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敏:澳洲疫情:悲伤是成长的恋人
人的成长,一定来自逆境中的坚守、悲伤中的领悟,以及黑暗中的希望。
悲伤是成长的恋人
文/韦敏
从一月初新冠疫情在武汉全面爆发开始,人类就进入到各种惊慌失措的模式之中。繁忙的都市一下子隔绝了人烟,有人说,这是按下了暂停键。当大家认可了把技术术语通用于现实生活后,各种借代和引用就都被同款激活了起来。使用得极频繁的,就是“重启”这个词。各种关于2020年重启的假设,抒发着人们对开年不利的种种无奈。
活在当下,我不认同“暂停”,也不期待”重启”。喧嚣被沉寂取代,万籁俱寂,时间依然在前行,而我们的生命,持续地朝着终点在推进。什么都没有停下来,而且还有加速的死亡和成倍的悲伤。在这样一个无法断定到底有几分是天灾几分是人祸的年份里,重启是毫无意义的。成年带给我的最大的经验和教训就是,我深知,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就是上苍给予的最好的安排。重启会更好吗?那不过是悲伤的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几年前看过一部由斯蒂芬金编剧的迷你剧集《1963年11月22日》(有些时候被翻译成《解救肯尼迪》),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时代重启的软科幻故事。有着极端英雄主义情怀的男主人公几次穿越到上世纪60年代,就是为了赶在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前,想方设法让他逃避追杀活下来。剧情贯穿了一个基本逻辑:大自然是存在平衡法则的,任何人想要改变历史,历史就会以各种方式来“反抗”被改变;而当过去真的被改变了之后,有些悲剧被躲开了,但随之而来的各种新的悲剧的产生,是平衡法则下人类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部作品试图告诉我们,悲剧的存在是有它特定意义的,只有穿过它、穿越它,幸福才能被最终体会。疾病换来生存,死亡延续了时间,强行改变的历史,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被更新了的幸福。
剧集的最后一幕是,尝试过不同改变计划的男主人公,带着他数次努力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终于放弃了他的英雄梦,回到故事刚开始的时间段。一切都和我们在历史书中看到的那样,总统遇刺,越战爆发……唯一不同的是,他记住了那个在1963年风华正茂的女主人公的名字。男主在网上检索女主的名字,然后飞越了大半个美国,赶去参加女主的退休纪念会。他看到女主晚年幸福,高朋满座。最后,他主动邀请年迈的女主跳了一曲舞。女主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大老远过来找我?你是我以前的学生吗?男主迟疑了一下,说:“或许,我们曾经在另一段人生中相遇过。”
这一幕,看得人百感交集。因为,在男主所言的“另一段人生”中,他们岂止是相遇过?他们轰轰烈烈地爱着,甚至死亡都无法让他们分开,可是,那又如何呢?——从家国大事来看,他无法拯救总统;从儿女情长来说,也无法给她带来幸福。而她,在没有他介入的这一生,顺着命运的安排,安静地在一所偏僻的小学里执教一辈子,了无遗憾。
年轻时创作《肖申克的救赎》时,斯蒂芬金曾经这样看透人生般地写道:“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着生,要么赶着死。”
而在22年后再创作《解救肯尼迪》时,最后的一幕竟然是那深情款款的舞步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敷衍,“或许,我们曾经在另一段人生中相遇过。”
只有在无尽岁月中无奈成长的人们,才读得懂这真切的无奈后刻意轻描淡写的悲伤。
生命可能重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时光需要重启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早就知道答案的我们,无比悲伤。
昨天,在学长新才兄的“封城阅读计划”的推荐书单中,第一本跃入眼帘的就是莫泊桑、缪塞、都德等大师的短篇小说合集《悲伤是成长的恋人》——喜欢这个名字,正如刊首语所写的那样,学会悲伤,学会爱与宽容,学会世界本来陌生而冷漠,让书、文学,那些如灯火的爱,照亮黑暗,晕染心灵。
人的成长,一定来自逆境中的坚守、悲伤中的领悟,以及黑暗中的希望。没有摔倒过,不会懂得血痕中的伤痛;没有生离死别过,无法体会悲恸中的绝望;而那些真正倒下后站立、绝望中逢生的人们,他会带着悲伤的外壳,驾驭着成长后的自己,继续前行。悲伤其实是无法隐藏的,它就像我们肌肤上的血痂,增加着生命的份量。
记得曾经有过一篇文章中说,人体内的细胞,每隔七年就会全部给新陈代谢掉。所以,有时候我会去想,即便是从生物学意义上来审视,现在的我们,还是从前的我吗?如果是,能被确认的,是基因的痕迹、身体的记忆还是灵魂的印记?
我情愿相信,成长之后的我们,是用灵魂在支撑着生活的。而那些在我们灵魂深处打上坚硬烙印的,苦难一定多过快乐——因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快乐都是浅层的。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四月一号,每年的今天,有一代人,就会把哥哥张国荣的忌日和愚人节联系在一起。年纪越来越大后,愚人节的各种整蛊的闹剧和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我们仿佛依然相信这个节日的存在。因为,我始终觉得,他在这一天的离开,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17年了,还能被一代人怀念。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中,继续怀念。
“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关于哥哥的追思,也是有关今天悲伤的记忆。
【作者简介】韦敏,在澳大利亚的武汉人。1989年被保送到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后从事新闻及财经工作。2019年出版与长子韦斯理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蓝花楹》。本文原载微信公号“棠下苑”。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5):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4月1日)
《狂流》: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世纪大疫 乍暖还寒最难息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建方舱 缝口罩 小留 守护人 小米加步枪 民以食为天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硬仗
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八维开始发送早期方方武汉日记,欢迎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