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示】改革的梗阻在于“关键少数”

2017-12-27 闻香知酒 风戈



编者按:改革就会有牺牲,如果把改革的牺牲一股脑的嫁祸给基层官兵,恐怕,这样的改革难言成功,也就是说,改革得成败在“领导”,毕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本文由“大红旗下”授权发布



代王安石变法,目标是富国强兵,其总体思路是:把所有财权集中在国家手中,然后由国家调度有余、补剂不足。但任何改革都会触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王安石变法因伤及地主豪强及官僚集团的利益,且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场文化,而最终遭至了失败。《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历史学员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主要败在吏治,“在国家治理尚未现代化的情况下,监督地方官员的难度很大,要确保改革的执行到位是非常困难的”。


其实王安石自己也意识到了吏治将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他在1072年这样说道:“(改革)如果由可靠的人去推行,就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推行的人有问题,也许会带来很糟糕的效果。”


果然,令王安石痛心的事情发生了。旨在减轻民众负担的改革措施,却成了官员借机敛财的工具。如免役法出台后,连担水、理发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役钱都不许经营;保甲法推行时,出现了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青苗法允许农民向官府贷款,但许多地方在朝廷规定利息基础之上擅自加息,而且把申请、审批、还贷等道道手续都变成了官员捞取好处的关卡,把本来利民之举歪曲为坑民之术。在这种情况下,上下都反对变法,结果可想而知。


后人总结道,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吏治问题。王安石纵有再好的“顶层设计”,也必须依靠 40 36921 40 14941 0 0 3050 0 0:00:12 0:00:04 0:00:08 3050僚集团去执行,如果不能建立激励兼容的吏治奖惩机制,不能解决好“官员积极性”的问题,改革推进势必是与虎谋皮。这一道理,甚至连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也说:“皆吏不得人,故为民害。”


中国历史上的吏治沉疴,数百年来一脉相承,积弊甚多。此一官僚体系的特点为:关系盘根错节,缺乏透明的考核晋升体系,致使腐败丛生,官官相护;能力并不重要,论资排辈才是主旋律,唯上和效忠个人思想严重,到处充斥着庸官、媚官,真正有能力的、正直的人却可能被逆淘汰;只有跟错人才受到惩罚而做错事并没有什么大碍,不作为成为高明的为官之道,官员只要跟对了带头大哥,则等于进入了快车道和保险箱,说你行你就行,带病提拔屡见不鲜;集制性腐败,久而久之,很少有人能出污泥而不染,劣币驱逐良币。

  

任何时代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不去触及利益集团的利益,甚至首先就必须去破除利益藩篱。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官场既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不作为”,也出现了歪曲改革、肆意妄为的明推暗抗之行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意识到了吏治问题的关键性与严重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军队改革,网友石头记这样评论道:“老人家说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现实的问题是,路线是好的,意图是对的,方向是正确的,理想也是可能实现的,但是自上而下的执行层真心不给力啊,有意或无意把经念歪,最后一塌糊涂。”网友邵兵说道:“战争年代,党员干部高喊跟我冲看我的;八十年代百万大裁军,负责此项工作的副总长先把自己和三个子女全裁了。今天改革我们看到的是:领导干部越改越多,自由穿行,挖空心思想着教育我们转文职,自己要挖空心思保住军人身份不变,从基层到机关,凡带长带员的都不转文,指标都是给普通同志们留的,叫人怎么去相信组织?怎么相信文职是个好事物?”


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主要有:


一是不作为。这种干部坐而论道,光有唱工,没有做功,对于上级的改革要求,表面唱得好听,实际却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对工作只布置、无检查,不去抓落实,也不去问成效。再就是推诿扯皮,能拖就拖,能挡就挡,动不动张口就是“文件里没规定”“不归我们管”。对于一些涉及改革的官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习惯于用“服从大局”来糊弄和压制,缺少起码的同志感情。


二是不担当。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甚至怕担责任而将本该属于本级的责任层层下拨,分解给下级和基层。对于官兵反响强烈的一些明显不合理的改革暂定意见,也不去积极向上级反映,为大家争取合理利益,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自己逃出生天,哪管身后洪水滔天。还有的为了不得罪人,把本应由本级发挥集中作用的矛盾问题交由下级以所谓“民主”方式自行解决,“抓阄儿”“抽硬币”的方式出现在严肃的民主投票环节,可悲可叹。


三是不表率。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希望别人先改、自己晚改,对自己有利的快点改,对自己不利的慢点改或者不改。比如在军改文的环节之中,几乎没有一位领导干部主动站出来敢于说“从我改起”,又怎能责怪其他普通群众的不信任与不欢迎。固然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当作为领导干部就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如果见了好处抢着上,遇到风险躲起来,甚至还蛊惑别人挡在前面,这是非常不道德的。


四是不公道。在矛盾和考验面前,先把领导的子女安排好,再把自己的关系安排好,然后再利益交换几个,剩下的机会就交给大家自相残杀去了。这就不是一支革命队伍,而成了奉行丛林法则的暗黑世界。作为领导干部,在改革进程中,首先应当树立大局意识,一切从改革大局出发,确保选拔留用标准、程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决不能像网友闪电所说的那样:“当前最紧要的是坚决防止改革成为当权者权力的博弈和利益的交换!”一语成谶。


以上种种,都暴露出“吏”也就是有些领导干部,作为本应在推进改革中发挥突出作用的中坚力量,却反而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不作为”、“不担当”甚至利用职权“谋私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广大基层对于改革的信心,严重影响了改革的宏图大略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成效。关键少数虽然是少数,但其作用与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把“吏治”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边整边改。如果吏治不清,官场上充满了各种形式主义,推诿、扯皮、曲解成为官场常态,则势必会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也不会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则再好的改革措施也难以贯彻施行,甚至是播下了龙种,孵出了跳蚤。


要通过改革精简指挥层级,继续减少领导干部数量。指挥层级太多,领导干部太多,既造成了高昂的改革成本,也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历史上我军数次改革,最大的困难不是怎么安排下面,而是怎么安排上面。要抓住改革契机,继续精简机构与人员,同时建立完善自下而上的评价体系,让群众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官员的升迁,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要把改革绩效明确作为官员考核的核心指标。现代管理学有个理论,考核什么,就得到什么,比如前几年只考核GDP,官员就为了GDP不择手段。军队院校大搞教学评价,官员就想尽一切办法迎评创优。当前,军队的中心任务就是推动改革强军,因而,军委应明确把改革能力作为选拔标准,把改革绩效作为核心指标。


要以惩戒立威,及时纠正改革进程当中的突出问题。应加大巡视力度,拓宽自下而上反映问题的渠道,并尽快通过具体的、正反面的奖惩案例来宣示改革决心,维护改革的严肃性。并根据《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对4类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谁不支持改革,谁不拥护改革,谁是虚假改革,谁是只改别人不改自己,那就先把他革掉。


当前进行的这场改革是决定这支军队前途命运的关键大考。可以说,改革的设计总师已经拟定了很好的改革方案,决心意志都很强大。但能否推进和落实到位,“吏治”问题、各级官员的作用发挥成为 “梗阻”。只有突破和去除这些“梗阻”,改革才能势如破竹,发挥良效。对此,我们既充满忧患,也充满期待。


本文由“大红旗下”授权发布




精彩回顾:


【警示】作为新转,如何快速融入组织

【互助】转业后,部队驾照如何换地方驾照?

【感悟】优先:军人的一场春梦!

【借鉴】转业后真想好好干,这七条请记住!

【回眸】转业心先定 谋事要趁早

【互助】转业滞留,该怎么办?

【借鉴】转业后真想好好干,这七条请记住!

【剖析】2018年军转干部何去何从?自主、安置、转文职利弊全面分析!

【探究】转业是另一种死亡,尽量死的好看一点儿

【告诫】军队转业干部到新岗位工作,必须扔掉这4样东西

【探究】为什么总有军队干部不惜“裸辞”申请复员?

【回眸】一名“伪技术”干部的军转路&转业备考个人体会

【争论】转业后,如何自我定位?

【警示】管灵魂的丢了灵魂  讲信仰的失去信仰

【感悟】转业安置过程中7个方面体会总结

【感悟】“组织假装关心我,我就假装爱组织”

【警示】管灵魂的丢了灵魂  讲信仰的失去信仰

【感悟】转业安置过程中7个方面体会总结

【探究】看《芳华》前,不妨想想抗美援朝战争

【感悟】一名老转总结的办公室政治学问

【感悟】老军转送给新转的“五千万”!

【警示】是否转业,心里要有点逼数

【她说】选对了姿势,才能做爽!

【他说】家里一块“军属光荣”的牌子都没有,让我如何当婊子?

【虐心】谁动了我们的被装?&决然转业的5个原因

【纵观】“粑粑文”引发的论战

【他说】家里一块“军属光荣”的牌子都没有,让我如何当婊子?

【致歉】我错了,我道歉!

【后续】道歉之后……

【互助】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过程中军转干部的处理问题

【呼吁】军转安置巡视势在必行!

【怒怼】李某鹏,请收回你这篇粑粑文章!

【经验】一名老转的九点经验三个执念

【感悟】你心里的“不如意”,是别人眼中的“求而不得”

【政策】转业复员干部奖励工资相关规定&待安置期间应尽量避免的几种心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