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医大师邓铁涛谈降压(医案分享) 黄芪重用案例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导读:西医病名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百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他一生行医救人,临证经验丰富,本文收录他治疗高血压的验方以及临床医案两则。

病因病机

情志失节,心情失畅,恼怒与精神紧张,都足以伤肝,可出现肝阳过亢的高血压。

肝阳过亢的继续发展,可以化风、化火而出现中风证候(脑血管意外)。

肝阳过亢不已,可以伤阴伤肾,又进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肝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前人用母(肾)与子(肝)来形容两者的关系。

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而致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涵木引致肝阳偏亢,出现阴虚阳亢之高血压。

其发展亦可引起阴阳俱虚的高血压或中风等证。

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一方面可因痰浊上扰,土塞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

一方面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肃降,肝气横逆而高血压。这一类高血压,往往兼见心脾之证。

辨证分型

基于上述病机,确诊为高血压病之后,辨证可分以下四型:

l.肝阳上亢:头痛、头晕易怒,夜睡不宁,口苦或干,舌边尖红(或如常)、苔白或黄,脉弦有力。

2.肝肾阴虚: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心悸,腰膝无力或盗汗,舌质红嫩、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3.阴阳两虚: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腰痛,阳疾、遗精,夜尿,或自汗盗汗,舌淡嫩或嫩红、苔白厚或薄白,脉虚弦或紧、或沉细尺弱。

4.气虚痰浊:眩晕、头脑欠清醒,胸闷,食少,怠倦乏力,或恶心、吐痰、舌胖嫩、舌边齿印,苔白厚或浊腻,脉弦滑,或虚大而滑。

自拟验方

治疗高血压,治肝是重要的一环

1.肝阳上亢,宜平肝潜阳

用石决牡蛎汤(自订方):

石决明(先煎)30克,生牡蛎(先煎)30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5克、莲子心6克、莲须10克。

此方用介类之石决、牡蛎以平肝潜阳为主药,钩藤、白芍平肝熄风为辅药,莲子心清心平肝、莲须益肾固精为佐,牛膝下行为使药。

如苔黄、脉数有力加黄芩,若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可加大黄之类泻其实热,苔厚腻去莲须加茯苓、泽泻;

头痛甚属热者加菊花或龙胆草,头晕甚加明天麻,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2.肝肾阴虚,宜滋肾养肝

用莲椹汤(自订方):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龟板(先煎)30克,牛膝15克。

此方以莲须、桑椹、女贞、旱莲草滋养肝肾为主药,山药、龟板、生牡蛎为辅药,牛膝为使药。气虚加太子参;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心悸加酸枣仁、柏子仁。

3.阴阳两虚,宜补肝肾潜阳

方用肝肾双补汤(自订方):

桑寄生30克,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玉米须30克,杜仲9克,磁石(先煎)30克,生龙骨(先煎)30克。

若兼气虚加黄芪30克。

若以肾阳虚为主者,用附桂十味汤:

肉桂3克,熟附10克,黄精20克,桑椹10克,丹皮9克,云苓10克,泽泻10克,莲须12克,玉米须30克,牛膝9克

若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黄芪30克,杜仲12克。

4.气虚痰浊,宜健脾益气

用赭决七味汤:

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6克,法半夏12克,云苓15克,代赭石(先煎)30克,草决明24克,白术9克,甘草2克

重用黄芪合六君子汤补气以除痰浊,配以赭石、决明子以降逆平肝。若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女贞之属,若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之属,若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之属。

病例介绍

01

宋xx,男,59岁,干部

因头晕心悸胸闷,高血压八年,于1976年3月20日入院。八年前开始觉头晕眼花,并发现高血压。

血压波动在170~230/110~130mmHg,伴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视物模糊,全身乏力。

近两周来症状加重而入院。

三年前患者在某医院普查心电图二极梯双倍运动试验阳性,诊为高血压冠心病。

入院时检查:神清,体形肥胖高大,血压230/136mmHg,,心律规则,A2>P2,舌嫩红稍暗,苔腻,脉弦滑。X线胸部透视:主动脉段增宽伸长纡曲。

心电图检查:心肌劳损,左室电压稍高,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阳性。

眼底动脉硬化Ⅰ-Ⅱ°。诊为高血压冠心病。

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中医辨证认为病因心气不足、痰瘀阻滞、肝阳偏盛。

治疗从补气化痰、活血通瘀、平肝潜阳立法。

处方:党参18克,云苓18克,枳壳5克,橘红5克,竹茹12克,赤芍15克,代赭石(先煎)30克,牛膝15克,草决明30克,粟米须30克,黄芪30克,(或五爪龙30克代)。

入院后处方多重用黄芪,经用上方随证加减治疗(血压过高时曾配合用复方降压素),患者头晕、眼花、气短等症状大为减轻,胸闷消失。

血压稳定维持在150~170/100~110mmHg。复查心电图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二级梯运动试验阴性,症状改善,共住院88天。于1976年6月17日出院。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病情稳定。

02

黄x,男性,48岁,干部,

因头晕头痛胸翳七年来诊。

患者七年前因驱钩虫治疗服药后眩晕而往医院诊治,当时发现血压180/120mmHg,经服利血平、益寿宁和中药等治疗,血压能下降,波动在120—130/90—100mmHg。

1976年6月曾在某医院作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因1977年8月服利血平治疗高血压,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而要求中医中药治疗。

体查:体温36℃,血压200/130mmllg,体肥胖,心率68次/分,心尖区闻二级收缩期杂音,心界向左扩大,肝脾未触及,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

心电图检查:左室肥大,心肌劳损

x光胸透:主动脉升降部加长加宽与左心室向左后扩大,符合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眼底检查:早期动脉硬化,黄斑部陈旧性病变。舌暗淡、胖、苔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胸痹、眩晕。

西医诊断:高血压冠心病。

病属气虚兼痰浊瘀阻,治宜补气、化痰、活血。拟温胆汤加味

处方:黄芪30克,云苓18克,法夏12克,橘红5克,枳实5克,竹茹9克,川芎9克,磁石(先煎)30克。

经上方随证加减,配合冠心片治疗,并于血压过高时兼服复方降压素,头晕头痛等症状逐渐减轻、胸翳消失,血压常稳定在130/80mmHg左右,共住院89天,症状改善于1978年6月13日出院,出院后继续来院服冠心片治疗,病情及血压均稳定。


推荐阅读



END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