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线爆破了!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设为星标
房地产行业第一个暴雷的国企出现了,绿地!
绿地在今天的电话会议里表示,今年6月25日就到期的5亿美元债需要展期。
一般来说外债违约的成本太高了,影响以后在国际市场融资,企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违约。宣布违约就说明真没钱还,只能摆烂。
要注意,这次的主角绿地是正儿八经的国企。前三股东里有两家都是上海国企,持有了绿地近半的股份。
国企也暴雷,最后的堡垒防线破了!
之前总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暴风雨袭来,大树根基动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60家房企暴雷。就连位列top10的恒大、融创都出了问题。
树荫下的小草,也在被压垮和遭雷劈之间瑟瑟发抖。
家电龙头美的集团最近就传出了裁员消息,据说屠刀一落直接砍掉50%。
惊天传闻吓坏了大家。董事长急忙出来辟谣,直说“无中生有”。
紧接着话锋一转:美的觉得当下要稍微做一些收缩,要收缩非核心业务、优化人员。
什么意思,你品,你细品。
要知道,美的做的是实打实的实体经济,靠大小家电、生活用品起家,去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和靠着风口扶摇直上的企业不一样,它经营了几十年,有自己的护城河。
但在营收同比大幅增加超20%同时,净利同比增长不足6%,明显增收不增利。
事实上,这不是美的独有的困境。大把的关联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
装饰集团金螳螂因重要客户票据违约,亏损近50亿,两年直接白干;
地产代理公司几乎全部由盈转亏,世联行亏损11.29亿,同比下跌超1000%;易居亏损88.93亿港元;合富辉煌净亏损5.45亿港元;
海信家电增收不增利,利润暴跌近4成;
......
造成它们亏损的原因大差不差:
2021年房地产市场来了个急转弯,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回款周期不仅延长,甚至是遥遥无期。
而当开发商彻底摆烂,供应商前面给出的资金、物料、人力基本就算打水漂,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单是恒大,凭一己之力拖累的上市公司大大小小就有28家之多。
上游建材家居、建筑设计类企业为是重灾区。损失金额从几千万到几十亿不等。
就拿金螳螂来说,受到房企暴雷影响,生意不好做,营收下滑20%;结果前面拿到的70多亿的票据、商票也兑换不了,导致净利下滑300%,亏损50亿!
不仅是这些为房企提供物料和服务的企业被连累,就连银行、地方财政都栽了跟头。
银行一向是最会搞钱的,像工行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上涨,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看到房地产不良率直接从2020年末的2.32%翻番到4.79%,估计宇宙大行的脸色也要黑了。
整个银行业都面临一样的尴尬。
17家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从2020年底的1.35%,到去年年底已经飙高到2.35%,升得很明显。
那钱借出去收不回来,银行里能借出去的钱变少了,能赚的利息也就少了。
还有就是土地财政,大部分的民营房企在土拍里躺平,今年以来拿地金额和面积排在前面的,绿城、中海、广州地铁、大家房产(杭州城建)等,几乎都是国家队。
特别是地方城投,去年以来就成了兜底的主力军,起着烘托市场氛围的作用。其实这笔钱就是左手进右手,说白了财政空转,一分也没多。
而从2020年开始,卖地收入就已经是地方的主要收入来源,超过了财政收入。
目前全国重点城市里,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的就有12个城市;依赖度高达50%的有超30个城市。
一旦没了土地收入,财政支出就很伤。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给公务猿、教师发工资,都要钱吧。更别说现在抗疫,还要做核酸、发消费券。
据CRIC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土地总成交金额6.8万亿亿元,比2020下降了9%。
以至于上头早在预算报告里提出,2022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总规模同比大增了18%。一口气干到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达到创纪录的近9.8万亿。
只是没想到今年成交更难看。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不到2.6万平,成交金额7500亿出头,比起去年同期少了一半不止。
前天的大会上,我看有说一些省卖不出地,账上没钱了,还给上头打报告说要借钱......
有必要说一下,救房地产不是为了拉房价。
大家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一说到要救房地产,就有人指责我要鼓吹房价,然后就开始留言发泄。我有时候都觉得莫名其妙。