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6)

点击关注 👉 伊人频道 2021-10-25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5)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4)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3)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2)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1)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9)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8)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7)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6)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5)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4)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3)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2)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




归来的沙克尔顿 (齐邦媛)


链接第21课《伟大的悲剧》

考点训练:议论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阅读字数:约1 420字   建议用时:20分钟   分值:17分  考查题型:第5题

阅读关键词:探险 勇敢无畏 团队精神

阅读提示:1914年8月1日,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27名队员,乘坐蒸汽帆船“坚毅号”前往南极。但在沙克尔顿登上南极前,“坚毅号”不幸被浮冰困住,在威德尔海漂流了十个多月后,最终还是沉没了。在恶劣的环境下,沙克尔顿没有放弃,他冷静、沉着,带领队员绝地求生,平安归来。

①1914年8月1日,包括沙克尔顿在内的28位骑士,乘木船离开伦敦,赴南极探险。沙克尔顿根据家庭的座右铭“坚毅必胜”,把木船命名为“坚毅号”。

②12月5日,“坚毅号”离开南乔治亚岛。第二年的1月8日,“坚毅号”到达南极边缘的威德尔海之后,就身陷冰川之中动弹不得,并随冰雪漂移了10个月,其中包括南极长达数月的漫漫严冬。就在夜夜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聊以蔽体的船只最后也被巨大的冰坨压毁。10月27日,沙克尔顿下令弃船。11月8日,随队摄影师赫黎冒险潜入困陷冰海的木船,抢救回部分珍贵的底片。11月21日,“坚毅号”沉没。

③他们尝试徒步穿越冰雪的大海,但每天行程连3千米都达不到,体能消耗却无比巨大,最后沙克尔顿毅然决定放弃前行,就在浮冰上扎营。

④在食品、衣服、遮蔽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在冰天雪地中整整露营了5个月。这5个月中,为了鼓励船员的斗志,在与船员同样身心疲惫的情况下,沙克尔顿仍然谈笑风生,并不时在冰上翩翩起舞,而这时,他们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已吃完,只能靠企鹅肉和冰雪维持生命。

⑤当探险队员随冰漂浮到北面开放水域后,他们立即启用弃船时抢救出的三艘小救生艇,经过了7天艰苦的海上旅程,齐心协力勉强航行到荒芜的大象岛。而大象岛是一个远离航道的无人岛屿,留在那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⑥眼见船员们的体能和精神都濒于极限,沙克尔顿知道不能再等了。1916年4月24日,沙克尔顿决定与另外4名船员乘坐一艘22英尺长的救生艇“加兰号”开始一项几乎不可能的自救行动,目标是横渡约1300海里波浪滔天的海面,到设有捕鲸站的南乔治亚岛求救。

⑦5个人在狂风怒海中航行了17天,“加兰号”奇迹般地到达了南乔治亚岛人迹罕至的南岸。因风太大,“加兰号”无法靠岸,他们不得不在一会儿飞上半空,一会儿又好像要沉入谷底的救生艇上苦熬过一个晚上。

⑧但是,捕鲸站设在南乔治亚岛的北岸。几个面带冰屑、手脚几近麻木的人在沙克尔顿的带领下,仅靠一根绳索、两把冰镐,在留下两个体弱的队员后,另两位队员随沙克尔顿在30个小时内奇迹般地横越了被认为飞鸟都不能飞越的42千米高山冰川,走过了从来无人涉足的南乔治亚内陆,准确抵达了北岸的当尼斯捕鲸站。

⑨捕鲸站站长目瞪口呆地望着3个似乎是从天而降、似人似鬼的物体发问道:“你们是谁?”

⑩走在最前面的人开口说话:“我是沙克尔顿。”

⑪深知此行并相信“坚毅号”已无任何生还希望的捕鲸站站长——一个壮如铁塔的铮铮汉子闻言转身掩面而泣。

⑫这一天是1916年的5月20日。

 

⑬5月23日,尚未恢复的沙克尔顿在接到留在南乔治亚岛的两位队员后,又急不可待地借船开往大象岛去营救留在那里的23个船员。所有的人都劝阻他,要他留在捕鲸站休息,由别人前往营救,但沙克尔顿坚决不同意,他说他一定要亲自去,因为出发前他答应过他们。

⑭8月30日,当第4次出发的营救船只终于驶进大象岛时,心情激越的沙克尔顿两眼直盯着前方,当隐约有人影可辨时,沙克尔顿便急着清点人数:1、2、3、4……23。

⑮“他们都在那里!他们全都在!”

⑯沙克尔顿因狂喜而泣,回头向营救船上的人们反复大喊:

⑰“他们全都在!”

⑱“他们全都在!”

⑲“他们全都在!”

⑳沙克尔顿终于如约接走了当初留在大象岛上的23名船员。

从1914年8月1日起航,到1916年8月30日救出所有队员,这场被永载史册的航行与绝境再生的故事共历时两年零一个月。

这是一次失败的航行,却成为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斗志的典范。

(原文有删改)

1.补全“坚毅号”船员们历险的过程,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3分)

①尝试徒步穿越冰雪的大海→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23名船员全部获救

2.第②段多处运用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中加点的“物体”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沙克尔顿在数到留在大象岛上的23人一个不少时,连续大喊“他们全都在”,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答题技法详见P89考点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1.②在浮冰上扎营 ③航行到荒芜的大象岛 ④到设有捕鲸站的南乔治亚岛求救

2.真实地记录了“坚毅号”从离开南乔治亚岛到沉没的全过程;表明“坚毅号”被困时间之长;突出随从摄影师赫黎潜入困陷冰海的木船的艰难与底片的珍贵。

3.认为“坚毅号”已无任何生还希望的捕鲸站站长,怎么也想不到沙克尔顿等人还活着,突出了捕鲸站站长吃惊的程度;表明沙克尔顿等人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

4.反复。突出了沙克尔顿看到全体船员还活着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5.议论。点明了事件的伟大意义,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沙克尔顿等探险英雄英勇、顽强精神的赞美之情。

考点解读

考点——议论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考点解读】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的作用有:①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②明确文章的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主旨;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如《伟大的悲剧》一文,最后一段中,作者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斯科特等人的赞誉,在全文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技巧点拨】

常见的议论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可先叙而后议,亦可先议而后叙。要使议和叙紧密联系,使议出自叙,言简意赅。

(2)寓理于情,即把议论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阐发道理。

(3)借端生议,就是由所描绘的事物联想发挥而进行议论。这种议论必须与所描述的事物有内在联系,同时又要展开联想,不能拘泥于描述对象本身。

(4)寓议论于篇外,即在文章开篇或结尾之处,加上既有独立性,又与篇章内容有某种联系的议论性文字。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部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4.2.整理)

部编语文八年级知识汇总(4.2.整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4.2.整理)

班主任工作汇总(4.3.整理)

初中名著知识汇总(4.3.整理)

中考语文知识汇总(4.3.整理)

古典诗词古典文学(4.4.整理)

传统文化知识汇总(4.4.整理)

初中作文指导 (4.4.整理)

学生习作(11.5.整理)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目录(7-9年级完整版)

寒假预习 | 部编版七下、八下、九下电子课本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教材指定阅读名著,寒假读起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更多学习资料,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