朋友们。
我绘画材料不固定,平时画画大部分是用iPad。这几张画全部来自于procreate绘图,画画时间不固定,对象如果是特别吸引我,我就会在空余时第一时间画出来。
〇
邹子瑶
19岁,School of Visual Arts 大一纯艺学生
今年才接触油画
观众看画只能看到一个结果,我作为作者其实与作品最亲近的时候是在绘画的过程。画画的时候调整的不仅仅是画面吧,对我来说一个心态上的变化反而能让作品进步很多。一个完美的心态大概是全身心的投入,并不为了过度的担忧杂念而牺牲作品本身的需求。有力的作品一定是自信的,大胆的。
不痛不痒的作品有什么意思,我想要在创作的过程中兴奋、紧张,感受心跳。喜欢大的画布,大到整个视野都被色彩和线条占据,然后绘画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作品可以把我的感受,想法都包裹起来。画画的时候还要什么那么清晰的自我意识,那一瞬间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那幅画。
〇
@Wwwwzyk
1995年出生,2019级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在读
从出生起,我们的感受就被局限于“我”的范围内,彼此间似乎是“隔离”的。亲密或疏远,相逢或离别,人类用着不同的概念去描述这些感受,也许是希望这道界限可以消除。疫情之下,这层“隔离”又被套上了一层“隔离”,我想要以此描述存在与消亡之界限。
〇
@YANGQINZHE
〇
蒋雨
1981年生于成都,200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的创造与白日梦相同,既是儿时嬉戏的延续,也是它的替代物。”弗洛伊德如是说。在我的创作中,“童话”正是此言最好的切入点。文学种类中这一最轻巧、柔和的书写形式,作为支点,在我的画面中,把成长经验中的纷杂、忧郁、挣扎、疼痛;当下最暴戾、意外、伤感的普世体验,都化繁为简的过滤、凝炼。不为解决问题,仅给予如初心的温暖。
其实,众所周知,童话本就根植黑暗,专注良善清白。望我的作品能真实体现此本意,正如安徒生的名言:“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
〇
@egggrass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大四学生
从某一天开始几乎天天都会做梦,用文字记下了很多有趣的梦境,但越来越觉得不够,应该被还原的还有很多,于是去年五月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学画,想亲自尽可能地呈现出梦境的画面。
<Damp>
在她发出腐败的气味之后,她开始成日把自己泡在水里。龟裂的皮肤之间都是凝结的血块。她拜托我把水加热,血块慢慢融在水里,包围着她的身体。水在慢慢变红。她在流走,我控制着水温。
赶在所有的血液迁移到体外前,我造好了她第一次流动时嘱咐的玻璃容器。我小心翼翼地帮她装上。她一声不吭,安静得像是一滩真正的水。透明的玻璃像一具躯体看守着她的血液。它们退守回容器中央,只有一层很浅的血水覆盖着玻璃容器的表面,遮掩它们溃不成军的模样。
这一次我们大获全胜。她摇摇晃晃地远去,葬礼将无限期推迟。我把为她准备的花一朵朵碾碎,汁液沾满了我的身体。我明白这就是我所剩无几的潮湿,我再也不会有力气造另一个密闭的玻璃容器。
〇
郝泓璇
2000年生于河北,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热爱文学和生活,拥有奇奇怪怪关注点的一个人
〇
夏威夷
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经》创世纪第一章第3小节
神在创造世界的第一日就创造了光了。是光让我们看清了混沌的世界,分隔了天地。
光的明与暗、深与浅,在自然中是纯粹的,无意识的。而在画家的作品中,却因创作的意图与所要表现的内容差异,产生了更多特殊的意义。比如引导视线、暗示心理、象征神明等等。所以在绘画中,光无疑是每个作者都需要运用到的重要绘画语言。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画家们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光”表达出更加丰富而精细的内容。
直观个人创作过程,画面大多参照现实对象进行描绘,对光的描绘做过一些不同方法的尝试。其中,有以具体对象作为写生参照,以单色进行描绘,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将光影在画面中交织连缀,由它们彼此联系,建构整个画面。也有以夜景为主题,夜晚的灯光为具体绘画对象,描绘在撕碎的油画布中,完成后再拼接在一起,这些尝试都呈现对光的直接表达。此次再通过个人创作希望深入探讨“光”如何作为一种元素影响我们对周边时间与空间的认识,并使光作为创作对象转变成创作主题成为新的可能,使空间体验与时间体验俱在。
【美】H. H. 阿纳森、伊丽莎白·C. 曼斯菲尔德 著
钱志坚 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2020年8月第1版
936页
460元
限时七折3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