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1~2016五年间,哪些城市人口熙熙攘攘,哪些城市人口人走茶凉?

微信丨935035656 山川网 2019-04-08

山川网:关于城市人口的话题,永远是研究区域经济绕不开的一个大坑。首先人口因素可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方方面面,是权重极高的因素;其次,人口统计向来繁琐异常,且因主观和客观原因误差从来不小;最后,是人口数据统计权全部掌握在政府相关部门手里,很难有其他辅正条件,数据经常出现扑朔迷离的怪象。


不过中国城市众多,单是地级市就近三百座。我们今天只抽选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十几二十个城市,进行近五年来人口数据的变化分析。未必精准,只为给大家增加一个观察中国区域经济的新视角。


先来看人口净增代表城市:


再来看人口净减代表城市:

注:数据来源于“智谷趋势”,深表感谢,原图数据错误部分已更正




先说说过去五年间,人口净增长较多的城市,基本可以分类两类:其一是百万级别以下的,如郑州、成都、武汉、上海、长沙、石家庄;其二是百万级别以上的,如天津、北京、深圳、广州、重庆


其中,郑州、成都、武汉、长沙、石家庄可以归为一类,它们全都是近五年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省份省会(河北虽然相较其他四省稍显不足,但总量上目前在全国尚属靠前)。人口增长幅度上,不是特别大,居于50~100万之间。基本上不难推测到,人口增长主要来源是本省其他地级市流入。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部分省会城市在过去五年间有行政区划的变更,这种变更将直接改变统计数据下的人口总量。


随着人气的不断聚集,五座省会城市的地价和房价水平也相应持续上升。目前五城中,房价最高的是武汉,其次是郑州和石家庄,还相对较低的是成都和长沙。如果我们再结合最新的2017年上半年五座城市的经济表现的话(成都>武汉>长沙>郑州>石家庄),我们发现房价现阶段性价比最低的城市是石家庄,最高的城市是成都和长沙。武汉和郑州,则处于性价比中等偏下的水平。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过去五年,人口净增长超过百万以上的五座城市:天津、北京、广州、深圳、重庆。虽然是五座城市,但是依照人口增长的原因,却可以分为四类——


户籍型·天津:很多人非常惊讶,为什么天津这个在各类中国城市排名中都不显山不漏水的城市,在过去五年间人口增量全国第一,达到了两百多万的量级?其实道理很简单:第一,天津是直辖市,虽然远比不上隔壁的北京,但直辖市在高考名额和其他资源上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天津在五年前的房价和户口准入机制上,可是要比北京容易得多。两相结合,我想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天津的人口增长了如此之多。那些无力购买北京房产,获得北京房产的中等收入人群,在折中的权衡下,很多人在过去五年都选择了天津。


控制型·北京:如果说中国哪些城市的官方人口统计误差最大,那么一线城市肯定首屈一指,其中北京、上海两座城市更是首当其冲。而且,实际人口数量一定是比统计人口数量明显要多。所以北京必须得控制人口,要不然,北京早晚会成为科幻小说《北京折叠》里的模样。无论是搞通州副中心也好,还是搞雄安新区也好,根源都是在疏散人口。


开放型·广深: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两座城市,目前综合来看,算是仍旧对外开放着大门的。其中深圳的态度,主要是针对精英人才;而广州的态度,则更为平民化一些。这背后的根源,其实和两座城市的土地面积、产业结构关系较大。深圳正在不断向高端产业进化,未来中低端产业都会转移到相邻珠三角城市。而广州由于面积三倍于深圳还多,产业结构更为丰富复杂,对于外来人口的包容性也更强。房价方面,广州也是四城中目前最良心的了。


回流型·重庆:老实说,重庆的人口不应该使用全市人口数据,而应该用主城区人口数据。众所周知,重庆的总面积接近江浙这样的省份,但经济中心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所以动辄以全市数据计算下的重庆,各项指数相比其他城市都有所失真。人口方面,重庆在过去五年之所以也有较快速的上升,原因和在外务工人员随着年纪增长,出现返乡潮有关。随着近几年重庆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能够提供的岗位数量和收入待遇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有人笑就有人哭,有人增长就有人减少,这是毋庸置疑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过去五年间,人口减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当然了,关于人口数量的统计,各地方政府也多半更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即人口如果增长了就皆大欢喜,而人口如果下降了,就会适当的装饰一下数据。所以一般来说,真实的人口流出数据,会比官方统计值更高一些。


非常有意思,数据统计的人口净流出城市共计8座城市,其中3座是黑龙江省的,5座是河南省的。但区别是,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总人数过亿,长期以来就是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前往北上广深方向的务工人员数量惊人。但黑龙江省算不上人口大省,这与黑龙江的所处地理位置关系重大。大量的黑龙江人,都选择了南下,近一些的不出省到沈阳到大连,远一点的那就天南海北到处都是了。



讲完这些,小川想为大家提炼几点关于人口与城市房价的干货


一、人口净流出,房价还挺高:这样的城市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在人口持续流出的前提下,未来房价的最大支撑,房产刚需数量是在减少的。也就是说,从供需关系上,长期来看这样的城市是在朝着供大于求的方向发展的。这样的城市,最好是趁早出手套现离场,不然未来风险很大。


二、人口净流出,房价较宜居:其实东北的很多城市房产,都处于类似的状态。人口持续在向外流出,相应的房价也不是很高。但是这样的房子,如果是买来给父母养老之类的用处,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年轻人自住,首先得想想自己未来职场的发展,其次也要明白一件事,这样的房子除了刚需适宜,投资是绝对不适宜的。投资最大的忌讳,就是不管价值和潜力,一味低价买入。


三、人口净增长,房价也挺高: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目前都是这个状况。那这个情况就属于典型的看个人能力了,如果有能力在这样的地方置业,那么前景还是十分值得看好的,这里向来都是中国房产最保值增值的所在。而如果确实能力有限,小川的建议是尽可能早早离开,寻找适合自己的下一个希望城市,而不是把大把的时光荒废在这里。


四、人口净增长,房价还宜居: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城市当下的房价,其实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挂现象的。这样的城市,我们一般称之为房产价格洼地。在小川看来,目前城市GDP总量过万亿,而房产均价还在万元上下的,都属于这个范畴。代表性的是成都、重庆、长沙等城市,这样城市的房价,长期看下跌基本没可能,上涨多少则要看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越早购入越好。




【山川网の近期优质原创文章传送门】


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发布,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火力全开,强势霸榜!

中国十五大副省级市设立二十年后,孰强孰弱 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排行榜

“下一个直辖市”的骗流量老梗用了这么久,事实上中国已无再增设直辖市的必要

2017年万亿GDP城市俱乐部成员 丨 中国千万人口级别超大城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收入的一半都用来交房租了丨 2017年上半年城市GDP增量排行榜出炉

全面进入省会经济新格局下的中国,透过各省会地铁规划,看未来十年中国城市格局变化

中国已经找不到经济又好,气候又好的城市 丨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中国历代十大城市

孙中山一都四京设想:武汉、北京、南京、广州、重庆;百年之后依旧还是全国中心城市

一月不出门,恐怕你就要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了

从广州近期关于相亲和学区的两件事,看岭南文化中的敢为人先与人性化

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发布,快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丨 山川网游记之:绍兴行

热得生不如死了?别急,看完全国各城市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再说热!

公司组织旅游,成都、厦门、长沙、西安,你猜大家怎么选?

城市薪资和房价才是王道所在丨 坐高铁动车也能点外卖了,为什么是这27座?

今日杭州:无现金、共享单车、沪牌车 丨 怎样的一群城市,才是好的城市圈(珠三角篇)

怎样的一群城市,才是好的城市圈(长三角篇) 丨 寒门子弟优先考虑以下城市就业

二线城市群雄逐鹿,得人才者得天下 丨 怎样的一群城市,才是好的城市圈(京津冀篇)

真正决定中国城市未来强弱的,是人口 丨 南京,远比多数江苏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居竞争力三榜榜单

中产阶级已经在考虑各省高考难度了 丨北京和上海,苏州和杭州,大连和成都,怎么选

看看世界版的一二三四线城市排行榜 丨 2017年中国城市分级完整名单(338个地级市)

宁杭、成渝、汉沙如何合作共赢 丨天津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泉州们的未来,该怎么走?

重庆,猝不及防的爱上她 丨一个艰难的决定:离开没有希望的北方

逃离北上广,并不是这两年才有的想法 丨 究竟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

邯郸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始终在自暴自弃 丨 听说过新一线城市,听说过新二线城市吗

房价就已过高的三线城市和尚处洼地的二线城市 丨 已奔三,应该选择这十座城市奋斗

你的家乡,究竟幸福感有多高 丨 你的家乡,还有前途吗 丨 逃离中国的这两个区域,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