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医生 |“刀神”是如何炼成的?因为他把每次手术当成一场战斗

廖维佳 广东卫生在线 2017-12-18

广东医疗界的“刀神” 吴旭


早上8:30,吴旭准时出现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外科楼手术室,戴上手术帽和口罩后,露出的眼睛仿佛变得更加有神、锐利起来。


罹患食道癌的病人刚被送入手术室,麻醉科医生和护士正忙着上呼吸机、消毒、准备手术工具,离吴旭正式登台的时间还早,但他还是早早到场,一台手术就是一场战争,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重视,尽管,眼下这台手术不过是已做过太多次的可称为“歼灭战”的常规手术。


“很多医生习惯在术前闭目养神,在脑中过一遍手术设计。而我是好为人师,喜欢给我带的学生讲怎么设计手术,这样更能让我振奋起来。”吴旭说。切除肿瘤绝不能算是一个小手术,是直接从癌症这个魔鬼手中抢人的活儿,而吴旭显得从容不迫,这是身经百战才能锻造出来的一种气质。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一点,手术室进来一位医生。

“哎,老吴,手术呢?”

“是,一台常规手术。”

“啊?这你还亲自呢?”

“这不是不够人手嘛。不过,上周五那台抢救性手术挺有挑战性的。”

听着这样的对话,笔者心中顿生敬意。


紧张忙碌的术前准备之后,吴旭站到手术台前,扫视了一遍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然后望向病患:“那,我们开始吧。”声音沉静和缓,带着些微仪式感,给人以一种安定的感觉。



   “三大战役”    


吴旭有这样的底气。


翻看吴旭的人生履历,会发现在医生队伍中尚算年轻的他却有着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从医经验。


1983年,吴旭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参军入伍;1988年毕业并于同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赴云南老山作战,立三等功1次;2003年抗击非典,担任南方医院SARS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非典诊治专家组成员,立三等功1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总后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广东省拥政爱民模范等称号;2010年参与玉树抗震,任广东专家组组长;现为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一病区主任,胸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军医大学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博士后。



上述1988年、2003年、2010年三个时间节点被吴旭称为人生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三场战役,每一场都带给他深刻的人生感悟。


老山前线,21岁的吴旭血气方刚,主动请缨加入敢死队,成为当时前线70名全军代职锻炼学员中唯一一名出境作战的学员。


但在那场战役中,也发生过战友死在自己怀中这种令人毕生难忘的事情。吴旭所在连队的工兵排长在一次排雷时被炸伤,造成大腿根部股动脉损伤、肺挫伤并开放性血气胸,于送往后方救治途中因失血过多而牺牲。那一刻,吴旭悟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结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重复着这句话。



军旅生涯对吴旭影响重大,形成了他冷静、果敢、敢于担当的风格,也包括他会自然而然地用战争术语来形容与手术相关的事情,比如,“最好打歼灭战,当然也不要害怕遭遇战”。


吴旭把每一次手术都当成一场战斗



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遭遇战在2003年到来——跟无数医护工作者一起站上了抗击非典的战场,在ICU(重症监护室)负责重症SARS病患。现在说起SARS,人们还心有余悸,对医护人员来说更是如此。SARS流行时有一种说法,“切开一根气管,倒下四个医护人员”——重症SARS病人最容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也是导致SAR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人需要送到ICU进行呼吸干预治疗,甚至需要切开气管进行有创呼吸机治疗。SARS病人的气管一旦切开,大量的SARS病毒将随着气流、血液痰液从气管中喷出,首当其冲的就是执刀的医生。


2003年5月4日,一名重症SARS患者病情恶化,必须做气管切开手术实施抢救,作为病人的主诊医生,吴旭接下了这个任务。“当时没想那么多,一心想着救病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像当年参加敢死队一样,只想着打倒敌人,”吴旭回忆。


手术中吴旭被直喷了三口血痰,但他依然稳定、准确而有效率地成功完成了手术。手术过程被一位摄影师拍下,后来被做成大幅照片放在广州最繁华的步行街上,为人类抗击非典打气。照片中写着这样的文字:ICU里充满了生与死的较量,医护人员从死神手里夺回许多宝贵的生命。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震区伤亡惨重。广东医疗组是第一支抵达灾区救援的省外医疗组,吴旭作为其中一员,任医疗组驻青海省人民医院组长。



有媒体称玉树地震救援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高原救援,没有之一。而高原救援对伤员生命威胁最大的是肺水肿,严重的肺水肿也会引发ARDS,一旦发生,死亡率可达到70%,而这正属于吴旭这个胸外科医生的救治范畴。


事实上,真有病人发生了ARDS!在青海,吴旭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这样的日记:“今天,我最关心的事就是昨天发生ARDS的藏族老人索兰班久,ARDS太凶险,好在经过抢救,老人的病情终于好转了。”


当吴旭为索兰一家介绍老人的恢复情况时,喜极而泣的索兰大妈不断晃动着两个大拇指,用藏语不停地感激着。索兰的儿子,一个朴实的藏族汉子在一旁“嘭”地跪下了,用这种最传统也最为人们看重的方式表达着感谢。吴旭赶忙将他扶起。


“我当时就懵了”,这位曾在战场参加过敢死队、曾被SARS病毒阴影笼罩的汉子,在这种表达方式面前鲜见地表现出了手足无措。他说这是他一辈子都难忘的镜头,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作为一个医者,自己肩负的重任。




   十六字箴言    



在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一病区主任办公室角落里,有一个晾衣架,上面挂着患者赠送给吴旭的数十面锦旗,周围还有些更大型的匾额,让不大的办公室显得有些逼仄。前来找吴旭的病患家属络绎不绝,坐不下只好站在办公桌后、门口旁,等吴旭忙完前一个再赶忙上前,我们的访谈就在这样的间隙中进行。


吴旭说他最想跟笔者分享的是十六个字:敬畏生命,创造奇迹。如履薄冰,从不失手。这也是他的行医理念。


“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不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对待,那根本谈不上从医。”吴旭说道,“但敬畏不是害怕,还要创造奇迹。而创造奇迹所仰仗的便是医生的技术。”


吴旭创造过很多的奇迹,新闻报道时多以“首例”“最”来命名之。例如“国内首例超巨块型食管癌手术”“世界最长食管癌切除”“世界最长纵膈穿透伤抢救手术”等。


今年3月10日,吴旭完成了“世界首例带蒂斜方肌瓣修复复杂食管气管瘘”手术。谈起这个被他认为是平生遇到的最复杂最困难之一的气管食管瘘手术,吴旭显得有点兴奋,据他介绍,当时患者的气管食管瘘口经过保守治疗和外院的手术治疗之后已从最初的6毫米增至3厘米左右,且情况更加复杂:常规的纤支镜及胃镜都无法通过手术区域,从而显示瘘口。


但这并没有吓退吴旭,在与院内专家探讨之后,他决定用创新的手术方式,用带蒂的斜方肌肌瓣修复气管食管瘘。长达16小时、不断出现新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超大型手术最终成功了——一个多月后,患者拔掉戴了287天的胃肠营养管,可以大口地进食了。


教育部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显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对今后气管食管瘘中的复杂病例、难愈性病例、瘘口较大的病例具有指导及借鉴作用——吴旭不但创造了奇迹,也为以后更多奇迹的发生奠定基础,正如他所说,“在敬畏生命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奇迹。无数的人创造奇迹,就变成普通的事件。”


吴旭带领下和谐精诚的团队


还有些案例则更有传奇的意味。2002年7月4日,吴旭在南方医院走廊里的担架上为一位被匕首刺穿心脏的青年紧急实施开胸手术,挽救了心脏破裂长达16分钟、胸腔积血达2500余毫升的患者的生命。南方医院急诊专家桑显富称如果再晚两分钟,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或成为植物人。吴旭的这个手术真可谓“生死时速”,而这也是南方医科大学建校史上第一例急诊室剖胸,吴旭为此荣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在你做过的手术里,有没有让你觉得恐惧或后怕的?”笔者问吴旭。他沉吟了一下:“有!”


那是吴旭的一名至亲,因病心脏骤停,闻讯火速赶到的吴旭在120急救没有所需手术器械的情况下,用一把裁纸刀亲手切开了这名至亲的气管,完成了心肺复苏术。“那时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哭。”吴旭回忆道。


事实上,不断创造奇迹的吴旭本身就是个奇迹——他的手术成功率几乎达到100%,所以他在“江湖”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从不失手。笔者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靠的就是开头跟你讲的十六个字中的如履薄冰。”吴旭答道,“世事无绝对,从不失手是达不到的,但应该成为每一个医生的目标、理想。”为达成这一理想,就必须做到,“把每一次手术,每一次治疗,都当成一次战斗,重视手术的策略规划,精心组织人力物力,研究确定治疗方案。集中医院上下所有资源,一切为了病人生命和健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不仅如此,如履薄冰还意味着“病人的每一个变化都要知道,甚至病人对你的态度都要知道,如果病人对你提意见,你就要注意了,病人一般不给医生提意见的,若提了,就证明已经憋了很久,你如果再不注意,或酿成大事,或造成病人心情郁闷不利于康复。”


正是由于如履薄冰的行医风格,吴旭得到了无数病人和家属的尊重。“我从医30多年,没有什么医患纠纷,只收到过一个投诉,但我觉得投诉人反而应该感谢我,”吴旭笑着跟笔者讲起了这个故事。一位尘肺患者,等吴旭给他做肺移植手术,等了六七年没等着,于是很不高兴地写了封信到南方医院门诊办公室投诉吴旭。“他不明白,或者不愿意相信,我不给他做是因为他并没有手术指征,而肺移植这么大的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多高,5年生存率又是多低。”吴旭说。


对于自己被称为“从不失手”,吴旭显得很谦虚,“这个也仅仅是及格水平”,但他随后的解释让笔者觉得这并不是谦虚,“胸外科的手术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我的工作大多以救命为主,不像整形医生的任务是让你看起来更美。如果一个救命的医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成功,那么他就不及格了。”



   怎么当医生    



“传帮带是外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自学成不了外科医生。”当我们将话题渐渐延伸到中国胸外科的历史发展与未来时,吴旭这样说。在吴旭心目中,一个好医生还应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





我国胸外科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时间上稍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建国前的探索尝试,建国后的初具规模,到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再到1980年代开始真正恢复壮大起来——吴旭正是在这个时候踏进了胸外科这道门,碰上了很多良师。


吴旭的胸外科启蒙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蒋耀光。提起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的蒋师,吴旭说印象最深的是其骂声,但当吴旭升为副主任医师后,蒋师便再也没有骂过他,“这让我有段时间觉得很不舒服,”吴旭笑说。吴旭的创伤外科领路人是中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王正国。他的博士后导师则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付小兵。付小兵对弟子吴旭有“稳准猛”的评价——对手术指征把握稳妥、对病情判断非常准确、手术速度快效率高。


良师的教导让吴旭受益匪浅,高速成长。到了如今,吴旭要将这种“传帮带”传承下去。“忠于医学,奉献理想,敢于挑战困难,有胆有识,德才兼备的年轻后进就是我的重点培养对象。”“所以我考察学生不在乎成绩、性别、出身、身高、颜值,只在乎其对这份事业的热情。”今年他的两个研究生,一个说不在乎研究生方向是临床还是学术,“学到本事就行”;一个说“身高不够我可以垫着垫子做手术。今年考不上我明年还考”,让吴旭印象深刻,遂收至门下。



研究生一年级的小陈已跟着吴旭做过不少大手术。谈起导师,小陈感慨吴旭确实跟别的导师不太一样,“吴教授不会手把手地教你怎么写病历,写病程记录,而是把握着大方向的东西,包括如何观察病人、怎么与病人沟通、怎么设计手术方案,把他的一些临床理念传授给我。跟在他身边,能耳濡目染地学会很多东西。”


小陈记得,有一次一个病人在凌晨3点多的时候心脏骤停,护士打电话叫醒小陈前去抢救。从宿舍到病房,小陈只花了10分钟,到了才发现吴旭已经在抢救病人,而且已经请了麻醉科的医生过来。他们为病人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成功把病人抢救过来。对此,小陈感叹道:“无论什么时候找吴教授,他都能马上到位,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果断、冷静地处理好病人。”


迄今为止,吴旭已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22名。但在教育方面,吴旭想要做得更多,“我正在计划撰写一本书,可称之为叙事医学,让学生摆脱枯燥的教科书,把医学的事件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告诉年轻人怎样当医生。我的想法是,年轻人读了我这本书就想去当医生,想做一个真正的救人的医生,想去实现自我价值。”


患者赠予吴旭的“刀神”奖杯


吴旭办公桌上有一座治愈病人所赠的水晶奖杯,上面刻着“刀神”二字。吴旭说:“刀神不敢当,但我喜欢它的含义,世人常赞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为神刀,但刀神与神刀不同,神刀只指一人,而刀神是指可以培养出无数神刀的人,我希望我能培养出很多神刀来。”




  中西医并重    



访谈中,让笔者稍感意外的是,作为一个西医系统出身的医生,吴旭对中医旗帜鲜明的支持:“有段时间有人说要取消中医中药,我说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西医的优势在外科,而在内科学慢性病上,中医有优势。为什么?中华民族人口众多,繁衍强大,在没有西医的年代是怎么应对疾病的?还不是靠的中医中药。当然,关于急救外科学,外伤学,肯定是西医优秀,比方说你肺上被捅了一刀,还想着用中药怎么调理那显然不行。但是对于那些慢性病,我支持中医。”谈起这个吴旭语速飞快。


吴旭对待病人总是很耐心


“西医是有病治病,心脏有问题就治心脏,但中医是用整体的眼光去考察,甚至包括患者的情绪和其生活环境。”吴旭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中医在治疗晚期癌症上的优势,“癌细胞就像一个坏人,要去一个地方干坏事。西医的方法是发明一个靶向药,把路封死。但癌细胞是很聪明的,很快能发现另外的路线,只能再次进行封堵,如此反复,总不能根治。而中医的思路是整体的,它发动群众,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将癌细胞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吴旭将这种观点实际运用到病患中,这就是吴旭所称的“吴氏鸡尾酒疗法”——用复方(多种中医中药)、小剂量、高频率的方式去治疗癌症患者。为保障病人手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药、射线对病人的再次刺激取得良好效果。


有一个吴旭主诊的罹患纵膈小细胞癌晚期的病人,前纵膈有超过10cm的巨大肿物,因为已无手术指征,在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严重性后,开始第一疗程化疗,并用“吴氏鸡尾酒”方案辅助治疗。经过八个疗程的化疗和“吴氏鸡尾酒”辅助治疗后,发现肿块缩小超过了一半,病人的生存时间和治疗后生活质量远远超出吴旭以及家属的预期,“吴氏鸡尾酒疗法”得立一大功。


吴旭介绍,从开创“吴氏鸡尾酒疗法”方案至今,临床上使用的病例数量超过 30 例,其中不仅包括常规胸部肿瘤手术的病人,还包括入院后检查发现已失去手术时机的晚期病人、其他非胸外科专管的肿瘤病人(如胃癌、肠癌、平滑肌肉瘤等非专科病种)、经介绍慕名而来的外院门诊病人、出院一段时间后返院要求重开此药的病人,都证明此疗法对肿瘤患者确有大的帮助。


“我觉得作为医生最重要的应该是跟上时代的脚步,活到老学到老,多学些新的东西,多吸收新的理念,运用这些新技术创造更多手术上的奇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让中国的医学走在世界前沿。”话至此处,吴旭也不禁感慨:“医学太复杂,我只踏入了半只脚。”


采写: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记者 廖维佳

编辑:Catherine



推 荐 阅 读


如果军训不懂这些 绝对度日如年……


谢师恩刷屏朋友圈 医生第一课应该学什么?医学生们看过来……


 段宇飞调研云浮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送子观音”欧阳惠卿:不孕症的中医解决方式


段宇飞:健康广东如何健康推进


韶关剧院里的6位大医感动线上线下数万人


“女汉子”医生带领神团队 四年五入岛国送光明


中医药强省的广东办法(上)


中医药强省的广东办法(下)


中国医改的深圳样本


孙喜琢:一个有情怀院长的健康梦


他是全国名中医 得过武术冠军创办过药厂成为行业领导者


孕妇生产痛有多痛,你知道吗?




  

卫生时政深度解读者

医疗品牌专业塑造者

健康中国权威观察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