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韵》第十六集 一代豪杰(上)
宋之韵
《宋之韵——宋词》创作历经12年,由国内顶尖纪录片人联袂奉献。她秉承了《唐之韵》的一贯风格,全片以词人和流派为分集,但她没有停留在文字解析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那些作词的人——关注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生的态度。该片画面唯美、制作精良,即将再掀观众对宋词的关注和喜爱。
第十六集 一代豪杰(上)
﹏﹏﹏﹏﹏﹏﹏﹏﹏﹏﹏﹏﹏﹏﹏(音频 点击收听)
(视频 点击收看)
公元1161年,金朝的篡位皇帝完颜亮率大军南侵,想一举消灭南宋,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在山东济南拉起一支两千人的队伍,与耿京领导的另一支声势浩大的义军并肩作战。第二年,他从南宋回来复命时,叛徒张安国已杀耿京投降金朝。辛弃疾当机立断,带领五十名忠义军人,直冲张安国巢穴。当时,张安国正在与金将饮酒,辛弃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拿下,一阵风跑了。等金人发觉,带兵来追,早已无影无踪。一代豪杰辛弃疾就以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闯入了南宋的政坛和词坛。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当年完颜亮进据扬州,在采石矶被宋军击败,又在内讧中被杀,这次南侵就这样结束了。
十七年后,辛弃疾再过扬州,回忆当年“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在战火中穿行的经历,依旧是那么豪情满怀,甚至直到晚年,他已经退出官场,也还会想起这激战的场面来。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他带领一支队伍,渡江南来,曾与金兵遭遇,双方用箭对射,激烈交战,他杀回南宋,想有一番作为,先后进献过《美芹十论》和《九议》,分析宋金形势,讲明抗金措施。尽管朝廷也知道他不是等闲之辈,分析得有理。但宋王朝的国策就是对外不抵抗。他满怀壮志而来,却像堕入了炼狱,开始了无尽期的煎熬。追想往事,感叹今天,“春风不染白髭须”,银白的须发已经不是春风所能染黑的了,他已经无可挽回地老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学着怎样种树,以此来按压这一腔悲愤。
他不像陆游光凭着一腔热情呐喊,而是有能力冲锋陷阵,有能力运筹帷幄,后世也可以相信他有能力出将入相,有能力收回失地。但他却什么也做不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广大的淮河以北地区失陷于金人之手,只能痛苦地去眺望,隐在无数青山之外的中原。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深山闻鹧鸪。
靖康之变时,金兵曾深入到江西一带抢劫杀戮,辛弃疾登上赣州郁孤台时,想起了这段历史,所以说郁孤台下这清清的赣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他顺着北流的江水望去,望见的只是重重叠叠的山。故都开封,不就在重重叠叠的山那面吗?“可怜无数山”遗憾的是被无数的山遮住了望不见。这实在是说,无数青山的背后,那遥远的开封,已从朝廷的记忆中消失了,朝廷已经忘了淮河以北那大片沦陷的国土。青山挡不住赣江的水,却能挡住他收复失地的梦想。把他困在郁孤台这里。“深山闻鹧鸪”等于说鹧鸪在提醒人恢复中原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
运用比兴手法,把这首容量有限的小令,写得如此郁勃深沉,千百年来的读者一直叹为奇迹。这是因为词人把满腔的悲郁和怨愤,浓缩在词的底层,从而使这首词底蕴深厚,读起来余味无穷。他是那么执著,望着长江以北,那像簪子像发髻的山峦也立即会想到那是有待收复的失地。然而他再怎么擦拭宝剑,等待机会上阵杀敌,又谁能理解他。
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无人会 登临意”这是惨痛的怒吼,是沁血的哭泣。然而没人理解他,甚至也没人理会他。他不得不背着时代的十字架苦苦的挣扎。甚至写词为曾担任吏部尚书的朋友祝寿,他也跳出极尽阿谀能事的俗套,而与洗雪国耻的主题联系起来。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尘,平章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词中用影射的手法,来指责南宋。东晋王朝渡过长江,偏安江南一角。有几个算得是治理国家的能人呢?中原地区的老百姓盼望朝廷打回去收复北方,朝廷大臣却只会发发感慨,南北分裂的局面根本没人管。国家落到这步田地,那些高谈哲学的清谈家,实际上当然是指南宋那些主和派又何曾反省一下。“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知道吗,收复北方,驱逐金人,这盖世功名就等着您这样德高望重的人士来完成呢。词人希望等对方把统一祖国的大业完成以后,再来给他祝寿。这是勉励对方,其实更是自勉,甚至是舍我其谁的自负。可惜在那些处世圆滑,遇事后退的官僚看来,他出色的才能只是妒忌的对象,他爱国的主张只是打击的靶子。只有把他拱倒,他们那醉生梦死的小日子才能过得安稳。终于,四十二岁时,他受到了弹劾,被赶出官场,于是住在他早已留好退路的江西上饶。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一代名将李广,尽管有射虎的本领,可是边疆上正要人用的时候,他却在一旁闲着。辛弃疾终于懂得了人世间的道路看似平坦,其实比江海的风波还要险恶,“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如今,他才从生活剜割灵魂时那样无法言说的惨痛中体味到什么是无法言说的愁恨。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乍看像是随便应付的闲话,其实底下瓷瓷实实叠压着词人被强行挤出轨道的悲愤。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结构就非常奇特,本来应当上片五句为一个单元,下片五句为一个单元,但词人却使前九句为一个单元,极力渲染“沙场秋点兵”的气势昂昂,威风凛凛,要一举歼灭金兵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最后一句为一个单元,从意气风发的幻想中突然一跌,落到现实中,“可怜白发生”。干什么都老了,干什么都晚了,从而前面那样大喊大叫,也就成了毫无结果的咋呼,像雷声落进沙漠,唤不起任何反响,这才是最最无可慰藉的悲哀。
人世间的一切原本就这样令人无奈,他也不得不用万般无奈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切。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他声言要像善于学人言语的秦吉了一样,用圆滑来对付圆滑,用下贱来对付下贱。但这只是反话,他不可能做到。因为他是英雄,他的血是英雄的血,他的泪是英雄的泪。他那一腔裂变的愤怒,再怎么被生活的利刃无所顾惜的凌迟,也仍然是一朵一朵的火花,永远在他的词里闪耀。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在这风雨飘摇的夜里,他想到的是祖国的风雨飘摇,“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王朝,在偏安的暖梦中睡得正香,而这“眼前万里江山”却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这正是一代豪杰的辛弃疾。
~●~●~●~●~●~●~
【古代汉语】
【古代文学】
【全集】
~●~●~●~●~●~●~
延伸阅读: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人像。
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