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棵桂花——统编五上《3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在上课前我进行了桂花雨的生词听写这是检查预习的重要环节因为这个班我今年新带很多同学还不适应这种方式但长久地坚持下来预习将成为他们未来语文学习中的关键步骤

课堂伊始,我就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见过什么雨?”我提醒他们回答问题一定要注意完整,很多新入职的教师或许会觉得,这样提醒的环节很繁琐,但一节井然有序的语文课少不了学生简洁规范的回答。在学生回答完后,我向他们出示了八个关于雨的词语:和风细雨、牛毛细雨、细雨如烟、蒙蒙细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风骤雨。这八个词语是我精心挑选的,我说:“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雨的大小和强弱吗?”

周钰博同学的声音很响亮,我表扬了他,同时也指出他的语调并没有明显的强弱变化葛仕杰同学读的声音特别大,但我提醒了他,并不是声音一味的大就是对的,例如在朗读狂风暴雨时声音一定要有力量,不能拖拉,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雨真的很猛烈。每一堂语文课都少不了朗读的训练。我范读,请同学们跟读。

 

“同学们,读过课文了吗?你知道桂花雨是什么雨吗?”对于认真预习的同学来说,这个问题很简单。我随即向他们展示了桂花的图片,在这里我也是有所设计的,桂花雨这篇课文同样是一篇画面感极强的文章,在深入学习之前,让同学们对桂花的形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十分重要,所以我先从“视觉”开始,向他们展示了四种不同的桂花:四季桂、金桂、丹桂、银桂。再从“味觉”: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饼、桂花酒。最后是“嗅觉”:飘香十里、香气迷人。这样子从不同的感官入手,等于是已经将一颗桂花树的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中。我重点指导了最后两个词语的朗读,特别是对于学生能否抓住词语中的重点字,用强、弱、快、慢的不同读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方面进行训练。

我开始介绍作者,琦君的书名都很有味道,如《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琴心》等。因此我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她的书名,谈一谈有什么体会,这里陈恺睿的回答十分亮眼,他说道:“老师,我读了三遍,第一遍我只是觉得她的书名很怪,第二遍我疑惑她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第三遍我就开始读书寻找答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莫过于此。

 

 

 出示自读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场(  )的桂花雨,并让他们将想到的词语写在课题旁边。在他们写的时候,我下去巡视,并请了四位同学将词语写到黑板上:迷人的、童年、香飘十里、平淡无奇。“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大多数学生对平淡无奇的桂花雨感到疑惑,于时我“采访”了它的作者潘俊达,他说:“因为我觉得桂花很常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样的回答当然是可以的。

同学们没有问题后,我却提出了一个:“为什么杨俊佑同学觉得这是童年的桂花雨呢?”对此,杨俊佑同学的回答非常精彩:“因为童年的时光往往是最快乐的,所以童年的桂花雨也更让人陶醉。”他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深入的思考,更让我们明白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借他精彩回答的东风,我乘势引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处于一个回忆的状态的,正是因为这场童年的桂花雨令琦君一生难忘,所以多年之后她才记录下这场桂花雨。

出示词语,点名同学们朗读我出示的生词。在这里也闹了个小笑话,在同学读到“婆婆”的时候,我下意识跟着应了一声,同学们都笑了。在平常的课堂上,这样的小插曲时常有之,大多数时候我们往往一笑带过,但有时候也能借着它来帮助学习。正好后面的词语中有“沉浸”,于是我就说到:“同学们,其实我们刚刚也沉浸了,沉浸在快乐中了,对不对?”学生们都笑着点了点头。

 

 

桂花雨是一篇散发着浓浓桂花香气的优美文章,同时也氤氲了挥之不去的思乡情,在这其中,对于桂花香气的描写贯穿了整片文章,整整出现了七次。所以我请学生默读,先自己找一找课文有哪几处写到了“桂花香”,划下来并用心地读一读。

同学们们找很快,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先带他们赏析了第二自然段与第四自然段的两处“桂花香”。在学“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这句时,我通过范读,一遍是带着逗号,一遍是不带逗号,再请学生自己读一读,感知两者在感情的表达力度上差别极大,“一个小小的逗号就能有如此的妙用,以后你们写作的时候用标点符号可要多加斟酌啦。”在学“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时,我是让同学们抓其中的关键词语,学生回答都不错:“至少说明最少都有十几家,那最多不就数不清啦。”“浸字说明所有的人都沉醉在其中了”“没有不说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了。”

我问:“同学们,你们碰到过这样的桂花吗?”学生们都摇摇“那么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呢?”一经点拨,他们就知道在这里是夸张的写作手法,“那有为什么要夸张呢?”“因为作者是在太喜欢桂花了。”

我请同学们造句,依然是给他们一个情景让他们去发挥,让脑海中对于桂花美好的画面具象化,最后我带领他们回顾了本课的生词,至于还有五处桂花香,只能待第二课时再去嗅了。


统编一上教学叙事:       我和小朋友有了默契——一年级的开学第一课教学叙事|彭峰
      唤起那份自豪——统编一上《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教学叙事|彭峰

象形字的魅力——统编一上《天地人》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二上教学叙事:

教朗读重停顿,教复述搭支架——统编二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叙事|彭峰
画图梳理文脉,体会用词准确——统编二上《2我是什么》教学叙事|彭峰统编三上教学叙事:明确教啥,仿写精准——统编三上《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叙事|彭峰对比悟意,儿童意象——统编三上《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四上教学叙事:

精读,聚焦何处——统编四上《1.观潮》教学叙事|彭峰

“反复”出现的词句,含有深情——统编四上《2走月亮》教学叙事|彭峰先给画面拟题,再说说想象 ——统编四上《现代诗二首》教学叙事|彭峰
统编五上教学叙事:

“精巧”何处寻——统编五上《1白鹭》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韵味”哪里寻——统编五上《1白鹭》第二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一个“居然”和四个逗号——统编五上《2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彭峰

句子中的深刻道理——统编五上《2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彭老师新书介绍:
        我们低估了一至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难度上册资源:

统编1-6年级上册必背内容和背诵闯关表(可下载)

统编语文1-6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扫码购买: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8月20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