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静蕾家族百年传奇 | 徐父潜心十年著《父亲的军装》

王凡 孙笑寒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1-08-09

近日,长篇非虚构纪实文学《父亲的军装》甫一面世就登上新书排行榜。书的主角是现年103岁的徐成沄,抗战勋章获得者。而书的作者,是徐静蕾的父亲徐子建。


徐子建并不愿意沾女儿这个公众人物的光,最初向人民文学出版社投稿时,他做好了被退稿的准备。但令出版方惊喜的是,这一本家族故事有着真实质朴的文风和扎实严谨的史料,出版意向很快达成。近年来远离公众视线的徐静蕾乐于在幕后给父亲加油助威,在小楷写就的序言中,她感慨道:“我有多骄傲,因为有这样一个爸爸。”


战场考察、跋山涉水,史料搜集、行程上万,通过与徐子建的对话,现代快报记者感受到一个75岁非专业作者为这次写作所付出的巨大心血。而他追寻的不仅仅是一段家族史,更是一段民族记忆。


  王凡   孙笑寒 / 文

图片来源《父亲的军装》



《父亲的军装》 徐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徐成沄百岁时,祖孙三代合影
(左起 徐子建 徐成沄 徐静蕾)



__01

徐静蕾的家教森严是出了名的。父亲徐子建当年从图书馆手抄的教育笔记上,对女儿每一天的学习都有着详细规划,徐静蕾6岁时,父亲就让她练书法,对她的管教很严厉。所以写序时徐静蕾借机吐槽:“当我爸爸的女儿压力有多大,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体会。”


没想到,严父徐子建,对自己更是变本加厉。


十年前,徐子建有了书写家族故事的想法。徐静蕾非常支持父亲的想法,但即便她在饭桌上听父亲讲过很多生动有趣的往事,却很清楚落在笔端变成文字,并非那么简单。


这的确近乎于一次极限挑战。到2011年动笔时,徐子建已经66岁。


“首先是下了最大的决心,用我们湖南话讲,就是莽子。我的性格里可能有这种元素,就像当初我揣着100块钱下海,决心大,就这么干了。”徐子建回忆,这七八年时间,他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趴在桌子上写东西,一天能写6个小时,晚上打打球锻炼身体。


从祖父徐方兴1870年从湖北只身来到湘潭开始写起,家业的兴衰、家族人的命运……抗日战争期间,徐氏家族亲属中共有十一人投身战场,父亲徐成沄由国民党军医主任,到共产党军医主任,从淞沪会战到挺进大别山,抢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


徐子建祖父徐方兴


并非每个家族都有找到“客从何处来”这个答案的幸运。给徐家寻根打下坚实基础的,是徐成沄老人年过百岁却记忆力惊人,很多人名、重要的电报文稿张口就来。他不只记得自己当年在抗日战场上怎样俘虏日本兵,还记得参加共产党后在解放战争中怎么给刘伯承治眼睛。


这几年,徐子建不断给父亲打电话,询问战争年代的情况。独特的军医视角的讲述,无疑为创作提供了一条重要主线,但怎样让其丰满,也让他费尽心思。


徐成沄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金质纪念章,摄于授予仪式上


事实上,在落笔之前,徐子建的手写笔记就有将近百万字。同时,他还进行了实地探寻。多次回老家采访,反复核实考证,还去了父亲曾经抗战的几处战场寻访、考察,另外专门赴台访亲问故,搜集家族资料。


在第二稿写作之前,徐子建又来到南京,长达27天浸泡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每天盯着屏幕抄录。那些重要史料的获得,也对成书有着很大帮助。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徐成沄立功受奖纪录


在他看来,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生命,实地探寻历史,是对读者应负的责任。用女儿徐静蕾的话说,“我爸做事的努力,已经到达了强迫症的地步。”



__02

采访徐子建那天正好是8月13日。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徐子建的父亲、21岁的徐成沄第一次走上抗日战场,经历的正是悲壮的淞沪会战,由此开始了血与火的洗礼。


徐子建的写作干净利落,一上来写的也是淞沪会战。


在书中有这样的记述:“父亲说,选择军人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危险、选择了牺牲。战场就是枪林弹雨,九死一生。”


书写家族史,保持克制其实并不容易。而这恰恰被徐子建视为创作准绳。


徐静蕾为《父亲的军装》小楷作序


该书责编付如初拿到书稿后对淞沪会战这一章节称赞有加,徐子建正是在不张扬的笔法下动了很多脑筋,来把握架构和节奏。特别是在宏阔背景下,他书写了很多历史细节。


这场战争,时任军医主任的父亲被调动到一个核心位置——右翼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任职,他比别人更详尽地了解这场战争,但是在书中作者没有让父亲多说话,而是用搜集到的多份电文来书写这段历史。父亲只在离开的时候和总司令张发奎说过一句话:“报告总司令,我今天要回部队了,请多保重身体。”张发奎和他握了下手:“你也好好努力。”


徐子建说,他在脑海里一直想着一定不能写成神剧,宁愿平淡。例如阵地的架设,他精细到去从史料中考证出壕沟用的是德国标准最高的、能防守手榴弹的壕沟。写到诸如机关枪的使用方法这种细节,也都经过他细抠。而写到父亲怎样俘虏日本军官,怎样救助新四军时,徐子建提醒自己,越到关键点越别啰嗦,让读者自己体会,这才有味。


徐子建和侄子徐欢在乍浦岸边考察曾经的抗日战场


徐子建还去上了三年写作课。这位全班年纪最大的学生,每周风雨无阻地上课。经过一次次地蜕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文风:质朴明快、不事雕琢。


徐静蕾看到父亲写作近十年间的变化后,感叹前后已经不是同一个作者,进步超级大,“这种挑战自我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令人尊重。”


“这是一本写过去的书,讲的不仅仅是我的家人前辈的故事。时代、环境和家人使我们成了今天的样子。”徐静蕾说。


徐静蕾手书祖父抗战胜利时写的诗


__03

在徐子建的笔下,祖父与父亲以及家族里的成员,这些“被历史大势裹挟着走的小人物”的个人命运,都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王晓华读后评价,这部徐家真实的家族史,具有史料价值,从个人历史看民族命运,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侵略时的同仇敌忾、挺身而出的牺牲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1946年摄于新化的全家福


而当徐子建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发现父亲抗战中的立功记录、任免报告和个人履历表,直面之前未曾了解的父亲的人生时,也对父亲有了更多的理解。



青年时期的徐成沄

徐成沄任二野二院医务主任


“由于家庭变故,父亲在我一岁时离开,再次见面已是30年之后。”徐子建坦言,身为单亲子女给人生留下的印记融化在了他的血液之中,“一个单亲家庭子女内心的自卑和自尊,是平常家庭的孩子想象不到的。”


徐子建讲述起生命之中的一个细节。他6岁那年,母亲牵着他的手到县政府民政科去办离婚手续,他清楚地记得母亲把印章从衣服的小兜里拿出来,刻在离婚协议书上的那个画面。母亲并没有哭,但是年幼的他刻苦铭心。


徐子建母亲董淑华


到自己上了年纪,写了这本书,他才懂得血缘无法割断。“老父一生并不容易,他经历战争十三年,抢救过无数士兵的生命。我和他说:‘103岁的长寿,是上天对你救过那么多人的回报’。”在书出版一年多之前,徐子建特意专门定制了一本寄给父亲,他非常高兴。


完成《父亲的军装》之后,徐子建正将精力投入后两卷作品,他给未完待续的家族三部曲取名“家园徐望”。


据徐子建透露,目前第二卷已经写完,正在做修改,主要写他下海创业,实现“小富即安”目标的经历,中间有很多曲折有趣的故事。尽管比第一卷轻松,但他依然对自己提出了高要求。“我不会为了追求阅读的趣味性给人任何低俗的感觉,不是让读者看完一乐就过去,希望有高度。”第三卷则是写子女教育,以徐静蕾为主角,目前已经写了三万字。他说,争取两年之内出版,一年出一本书。







对话



读者比作者聪明不用你去煽情


读品:您用十年时间著书,这种执着的精神令人佩服。

徐子建:中途也想退缩过,我一想我这岁数了,写得那样艰苦。我和我闺女说了,她找了一个青年作家来帮忙。但后来我还是决定自己写,咬紧牙关,自己一字一句地完成。


读品:在书写历史的细节时,您怎么把握“非虚构”?

徐子建:淞沪会战,我父亲所守的,是唯一真正守住了阵地,没让日本人打上来的防线,这也是个小奇迹。在对这个战争的描述当中,我父亲因为岁数大了,有的事情记得不是那么准确,那其中的一些细节就需要我来合理想象。非虚构,不去动脑筋是不可能的。但是你需要更加严谨更加真实,在考证上需要下更大功夫,另外对文学性的要求可能更高。


读品: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实的语言是最动人的。您的文风也遵循了这一点,非常节制。

徐子建:我受影响最深的,是北京职工文学创作研修班。杜芳伦老师比我小9岁,他叫我徐兄,我叫他杜老师。书出来之后我拿给他看,他和我说:“你写作是有节制的,这是很好的。”因为我知道,读者比作者聪明,读者不用你去煽情。就像我曾经下海搞公司,我跟那些搞业务的员工说:“你们就记住一条,顾客比你们聪明,所以你就实实在在地说。”那么文章,就是实实在在地写。我也借鉴了胡适、沈从文、杨绛这些大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发现这些有大学问的人,都是用平实的语言在说话。


读品:您书中寥寥数笔,已勾勒出母亲坚韧的形象。我们知道她正是徐静蕾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动情诵读史铁生文章《奶奶的星星》时所怀念的奶奶。

徐子建:我母亲是个特别善良伟大的人。母亲对父亲有怨,但也有爱,在旧礼教下她从一而终。老人家的宽厚和慈爱,作为子孙是永远铭记在心的。几十年来,母亲和老伴于淑荣,我们三人共同支撑着这个家,度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而这本书也正是献给这两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读品:全书的第一章节是写祖父的。因为时间久远,这种追溯难度似乎更大。

徐子建:写我爷爷那一代人的兴衰,我写的时候是很小心的。他创业、兴家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衰败那是很快的。我闺女和我说过,家业的衰败往往是因为投资失败,吃喝玩乐往往一般都不至于整个家的衰败。后来我去台湾了解,徐家的衰败正是矿业投资失败。我一直从事工业经济工作,我就想到爷爷投资失败的过程,他不是简单的失败,反而是身体力行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才投资,尽管如此,但还是败了,毕竟不是内行的人。这个失败不是盲目的,如果这么写的话,就不是商场之中身经百战的老爷子了。


读品:从书中发现,您的祖父、父亲、母亲到现在女儿的字都写得非常好。这四代人在传承的是什么?

徐子建:字写得最好的是我爷爷,那种笔力、那个字一般书法家也写不出来。我们这四代人小时候都很穷,这是共同点。一代一代人都在不断地抗争,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编辑:菜虎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韩青辰:新警察故事 | 专访视频 | 对话张纪中: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侠者 | 专访视频 | 叶兆言:为南京立传 | 闻人悦阅:禁锢于纸上的历史必有暗涌和留白 | 专访视频 | 刘震云:真正好的作品,让读者喜欢,让评论家为难 | 专访视频 | 白先勇:听昆曲,就觉得回家了 | 专访视频 | 阎连科:生活如此冒犯我们每个人 | 专访视频 |池莉:我的叛逆来得有点晚 | 专访视频 | 张怡微:在叙事中传递心灵的力量朱德庸: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和幽默 | 韩松:科幻逼近真实的每天12个小时 | 马伯庸:把大明王朝放在显微镜下 | 笛安:那些心有不甘的文青后来怎样了 | 专访视频 | 李洱:雪下面的草尖、希望和理想,常常被人忽视 | 专访视频 | 梁晓声:认清“人世间”的真相依然爱它 | 专访视频 | 王大进:中年变法,欲望依旧是他小说的底色 | 成为作家,就是像塞林格那样说话|塞林格之子马特与叶兆言、汪政、顾爱彬对谈(视频)


理想国


孙频:跳出女性写作,拥抱更深广的大河 | 苏轼 x 李清照 x 赵允芳的非虚构 | 900年前,他们也曾是流量小生和小花 | 孙惠芬:疼痛感来自经验的打通 | 专访视频 | 苏童 x 阿来 |《云中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云中村(对谈视频 ) | 祝勇:故宫是一个律动的生命体 | 专访视频   |《钟山》之星文学奖 |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青年作家集体点亮 |《面孔》:女摄影家镜头下的中国表情 | 专访视频 | 打开经典: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薛冰x陆远 | 在场书写:城市变迁中的文化乡愁(对谈视频)批评家写小说:批评与自我批评 李黎 x 刘汀:文艺是作品,还是标签 | 中国科幻正在成为世界性语言 | 专访视频 南京版“三毛流浪记”来了 班宇:小说能及我肉身之所不及 | 美式散文:非虚构写作的多样性 宋朝资深吃货的枕边书 | 最美不过吃吃喝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