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鞍钢、王洪川: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

2017-11-02 胡鞍钢 王洪川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原文载《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27日 03 版)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洪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没有改变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从党的十八大“三个没有变”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新特征。这里的变与没有变,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牢牢把握国情特征、妥善应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大局观,展现出我们党始终带有强烈责任担当,又始终保持头脑冷静、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十个方面:由不发达状态逐步转变走向中等发达;全体人民发展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最终消除贫困人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贫困到温饱,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传统农业国转变到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占主导的世界最大工业国;区域发展差距由扩大到逐步缩小;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落后,逐步转变为世界教育大国与科技创新之国;由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差距持续扩大,开始转向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更高的基础。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今天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还没有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社会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生产能力、生态生产能力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13亿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要进一步摆脱不发达因素,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没有改变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这是因为,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名第九十位左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类发展指数在18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九十位;我国劳动生产率仍与美国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基础薄弱等基本国情,发展的硬约束条件没有变;我们也正在面临一些新的重大挑战,如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能源供给约束等。这也意味着我国不仅要加快追赶发达国家,而且还要超越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在更高、更新、更绿的起点上创新现代化道路。

总之,“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是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的国情基础。正是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国将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促进实现全面现代化;正因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才可以为世界提供巨大机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实现持续提升;也正因为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南北公平发展、平衡发展,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只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只有世界发展中国家繁荣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繁荣;只有世界发展中国家富裕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富裕。

更多阅读

胡鞍钢、王蔚: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受益

学习时间|公管学院本科双学位班组织学习十九大报告

罗祎楠:以“为学”而自信

11月7日讲座|王绍光教授:政体思维vs.政道思维

招聘公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研究助理招聘

学习十九大|胡鞍钢: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胡鞍钢:新时代就是中国黄金时代 呼唤中国青年做出黄金贡献

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球治理行动框架

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战略目标

胡鞍钢讲述《习近平治国方略》:合作共赢

中国迈向205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胡鞍钢、过勇谈《习近平治国方略》:大国治理

胡鞍钢:“以人民为中心”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方案

聚焦|首席记者赵忆宁:本世纪的中国与非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天时、地利、人和”

聚焦|2017公共事物治理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献礼十九大|《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位列中信出版集团“十九大专题”书榜之首

十九大专题|胡鞍钢: “这是一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纲领性文件”

鄢一龙: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键在创新

七问七答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解读十九大报告

聚焦|尹伊文博士做客国情研究院:西方现代化中三个核心价值导致的困境及出路

聚焦|胡鞍钢为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学习党的十九大专题报告

胡鞍钢:从“富起来”到“强起来”

十九大专题|胡鞍钢:中国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研究|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民主党、 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比较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新发展专题研讨会暨 《创新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新书交流会顺利举行

胡鞍钢 张巍:如何认识当今中国的历史方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