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净身出户、同居保证书、忠诚协议”有效吗?(不懂,你可就吃了大亏)

2017-06-07 律道湾湾
点击上方“律道湾湾”即可免费关注


来源:法务之家(ID:law114-com-cn);商务合作:微信zm15367846783,邮箱:1033645968@qq.com


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听说过“净身出户、同居保证书、忠诚协议”之类的说辞?很多朋友为保障自己的利益或者维持婚姻,在这些协议书上面费劲了心机,但对于这些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绝大部分的朋友都不知道或者想当然认为有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二,本文仅供参考学习。


“同居保证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先看一则案例:

40岁的包工头苏某,10年前来到深圳打工,近几年因承包建筑工程腰包渐鼓。2010年5月,苏某结识了22岁的女子赵某。虽然两人年龄悬殊十几多岁,但多次接触后还是擦出了“爱的火花”。不过,苏某其实早已结婚并育有一子。(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2015年3月,在赵某的强烈要求下,苏某写下一份“同居保证书”:“我保证三个月内与妻子离婚,然后跟赵某结婚,如果做不到,我愿意赔偿赵某20万元。特此承诺”。落款处有苏某的签名和日期,苏某还在保证书上摁了手印。之后,苏某与赵某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2016年2月底,苏某以二人性格不合为由提出分手,并称不愿意再见到赵某。之后,无论赵某怎么纠缠,苏某都不再搭理。

2016年7月,忍无可忍的赵某拿着苏某所写的“同居保证书”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苏某支付20万元违约金。赵某认为“那份保证书其实是我和苏某之间的协议,苏某违约了就应该支付违约金,这也是他不讲信用应该付出的代价”。

不过,这样的说法并没有得到法院的认可,赵某的诉讼请求被驳回。

法务之家总监刘兆波律师,这个保证书违反了婚姻自由的原则,结婚自由离婚也自由,以此作为赔偿条件不能得到法律保护,即便起诉法院一般也不会给予支持。

乌市沙区法院法官刘娜,“类似‘同居保证’一类的文书都属无效。”所谓“同居保证”,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阶段,为了保证同居关系而约定一方支付违约金给另一方,一旦一方违反约定,则应支付另一方违约金。“同居保证”的出现原意是为了维护双方的同居关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双方不能轻易地提出分手。但在现实中,一旦男女双方感情破裂,“同居保证”往往变成了一方要钱的借口。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设置“同居保证”违背了这一原则,应属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作了具体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因此,“同居保证”保证的是法律不予认可的同居关系的稳定性,这种约定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及公序良俗,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

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结合法律的规定,“保证书”只有在不涉及夫妻双方的人身关系,不违反我国《婚姻法》等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否则便会因为违反法律基本原则而无效。

“净身出户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1、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但这种行为,在中国的《婚姻法》里没有依据。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存在争议的,目前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这类协议的效力,是否有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目前的司法实践而言,一般情况下法律是不支持所谓的附条件的“净身出户协议”的,如一方提出离婚,则自愿净身出户。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既包括结婚自由又包括离婚自由。以协议的方式限制对方离婚自由,将放弃全部财产作为离婚的条件,本质就是限制了公民的离婚自由,是违法的。所以这种“净身出户协议”就是无效的。

2、 同时《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结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样的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婚内忠诚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唐某与余某于2010年8月登记结婚,当天双方还签订一份夫妻忠诚协议,约定:“如任一方有违背夫妻忠诚的婚外情等行为,自愿放弃夫妻共有A房屋的一半产权份额。”2016年9月,唐某与王某同居被发现,嗣后余某在不要求离婚的情况下单独诉请唐某履行夫妻忠诚协议,并承诺若唐某不再“违约”时给予其永久居住权。

然而,法律界对于余某能不能单独诉请唐某履行夫妻忠诚协议却产生了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原则上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若承认夫妻忠诚协议的单独可诉性,无异于将夫妻共同财产“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徒增司法成本。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婚姻法解释(一)第二十九条、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只有协议离婚后或者诉讼离婚时才能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离婚是损害赔偿的前置程序,违反夫妻忠诚协议当然属于损害赔偿,亦应以离婚为前提。

另一种意见认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应成为不受理即剥夺诉权的理由。首次违反夫妻忠诚义务的一方具有较大改过自新的可能,承认夫妻忠诚协议的单独可诉性,可惩罚警醒过错方,挽救陷入危机的婚姻,不能因离婚损害赔偿请求须以解除婚姻关系为前提而否认夫妻忠诚协议的单独可诉性。

对于这个问题,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士表示同意第二种意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夫妻忠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后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违反夫妻忠实义务时,过错方按照约定给付对方若干财产或履行约定的协议。夫妻忠诚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1.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构成要素。夫妻忠诚协议符合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生效要件,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2.符合婚姻法立法精神。婚姻法第四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无论该条规定的夫妻忠实义务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均不可否认法律对“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违反夫妻忠实义务行为的规制。实现夫妻忠诚协议的内容只是手段,目的在于通过处罚过错方挽救婚姻。

3.本质属于附条件的协议。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可见,我国婚姻法认可夫妻分别财产制。夫妻财产协议约定的财产给付内容以身份关系为前提,本不适用合同法的违约条款,但约定条件成就后的财产给付内容便转化为债权债务关系。

综上,夫妻忠诚财产协议意在通过签订协议、互相约束、设定责任等私力手段,在夫妻原有感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信任、互敬互爱并在约定条件成就时自愿接受惩罚。将财产“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是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延伸,在不起诉离婚时要求对方按照约定给付财产内容符合私法自治原则,亦可以达到提示、警醒过错方,修复夫妻感情的目的。而民事诉权是国家赋予人民司法救济的请求权,诉权是连接民事纠纷与诉讼程序的“桥梁”,目的在于使权利得到有效救济,行使诉权的方式即行使起诉权。单独诉请履行夫妻忠诚协议内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而且,本案中的夫妻忠诚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无胁迫、欺诈等可撤销或无效情形,亦不违背善良风俗,是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规定的具体化。

由此可见,夫妻忠诚协议的特点与民事诉权的适用对象决定了夫妻忠诚协议可以单独诉讼否则:一方面,忽视感化对方、挽救婚姻功能。余某不诉请离婚而仅要求履行夫妻忠诚协议,可见余某对婚姻并未彻底失去信心,与唐某夫妻感情尚未彻底破裂。而给予唐某房屋永久居住权,未对唐某的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以财产给付作为代价对过错方唐某的不轨行为予以惩戒只是手段,其诉讼目的在于让唐某认识错误、感化对方,更重要的是以此修复首次受损的婚姻关系、维系多年的夫妻感情。另一方面,侵犯无过错方的离婚自由。在当事人未诉请离婚的情况下,若强制性将离婚作为承担夫妻忠诚协议约定义务的前置条件,势必导致当事人为解气,无奈下违心地诉诸离婚以惩罚对方,使得原本可以恢复的夫妻感情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导致权利救济与“违约”惩罚倒挂。否认其单独可诉性,无异于放任、纵容婚姻不忠行为,可能导致人们失去对婚姻的信心、对法律的信任。

上面的这些小编已经拿出小本子认真记下啦,不过小编还是要说,婚前协议也好,忠诚协议也好,都不如认真珍惜婚姻来的重要,就像那句"名言"说的那样:

①摘自微信公号“最高人民法院(ID:ch_zgrmfy)”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
  1. 新婚妻子遭调戏丈夫刺死施暴者,法院:属正当防卫!无罪!

  2. 夫妻一方对外提供担保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3. “婚前房产,婚后加名”那些事儿,没有比本文更全面的

  4. 最高法:一方出轨,离婚时请求损害赔偿的8条裁判规则

  5. 斗小三:斗文不斗武!教你用法律武器斗小三!

  6. 做我情人就收钱,不做情人就还债!两级法院极度纠结

  7. “捉奸”,你需要注意防范哪些法律问题?

  8. 丈夫与“小三”之间的情债,法院这样判

  9. 终于有人把“同居”的法律问题讲清楚了!

  10. 离婚,可以不出庭的5种情形,但必须承担4种后果

  11. 梁璐:入赘式的婚姻,很可怕!

  12. 先买房还是先结婚?离婚时产权归属大不同!

  13. 夫妻离婚,余额宝理财、网店等新型财产怎么分

  14. 离婚案件中保险单现金价值分割简析

  15. 当心!离婚诉讼7大误区不可不知!

  16. 离婚法官:25岁之前定下的婚姻非常危险!

  17.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归谁

  18. 婚姻家庭案件立案管辖法院的12大问题总结

  19. 强奸幼女的企业家,该不该判死刑?

  20. 在中国离婚的成本到底有多大?法官来帮你算笔账!

  21. "他没有爽就不算强奸" ,法官判决,全国愤怒!

  22. 男子写保证书约定再出轨给妻子50万 法院判赔

  23. 最新29省市婚假、产假、陪产假一览表 (2017)

  24. 央行:北京离婚一年以内申请人执行二套房贷政策

  25. 丈夫能否成为强奸妻子的犯罪主体?看法院怎么判

  26. 最高法院民一庭: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的处理规则

  27. 一个离婚法官的杂感:婚姻是合同,各取所需!

  28. 法院首张离婚冷静通知书:回家冷静三个月后再来(附通知书原件)

  29. 夫妻一方代替另一方签字的担保行为有效吗?

  30. 北京高院民一庭 | 关于审理婚姻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参考意见

  31. 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5种法定情形+14条意见!

  32. 嫖娼被抓,一定要先通知老婆吗?

  33. "婚外情"取证两大招术:短信、微信

  34. 最高法回应婚姻法24条争议:或制定新司法解释!

  35. 妻子患癌获赔82万,丈夫要离婚分钱,法院怎么判?

  36. 中国同性婚姻第一案判决书

  37. 卖淫女是否享有性权利?

  38. 男子被强行做结扎 强制结扎合法吗?

  39. 配偶下落不明,怎么离婚?

  40. 2017关于同居关系的相关问题解答!

  41. 离婚协议生效需注意这几点,别以为签完字就行了!

  42. 婚后父母首付款买房,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43. 女子为要债与债务人结婚,法官得知真相后懵了…

  44. 伴娘车祸身亡 新娘新郎连带赔偿66万

  45. 婚姻没了,如何保住财产?

  46. 这么有诗意的判决书,当事人看完都不想离婚了!

  47. 已婚男送"情人"财物,妻子能要回吗?(附最高院民一庭意见)

  48. 蹊跷!酒后乱性“喜当爹”?竟靠矿泉水瓶帮孩子认准生父

  49. 案例 | 因二胎又是女孩 奶奶残忍踩死出生仅四天的孙女!却被轻判 为啥?案例|最高法:丈夫夜不归宿打“空床费”欠条,离婚时法院应支持妻子

  50. 离婚案件11类法律问题深度总结


律道湾湾法律加油站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查看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