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第十二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综述摘要:2021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北京召开。这届论坛的主题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等单位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Carlos Miguel Pereira)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论坛;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21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北京召开。这届论坛的主题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等单位承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高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Carlos Miguel Pereira)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出席开幕式并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原党组副书记、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委委员、文史部主任李文堂等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为论坛发来书面贺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陈理发来书面发言,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智慧出席会议。来自俄罗斯、英国、德国、古巴、越南、阿根廷、委内瑞拉、喀麦隆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与来自中宣部、中联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紧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与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苏共亡党、苏联解体30年的教训与启示,坚持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四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认为,我们重任在肩、任重道远。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需要立足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放在世界历史坐标以及广阔的国际舞台去观察和推进,尤其需要认真总结,吸取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会议强调,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14亿多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为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翔在《担当历史使命,高扬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的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忠实实践者;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不懈行动者。“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不难发现,要实现事业的进步,有三个基本前提,缺一不可:一是正确的理论,二是杰出的领袖,三是铁的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的历史性进步、创造的历史性奇迹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世界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矢志不渝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向未来。原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埃贡·克伦茨(Egon Krenz)在大会发言中讲道,忆往昔,曾经有多少政党充满希望地踏上征程,途中却被历史的进程所抛弃。然而,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如今她巍然屹立,率领着国家不断前行。如果全世界其他地区都能取得中国这样的成就,当今人类将是怎样的一幅幸福场景!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掌握最高权力时,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马列主义,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影响具有国际意义。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其他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向全体人民展示如此长远的发展前景。中国的榜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世界价值。他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向全世界人民提出了一份详尽的、惠及全球的和平计划。我以极大的兴趣阅读了习近平发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国的发展不会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也不会放弃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正走在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上,其他国家将跟随而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鹏飞在题为《“勇于并善于发挥历史主动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的秘诀和法宝》的发言中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科学“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与继续前进、开辟未来有机统一,将对历史规律、历史大势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与对未来的前瞻性筹划有机统一,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达到实现全党“三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色和显著标志。回顾和总结百年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结论就是“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管党史”,这是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苏共苏联之所以亡党亡国,原因有多方面,但其中有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显而易见,即苏共主动放弃了“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管党史”的根本原则,丧失了对苏共历史研究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英国“社会主义中国之友”网站联合主编基斯·比纳特(Keith Bennett)在题为《中共百年:马克思主义创新和适应性典范》的发言中强调,在当代争取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的斗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或缺,作为依据本国国情实现社会主义的典范国家为他国提供了支援和启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能代表劳动人民,在经济、技术、生态、消除极端贫困、社会等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并成为国际抗疫的样板。他说:“我们特别支持中国,因为中国在全球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推动建立国际关系多边体系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引人瞩目的力量,同时还是为避免全球气候崩溃而斗争的领袖。中国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对中国人民,而且对全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庆祝建党百年,对于中国青年人来说,能够更好地了解,是先辈们所进行的斗争和作出的牺牲让今天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成为可能;对于非社会主义世界的我们来说,在面临巨大困难而感到气馁时提醒我们,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的确是可能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杨金海作题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发言。他讲道,关于新飞跃的要义,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二是它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关于新飞跃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新时代的界定,二是对10个方面理论成果(十个明确)的概括,三是对13个方面实践成就的总结。新飞跃之所以“新”,就是时代课题新、理论成果新、实践成就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进一步明确“两个确立”,这对于推进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理论上看,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实践上看,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大历史观看,这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党自身发展来看,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从国际上看,这标志着人类文明将走向新形态。陈理在《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的书面发言中着重阐释了“坚持胸怀天下”这条经验。他表示,“坚持胸怀天下”这条经验,贯通历史、现在、未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人类发展潮流、世界变化格局出发正确认识把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世界关系的宽广胸怀、世界眼光和责任担当,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有着深刻依据: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百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始终做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姜辉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的开幕式主旨报告中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意义和地位,绝不能单纯看自然时间的长短,而必须依据其所取得的成就、推动历史进步的变革和作出的实际贡献。理论与实践大发展的新时代,就是列宁所讲的伟大革命时期那样“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具有伟大历史创造意义的不平凡时代。新时代还不到十年的时间,不算长,却极不平凡,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也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们党100年发展历史上的精彩华章,是中国5000多年文明历史上绚丽灿烂的精彩乐章,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历史篇章。姜辉强调,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恰逢其时,正顺其势,必有其效。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则成为世界大变局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打破了所谓“普世价值”的神话和“唯一选择”,为人类社会发展和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供一个崭新的方向、一种全新的选择、一个光明的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世界意义,也就是列宁所讲的“在国际范围内重演的历史必然性”。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和阿维亚内达国立大学教授阿蒂利奥·博隆(Atilio Boron)认为,尽管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政府不遗余力地鼓动宣传,但实际上,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已被资本主义固有的经济动力一再削弱,日渐式微。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已成为上演系统性侵犯人权行为的舞台:发生在美国境内外的由美国自导自演的侵犯人权的行为不胜枚举,美国是世界上批准国际公约数量最少的国家之一,美国所谓的多党制并没有带来真正的选择的自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本质区别。近年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提出“让民主重新民主化”的问题,答案是不可能的。当代资本主义的财富积聚严重遏制了重建所谓民主的可能。当我们研究美国或者欧盟国家的民主时,难免会对其民主的功能产生诸多困惑。在美国和欧洲,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当下的西方民主称为“低强度民主”,甚至直接称之为“财阀”或“寡头”民主。他们认为,欧美国家实行的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这种体制的基本特点是,“利润”统治着社会。权力都集中在大资本和大企业的手中。需要强调的是,民主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民有选择其未来的权利。显而易见,与一些欧洲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在中国的民主体制下,人民的权利无疑更有保障。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教授、委内瑞拉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艾玛拉·盖德尔(Aymara Gerdel)在《从拉美视角看“民主灯塔”的真相》的发言中,分别从美国的“言论自由”名不副实、美国选举耗资惊人、美国社会不平等问题严重、美国的财富分配不平等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人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拉美移民的人权被侵犯等六大方面揭露了美国所谓民主的本质。她强调,美国还自诩为“世界民主自由灯塔”,2021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占全国财富的359%,而最贫穷的50%的家庭只占全国财富的274%。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美国著名思想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指出,“约70%的美国人(低收入人群)完全脱离政治进程,这表明经济和教育水平和政治动员之间关系紧密,民众对民主丧失热情不足为奇”。这不由让人想起马克思关于民主的经典表述:“人民是否有权来为自己建立新的国家制度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绝对肯定的,因为国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现人民的意志,那它就变成有名无实的东西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代尧在《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的发言中讲道,当今世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承受着严重的“政治衰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蕴含着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指向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正道,给当代世界以重要启示,需要认真总结,这其中一个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确立了新的民主政治的坐标。一是要有真正能体现民意、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党制度。这不在于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二是要有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这里的关键不是程序上的所谓民主,而是民主和效率、民主和法治的统一。三是要有有效防止权力腐败的制度。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所谓“三权分立”,而在于执政党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监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缩短和减轻了政治现代化过程带来的阵痛,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案,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院原院长杜氏石()在《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些基本内容》的发言中表示,民主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人民的权利。只有执政党彻底、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并以实际行动践行,民主才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符合人民的愿望,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的实践。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不断革新的经验,将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埃贡·克伦茨指出,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国家从内部瓦解。苏联的敌人弹冠相庆,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终于可以独霸世界了。那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没有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厚积薄发和巍然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最近十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一部分,中国给社会主义理念注入了新的驱动力。西方个别政治家及其媒体越是丧心病狂、愚蠢荒唐地丑化中国,就越能清楚地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Дмитрий Новиков)围绕苏联解体的主客观原因发言。他提出,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被强加一种认识,苏联衰退的原因是低效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认为苏联的经济没有经受住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竞争。然而,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生命力的观点,并没有客观的数据加以证实。实际上,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经济最稳定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联70%的科技研发、工业和农业都是符合世界标准的,15%则超过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整个苏联时期,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甚至困难的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每年都有3%~4%。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经济的衰退是因为军工支出太高,但实际上我们的军工支出在80年代只占GDP的10%,这显然不是危机性的。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戈尔巴乔夫启动的对苏联的所谓改革,导致了苏联的无系统、混乱。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苏共、苏联是被它的国内外敌人“合谋”从内部摧毁和解体的。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俄罗斯功勋科学家弗拉基米尔·舍甫琴科(Владимир Шевченко)在题为《30年后看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的发言中谈道,普京指出,苏联解体意味着国家失去了40%的领土,同样百分比的生产力、人口。俄罗斯已经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经过千年历史辛苦建立起来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今天,历经30年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没有任何一个原加盟共和国实现巨大发展;对过去的怀念情绪几乎席卷所有原加盟共和国;与所有怀有敌意的声明相反,苏联被摧毁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不是历史的必然。30年间,俄罗斯人民一直在讨论苏联如此快速解体的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一部分党和国家精英的蜕化变质,他们决定放弃进一步完善苏联社会主义的思想,放弃红色计划,决定终结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制度看作低效的、没有前途的;他们选择西式资本主义作为战略方针,确切地知道下一步该对国家做什么,这就是拆除“现实的社会主义”。所谓改革的总“设计师”、中央委员会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书记雅科夫列夫(Александр Яковлев)在所有这些历史事件发生之后,直截了当地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际上是在执行目标明确的摧毁苏联的计划。舍甫琴科进一步谈道,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就在精心研究旨在摧毁苏联的冷战计划,包括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和信息等各方面举措。该计划的主要武器是心理历史战。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在未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西方开始有目的地影响苏联人民的价值观,干预他们的历史记忆。而苏联的意识形态无法回应苏联人的精神需求,对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则付诸实践,没有给出解答。政治精英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兴趣,开始寻求将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价值观引进苏联社会的途径和方法。他们不仅没有从哲学上和理论上思考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且也没有从哲学上和理论上思考历史悠久的俄罗斯文明的独特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作了《汲取苏联“民主化”教训,推进世界政治发展》的发言。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苏联与西方签署《赫尔辛基条约》,将人权等问题纳入美苏外交议题后,西方阵营盗取并假借“民主、自由、人权”概念,经过多年精心巧妙打扮,将它们变成了西方对外实施霸权、对他国进行政治打压的有力工具。在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话语的侵蚀下,各种反苏、反共势力内外呼应,导致苏联大厦轰然倒塌。苏联解体后,西方社会曾乐观认为,西式自由民主模式是“普世”的、永恒的,是全人类“幸福的归宿”和终极目标,必将一统世界。然而,历史清楚地表明,人类社会非但没有迎来所谓的“历史终结”,反而见证了西式民主的制度失灵、体制失效、治理失能、改造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强行在国际上进行“民主改造实验”、输出政治病毒,不是成就民主,而是对民主的破坏和践踏,是当今全球之乱的病源和祸端。民主的成长是多样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垄断霸占,不应将“民主”工具化、武器化。李慎明在《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有机相统一、相结合》的大会发言中指出,理论是政治和经济的最高抽象和凝结,是360度辐射的原点。若理论这一原点错了,其他路线、方针、政策与战略、战术都是射线,最终都要出大问题。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经济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直接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李慎明强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我们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当今中国,只要全党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新的无比波澜壮阔的丰富实践,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条件创新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定完全能够实现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宏伟遗愿。郭业洲在题为《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归根到底是因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能不断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放在世界历史坐标以及广阔的国际舞台去观察和推进。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交互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洞察与研究,为世界向何处去探索新路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态势的比较研究,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之路,为人类建设更美好的社会探索新方案;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政党联合自强、交流互鉴的平台和载体,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共同发展与进步探索新思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合作,对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走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在致辞中讲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和革命立场,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华民族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能够面对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有理有利有节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他指出,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取得的重要经验对古巴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今世界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诸多挑战,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刚结束的由美国及其盟友召开的所谓的“民主峰会”,妄想将世界划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加以应对。古巴和中国一样,仍在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而这一切,必须基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贡献。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在我们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一个强大的联盟,协力寻找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的办法。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全球层面的问题上仍然有用、有效,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这一联盟的理论和指导。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一个强大而完整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技术和创新体系来促进人类的福祉,就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副主席弗拉迪米洛·贾凯(Vladimiro Giacché)在发言中谈道,从苏联解体到2008年,基于生息资本的新资本主义增长模式终于达到了它的极限,导致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的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资产通胀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资本主义国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明显管控不善,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种下的恶果,本质上是资本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这就是西方国家过去几十年的历史,它到头了!而正是中国,成为阻止似乎不受阻碍地传播到世界各地的2008年次贷危机的大坝;正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亿万人脱贫;正是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略性胜利。正如前世界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客座教授布兰科·米兰诺维奇(Ranko Milanovic)所说:“中国最近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世界的眼光被吸引到东方。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我们”来说,21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为艰巨的任务是重建与现实社会和政治运动的联系,我们应该敢于破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西方主流经济政治思想的神话;应该深入系统思考总结20世纪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应该缩小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差距。为此,我们首先需要与中国进行持续的对话,而不是局限于小圈子的讨论,这样不会转变为“物质力量”。李文堂在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明觉醒》的大会发言中讲道,今天,我们思考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学术上需要进一步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烙印,走向中华文明的觉醒。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呈现出强烈的文明意识与文明关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有机性与历史性都有深刻的理论自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觉醒,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前两次飞跃形成的革命、民族与现代化三大叙事话语基础上,这次新飞跃强化文明叙事话语,使中国道路与民族复兴更加突出历史主体性与文明的内在逻辑,应该沿着这个逻辑构建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从四个方面谈了党百年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他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与启示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立足时代条件、体现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第三,坚持以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只有直面中国各个时期存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第四,坚持总结中国实践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不断总结、提炼、概括实践经验,用新的实践经验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2004年,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首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迄今已举办了十二届。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级论坛,世界社会主义论坛以学术搭建平台,秉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观点、凝聚共识、增进友谊的重要平台,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个有价值的窗口。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主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总结。
本文作者:单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韩晓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